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盛宴|馬師曾、紅線女經典粵劇粵曲迴響廣州中山紀念堂

2021-01-09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文瑤

12月26日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了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粵劇盛宴。(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歐凱明(中)、李嘉宜等表演《關漢卿》之「決寫竇娥冤」 通訊員文瑤 攝

2020年,欣逢粵劇馬派藝術創始人馬師曾誕辰120周年、紅派藝術創始人紅線女誕辰95周年以及紅線女創辦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成立30周年。

為紀念這兩位對粵劇發展有著傑出貢獻的藝術大師,廣東粵劇界同仁懷著崇敬心情,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粵劇促進會、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廣州粵劇院承辦,廣東粵劇院協辦,舉辦了這場題為「永恆的藝術」專題紀念晚會。

郭鳳女、瓊霞、蘇春梅等表演《昭君出塞》 通訊員文瑤 攝

晚會上,歐凱明、曾小敏、黎駿聲、郭鳳女、陳韻紅、瓊霞、崔玉梅、蘇春梅、張雄平、吳非凡、李虹陶等多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攜李偉驄、陳振江、陳健超、陳駿旻、李嘉宜、莫燕雲、何瑛華、陳韻玲、吳浩劍、陳美娟、韓芳芳等粵劇新秀登臺獻藝,

再現了《昭君出塞》、《關漢卿》之「決寫竇娥冤」、《洪承疇》之「懲奸」、《搜書院》之「步月抒懷」、《苦鳳鶯憐》之「廟遇」、《刁蠻公主戇駙馬》之「三步一拜」、《山鄉風雲》之「智鬥/破堡」等馬、紅流派藝術經典作品。

黎駿聲等表演《洪承疇》之「懲奸」 通訊員文瑤 攝

晚會最後,一眾馬、紅弟子偕全體演員合唱一曲紅腔經典粵曲《荔枝頌》,把晚會推向高潮。一眾粵劇名家新秀的精彩表演,令觀眾過足戲癮。

演職員們表示,本場晚會激勵了他們,作為當代粵劇工作者,一定會團結進取、繼往開來,將先輩們的高尚情懷、精湛演藝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在晚會開演前,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致辭,並代馬師曾、紅線女的兒子馬鼎盛先生宣讀了致辭。

【知多D】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大師馬師曾被稱為「粵劇泰鬥」「一代伶王」。他獨創的「乞兒喉」及「馬腔」半唱半白、頓挫分明,有時還加入方言俚語,活潑滑稽,被粵曲界評價為「史無前例,後乏來者」。

他致力於粵劇的推廣與改革。他是第一個率先在粵劇中使用方言俚語、並引用西洋樂伴奏的人。他還開創了在粵劇劇團中使用女花旦、男女合班的先例。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大師紅線女是粵劇藝術的一代宗師。她開創了中國粵劇史上花旦行當中影響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紅派藝術,代表著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為嶺南粵劇藝術乃至中華文化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紅線女畢生以藝術紮根人民,為人民放歌,是人們喜愛的人民藝術家,粵劇的旗幟和代名詞。馬師曾、紅線女合作創作的《關漢卿》《搜書院》《刁蠻公主憨駙馬》《苦鳳鶯憐》等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至今盛演不衰。

1956年,馬、紅二人攜粵劇《搜書院》赴北京展演,獲得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譽,並為粵劇贏得「南國紅豆」美譽。

1990年,紅線女一手創建了廣州紅豆粵劇團。該團擔負著繼承和發展馬師曾、紅線女流派藝術的重要任務,歷年來排演了一批馬師曾、紅線女代表劇目,並為粵劇界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今年正是該團成立30周年。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周欣怡

