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2.4萬年前,獅子開始出現在非洲東部和南部,成為了非洲的霸主,獅子是現代貓科動物中進化得最為成功的種類。它們的演化在第四紀達到了頂峰,曾廣泛分布於非洲、歐亞、北美大陸,在最後一次冰期時代它們還一度侵入南美的中南部。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山不容兩霸主的原因,獅子從未群居過中國,最開始,獅子是沒有鬃毛的,如洞獅和美洲擬獅,大約在30萬年前,有鬃毛的獅子開始出現,有鬃獅和無鬃獅相比擁有不少進化優勢,這讓它們逐漸替代了遍布歐洲西部和非洲的無鬃獅。
獅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獅子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頭骨和肩高,雄獸普遍的要大於雌獸。
獅子是群居性動物,一個獅群約有8到30個成員,平均為17頭。其中往往包含連續的幾代雌獅,至少一頭成年雄獅和一些成長中的獅幼仔。雌獅構成了獅群的核心,它們極少離開出生地。獅群包含2頭成年雄獅,但是肯定只有一頭是領頭的。成年雄獅往往並不和獅群呆在一起,它們不得不在領地四周常年遊走,保衛整個領地。一般它們能夠在獅群中做幾個月到幾年的頭領,這要看它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擊敗外來雄獅。
之所以選擇群居生活這都是為了生存的需求,和老虎居住森林不同,草原上的群居大型動物更為繁多,比如大象、水牛、犀牛、斑馬等。
合作捕獵的效率要遠遠高於獨自捕獵,且成功率要比單獨捕獵高30%左右,這是其他獨居的貓科動物不能與之相比的。
尤其是獅子的奔跑速度並不快,儘管它們奔跑速度高達每小時六十多公裡,衝刺爆發速度也很快,但它們的獵物往往比它們更快,所以它們只能採用群體包圍戰術。
獅群的捕食對象範圍很廣,常捕殺非洲水牛,瞪羚,長頸鹿,但它們更願意獵食體型中等偏上的有蹄類動物,比如斑馬、黑斑羚以及其他種類的羚羊。而對大型獵物斑馬、水牛等的愛好,則是一種彌補分配不均的方式,因為事實上,一旦獵物被捕獲後,一個獅群的獅子們便不會表現得如捕捉獵物時那麼團結,而是變得自私又殘忍,爭搶食物、衝著同伴咆哮……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種群繁衍,在草原之上,生活著許多的肉食性生物,單獨哺育幼崽會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鬣狗這樣的生物還會經常偷獵幼獅。像獨居生活的花豹和獵豹,它們的幼崽大多會被獅子鬣狗等動物殺死或吃掉。
而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母獅,就可盡最大的力量抵抗外敵,特別是那些和幼崽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雄獅,一旦幼崽被外來雄獅遇到,雄獅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就很有可能將幼崽殺死。但是一群母獅通過共同防禦,形成保護牆,就可以隨時抵抗雄獅的入侵,並將其趕走,防止幼崽被殺死。
同樣是為了種群生存和繁衍,獅群會努力守護好自己的領地,防止其他獅群在自己領地捕獵,從一些方面來看,獅群的領地就像是一個寶貴的家族遺產,後代們必須全力保護它的完整,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獅群更像是是一個母系社會,因為獅群中的母獅是基本不變的,而雄獅則經常發生變化,因為母獅要承擔繁衍的重則。
雖然我們經常爭論獅子和老虎誰厲害,但是它們在交配上,可以說是半斤八兩。都只能持續30秒左右。雖然交配時間很短,但是交配次數很多,獅子的交配過程通常需要持續4-5天,每天的交配次數在40到50次之間,有些甚至達到60次,堪稱世界之最,據科學家統計,雄獅的最高紀錄是一天內超過100次。因為母獅隨時都可以進入婚配狀態,有些雄獅一年內努力交配3000多次才能讓母獅懷孕成功。
為什麼獅子的繁殖能力如此弱,懷孕率低呢?這是因為在整個食物鏈中,能量的供給呈現金字塔形狀。越到食物鏈的高端,能量供給總體上越少,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大概在10%~20%,因此,食物鏈越上級,可獲取的能量就越少,無疑節省能量才是最經濟的繁殖方式。
非洲大草原為例,草作為食物鏈底層的物種,生命力最旺盛。斑馬其次。而獅子則最弱。簡單來說,在食物鏈上,上一層物種的數量,受限於從下一層物種中獲得的能量供給。獅子的繁殖能力如果很強,那麼食物就會不夠吃,草原的生物鏈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比如獅子的繁殖能力比斑馬強,那麼斑馬全部被吃滅絕,那麼獅子也會陷入無糧可吃的困境,最終滅絕。
所以為了維持整個種群的生存,越是在金字塔頂端的生物就不得不更加嚴格地靠自身來限制數量,而食物鏈下遊的生物,生存條件更加惡劣,為了彌補這種弱勢,便進化出更強的繁殖能力,來通過數量的優勢,增加生存的可能性,實現種族的繁衍延續。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獅子需要努力3000次才能成功的原因。母獅的生育數量也不會太多,它們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個幼仔(通常是2-4個)。而且為了保證成長起來的都是優秀的基因,如果外來的雄獅挑戰獅王成功,它會殺死的超過6個月的幼子,這時它們的媽媽會盡力帶著它們逃離獅群。
另外不同獅群競爭也異常激烈,不少幼獅喪甚至成年獅子喪生競爭對手嘴下。據統計,獅子幼崽成年率僅三分之一。儘管出生時雄性幼仔數量高於雌性,但雄性幼獸和成年雄獸死亡率最高,它們常常喪生於不同獅群爭鬥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獅群數量的大擴張,限制了獅子的數量。
可以說大自然是公平的,在生物的基因中存在著某種基因,抑制著生物的數量,讓個數X能力的總量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數量上。以確保生態體系的均衡。
除此之外,這是因為草原上的危險太多了,對於獅子而言,如果不儘快完成交配,就很容易遭遇危險。比如遭遇鬣狗的掏襠,以及其他獅群的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