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美妝新標籤丨你從代購手裡買的神仙水、小棕瓶,可能來自深圳...

2020-12-22 騰訊網

易正榮記得10月20日那天一抬頭,看到華強北曼哈數碼廣場樓頂招牌上的「數碼」二字被摘下。和原有的藍色發光字不同,新換上的「美妝」在暗夜裡亮起玫紅色的光。樓宇外立面上,華為手機的巨幅海報還在,但另一側早已打起「世界品牌美妝·匯聚曼哈廣場」的廣告,每個細節都向外界傳遞著華強北的變化——美妝正成為新風尚。

SKII神仙水230毫升710元,小棕瓶精華100毫升620元……這些火爆的美妝單品在明通美妝市場的批發價只有專櫃的5折甚至更低,越來越多的探秘短視頻,讓有1400個攤位的明通市場在網絡空間出圈。

晚上8點,深圳市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一樓的一家美妝檔口前擠滿了人。

布局美妝行業兩年後,曾經空置率高達40%的明通數碼商城一改頹勢。而明通轉型的成功,如同蝴蝶翅膀扇起的颶風在1.45平方公裡的華強北商區內帶來業態變革。截至今年11月,已有明通、女人世界、曼哈、萬商、遠望等7家商廈轉型專業美妝市場。

作為曾經「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一度登上過榮耀頂峰,與電子相差甚遠的美妝,會是這裡的下一個春天嗎?

招聘!招聘!招聘!

「在華強北,什麼火你就去做什麼」,33歲的湖南人李林奉行這句話。從決心入局美妝行業到盤下檔口,李林只用了10天,這個速度他還不夠滿意,「本應該四五天搞定」。

隨著華強北美妝市場升溫,越來越多像李林一樣嗅覺靈敏的商人想進入市場尋求機會。6月時,曼哈商城店面的轉讓費不足10萬,4個月後,李林為了一間10平方米的檔口支付的轉讓費翻番。

李林原本從事IC晶片行業,檔口開在距離曼哈不遠的新亞洲電子商城,因為新冠疫情,自家的外貿訂單影響巨大,生意受損三成。做美妝,是李林闖蕩華強北12年來,第一次主動站上風口。

「我覺得自己可以做起來。」雖是美妝門外漢,李林卻對這次冒險充滿信心,他看好高端化妝品消費市場的增量。「還有人不知道小棕瓶是什麼嗎?我可能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用,但是消費者已經研究過很多遍,美妝品牌已經把消費者教育得透透的。」

撕去電子城標籤的明通化妝品市場,A座早已沒有空鋪,從下午2點開始,整個商城都忙碌起來。

第一次見面時,李林位於曼哈美妝市場一樓檔口的貨架還沒填滿一半,展示櫃裡擺放的精華水、化妝棉也多是從同行處調貨。

「進入了這個行業,要慢慢去跟市場裡的朋友們打交道,不可能剛入行就有很多東西,對吧?」 雖然還沒有穩定貨源,但李林並不擔心,他決定從調貨開始,先賺差價,「等越做越大有了話語權,渠道自會上門。」

從李林的檔口走到華強北步行街只有幾十米,但他更看重的是和明通美妝城的距離,「明通才是核心」。

的確,作為最早向美妝進軍的商城,明通美妝市場現在已經成為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標。

在明通,極少有人願意為了不創造經濟價值的事情停留。在接受一家自媒體採訪前,潮汕商人金亮要求來訪者花510元買下一隻50毫升的嬌韻詩雙萃精華,才答應簡單聊聊。「支付寶到帳1320元」「支付寶到帳600元」……從中午到凌晨,深圳華強北的明通市場裡付寶到帳的清脆女聲此起彼伏。市場裡的一位跑腿小哥一天能代買上百件、價值5萬元的美妝產品;位於三樓的一家普通檔口,每天營業額可以達到20萬元以上;23點,明通美妝市場周圍售賣打包紙箱、泡沫的店還沒有關門;凌晨1點,撕裂膠帶、打包裝箱的動作還在繼續……

「寶貝,對不起」,晚上7點易正榮接起女兒的電話連忙道歉,這天又是12歲的女兒獨自在家吃飯,在檔口忙碌的易正榮給她點了外賣,送到後缺了一份蝦餃。一年半前,易正榮和妻子香姐一頭扎進了美妝行業,他數不清已經有多少天,家人沒有一起吃晚飯。

