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大明朝所有皇帝中,最會做皇帝,但也最不像皇帝的人

2020-12-03 躲在屋簷上的貓頭鷹

「天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估計歷史上有這麼多封號集於一身的就只有明朝嘉靖皇帝了,在我看來他是個合格的政治家,卻是個蹩腳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說,嘉靖為什麼是最會做皇帝的人吧?

很多人對於明世宗嘉靖的印象可能就是權術和煉丹,這當然是嘉靖後二十五年政治的核心,但是嘉靖在繼位的前二十年絕對算得上一個革除積弊,推行改革的有為之君, 明世宗的前二十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革新,如政治上:改革科舉,三途並用;強化內閣制度,提高內閣地位;整飭言路,提高監察效率;革除鎮守太監,打擊宦官勢力;整治外戚與宗藩勢力。

經濟上:限革莊田,抑制兼併;改革驛遞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文化上:整頓學政,強化學校的教育功能。 張居正就對嘉靖前期的改革推崇備至,如「正德年間,政體紊亂,至世宗皇帝以聰明至入繼大統,將以前弊政一切改正,以復我祖宗之舊,正今日所當遵守者。」

「世廟承正德群奸亂政之後,又用威以振之,恢皇綱,飭法紀,而國家神氣為之再揚,」

事實上將世宗時期的改革與張居正的改革進行對比,就能發現張居正改革其實是對於嘉靖時期改革的繼承與發展

另外,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朝中大事基本上都由嚴嵩首領的內閣處理,屬於懶政的皇帝,那麼為什麼嘉靖作為皇帝敢於如此放權大臣,而大權卻從未旁落他人呢?這就是嘉靖皇帝的「最會做皇帝」的表現了,這邊先科普一下明朝的內閣機制:

明朝自朱元璋廢除宰相,皇帝身兼相權與皇權,內閣不過是皇帝的秘書班子而已,簡單來說,內閣在政事上只有建議權,這就是所謂的票擬,只不過一般皇帝都比較尊重內閣的決定,不會反對罷了,而皇帝批紅後的奏章,直接下發六部及各衙門,不經過內閣,這就斷絕了內閣的行政權,所以你見過秘書架空大老闆的事情嗎?這就是嘉靖皇帝之所以不上朝也能掌控權利的根本原因

說完嘉靖是最會做皇帝的,再說一下嘉靖最不像皇帝的原因吧?

大明王朝裏海瑞的治安疏就說了 「嘉靖者,家家乾淨而無餘財也」,視百官如家奴,視國庫如私產,上奢下貪,民不聊生,嘉靖皇帝的聰明全用在掌控和享受權力上了,只是個權謀家,卻不是個政治家,說到底嘉靖皇帝,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因為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是那麼名正言順,導致他很多的手段都用在了維護自身的權利上,對於民間的百姓,他很少用心。

嘉靖是個聰明人,也實實在在的是個搞政治的好苗子,在位45年大權從未旁落,朝臣在他手裡如同一顆顆棋子和玩具,任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嘉靖帝的這個聰明,並不是大智慧,因為他沒把他的智慧用對地方。

他主政的核心並不是為了給天下萬民謀福利,而是為了維護自己最高統治者的無上權威,他明明有能力也有手段讓帝國的未來變得更好,但是他不肯去做,也沒有心思也不想去為帝國的未來鋪好道路,不注重對繼承者的培養,也不注重培養父子之間的人倫親情,一個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不注重對下一任繼承者的培養,也不看重家庭和人倫。

這對於帝國未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他是個優秀的權謀家、是厚黑學的寵兒,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明帝國出色的掌舵人,治世明君一定是一個無與倫比權謀家,但是一個優秀的權謀家卻不見得能做一個優秀的皇帝。

最後,嘉靖皇帝很明白如果想通過大臣管理天下,就不能太過於專權,否則就會累死, 但皇帝也不能完全不專權,否則大權又會旁落,皇帝位置不穩,所以他心裡清楚嚴嵩也好,徐階也好,宦官也好,只要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作,都能各司其職,這樣又何樂如不為,因此嘉靖皇帝最會做皇帝,也是因為皇帝期間太不務正業,所以也最不像皇帝,更像是一個極度的利己主義者!

