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2020-12-18 TechWeb

臨近雙十二節點,下午三點的明通化妝品市場從午休中逐漸甦醒。狹窄的過道中,拖著行李箱、手拎著黑色塑膠袋的顧客與推著滿載貨品拉杆車的小哥摩肩接踵。相比普通的批發市場,這裡鮮有砍價聲,更沒有叫賣聲,但此起彼伏的支付寶到帳以及拉杆車輪聲,都在不斷示意著這個市場的繁榮。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同時,敏銳的商家們也不會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轉業:美妝的進 數碼的退

「嚓——」給貨物粘上封膠的聲音迴蕩在明通商城中。打單、給貨品裝箱、封膠、搬上拉杆車再轉移到貨運車上,行雲流水的動作在一個個明通美妝店鋪前重複著。而相隔僅20米不到振華數碼城卻人流稀少,偶有駐足在大廈前的三兩人群,湊前一聽,也是在商量去明通拿貨的事宜。

上世紀80年代初,華強北還是一片以電子工業和加工為主的工業區。隨著華強北匯聚了來全國各地以及港臺產業鏈商家,經營範圍也擴展為進口元器件、數碼產品、BB機以及3C產品等。藉助深圳特區的優勢,華強北以豐富且全面的產品線以及低廉價格,書寫了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電子類產品年銷售超千億元的傳奇。那「一米櫃檯」先後走出了騰訊、TP-LINK路由器以及海能達等知名企業。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這兩個被稱為「中國小矽谷」的地方,各自逐漸發展成中國南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批發零售中心。在十年前的頂峰時期,明通數碼城董事長林建華曾言,「深圳上市的新款手機,24小時之內就可能出現在世界另一個角落。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此外,當時華強北「山寨機」的強悍一度讓業內虎軀一震。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對於智慧財產權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監管也對山寨、盜版等行為進行打擊。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甚至中國大陸搶先發售的大背景下,華強北的手機業務逐漸失去了成本以及信息差的優勢。

擁有從業十餘年經驗的姜叔告訴新浪財經,前兩年他選擇關掉了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了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女人世界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

對於轉業,姜叔表示也是無可奈何之計。「當時賣一臺幾千元手機利潤最後只剩下兩元,而一隻百元口紅利潤也是兩元,你說怎麼辦?」隨後,在提起前一段時間有個客人在他那一次性下了一百支口紅訂單時,姜叔語氣又從無奈轉為略微激動。

像姜叔這樣的轉業者在華強北不計其數,熟悉華強北人士告訴新浪財經,在整個商圈共計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明通化妝品市場前身是「明通數碼城」,也是最早一批開始轉型做美妝的商城。2017年,初步放開招商品類要求的明通,並不是一開始就鎖定美妝這個行業,但在多個入場的品類中,老闆發現做美妝的「能交得起租、生意明顯火旺,能跑出一條路」,最終才促使明通從數碼完全轉做美妝。

廝殺:租金漲至五六萬 價格戰不可避免

根據Euromonitor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美容用品及個人護理品類市場容量為4777.20億元,同比增長13.84%,10年複合增速達到10%。其中皮膚護理和彩妝市場2019年分別實現銷售規模2444.15億元、551.89億元,增速分別為14.7%和27.4%。而大型美妝品牌的毛利率約在70-80%間。

看到巨大的市場前景以及利潤空間,就不難理解華強北的選擇。從3C產品轉到美妝,面對兩個毫無關聯的產業,華強北人仍能將其成熟的經商模式複製過來,並且繼續以低價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從貨源端而言,華強北的美妝品大多分為歐版、韓國免稅版或者公司版等。姜叔告訴新浪財經,越接近原廠拿到的價格越低,主要還是看商家一次能投入多大資金去拿貨。而客戶端,有散客,也有原來部分做3C時積累的客戶轉行跟著賣的,但更大一部分是「代購」。即他們從華強北進貨,再通過自己微店、淘寶等平臺以海外代購為名銷售給普通消費者。

華強北繼續憑藉渠道、資金以及市場等優勢,還是以「低價」的特質迅速佔領美妝市場。新浪財經了解到,以銷售量比較高的雅詩蘭黛50ml「小棕瓶」精華為例,官網價格為900元,海南免稅店為698元,在華強北明通約400就能買到。