今年54歲的易正榮也來自湖南,24歲來到深圳,做過企業諮詢,還開過15年電子廠。來到華強北做美妝,易正榮每天拉著拖板車在兩幢商城間調配貨物,打包寄快遞,凌晨才能回家。為了跟上年輕人的步子,眼睛老花的易正榮還要學習小紅書和抖音運營,兩部手機兩個微信號的好友列表不斷擴張。

在華強北的明通美妝市場和女人世界,易正榮共有3個鋪位,僱工卻只有1個,只得自己和妻子一人守著一間,還空一家暫時封門,等員工多起來再開張。

美妝檔口的工作人員除了坐在電腦前重複著產品錄入、收費,還要將成批的化妝品打包。

現在的美妝商城,最緊俏的莫過於「小妹」,即店鋪客服。明通市場裡走一圈,不出幾步就會看到招聘小妹的告示,年齡18歲-25歲,潮汕人優先……

易正榮形容她們是「熊貓級稀缺」,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含金量不低,「美妝行業不多不少也有兩三千個產品,她們得了解每款產品特性、價位,不管是抖音還是別的都玩得溜,還要能吃苦,滿足這麼多條件,簡直比熊貓還珍貴。」

不轉型就是等「死」

最初,林旭並不想接受採訪,「生意好了,別人也眼紅」。身為「第一家吃螃蟹」的明通商業的總經理,44歲的林旭要儘量保持低調。

和外界的想像不同,明通商業的美妝「第二春」來得不易。從2015年開始,多輪轉型試錯才有了如今紅火的光景。用業態改造一把手林旭的話說,「都是一步步咬著牙扛過來」。

深圳華強北,振華南路的明通數碼城大廈,「明通化妝品市場」招牌已經掛起,背後的「明通數碼城」字樣尚未摘去。

「那時候再不轉型,大家只能等『死』,一定要想辦法跳出去。」2005年開業的明通手機城,經過手機賣場的高光時刻後,2010年起漲勢停滯,商場從滿租變成空置5%,再過4年,空置率已經上升至四成。

2014年,明通手機城改為明通數碼配件城,但手機市場萎縮,數碼配件生意也不好做。明通市場還短暫做過智能穿戴,「2015年又調研了眼鏡市場,都不太合適。」

2016年,明通在一、二層開闢微商專區,到了年底商家又陸續撤走。但讓林旭驚喜的是,10多家化妝品檔口並沒有撤店,「他們說賺不到什麼錢,但能維持,這就是好現象。」

調研香港、廣州、大阪多個化妝品市場後,明通管理層決心將市場轉型為進口化妝品批發。

2017年5月,試驗從二樓的44個鋪位開始。彼時華強北沒有美妝口碑,商戶不會選擇這裡的位置,林旭試過很多招商辦法,免租半年,給天貓、京東的化妝品店鋪逐一發郵件邀請入駐……足足2個月才填滿位置。

2017年底,改造下落至一樓。

「只改了半層不臨街的檔口,」林旭不敢大張旗鼓,他不知道看似有前景的美妝能否抓住,手裡攥著數碼配件又不敢徹底鬆開。「如果化妝品做不下去,電子產品又丟了,就變成丟人。」

在明通,化妝品鋪位的擴張是用「填格」的方式推進,直到今年8月,才完成四樓最後半層的改造。

上門推薦的招商已成為過去式,現在明通美妝城一旦有鋪位空出立即遭到瘋搶,黃金位置檔口轉讓費用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9月,華強北曾經的地標之一「女人世界」商廈以美妝市場的身份重新登場亮相。

5月閉店裝修那天開始,深圳的自媒體圈開始流傳——「女人世界」倒閉了。

作為中國第一家以女性為主題的專業市場,女人世界已有25年的歷史。鼎盛時期,作為地標建築的女人世界被周圍的男人世界、兒童世界等一眾商場簇擁。

和明通的命運類似,在2019年合同到期之前,女人世界的空置率將近五成,曾經的「名片」逐漸變成低端的代名詞。

女人世界開業第二年,劉巖就在這裡工作,從樓層管理員一步步幹到了現在的招商經理,回憶起當年的盛景,他忍不住揚高聲音,「2000年左右,女人世界一個小隔間轉讓費都得三四十萬!」

今年4月之前,女人世界商業的管理者們還想繼續做老本行,借鑑武漢經驗,將女人世界改造另一個韓國服裝批發城。然而,一番論證後,這個想法被推翻了。女人世界決定跟隨華強北的大勢,進軍美妝行業。

