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日均交配次數最多的生物是什麼?

2020-12-19 胖福的小木屋

大約在12.4萬年前,獅子開始出現在非洲東部和南部,成為了非洲的霸主,獅子是現代貓科動物中進化得最為成功的種類。它們的演化在第四紀達到了頂峰,曾廣泛分布於非洲、歐亞、北美大陸,在最後一次冰期時代它們還一度侵入南美的中南部。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山不容兩霸主的原因,獅子從未群居過中國,最開始,獅子是沒有鬃毛的,如洞獅和美洲擬獅,大約在30萬年前,有鬃毛的獅子開始出現,有鬃獅和無鬃獅相比擁有不少進化優勢,這讓它們逐漸替代了遍布歐洲西部和非洲的無鬃獅。

獅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獅子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頭骨和肩高,雄獸普遍的要大於雌獸。

獅子是群居性動物,一個獅群約有8到30個成員,平均為17頭。其中往往包含連續的幾代雌獅,至少一頭成年雄獅和一些成長中的獅幼仔。雌獅構成了獅群的核心,它們極少離開出生地。獅群包含2頭成年雄獅,但是肯定只有一頭是領頭的。成年雄獅往往並不和獅群呆在一起,它們不得不在領地四周常年遊走,保衛整個領地。一般它們能夠在獅群中做幾個月到幾年的頭領,這要看它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擊敗外來雄獅。

之所以選擇群居生活這都是為了生存的需求,和老虎居住森林不同,草原上的群居大型動物更為繁多,比如大象、水牛、犀牛、斑馬等。

合作捕獵的效率要遠遠高於獨自捕獵,且成功率要比單獨捕獵高30%左右,這是其他獨居的貓科動物不能與之相比的。

尤其是獅子的奔跑速度並不快,儘管它們奔跑速度高達每小時六十多公裡,衝刺爆發速度也很快,但它們的獵物往往比它們更快,所以它們只能採用群體包圍戰術。

獅群的捕食對象範圍很廣,常捕殺非洲水牛,瞪羚,長頸鹿,但它們更願意獵食體型中等偏上的有蹄類動物,比如斑馬、黑斑羚以及其他種類的羚羊。而對大型獵物斑馬、水牛等的愛好,則是一種彌補分配不均的方式,因為事實上,一旦獵物被捕獲後,一個獅群的獅子們便不會表現得如捕捉獵物時那麼團結,而是變得自私又殘忍,爭搶食物、衝著同伴咆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種群繁衍,在草原之上,生活著許多的肉食性生物,單獨哺育幼崽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鬣狗這樣的生物還會經常偷獵幼獅。像獨居生活的花豹和獵豹,它們的幼崽大多會被獅子鬣狗等動物殺死或吃掉。

而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母獅,就可盡最大的力量抵抗外敵,特別是那些和幼崽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雄獅,一旦幼崽被外來雄獅遇到,雄獅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就很有可能將幼崽殺死。但是一群母獅通過共同防禦,形成保護牆,就可以隨時抵抗雄獅的入侵,並將其趕走,防止幼崽被殺死。

同樣是為了種群生存和繁衍,獅群會努力守護好自己的領地,防止其他獅群在自己領地捕獵,從一些方面來看,獅群的領地就像是一個寶貴的家族遺產,後代們必須全力保護它的完整,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獅群更像是是一個母系社會,因為獅群中的母獅是基本不變的,而雄獅則經常發生變化,因為母獅要承擔繁衍的重則。

雖然我們經常爭論獅子和老虎誰厲害,但是它們在交配上,可以說是半斤八兩。都只能持續30秒左右。雖然交配時間很短,但是交配次數很多,獅子的交配過程通常需要持續4-5天,每天的交配次數在40到50次之間,有些甚至達到60次,堪稱世界之最,據科學家統計,雄獅的最高紀錄是一天內超過100次。因為母獅隨時都可以進入婚配狀態,有些雄獅一年內努力交配3000多次才能讓母獅懷孕成功。

為什麼獅子的繁殖能力如此弱,懷孕率低呢?這是因為在整個食物鏈中,能量的供給呈現金字塔形狀。越到食物鏈的高端,能量供給總體上越少,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大概在10%~20%,因此,食物鏈越上級,可獲取的能量就越少,無疑節省能量才是最經濟的繁殖方式。

非洲大草原為例,草作為食物鏈底層的物種,生命力最旺盛。斑馬其次。而獅子則最弱。簡單來說,在食物鏈上,上一層物種的數量,受限於從下一層物種中獲得的能量供給。獅子的繁殖能力如果很強,那麼食物就會不夠吃,草原的生物鏈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比如獅子的繁殖能力比斑馬強,那麼斑馬全部被吃滅絕,那麼獅子也會陷入無糧可吃的困境,最終滅絕。