明通的成功,讓其他商城例如女人世界、曼哈等看到了希望,並選擇先後入局。今年5月,女人世界開始進行裝修改造,從原來專營服飾、飾品等類別的商城,轉型為美妝為主的綜合性商城。萬商電腦城的三四層保留舊業賣高級音響,一二層則招商改賣美妝,曼哈也改稱美妝城。

但有限的市場規模,大量玩家的進入,不可避免地帶來價格戰、租金人力成本攀升,利潤被瓜分等問題。「你猜我在明通的店鋪,7-8平每個租金多少?五萬!」,姜叔說道。在華強北好做的生意,店鋪租金一定會隨之上漲。

明通美妝市場招商辦工作人員也從側面印證了這點,他告訴新浪財經,現在明通A座已經沒有空餘店鋪了,如果要入駐可以等商家轉手,盤一個7-8平的店鋪轉手費大概八十萬到一百萬。與之對比的,女人世界四樓租金正處活動期間租金在4千左右,萬商電腦城一樓租金大概在600月每平每月。

此外,明通商城藉助官方小程序「明通找貨」讓每個店鋪商品報價處在高度透明環境下,因此一分一元的差價都有可能讓自己的交易處於劣勢位置。姜叔感嘆到,價格戰是肯定有的,「例如有些店家貨囤多了,急於出貨,虧本清倉的都有,對我們這些普通商家影響也大。」

選擇:「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相當於免稅店價格7折的力度,專櫃價一半不到的價格,讓華強北美妝從誕生到如今一直裹挾在「假貨」的質疑聲中。在華強北各大美妝商城中,隨處可見的是各種承諾牌,如「100%正品,假一罰十」,以及商家籤署的保真協議。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總有投機者鑽空子。不僅顧客,店家在應對「假貨」路上也如履薄冰。除了承諾與協議,新浪財經在明通化妝品市場還看到不少警示牌,例如提醒謹防「山寨」第三方平臺冒充商家虛報價格虛假交易,再如每個店家桌面都貼著告示「商品當面點清,離櫃後概不負責」。

還有商家粘貼聲明稱,「近期有不法分子盜用本店頭像冒充本店客服……請各位顧客務必認準,顧客和非本店客服微信的一切交易事務與本店無關。」

在被訪的深圳人中,大多數對於華強北的美妝仍持有懷疑態度,並表示自己不會去購買,會選擇去專櫃或者通過靠譜途逕入手。有在明通拿貨的顧客告訴新浪財經,她一般都會幫襯熟悉的店鋪,「像眼影這類的假貨會少點,一般假貨比較多的是口紅。」

但華強北並沒有因為質疑而停下步伐,它只會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機會。與女人世界相隔不到五十米就有一座大型高端商城,其中一層專櫃就售賣數十種國際大牌美妝護膚產品。「無論是追求服務、品牌還是追求價格的,都能在華強北得到滿足。」

如果你問那個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真的已經落幕了嗎?答案並不一定。在今年秋季,一款山寨Air Pods藍牙耳機的出現讓沉寂已久的華強北電子市場又「火了一把」。正品十分之一的價格,堪比原裝的性能,讓市場目光重新聚焦在華強北模仿能力以及供應鏈體系上。

「畢竟華強北· 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還在,而賽格、華強或者新亞洲的電子依舊是領先全國的,華強北強大且完整的產業鏈優勢也是不可替代的」,華強北從業者向新浪財經表示。當年帶領華強北走向頂峰的電子產業,即便利潤被蠶食,也是他們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華強北自誕生以來就帶有多個標籤,而捕捉利潤與市場才是它的基因。只是在「小步試錯 快速迭代」的深圳步伐及行業風口下,美妝品類在這兩年贏得了先機。但是,華強北又是一個流動性極強的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對於華強北靈敏的商家們而言,他們總是在不斷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如果明年我那個美妝店利潤再下滑,我就準備轉手好了」,姜叔說道。夜幕降臨,離開華強北的路上,一家專做包裝食品的新商城正在招商,三兩工作人員看到有人駐足,便起身上前招呼。2天時間裡,該商城的28個門店已經有8個被定下。