相關焦點

  • 嘉靖皇帝,一位久居高位,但很變態的人
    這樣其實大大減少了皇帝的工作量,而最後決定權又掌握在皇帝手中,這便是一個相對兩全其美的辦法,使大權不旁落,又不必那麼辛苦。但後世的事情證明,這樣的方法也是有其明顯的弊端的,比如,如果這些大臣將奏摺的意思全部按照自己的想法扭曲,那麼皇帝是無法知道下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有下面人真的是怎麼想的了。嘉靖皇帝並非先皇的皇子,是先皇的侄子,但皇膝下無子,無人繼承大統。
  • 嘉靖皇帝為何傳下一道聖旨,將大成殿中的孔子像,換成木質的牌位
    在明代嘉靖年間,京城孔廟的大成殿中,曾供奉著一尊孔子塑像,供後世之人參拜。可是突然有一天,嘉靖皇帝傳下聖旨,宣布將塑像換成了木質的牌位。嘉靖皇帝用意何在?如此做法又體現了皇帝本人的哪一種智慧?皇帝的詔令傳遍全國後,各地工匠開始雕琢孔子像,並將其漆繪披衣運往京城。只不到一個月的工夫,京城便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近1000尊孔子像。這些孔子像形態各異,有的塑像模仿唐代吳道子所繪的《先師孔子行教像》,有的則取南宋時期畫家馬遠的《孔子像》形象雕琢塑像,甚至當代的《孔子燕居像》也被刻畫出來,簡直構成了一幅「孔子千面圖」,顯得蔚為壯觀。
  • 嘉靖皇帝的奪權之路,第一槍就把矛頭指向了曾經的永樂大帝
    明朝嘉靖皇帝為了能夠讓自己父親的牌位進入太廟,為何要把永樂皇帝朱棣的牌位移出太廟呢?換句話說,他哪來的膽量敢於拿朱棣開刀呢?難道當時的嘉靖皇帝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嗎?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和尷尬的身份嗎?一邊是為大明朝立下煌煌偉業的永樂大帝,一邊是生前連個皇帝身份都不是的普通王爺,就連嘉靖他自己,如果不是運氣夠好,皇位一輩子都不會跟他有什麼關係。
  • 大明王朝之明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垕(被二龍不相見坑哭的皇帝)
    穆宗畫像 大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明世宗嘉靖皇帝已經是傳到了第十一位了,到嘉靖皇帝這裡,內外矛盾激化,早期的嘉靖帝也是一位好皇帝,勤政愛民,兢兢業業,力除弊政,推行改革
  • 20年不上朝,卻批奏摺到凌晨五點——明朝嘉靖皇帝的騙局?
    因此,當他的父親去世以後,大臣們強烈推薦他作為新皇帝,嘉靖皇帝也就擁有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在他統治時期,世界大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各地的聯繫越來越密切,西方列強為了獲得我國的絲綢和瓷器,都來搶著和我國做生意,大量的白銀來到了我國,我國依然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 《西遊記》中,為何沒有貓妖?因為嘉靖皇帝愛貓嗎?
    吳承恩為什麼不寫貓兒作妖作怪呢?一些讀者認為,這和西遊記成書有關。吳承恩寫《西遊記》一書時,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時期。而嘉靖皇帝又十分愛貓,他不但給貓兒起名封號,而且貓兒死了他也找人寫文紀念,甚至用黃金棺材厚葬貓兒等。正因為皇帝愛貓,所以吳承恩不敢寫貓兒成妖作怪。
  • 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和嘉靖皇帝鬥了一輩子,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簡而言之:皇上你親小人遠賢臣,我們高尚我們不玩了。如果是在孝宗朝,溫和的皇帝朱佑樘會對這樣的招數妥協。又或者是由老江湖楊廷和對年幼的嘉靖帝使出,也許會奏效。但楊慎既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政治手段,對手嘉靖帝也不像孝宗那樣溫和。
  • 明朝的所有皇帝中,哪個是明君?哪個是昏君?
    明朝經歷了二百七十六年,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元璋、朱棣和朱佑樘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而昏聵不明和昏庸無道的皇帝要屬朱祁鎮、朱厚熜和朱由校。明君。一、明太祖朱元璋。
  • 嘉靖皇帝登基30日
    1521年,在群眾中被評為道德品行惡劣的明武宗朱厚照結束了他快樂的一生,這位被評為最「會玩」的皇帝留下了很多故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豹房」了,豹房不僅是養豹子的地方,也是朱厚照金屋藏嬌之所,他喜歡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去逛街,大街上看到漂亮的女人,就想辦法弄到豹房裡來,即便豔遇不斷,這位「會玩」的皇帝也沒有留下一個兒子,以至於死後誰來繼承皇位
  • 大明王朝1566,為何嚴嵩非得要和裕王鬥,嘉靖皇帝為何不制止?
    嚴嵩上了嘉靖皇帝的船,一條路走到黑;裕王卻是必須要選擇站隊,皇帝老子不能讓權臣和儲君一條心。嘉靖皇帝是整個大明王朝權謀之術運用得最嫻熟,帝王手腕使用得最巧妙的皇帝,沒有之一。在嘉靖一朝的政治家、陰謀家、權謀家那如過江之鯉,四十多年的嘉靖朝出現了眾多的權謀高手,但是真正的贏家只有嘉靖一人。