9月,女人世界重新開門迎客,這一次名字後綴多了「上水美妝」。原來賣衣服、頭飾、化妝品……包羅萬象的女人世界開始做單一品類——進口美妝。租金方面,市場管理者給出了極度的優惠政策,直到2021年9月店租五折,每家商戶籤約後,商場還贈送一套直播設備。

「女人世界」商場試圖搭建一個平臺銷售+直播帶貨+短視頻的全渠道營銷矩陣,圖為女人世界一樓的一家美妝店邀請的直播團隊正在帶貨。

10月,華強北接連又有三家美妝商城急吼吼地開業,但林旭並不擔心競爭。「商戶講究集中,一條街只有一個酒樓,做得再好,人們提起來也只說那邊有個酒樓。如果一條街全是酒樓,是一條食街,名氣遠超過一家酒樓帶來的效應。華強北美妝市場開遍地開花是好事,」林旭盼著華強北美妝市場的名氣越來越大。

「小樣只賣不送 」

儘管櫃檯裡的數碼電子產品換成進口化妝品,但對於明通市場來說,依舊定位「做批發」。找貨、報價、成交,購物模式簡單高效,不存在熱情介紹,更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眾所周知,明通沒有服務。

「要服務,你可以去茂業。我們和專櫃賣化妝品不一樣,一件貨就賺幾毛一塊錢,想買就買,不想買無所謂。專櫃還送小樣,明通的小樣只賣不送,這都是算在成本裡的。」和記者聊了十分鐘,香姐手機裡冒出七百多條未讀微信,微信朋友圈是她重要的營銷陣地,每天通過微信賣出的貨量比實體檔口更多。

雅詩蘭黛小棕瓶75毫升的官網售價為1150元,而在明通市場,100毫升的小棕瓶批發價是630元,華強北美妝產品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

儘管化妝品批發利潤不及電子,作為電子行業老兵,易正榮和香姐也知道無法回頭,「電子的巔峰迴不去了,就像官媒不是有個說法麼,中美關係回不到過去,一樣的。」

年初,金亮將明通的檔口轉讓,獲得70萬元轉讓費,現在他守著明通五樓的一間20平米的倉庫通過朋友圈微商發貨。談及轉讓的原因,金亮的回答直接,「明通做的批發生意,得賣多少精華才賺的到那麼多錢?當然是炒檔口賺錢最快。」

「這麼辛苦幹嘛?」曾有朋友也勸香姐把明通鋪位出租,每個月穩賺不賠,香姐不聽,偏要在紅海裡撲騰。

一開始她想得簡單,大不了虧一年店租,真正上手之後卻發現,明通的美妝生意有時像一場賭博。

「一個面霜的正常價格區間在60-75元,今天突然漲到98元,我要是花98買了500個,過兩天價格又掉回70,虧了多少錢?這才是重點。」

美妝的價格每天都在變動,摸準高點、低點需要經驗,但也有出其不意的時候,具體是多少,香姐說神仙也不知道,「所以我們基本上不囤貨,有時候哪怕虧錢也在賣。」

新冠疫情之後,明通市場內的口紅價格一路狂跌。官網售價310元的迪奧001號變色唇膏,在明通的批發價一般為160-170元,今年3月價格跌80多元的冰點。「從160跌到130,很多人覺得能漲回去,為什麼要便宜賣掉?等掉價到80,各個又開始狂拋,誰知道會跌到什麼時候?」

香姐的一位朋友,靠著操作了幾筆低買高賣口紅的大訂單,兩個月賺了500萬。香姐很是佩服朋友的勇氣,「在華強北能拿出來一千萬的大一把人,但她敢冒險就能在這裡賺錢,而且速度很快。」

在深圳打拼30年,香姐覺得自己沒有同期來深圳的人的闖勁,丈夫易正榮更是保守得不可思議——在深圳買房堅持全款,開工廠時從不借錢,幾年前還不用信用卡。「我們這麼保守的人,怎麼能會來做這個生意?」 香姐偶爾反問自己。

疫情後出入境受限,易正榮夫妻見證了明通美妝市場迎來人流爆炸式增長。「最大的契機是今年的疫情,人多了幾倍!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個巔峰,但這次我們趕上了。」

「疫情來了,上萬的代購出不了國,但還正常在發貨,只能來這裡。」據香姐介紹,今年之前明通市場在美妝屆已小有名氣,「聰明的代購兩年前就在這裡拿貨了。」

你為什麼不問我是不是假貨?