相關焦點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這兩個被稱為 「中國小矽谷」的地方,各自逐漸發展成中國南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批發零售中心。在十年前的頂峰時期,明通數碼城董事長林建華曾言,「深圳上市的新款手機,24 小時之內就可能出現在世界另一個角落。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此外,當時華強北 「山寨機」的強悍一度讓業內虎軀一震。
  • 華強北,賺起了女人錢
    上世紀80年代初,華強北還是一片以電子工業和加工為主的工業區。隨著華強北匯聚了來全國各地以及港臺產業鏈商家,經營範圍也擴展為進口元器件、數碼產品、BB機以及3C產品等。藉助深圳特區的優勢,華強北以豐富且全面的產品線以及低廉價格,書寫了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電子類產品年銷售超千億元的傳奇。那「一米櫃檯」先後走出了騰訊、TP-LINK路由器以及海能達等知名企業。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和那些背包客!|iphone|華強北|中國電子|...
    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我大膽的猜想,會不會以後變成中國化妝品第一街呢?說起華強北,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賣手機電腦的維修,沒有華強北搞不定的數碼產品,當仁不讓是中國電子第一街,不過從去年檔口老闆求職:賣出7500臺手機,4000多萬的流水,淨利潤只有一千多塊,火爆了當時的新聞媒體,不得不說近年來華強北輝煌不再,不過沒想到的是今年華強北的很多檔口老闆開始了美妝生意,不賣手機賣化妝品,月銷售三萬多件,比手機電腦賺錢多了。
  • 華強北續寫「中國電子第一街」輝煌
    在變局中積極謀求轉型華強北續寫「中國電子第一街」輝煌□ 許創業 本報記者 傅江平華強北,一個承載了無數人「追夢記憶」的地方,作為伴隨深圳改革開放而崛起的全球著名商圈,其一度是國人談起深圳時的驕傲和無法繞開的話題。
  • 深圳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
    在深圳說到華強北,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華強北是曾經的上步工業區,隨著經濟發展,華強北區域功能發生變化,華強北逐漸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
  • 「福田區街道「一把手」訪談」華強北街道: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
    作為聞名中外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自帶流量的網紅街區。近年來,經過步行街改造,產業、空間、業態不斷轉型升級,環境綜合治理,商圈文化建設,如今走進華強北,科技時尚、活力動感的國際街區新氣息撲面而來。在福田新三十年再出發的新起點上,華強北又將給我們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博物館今日開館 四大元素打造「不一樣的...
    12 月 30 日上午," 中國電子第一街 " 華強北博物館開館儀式在華強北舉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紹華,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大偉,副區長孟漫等出席活動。同時參與活動的還有市委宣傳部、福田區各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社會各界的嘉賓、市民等。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博物館開館!6個必須去的理由,全攻略!
    這條街,走出了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神舟電腦創始人吳海軍、TP-LINK路由器創始人趙建軍等,至少50位億萬富翁.......從當年的廠房、工業區,到「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地標,華強北是「深圳奇蹟」的精彩縮影!今天(12月30日),華強北博物館正式開館!那些華強北人生生不息、追夢創夢的歷史足跡、奮鬥故事以華強北特有的「科技時尚範」亮眼呈現。
  • 實探華強北:美妝旺鋪興起 電子產業落幕?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這兩個被稱為「中國小矽谷」的地方,各自逐漸發展成中國南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批發零售中心。在十年前的頂峰時期,明通數碼城董事長林建華曾言,「深圳上市的新款手機,24小時之內就可能出現在世界另一個角落。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此外,當時華強北「山寨機」的強悍一度讓業內虎軀一震。
  • 曾經深圳必去的地方,中國電子第一城華強北,現在卻異常冷清!