  • 明朝最冷血皇帝:親手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打死,只因皇后做了這事?
    明朝最有名的好皇帝便是朱元璋了,那麼最有名的昏君又是誰呢?應該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了吧,雖然他天資聰穎,但是在政治上去而毫無建樹,而且在政40年,非但沒有帶領明朝走向更好的發展,反而使得朝堂混亂不堪,他的昏暴與小心眼那可是出了名的。
  • 1542年宮女為什麼要勒死嘉靖皇帝?
    宮女刺殺嘉靖皇帝的事件叫「壬寅宮變」,發生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這一年是壬寅年。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 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
  • 明朝太監和皇帝的關係極好,大臣和皇帝的關係較差?
    其實這很好理解,設想一下,你是從小玩到大、並且處處順從自己的人的關係好,還是和自己想做什麼事卻處處阻攔你的人的關係好。太監代表的是前者,而大臣代表的是後者,這樣看,皇帝與太監關係好的原因一目了然。皇帝和太監關係好的原因其實仔細研究明史便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那些後來權勢滔天的太監,一般都是陪皇帝一起長大的人。無論是王振與正統皇帝朱祁鎮,還是馮保與萬曆皇帝朱翊鈞,都是從小陪皇帝長大的人。除此之外還有魏忠賢與天啟皇帝朱由校,魏忠賢是靠客氏的裙帶關係進位的,而客氏則是朱由校的奶媽,所以這樣看,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皇帝和太監關係好了。
  • 為何宮女冒著滅九族與凌遲的風險,也要把嘉靖皇帝勒死?背後原因...
    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他是明朝第11位皇帝,同時也bai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後世對嘉靖皇帝的評價是極其聰明、善用帝王權術,那麼如此聰明的一位皇帝為什麼差點被宮女給勒死了呢,其中的原因請看分析。
  • 明朝的嘉靖皇帝,為了能夠修仙不僅需要少女鮮血,還需要這個東西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見皇宮都是有很多衛士巡邏,這也是因為皇帝是比較重要的人物,而且每個朝代都是會有一些反賊的,所以為了保護皇上的安全,在他那一區域也是整天整夜都是有人巡邏的,這一個傳統也是有很多年的歷史,在嘉靖在位的時候依舊有這個慣例。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叫做乾清宮,那裡是除了皇帝和皇后之後不讓被人居住的地方,就算是十分受寵的妃子也不行居住,在侍寢完了之後再晚也是要回自己的寢宮的。
  • 明朝皇帝之嘉靖:擁創盛世之資質,做守成之帝王,可惜可嘆可悲
    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之一,他繼承了12歲的興賢王、15歲的繼承王位、18歲敗北的楊廷和「大禮儀」勝利,獨裁明朝42年間,張富、楊一清、夏彥、嚴嵩、許傑等第一個助手朱厚宇繼承旅行並不容易,第一次到首都,讓他參加楊婷和王子的儀式,走過童話門
  • 為什麼明朝的皇帝個個放飛自我,而清朝的皇帝卻都看似明君?
    明朝和清朝,是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兩個封建王朝,所以對於他們的一些歷史,我們接觸到的會比較多,通過對比兩朝的歷史會發現,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很閒」,而清朝皇帝「很忙」,因為明朝的皇帝在做本職工作之餘,興趣愛好一樣沒落下,而清朝皇帝則沒見有什麼興趣愛好。
  • 嗑藥、嗜欲的嘉靖皇帝是如何變態?以致宮女不惜一死也要屠龍弒君
    公元1542年,即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六時許,當大明天子嘉靖皇帝在其最為寵愛的端妃寢宮(翊坤宮)酣然入睡之際,以楊金英為首的16個宮女,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她們趁著端妃早起,去給嘉靖皇帝做早餐之際,先是用計支走了兩個隨身伺候嘉靖的丫鬟,然後便悄悄地潛入了寢宮,將一個由絲帶搓成的繩索套在了嘉靖皇帝脖子上。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專情——朱佑樘 相比朱見深的痴情,朱佑樘比他父親更甚,都說皇帝三宮六院很正常,但朱佑樘一生只愛一個人,那便是孝康敬皇后張氏。她作為朱佑樘的專寵,後來卻成為最悲催的妃子,不過相比朱佑樘的專情,朱佑樘的身世則更加悲催,他的父親朱見深見朱佑樘的生母紀氏美麗動人,便寵幸了她。
  • 獅子貓波斯貓傻傻分不清楚?且看嘉靖皇帝化獅為龍
    相信會有很多人覺得難以分辨,其實想要一眼就分辨出是誰也不難,就看你有沒有練就火眼精金啦。在所有的長毛貓中,波斯貓一定是最富盛名的吧。作為貓界的貴族,波斯貓天生就帶著一股高貴氣質,優雅的舉止姿態、溫柔撒嬌的性格、柔美纖細的叫聲、華麗的被毛,都讓波斯貓很快成為了世界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