但即便是在華強北美妝市場拿貨的代購們,也絕不會告訴顧客,貨品來自這裡。在華強北多家美妝市場內可以看到,商家會提供「一件代發」服務,並且可以修改發貨地址。

為什麼在華強北的明通等進口美妝市場,化妝品能如此低價?多位商家解釋其進貨渠道和專櫃所有不同,商戶之間會聯合從韓國等免稅店大批進貨拿到最優惠折扣,通過國際物流發貨至香港倉庫,由清關公司代清再拿到華強北。

「你為什麼不問我,這裡賣的是不是假貨?」 李林主動向記者拋出這個問題。

10月之前,一款進口洗面奶,李林寧願在京東商城以原價購入也不會找代購,送妻子的赫蓮娜他也會去華強北的高端百貨商場茂業選購。

「以後別去茂業了,買化妝品就去明通!」在國慶節期間的家庭聚會上,考察完市場的李林迫不及待地將見聞分享給同在深圳生活的姐姐和妹妹。

「不可能有哪一家檔口有所有商品,都需要互相調貨。市場裡的人或多或少有交集,如果我拿到誰家的假貨,不出兩三天整個市場都知道了,他也就不用在這做生意了。」基於市場內部商家頻繁調貨的現實,李林對華強北美妝市場做正品有著自己的邏輯判斷,他堅信現有的美妝市場一定是良幣驅逐劣幣。「最強的監督來自同行,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被踢出市場是最大的損失。市場這麼好,有必要去做假貨嗎?」

為保證產品質量,華強北多家美妝城已經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辦法。10月下旬的一天,一對男女站在明通美妝城入口處的《明通美妝市場產品監督管理辦法》公告牌下。

10月19日晚,易正榮在女人世界的檔口來了一位女顧客挑選化妝品,女顧客是華強北一家電子元器件檔口的老闆,她原本想買一瓶SKII神仙水。「你們這裡是真的嗎?」客人連問了四五遍,貨架上的瓶子拿起又放下,最終還是選購了一瓶100多元的科顏氏保溼水,「我先試試」。

記者走訪華強北多家數碼配件檔口,問及會不會選擇購買華強北的化妝品,櫃檯後的人大都搖搖頭。

一邊是美妝市場的蓬勃發展,另一邊是手機時代以來「山寨機」給華強北留下的假貨陰雲。對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旭而言,「山寨」是他最想甩掉的標籤。

明通化妝品市場的每一家檔口門前都貼著「假一賠十」的承諾書,市場還成立了打假部和服務中心,專門承接顧客的投訴。在商場的進門處懸掛著一人多高的「產品質量督查管理辦法」,宣告著管理方對商戶最嚴格的規定:如果知假售假,店鋪面臨被驅逐出場的危險,並且不退回租金。

「業態轉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能持續才有生命力,否則每年都要考慮新業務。」據林旭介紹,2020年以來,明通美妝市場內已有兩家店鋪因為售假而被驅逐。

「華強北不能輸」

華強北前身是以生產電子、通信、電器產品為主的工業區域,坐擁40多棟廠房。如今,華強北這條中軸主幹道南北長900多米的街區,佔據了深圳九成以上的電子數碼產品交易份額。隨著電子市場收縮和產業升級,華強北轉型成為必然。

說話1小時以上,易正榮就得含2片潤喉糖,這是二十多年前做企業諮詢留下的老毛病。

做企業培訓時,易正榮常年奔波於深圳、東莞兩地,1998年,易正榮兩小時的企業諮詢課就能獲得6000元酬勞。他最怕冬天,如果感冒嗓子發炎,講課時只得不停地喝水扛過來。2004年,易正榮開始在深圳布吉開電子廠,直到50出頭的年紀來到華強北。

幾年前易正榮得過一場大病,現在11點出門,凌晨三四點回家的工作強度讓他擔心自己身體能否承受,但又不時自我洗腦,「連小妹都那麼拼,我們難道不比她更拼嗎?」

晚上11點,一位路人站在明通美妝市場的門外向裡望,市場裡依舊燈火通明。

凌晨1點,明通美妝市場內的快遞員還穿梭於各個樓層在收取快件。

「來華強北我都不怕死了」。回想起疫情日益嚴峻的2月,自己還開車來到明通交貨,香姐忍不住拿自己打趣。

正月初四開始,易正榮和香姐連忙把倉庫裡的貨品搬回家堆滿女兒的臥室,再發往全國各地。同時每天傍晚還要回到明通門口和同行交易各自所需的美妝。

那時,深圳宛如一座空城,唯獨明通市場周圍的路線在地圖軟體中顯示出紅色。「你在什麼地方?穿什麼衣服?」商家們戴著口罩,背著包,敲車窗對暗號交貨,上演一幕華強北「無間道」。香姐說:「這個地方充滿活力,哪怕我什麼都沒了,也有信心從頭來過。」