所以為了維持整個種群的生存,越是在金字塔頂端的生物就不得不更加嚴格地靠自身來限制數量,而食物鏈下遊的生物,生存條件更加惡劣,為了彌補這種弱勢,便進化出更強的繁殖能力,來通過數量的優勢,增加生存的可能性,實現種族的繁衍延續。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獅子需要努力3000次才能成功的原因。母獅的生育數量也不會太多,它們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個幼仔(通常是2-4個)。而且為了保證成長起來的都是優秀的基因,如果外來的雄獅挑戰獅王成功,它會殺死的超過6個月的幼子,這時它們的媽媽會盡力帶著它們逃離獅群。

另外不同獅群競爭也異常激烈,不少幼獅喪甚至成年獅子喪生競爭對手嘴下。據統計,獅子幼崽成年率僅三分之一。儘管出生時雄性幼仔數量高於雌性,但雄性幼獸和成年雄獸死亡率最高,它們常常喪生於不同獅群爭鬥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獅群數量的大擴張,限制了獅子的數量。

可以說大自然是公平的,在生物的基因中存在著某種基因,抑制著生物的數量,讓個數X能力的總量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數量上。以確保生態體系的均衡。

除此之外,這是因為草原上的危險太多了,對於獅子而言,如果不儘快完成交配,就很容易遭遇危險。比如遭遇鬣狗的掏襠,以及其他獅群的襲擾。

相關焦點

  • 日均交配次數最多的「特殊」動物,最高一天100次,這是為什麼呢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人類而言,許多動物和植物的存在都是不可思議的,相對於科學的奇妙,大家更了解於自然界的神秘。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存在著許許多多神奇的生命體。就好比如,有些小女生喜歡養多肉,那麼為什麼多肉和其他植物不同呢?
  • 地球最懶生物:10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長相酷似龍
    地球最佛系生物:10年不吃不喝,12年交配一次,長相酷似龍傳說中我們的中國龍有著馬一樣的長臉、蛇一樣的身子、鷹一樣的利爪,全身長著鱗片,體型超級大。但你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種生物長相酷似龍,只不過它們要比龍小多了,更像是幼年時期的龍,所以被稱為「袖珍龍」,這種生物就是洞螈。洞螈是一種兩棲動物,主要生活於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溶洞的地下水脈中,在水中用鰓呼吸,上岸則用肺呼吸,身體呈圓柱狀,尾部扁平,有像魚一樣的鰭。
  • 如果地球上的動物都沒有了生殖隔離,會發生什麼?
    地球上所有生物沒有了生殖隔離將會是很恐怖的,屆時一些我們聞所未聞的生物將會出現在地球上,比如我們常說的美人魚、鮫人等傳說中的生物,只需要人與魚雜交、人與鯊魚雜交就會出現,不過,它們的出現,可能是一場噩夢。
  • 水熊蟲跌落神壇,這種生物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死侍」
    這種微小的生物,可以不吃不喝存活30年,不管是零下200攝氏度的低溫,還是150攝氏度的高溫,水熊蟲都能歡快自得,就算拿到宇宙的真空條件下,致命的宇宙射線在水熊蟲看來,也不過是撓痒痒而已。要說生命力,水熊蟲似乎已經做到了生物能做到的一切,不過最近科學家發現了另一種生物,它們不但跟水熊蟲一樣強大,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甚至還有修復自己DNA的強大實力,在這個地球上,它們才是真正的「死侍」。這就是蛭形輪蟲。蛭形輪蟲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8000萬年,它們的足跡已經遍布七大洲。
  • 7年靜止不動,12年交配一次,這種與龍最相似的生物壽命可達100歲
    前言 儘管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有數萬年的時間,但是對於偌大的地球,還有很多人類未知而且沒有被探索的地域。 簡單說說海洋領域,佔據地球近71%的海洋,目前人類探索區域還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五,可以說地球上還有著非常大的一部分區域是人類還沒有探索和發現的區域,在這些區域中又會有著哪些我們所不了解的生物呢?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
    對於任何一部自然紀錄片和動物愛好者來說,生物交配的話題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 從一個生物的出生到它的死亡,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欲望充斥著它的一生,生存本能是一個生物想要讓自身個體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它就需要從外界獲取每天所必須的能量消耗。比如尋找食物、捕食、躲避天敵、遷徙和冬眠。
  • 非洲每年傷人最多的生物是什麼,答案你可能猜不到
    #科學探索#非洲傷人最多的生物,你覺得是什麼呢?一般人想到非洲的猛獸很有可能會說獅子,豹子,鱷魚之類的,然而這些生物竟然都不是非洲傷人最多的生物。答案竟然是河馬。在非洲平均一年,因河馬而遇難的人口高達500多個,這個數據遠高於獅子,鱷魚等非洲其它猛獸。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地球環境為什麼不允許出現永生生物?
    永生不僅是人類,而且是自然界中現存所有生物都夢想的事情,如果它們有思想沒有一個生物願意在有限的時間內死去,都想享受生存所帶來的快樂,《自私的基因》裡有這麼一段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形式不過是基因製造出來用於保存自己的精美機器。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眾所周知,人類是現代地球的統治者,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高等生物。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換取了現在的成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許多動物都可以相互交配,而人類卻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這裡首先要說的一點就是生殖隔離了,首先,什麼是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就是一種默認於不同物種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也就是說,不同物種之間是無法繁殖後代的。但是,事實上很多物種如果強行弄到一起,還是可以繁殖後代的。比如馬和驢雜交,就會產生騾子。
