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刺殺嘉靖皇帝的事件叫「壬寅宮變」,發生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這一年是壬寅年。
《明史·后妃傳》記載:「(嘉靖)二十一年,宮婢楊金英等謀弒逆,帝賴後救得免,乃進後父泰和伯銳爵為侯。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
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
嘉靖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道教皇帝,非常信奉道教,希望通過道教的修仙之法獲得長生不老,而道教修仙的一大門路就是服食丹藥。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丹藥的主成分是鉛和汞,在現代人看來這是劇毒之物,然而在古人眼中這卻是生鮮之物,尤其是狂熱信奉道教的嘉靖皇帝,為了早日長生,他下令各地進獻秘方和丹藥,各地官員為了巴結皇帝,更是到處搜刮煉丹方子進獻。
普通的丹藥嘉靖皇帝是吃膩了,也沒見什麼效果,於是他開始採用新的煉丹製藥之法,其中就有「紅鉛」,其原材料包括處女月經、鉛粉和眾多藥粉,經過多重工序製成藥丸,據說能夠起到強身健體和增強性慾的作用。
為什麼是處女月經呢?因為古代對月經的了解非常不充分,一方面將之當作汙穢邪惡之物,另一方面卻又想以毒攻毒將之作為強效藥材,加之對於處女的無限崇拜,處女初潮更是被視為神藥。
但是採此藥,絕非易事,這就苦了宮女們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傳統的藥方,對原材料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採處女經血,是不能讓她們正常飲食的,只給吃桑葉、喝露水。這是在養蠶嗎?蠶或許覺得這待遇不錯,但是人是不能忍受的,很多宮女幾乎被這麼變態的做法弄得崩潰。那含真餅子就更不敢想了。
但是方士要求的藥方是必須有嚴格標準的,否則就不「靈」了。除了丹藥的原材料比較苛刻外,還有所謂的「藥引子」,那就更苛刻了。丹藥因為含鉛,通常比較燥熱,所以送服丹藥的水,就不能是普通的水了,那是要凌晨花瓣上的露水。具體操作可以參考《紅樓夢》裡製作「冷香丸」的過程。這可就「逼瘋」採藥的宮女們了。
嘉靖21年(1542年)12月21日深夜,在端妃曹氏寢宮裡,以楊金英為首的的16個宮女趁著嘉靖皇帝打呼嚕之際,企圖用繩勒死嘉靖。但是這個過程中由於慌亂,繩被打成了死扣,結果是怎麼也勒不死嘉靖。嘉靖驚醒後,一幫人又摁不住他。於是宮女們心想橫豎都是死,於是拔出簪子一頓猛戳,終於把嘉靖給戳暈闕了,弄得滿床都是血。但是這個過程中宮女們出現了一個叛徒,這個叛徒叫張金蓮,她跑到皇后的宮裡去「認錯」去了,結果皇后帶人來「剿滅」了這幫宮女。
而且端妃曹氏等人很快也被皇后「剿滅」了。而這幫宮女的名字有幸地在明朝200多年幾十萬宮女中脫穎而出,被記載進了史書,她們分別是楊金英,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秀梅,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楊金花,張金蓮,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
嘉靖被救回來之後,一個多月沒有正常意識。
但是總歸來說,宮女們為了自身而勇於抗爭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讚的,畢竟一方是帝王,另一方只是二十來水左右的小姑娘。
這件事告訴我們當代人,一個人,不管身居多麼高的位置,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底線和原則,任何的恣意放縱,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