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10日,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山西晉中平遙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拉開帷幕,資深電影人、各界嘉賓與觀眾相聚平遙,共享電影盛宴。開幕當天,導演田壯壯在「小城之春」廳舉辦了「小城又逢春」大師班,開啟了本屆電影展首個電影人學術分享日。當《小城之春》遇見「小城之春」,電影、學術對話遇上電影廳,引出更多幕後故事。
大師班上,導演田壯壯與導演賈樟柯進行對談,他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從影經歷,從《獵場札撒》《盜馬賊》到《藍風箏》《吳清源》《狼災記》,詳細揭秘了等多部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並分享了新作《鳥鳴嚶嚶》的製作進度。
「這是我第一次來平遙國際電影展,它是在原柴油機廠房的基礎上新建的,一個特別有生命力、年輕人渴望創作、渴望新的精神追求的地方,非常新銳。我馬上70歲了,離電影已經越來越遠了,希望賈導一直堅持下去,也希望每年都有機會過來。」田壯壯提到,希望再開闢一條電影院線,「相對自由,相對學術,相對小眾,就像平遙的『小城之春』一樣。」
說起自己與電影的緣份,田壯壯用「陰差陽錯」來形容這個故事。「其實我們家特別不希望我做電影,我記得小的時候報過很多的志願,唯獨沒有想過做電影人。」田壯壯說,在他25歲時,本打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但因為已經超齡,就陰差陽錯學了導演。「上學的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電影,那是最自由談論電影、討論創作的階段。」
在談到《獵場札撒》和《盜馬賊》的創作情況時,田壯壯認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影片。「《獵場札撒》是一個特別紀實的,像個紀錄片似的,《盜馬賊》稍微抽象一點。拍電影對我來講就是你想表達的電影語言、電影方法,然後要挑戰自己。我希望我的每部電影都不一樣,都有它自己特別的質感、特別的氣質。」
在《藍風箏》之後,田壯壯用一部《小城之春》回到影壇,打破了十年的沉寂。「2000年,我把所有中國三十年代的片子全部找了出來,沒事就看。我看到第四遍《小城之春》的時候,突然特別心酸。其實我一直在覺得,人和人之間在越現代越發展的情況下,那種疏遠感越來越重、越來越強。可能是這個原因,《小城之春》這種發乎於情止乎於禮的情感可能確實打動我了。」田壯壯說,因為十年沒拍電影了,所以安安靜靜地拍一次電影對他來講挺重要的。就這樣,《小城之春》得以翻拍。
除了執導作品外,田壯壯還在眾多年輕導演的作品中擔任監製。他表示,電影應該就是最豐富的,要創造出一個能夠讓電影到我們生活裡來的環境。「今後我所有的時間可能都是在幫助年輕導演做監製,或者做策劃,我覺得做什麼都不重要,這個電影能拍出來,能完成,能夠有很多人喜歡,甚至能夠走到世界上去,就是對中國今天的文化、今天的人的狀態的一種最好的傳播。」
此外,田壯壯還談到了備受影迷關注的新片《鳥鳴嚶嚶》。目前,該片已經拍攝完成,正在進行特效和聲音製作。(記者 杜利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