  • 地球上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雖然當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生命,但如果你穿越到此時的地球,站在陸地上你將尋覓不到任何生物的蹤跡,這是因為此時所有的生命都在海洋中。然而在大約5億多年前,地球生物開始大量滅絕。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有一個比較主流的假說:伽馬射電暴。
  • 我的世界:你被什麼怪物殺死的次數最多?苦力怕榮幸上榜!
    被各種怪物殺死的你,是否知道殺死你次數最多的怪物是誰?打開菜單頁面的統計,你就可以在裡面找到被各種怪物擊殺的次數。今天,老炮就祭出自己玩了2個月的存檔,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生之敵」。(因為老炮玩單機有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所謂「2個月」並不是實際玩的時間)第五名:末影龍末影龍是我的世界裡面最強的生物之一,全MC只有凋靈可以與之一戰。
  • 只需交配一次就能連續產卵?這樣的蟑螂確實令人害怕
    眾所周知,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消失了,而蟑螂則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直到它們遇見我們並贏得了小強的名字。那隻蟑螂真的很像它的名字。是小強打不死嗎?如果你想編造一個故事,如果你不去死就不會那麼兇。但既然你能在地球上繁殖超過一億年,就有兩個刷子。首先,蟑螂可以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存活三周。讓我們想想。作為一個人,如果你不吃不喝,幾天之內你就做不到了?
  •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大家都知道,我國家神話當中的龍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也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圖騰,現在大家關於龍的普遍認識是,在遠古時期,各個部族之間開始漸漸的融合在了一起,而不同之間的部族圖騰也進行了一定的融合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每逢夏季,雄性袋鼩面臨滅絕,不是因為天敵,而是因為交配力竭而死。雄性大多生命短暫,在繁殖季節,它們會拼盡全力,時長達到14小時。因為性激素促使荷爾蒙上升較大,導致免疫系統崩潰,使它們當場死亡。雄性進行如此極端的行為主要是為了提供質量更高,數量更多的精子。
  • 長相似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5年交配,怎麼做到的?
    龍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秘生物,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個虛構的生物,中國人把龍看成是一種圖騰,有祥瑞之意,有一種說法認為龍是在遠古時期部族間吞併融合,那麼圖騰也要融合,最後就形成了龍的形象。而在現實生活中就存在這樣一種生物(如上圖),它的樣子和傳說中龍的形象非常吻合,這就是活脫脫的一條「龍」啊!
  • 蝙蝠原來是這樣交配的,不僅看重繁殖地點,還要抓準時機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它是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的種類很多,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分布於全世界。蝙蝠與其他的哺乳動物的構造有些不同,大部分蝙蝠具有敏銳的聽覺定向或回聲定位系統,可以通過喉嚨發出超聲波然後再依據超聲波回應來辨別方向、探測目標的。
  •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動物群體(已知超過一百萬種),在所有生物種類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白明、研究員楊星科和德國耶拿大學博士Wipfler合作,發現了產自白堊紀緬甸琥珀(約一億年前)奇翅目的第二個新屬種,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
  • 恐怖生物「蟹奴」,寄生在螃蟹內控制其交配,最終成為殭屍螃蟹!
    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讓人不適的生物:蟹奴,一種讓人惡寒的生物,它們寄生在螃蟹身上後,無論螃蟹雌雄都將被迫轉變為雌性生物特性,為其覓食並照料後代,還為它們尋找交配對象!蟹奴還是奴蟹?蟹奴其實是藤壺的一種,熟悉鯨藤壺的朋友都知道這種生物的生存方式有些令人不齒,因為它們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寄生活體生物的,比如海龜和鯨,甚至遊速極快的的虎鯨和海豚身上也能偶爾見到!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此時,收到雌獅的發情信號的雄獅,便會形影不離地開始陪伴雌獅,並在一天內多次與雌獅交配,有時甚至多達100多次。 與許多生物不同,雄獅的生殖器上長滿了倒刺,這些倒刺在交配過程中會強烈的刺激到雌獅的身體,使雌獅感到異常疼痛。 人類女性要28天才會排一次卵子,而雌獅則不一樣,它們的身體只有受到的刺激時才會排卵。
  • 上百年不吃不喝也不死,這種地球生物「逆天」了!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飯,光喝水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活20天,不過,如果不吃不喝,那麼就只能活7天了。當然,這個情況是對於身體條件特別好的人而言的,特別是那些平時接受野外生存訓練和體能訓練的人來說,如果是普通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就大概能活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