市場需要什麼,華強北就迎合什麼。從電子元器件到手機、數碼配件再到礦機、電子菸,改行、跨界頻繁在這裡上演,華強北每次都能矗立潮頭,在各個標籤中切換自如。對華強北的生意人來說,這場美妝變革或許並不稀奇。如易正榮所說的那樣,「不論做什麼,華強北都不能輸」。

(應受訪者要求,易正榮、李林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昔日電子第一街悄悄轉型,你從海外代購的大牌美妝可能來自這裡!
    美妝產品正在重塑華強北華強北,不再是數碼產品的天堂。從深圳華強北地鐵站A口走出去,再沿著振華路往東走,短短的500米路程,就有四五個化妝品批發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華強北開始被美妝產品佔領。其中,轉型最早、最成功的就是明通數碼城,1200多個檔口,幾乎全部轉型做了美妝。檔口密密麻麻陳列的,大多是網紅爆款,例如安耐曬防曬霜,科顏氏高保溼霜,雅詩蘭黛小棕瓶......那一張張印著 「假一賠十」、「一件代發」、「海淘微商」標語的海報,被張貼在店鋪最顯眼的位置。
  • 揭秘華強北的美妝生意:價格不及專櫃三分之一,靠微商代購年入過億
    >「迪奧999口紅要150支,YSL小金條200支」、「雅詩蘭黛七代眼霜再加80盒」、「 悅木之源菌菇水給我50瓶,資生堂紅腰子也要50瓶」……就在 華強北的明通化妝品市場,一家不足20平米的小檔口店前,擠滿了一群提著行李箱、背著厚厚雙肩包的買家。
  • 稜鏡丨華強北成美妝代購大本營,去不了海外的都來這兒了,故意撕掉...
    一位當地政府部門的人士提供給作者一組數據:華強北商圈兩萬多個商鋪,如今有超過10%的檔口轉型賣化妝品。其中,轉型最早、最成功的就是位于振華路上的明通數碼城,1200多個檔口,幾乎全部轉型做了美妝。 曾經盛極一時的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正迎來新的標籤:中國最大的高端化妝品批發市場。
  • 「美妝聖地」華強北:供貨全國網紅,沒100萬別想開店
    以下是來自華強北的真實故事:真假貨摻著賣,代購自己都不知道買到了假貨小達 | 華強北電商平臺運營最早我們公司在華強北做手機貿易,但這幾年手機行業越來越不好做,幾大電商平臺搞補貼,價格比我們渠道進貨的價格還低。
  • 7、8毛的面膜,售價翻數十倍,電子第一街打起「美妝戰」
    在電子產品商戶還未完成撤退的情況下,忙不迭地在打出了「化妝品市場歡迎您」的小橫幅。轉型美妝的華強北,也有著自己的焦慮。當上千個商戶集體扎進美妝市場,如何從源頭找貨,如何讓這些貨更好的流通……近處的競爭與遠處的質疑,都成了壓在華強北身上的命題。
  • 深圳華強北轉型:從男人的數碼天堂,到女人的美妝海洋
    你相信一米櫃檯能夠造就億萬富翁嗎?在深圳東南部的華強北商區,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上個世紀末,憑藉地理位置與人才優勢,華強北很快吸引了電子產業的聚集,並一度發展成為中國電子產業的風向標。「這些都是小買家,不算什麼。」一名明通市場的管理人員告訴AI財經社,來現場拿貨的多數是周邊的散客代購,老客戶們都是線上發貨,每次交易額至少在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不同於其他批發市場趕早市的節奏,明通化妝品市場從下午2點開始營業,一直到晚上11點仍有零星顧客。
  • 時代前沿華強北,為何轉型賣美妝?
    曼哈B座的一、二層也已改造成進口美妝區。曼哈對面的女人世界在今年完成改造,從女性服飾外貿城轉型為美妝城。而最早完成轉型的明通市場,A座的檔口月租金已經炒到了5萬以上,轉讓費高達百萬,但即便如此,也是一鋪難求。2018年起,山寨機逐漸成為歷史,也沒有人再相信售價2000元的新iPhone。華強北站在潮流的前沿,嗅覺最為敏銳。
  • 華強北電子街變「美妝城」!進貨價僅專櫃價三成 還能再賺50% 全國...
    這些店家告訴e公司記者,目前全國的「代購」都是在華強北這裡拿貨,他們同時也都幫「代購」們直接寄貨到消費者手裡,不用中間環節的「代購」們再發一次快遞。「你想把寄件地址填成哪裡都可以,他們(消費者)不會發現是從華強北寄出的。」某位店家對偽裝成「代購」的e公司記者如是說。
  • 暗訪深圳華強北,從手機到美妝中心的美麗轉型
