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榜|不瘋魔不成活,這些王牌綜藝製作人竟然這麼做

2021-01-17 指尖節目榜

今天(4月29日)在湖南衛視春推會上,正式官宣了新的綜藝項目《我家小兩口》,這是陳歆宇導演繼《我家那小子》和《我家那閨女》之後的「我家」三部曲系列之一,從現場流出的片花來看,嘉賓陣容不輸前兩部我家系列綜藝,其中有王祖藍&李亞男、嚴屹寬&杜若溪、曹雲金&唐婉、向佐&郭碧婷等。

 


實際上,從陳歆宇導演的「我家三部曲」系列綜藝來看,至少從節目名稱來看,也著實給人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感覺。

 


必須承認的是,延續一個系列綜藝,從好的方面來看,可以讓觀眾形成對節目或者平臺收視慣性。但從壞的一面來看,往往會給節目製作團隊打上深深的烙印,也就是標籤化,覺得團隊只是擅長製作同類節目。當然,可能有些製作人喜歡被標籤化,認為這是一種優勢,但想必有些製作人,覺得過於鮮明的標籤於他們而言,並不能夠全面展示他們的實力和潛力。

 

不可否認,許多王牌綜藝製作人,都有其鮮明的標籤,或者可以說他們一直在耕耘同一類型的節目,甚至給人一種錯覺,他們只是擅長該品類節目,其實或許他們也在努力地尋找新的突破口。


接下來,筆者將復盤若干王牌製作人和他們被標籤化的綜藝風格。

 

王徵宇:慢綜藝系列

代表作:《嚮往的生活》《幸福三重奏》《青春旅社》等


從《嚮往的生活》第一季開始,王徵宇團隊算是引領了之後的慢綜藝熱潮,至今這檔節目已經做到了三季,並且還未顯示出太多的疲態,顯然這支團隊已經深諳此類節目的製作規律。因此,他們也被認為是國內做慢綜藝的王牌團隊之一,所以之後推出的網綜夫妻情感類慢綜藝《幸福三重奏》,品相不錯,但王徵宇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之所以操刀該類型的慢綜藝,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平臺和客戶對於他們製作該類節目的信心,才最終促成了這檔節目落地。

 


施嘉寧:喜劇類節目

代表作:《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尋找喜劇人》


喜劇綜藝的標籤,在施嘉寧團隊身上表現得更深刻一些。因為從他的成名作《歡樂喜劇人》開始,這檔節目連續做了五季,並且依舊是王牌喜劇綜藝。在這個過程中,這支團隊也曾試水了垂直類喜劇綜藝《相聲有新人》,但依舊是耕耘喜劇綜藝品類。雖然施嘉寧在採訪時曾透露,如果有合適的其他綜藝品類他也會去嘗試,比如說今年二季度將要播出的《極限挑戰》第五季,至於結果如何,目前來看,仍是一個未知數。

 


馬昊:選秀類節目

代表作:《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燃燒吧少年》《明日之子》


從《快樂女聲》《快樂男聲》時代,馬昊團隊就開始操刀素人選秀類節目,見證了諸如鬱可唯、華晨宇等從素人到華語實力派歌手的成長軌跡。有趣的是,2017年馬昊團隊(所屬公司哇唧唧哇)開始轉戰網綜,製作了選秀類節目《明日之子》,而該節目中魔音賽道的導師華晨宇竟然是2013年《快樂男聲》總冠軍,這檔節目品相尚可,並且誕生了「巨星」選手毛不易,可見馬昊團隊在選秀類節目上有著能打的經驗和力量。

 


牟頔:語言類節目

代表作:《奇葩說》《飯局的誘惑》《奇葩大會》《黑白星球》

 

如果說網綜第一個現象級節目,想必在很多人心中都會想到是《奇葩說》,而其背後的製作公司米未傳媒(牟頔團隊),更是深耕了不少語言類節目,諸如《飯局的誘惑》《奇葩大會》《黑白星球》等,所以在外界也被打上了鮮明的語言類節目標籤。畢竟牟頔團隊之前試水的戶外真人秀《拜拜了肉肉》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之後又嘗試了戀愛類節目《請與這樣的我戀愛吧》,勇氣可嘉但效果不明顯。至於二季度即將上馬的音樂類節目《樂隊的夏天》,效果如何,等待檢驗。