審籤|魏禮園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新展、新書、新片紀念馬師曾與紅線女誕辰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黃芳、楊晟昕報導:今年是紅線女藝術工程收官之年,廣東粵劇界傳承發揚粵劇又有一批成果。近日,「馬紅華章」紀念馬紅藝術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主辦方啟動2個展覽、2套新書和2部影片,用豐富的形式來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
  • 這場粵劇的狂歡圓滿落幕!超1800萬人次「雲賞」粵劇節
    21臺優秀劇目展演,21臺華人華僑粵劇粵曲晚會過去的 9天裡有超過3000名海內外粵劇工作者及愛好者齊聚廣州,享受這場粵劇的狂歡本屆粵劇節新增的粵劇電影展映板塊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粵劇粵曲晚會、粵劇電影展映、雲賞粵劇節、粵劇研討會、名師主題講座、藝術沙龍、圖片展……各板塊如火如荼,掀起了觀看粵劇、探討粵劇傳承發展的熱潮。這些亮點都是舉辦本次羊城粵劇節的「廣州經驗」,將進一步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文旅市場的振興和復甦。
  • 「馬紅華章」紀念馬紅藝術系列活動舉辦,傳承發揚粵劇又出新成果
    2020年是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誕辰120周年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誕辰95周年紅線女創辦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成立30周年紅線女舊居對外開放5周年廣東粵劇界在廣州舉辦「馬紅華章」紀念馬紅藝術系列活動這也是粵劇界傳承發揚粵劇的又一批成果12月27日14:00,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主創分享會
  • 21臺劇目20部電影 羊城粵劇節約定你
    據悉,本屆粵劇節以中國戲劇家協會為指導單位,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聯合主辦,廣州粵劇院承辦,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廣東音樂曲藝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演出電影有限公司、紅線女藝術中心、粵劇藝術博物館協辦。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蝦腔永響·經典長存》新快報訊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中 ,近日在廣州江南大戲院推出的《蝦腔永響·經典長存》的專場晚會吸引了廣大戲迷關注。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
  • 眾名家同臺獻唱,紀念粵劇宗師羅家寶
    11月19日晚,這場旨在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的專場晚會在廣州江南大戲院舉行。晚會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主辦,胡智榮文化基金獨家贊助,並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
  • 「紅線女」「粵劇一代宗師」曾下放農場勞動,無怨無悔養500隻雞
    12月8日是紅線女的忌日。2013年的12月8日,她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紅線女原名鄺健廉,1924年12月27日,出生於廣東開平水口泮村。1938年,她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最初藝名叫「小燕紅」。
  • 穗港澳粵劇日來臨,三地名家獻上粵劇文化盛宴
    來自粵港澳三地知名粵劇藝術家、名唱家同臺獻演,為觀眾奉上一臺精彩紛呈的粵劇文化盛宴。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彭熾權(左)、仇坤儀演唱經典粵曲自2003年起,穗港澳三地政府確定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為「穗港澳粵劇日」,並舉辦與粵劇相關的活動。
  • 粵劇
    廣州粵藝發展中心的國家一級演員,正印花旦,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的學生,紅派藝術的傳人。在同一時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覺先與馬師曾的競爭進入白熱化,促進了粵劇的改革和興盛。例如:薛覺先與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設計「薛腔」。來自上海的呂文成將北方二胡的絲弦改成鋼弦,創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陳非儂邀請梁以忠擔任其戲班的音樂領導。當時更出現了如盧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編劇家,先後為馬師曾及薛覺先寫作了不少名劇,手法也著重與當時流行的電影與話劇非常接近。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 粵港澳近200位藝術家攜手獻演
    12月8日晚,「《此物最相思》(二)《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演出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本場晚會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纂委員會、廣東粵劇促進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承辦。演出前,《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向中國藝術研究院等6家單位贈送新書。
  • 粵劇《七十二家房客》觀眾反響熱烈「從頭笑到尾」
    前(4日)晚,由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領銜、粵劇名家彭熾權、馮剛毅、丁凡、李淑勤、黃偉香、李池湘、孫業鴻,話劇演員林星雲等合作的粵劇《七十二家房客》在中山紀念堂上演。《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對廣州觀眾來說耳熟能詳,而粵劇名角兒的演出更是讓大家「拍爛手掌」。演出現場笑聲不斷,觀眾喝彩連連,有戲迷感慨「笑足整晚,真的非常開心」。  遺憾!
  • 這些粵語流行金曲都和粵劇有淵源!「粵劇+流行」演唱會大展粵劇...
    在這場以「粵劇+流行」為主題的演唱會上,青春靚麗的粵劇演員黃春強、梁筠菱、吳澤東、朱紅星、龔潔影、方傑、李森、潘健、康健、李雯婕、蘇臨軒、莫偉英、莫翠屏、唐思果、顧嘉瑜、周嘉珍、黃紫賢、謝帆、麥少聰、文佩如、陳華生、麥衛明、譚清怡、黃宇等逐一登場,演繹粵曲、流行曲、懷舊金曲。
  • 乘風破浪的新一代粵劇傳承者!第二季《粵劇有我地》周日晚揚帆起航!
    曾於2016年舉辦《花樣年華十載緣—李嘉宜粵劇藝術專場》、2018年舉辦《青春粵影—李嘉宜粵劇藝術專場》。曾主演傳統長劇《南唐李後主》、《紅鬃烈馬》、《王子與蛇仙》、《洛神》、《霧鎖東宮》、《刁蠻公主戇駙馬》、《花槍奇緣》、《夢斷香銷四十年》、《郭子儀祝壽》、《金陵殘夢》,《一把存忠劍》《呂布與貂蟬》等。新編劇目有《如姬與信陵君》、《三生》、《典官記》等,新編粵劇音樂劇《孫中山與宋慶齡》、新編近代戲《鵝潭映月》、《涼茶王傳奇》、新編古裝長劇《梅嶺清風》等戲中擔任主要角色。
  • 讓我們一起走進粵劇的百花深處
    優秀劇目展演、華人華僑社團粵劇粵曲聯展、粵劇電影展映、粵劇研討會以及粵劇名師講座等活動,受到粵劇愛好者的追捧。粵劇於2009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粵劇入選「世遺」已步入第二個十年。11月29日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粵劇日」,從粵劇節期間的多項活動以及多方反饋來看,新時期粵劇的傳承與發展始終是人們關注的話題。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系列活動即將開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11月29日是粵劇日,《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繼去年《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做打卷」出版後,「唱念卷」將在12月8日舉行新書首發式,並於當晚在中山紀念堂舉行《此物最相思》粵劇演出晚會。
  • ...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發布,珍貴音頻多為當年粵劇名伶原唱的...
    當天上午,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廣東粵劇促進會承辦,廣州粵劇院協辦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據悉,接下來12月8日將舉行新書首發式晚會,12月9日將舉行研討會。
  • 產城高地 共譜新章|彰顯樂平地方特色,傳承粵劇文化精髓
    粵劇是嶺南文化瑰寶,近年來,樂平通過扶持粵曲民間私夥局發展,並打造粵劇名人館和粵劇培訓基地等基礎設施,為粵劇的發展和傳承厚植土壤,使其煥發新活力。
  • 曾與黎明等合拍過多部電視劇,她選擇回歸粵劇 粵劇生涯已30多年的...
    曾與黎明等合拍過多部電視劇,她選擇回歸粵劇 粵劇生涯已30多年的蔣文端:我知道自己屬於粵劇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12-28 蔣文端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當今粵劇界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