    全球美妝一站式採購中心-華強北乍看這個稱呼好像有點奇怪,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不是直男聖地麼?怎麼會跟美妝扯上關係,直到我親自過去看了一趟,才發現事情已經悄悄起了變化。茂業中心正對的是曼哈數碼廣場,廣場的C座還依稀有著昔日華強北的樣子。A座已經被美妝搶了一半的地盤。B座則是徹底淪陷,曼哈數碼變成了曼哈美妝廣場。
  • ...美妝店全部關門!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店主:都在查這一標籤!
    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 什麼情況? 國際美妝城「地震」 曾幾何時,華強北曾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山寨機誕生於此並風靡全球。不過,近幾年來,華強北多了一個標籤,國際美妝城。
  • 對話明通化妝品市場總經理:揭秘華強北跨界轉型美妝業背後故事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市場商業街實現轉型。隨著電子行業的利潤下滑,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稱號的華強北也遭遇寒冬。作為華強北較大的電子通信產品大賣場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產業進軍,如今成了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標,帶動華強北一眾數碼商城紛紛轉向美妝市場。
  • 凌晨3點的華強北,是快遞小哥與迪奧香水的邂逅-虎嗅網
    一位當地政府部門的人士提供給作者一組數據:華強北商圈兩萬多個商鋪,如今有超過10%的檔口轉型賣化妝品。其中,轉型最早、最成功的就是位于振華路上的明通數碼城,1200多個檔口,幾乎全部轉型做了美妝。曾經盛極一時的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正迎來新的標籤:中國最大的高端化妝品批發市場。
  • 蘭蔻、迪奧、香奈兒...看這些高端美妝品牌的深圳攻城記!
    2013年開始,以蘭蔻為代表的國際一線美妝品牌開始在深圳布局。截止目前,我們共統計到約有19個代表性一線國際美妝品牌進駐深圳購物中心,門店數量達到70餘家。   目前,高端化妝品正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發展趨勢。
  • 實探華強北:美妝旺鋪興起 電子產業落幕?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凌晨3點的華強北,是快遞小哥、潮汕商人與迪奧香水的邂逅|稜鏡
    一位當地政府部門的人士提供給作者一組數據:華強北商圈兩萬多個商鋪,如今有超過10%的檔口轉型賣化妝品。其中,轉型最早、最成功的就是位于振華路上的明通數碼城,1200多個檔口,幾乎全部轉型做了美妝。曾經盛極一時的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正迎來新的標籤:中國最大的高端化妝品批發市場。
  • 華強北,賺起了女人錢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深圳90%的高端美妝,都被這十大購物中心「搶」走了
    ● 高端美妝品牌受眾群方面,歐美系高端美妝最受全年齡段女性追捧,佔比達到9成,這其中有歐美系彩妝品牌種類豐富,市場佔比大的原因;而70/80後比90/00後買更多的日韓系品牌。伴隨著女性消費者對於高端美妝的需求不斷增加,各大國際美妝巨頭亦很看好中國的高端美妝市場。
  • 【特區從這裡起步】深圳華強北 總站在風口
    早在深圳經濟特區籌備時期,電子業就被作為來料加工的主導產業。在深圳第一座高層建築——電子大廈動工前的1979年-1980年,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電子產業資源已經不斷地向深南大道和華強北交匯處聚集。電子大廈於1981年1月動工,1982年8月建成,成為深圳的第一個地標。
  • 化妝品美妝代購教程:怎樣用微商客牛牛軟體給微信增加精準客源
    化妝品; 歡迎關注深圳華強北化妝品批發市場信息  ☀ 關注微信公眾號,隨時了解美妝化妝品行業動態信息。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同時,敏銳的商家們也不會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