關正文:文化類節目

代表作:《見字如面》《一本好書》《漢字風雲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雖然關正文一直不喜歡被冠以文化類節目導演的標籤,但從其代表作來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見字如面》《一本好書》,他和團隊確實一直在做不同類型的文化類節目,並且形成了鮮明的風格,或者說標籤。至於未來是否會嘗試其他不同品類的節目,目前尚未可知。



李文妤:旅行類節目

代表作:《花樣爺爺》《花樣姐姐》《花樣男團》(東方衛視節目)


從《花樣爺爺》(已購韓國版權)開始,李文妤團隊開始了深耕旅行類節目,之後三季的《花樣姐姐》,也著實把此類節目給做透了,並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真人秀製作經驗,後來也嘗試了新品類節目,諸如萌娃類真人秀《放開我北鼻》和音樂類真人秀《天籟之戰》,算是一位將標籤不斷拓展的王牌綜藝製作人。



總而言之,以當下試錯成本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來看,綜藝製作團隊持續耕耘同品類節目,或許也是一種明智之舉,畢竟先得生存下來,之後才能談創新和夢想。


但筆者認為,請大家不要忽略一個問題,由於年輕觀眾的審美口味在不斷地改變,甚至是秒變的情況下,這些王牌製作團隊和製作人們,是否還能延續自己同品類節目的成功經驗呢?或許長遠布局新的節目品類,才是長久之計。