    深圳華強北雖然不是旅遊勝地,但卻是很多人去深圳旅遊時都會去的地方,每天數以千萬計的電子商品通過這裡流向全國各地,在電子行業內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城,作為普通人來到這裡,是為了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電器產品,或者是看到沒有流入內地的新產品。
  • 華強北美妝新標籤丨你從代購手裡買的神仙水、小棕瓶,可能來自深圳...
    晚上8點,深圳市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一樓的一家美妝檔口前擠滿了人。布局美妝行業兩年後,曾經空置率高達40%的明通數碼商城一改頹勢。而明通轉型的成功,如同蝴蝶翅膀扇起的颶風在1.45平方公裡的華強北商區內帶來業態變革。截至今年11月,已有明通、女人世界、曼哈、萬商、遠望等7家商廈轉型專業美妝市場。
  • 【特區從這裡起步】深圳華強北 總站在風口
    從電子重鎮到美妝聖地,華強北40年來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調整方向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也成為電子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構成中國電子產業版圖的中堅力量,「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美名傳遍海內外。
  • 時代前沿華強北,為何轉型賣美妝?
    曼哈對面的女人世界在今年完成改造,從女性服飾外貿城轉型為美妝城。而最早完成轉型的明通市場,A座的檔口月租金已經炒到了5萬以上,轉讓費高達百萬,但即便如此,也是一鋪難求。2018年起,山寨機逐漸成為歷史,也沒有人再相信售價2000元的新iPhone。華強北站在潮流的前沿,嗅覺最為敏銳。賣手機的利潤薄了,價格越來越透明,租金又一直在漲。
  • 華強北再迎轉型風潮:從電子一條街到美妝集散地,再到進口年貨採購場
    微商小米最近頻繁來華強北進貨,在她的帶領下記者走進華強北各色進口零食商鋪了解情況。平安夜當晚,走過華強北主街,除了形式紛繁的各類展演外,踏入轉型狀態的老牌商場女人世界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駐足。這個屹立於華強北25年的商場於2020年5月清貨撤場,進入裝修升級狀態。2020年9月,女人世界以美妝市場的身份重新登場亮相。
  • 昔日電子第一街悄悄轉型,你從海外代購的大牌美妝可能來自這裡!
    看到今天的華強北,再憶起十幾年前的華強北,很多檔口老闆都會發出一聲嘆息。在鼎盛時期,華強北賣電子產品的熱門櫃檯,租金要幾十萬元,過道上人擠人。所有人都相信,只要能搶到這樣一個1米寬的櫃檯,傻子都能發財。
  • 7、8毛的面膜,售價翻數十倍,電子第一街打起「美妝戰」
    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巔峰時期,1.45平方公裡的華強北聚集了2萬多個中小手機類商家,8萬多名從業者湧向這裡,一年創造了250億元的銷售額。手機、3C數碼等產品從這裡出發,發往全國各地,也出口到東南亞、非洲等地區。
  • 為期16天的深圳國際時尚電玩節落幕 帶動華強北人氣超200萬
    步行街落幕。華燈初上,整個華強北步行街充斥著濃鬱斑斕的色彩和喧而不鬧的躁動氛圍,「賽博朋克」風讓電玩節成了最具科技玄幻感的夜間打卡地,主辦方設立的多個拍照打卡點往往一位難求,市民都想抓緊時機,給自己留下科幻復古的大片。
  • 華強北再謀轉型:電子低毛利難以為繼 商戶集體轉型美妝
    提起電子交易市場,大家依然會想起當年響譽亞太地區的華強北。作為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在電子市場爆冷和電商突起的雙重夾擊下,華強北經歷了從繁榮到蕭條的起伏變化......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人們注意到,華強北開始賣起了美妝。從明通到遠望,再到周邊其他小商圈,「美妝交易中心」的招牌均被安排在醒目的位置,吸引著大量的人群湧入。
  • 第三屆深圳華強北科技藝術節閉幕
    11月28日晚,第六屆華強北好聲音總決賽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步行街上演。過關斬將出現的2支樂隊和13名歌手,在這裡進行最後的角逐。激烈又精彩的競賽,為第三屆華強北科技藝術節畫上了精彩的句號。「華強北直播間」更是開展了10場網紅直播帶貨,利用5G技術無時差直通高交會展館福田展區和華強北的3C數碼時尚電子產品,讓時尚乘上科技的翅膀;「繽紛·華強北」的藝術板塊中,開幕晚會上光影藝術、程控無人機、電子與音樂舞蹈深度融合,呈現出的炫酷科技感讓人記憶猶新;閉幕式第六屆華強北好聲音總決賽首次按照樂隊、歌手兩個組別,角逐出了金銀銅歌手、十佳歌手和獲獎樂隊,也在華強廣場圈粉無數。
  • 華強北迎轉型風潮:進口食品比重加大,電子元器件商改售榴槤
    微商小米最近頻繁來華強北進貨,在她的帶領下記者走進華強北各色進口零食商鋪了解情況。  平安夜當晚,走過華強北主街,除了形式紛繁的各類展演外,踏入轉型狀態的老牌商場女人世界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駐足。這個屹立於華強北25年的商場於今年5月清貨撤場,進入裝修升級狀態。9月,女人世界以美妝市場的身份重新登場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