相關焦點

  • 不瘋魔不成活,被標籤化是成為王牌製作人的必經之路嗎?
    實際上,從陳歆宇導演的「我家三部曲」系列綜藝來看,至少從節目名稱來看,也著實給人一種不瘋魔不成活的感覺。 當然,可能有些製作人喜歡被標籤化,認為這是一種優勢,但想必有些製作人,覺得過於鮮明的標籤於他們而言,並不能夠全面展示他們的實力和潛力。 不可否認,許多王牌綜藝製作人,都有其鮮明的標籤,或者可以說他們一直在耕耘同一類型的節目,甚至給人一種錯覺,他們只是擅長該品類節目,其實或許他們也在努力地尋找新的突破口。
  • 京東變身製作人? 自製王牌綜藝旋風帶貨成爆款製造機
    變身製作人 打造王牌綜藝旋風帶貨  618前夜,京東首檔自製綜藝「京東618一起熱愛趴」上線。此前我們看到的明星帶貨都是「買它、買它、買它!」但「京東618一起熱愛趴」就不一樣了。  這是一場由京東擔綱製作人周密策劃的一場綜藝脫口秀帶貨party,鄭爽、林允、吳昕、黃聖依、金靖、馬東、大張偉、郭麒麟、丁禹兮等一眾明星大咖等走進直播間,用「姐妹們的聚會」和「兄弟們的宵夜」的全新綜藝形態將熱愛貫穿其中,為社交媒體輸出了多個爆熱話題,包括野生美妝博主林允在線卸妝,丁禹兮與金靖在線經典的捧臉殺名場面等等。
  • 京東變身製作人?自製王牌綜藝旋風帶貨成爆款製造機
    變身製作人 打造王牌綜藝旋風帶貨 618前夜,京東首檔自製綜藝「京東618一起熱愛趴」上線。此前我們看到的明星帶貨都是「買它、買它、買它!」但「京東618一起熱愛趴」就不一樣了。
  • 最新綜藝排名,呼聲最高的《王牌對王牌》,竟然還不如甲乙丙丁
    看到一份榜單,叫2020年第一季度地方衛視綜藝節目收視率排行。因為平時有在關注一些主流綜藝,就順帶看了一下。這一看嚇我一跳,從第一名往下翻,在中部才找到了我熟悉的《王牌對王牌》。至於什麼《快樂大本營》穩居第一我理解,還有《歌手當打之年》、《歡樂喜劇人》都是合情合理。
  • 趙偉洲——不瘋魔不成活的相聲鬼才
    說實話以趙偉洲的性格,如果真的加入德雲社,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天天跟各路飯圈吵架,因為飯圈女孩們時不時就會發現自家愛豆又被這老頭編成段子了,而且還是那種挖苦諷刺到極致,直接上熱搜的段子。所以出於對自家偶像的愛護,趙偉洲這種人應該遠離流量社,繼續在他的主流相聲界當狗神。
  • 跑男不跑男,雞條不雞條,昔日王牌綜藝面臨轉型困局
    《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曾被很多人視為國內三大王牌綜藝,也正是在這三大王牌綜藝節目的帶動下,華語娛樂圈興起了一股追捧真人秀節目的熱潮,然而時至今日,《爸爸去哪兒》已徹底停播,《跑男》《極限挑戰》雖然還在熱播當中,但是其固定嘉賓大換血之後,這兩檔王牌綜藝也變得面目全非
  • 同樣是王牌綜藝,為何沈騰不參加《奔跑吧》?其實答案很簡單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大眾越來越需要娛樂,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誕生了了很多的優質的綜藝節目,《跑男吧》和《極限挑戰》就是其中佼佼者,別出心裁的遊戲環節,默契十足的嘉賓,也曾引領了一個小時代,同樣也讓很多的嘉賓,人氣大漲,比如,張藝興,陳赫,陳凱,鄭愷,王迅,從此前的不溫不火,到如今的眾人捧
  • 浮浮沉沉二十餘載,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之後的十年內,內地電視節目出了不少臺綜氣質濃鬱的娛樂遊戲綜藝。比如安徽衛視《超級大贏家》、《周日我最大》、陝西衛視《周六樂翻天》等,通過這些節目,彼時臺灣綜藝界的吳宗憲、歐弟、徐乃麟等主持力量也相繼出現在衛視螢屏上。(早年,內地螢屏上的娛樂綜藝)品品這些節目的名字,幾乎是經典臺灣綜藝的內地孿生版。
  • 王一博綜藝影視差距漸顯?登頂綜藝榜,演員榜卻排在第10
    近日,流量明星王一博成功登頂綜藝嘉賓熱度榜首位,這個由藝人新媒體指數衍生而來的榜單,在業內具有比較權威的地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演員的作品方面,王一博僅僅只拿下了同期電視劇演員榜的第十位。顯而易見的是,這僅僅是28日當天的數據,儘管如此,其兩榜地位差距之懸殊,也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2017中國綜藝峰會獲獎名單 第一屆綜藝峰會圓滿落幕
    ­  期盼了這麼久,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廈門市集美區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辦、中國視協電視文藝委員會承辦的,2017中國綜藝峰會匠心盛典終於在12月8日順利召開。­  這是國內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對綜藝工種的細分頒獎,是屬於電視人的一場盛典,在國內綜藝史上具有空前的意義。作為本次峰會的支持單位,冷眼看電視團隊全程參與了峰會。冷眼君也有幸作為論壇的主持人之一,和同行展開了深度對話。­  於8號下午舉行的峰會論壇包括綜藝總導演論壇、綜藝製作人論壇、中國綜藝攝影 + 剪輯論壇、中國綜藝編劇 + 視效論壇、中國綜藝品牌營銷宣推論壇五個部分。
  • 明星扎堆的《王牌對王牌》為什麼收視不太理想,和這幾點有關
    每一期《王牌對王牌》播出後都會上熱搜,這給了觀眾一種錯覺,《王牌對王牌》收視應該是綜藝裡的佼佼者。但稍微一對比收視率你會發現,這檔聚集了沈騰、賈玲當紅笑星,華晨宇當下最火歌手之一,關曉彤知名童星的綜藝,收視竟然不如已經播出了十多年的《快樂大本營》。
  • 歌手、天天向上、王牌對王牌等9部綜藝均採用雲錄製
    其實,綜藝節目之所以會選擇雲錄製,也就是視頻錄製,還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在現在的嚴峻形勢下,人員不聚集,出門戴口罩,這些口號早已深入人心,既是為了保護自身,也是為了照顧他人,而反觀錄製綜藝節目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人員聚集的工作,比如演員、觀眾、導演或其他工作人員等,都需要在現場進行相互協調配合,自然就得聚集。
  • 《王牌對王牌》節目組評價沈騰:綜藝之神!
    說起沈騰,很多人會想到百億影帝,會想到他的那些經典電影,會想到他在春晚上的精彩作品,估計沒有人會拿「綜藝之神」這樣的字眼去形容他吧?但現實中,騰哥已經連續三年參加了《王牌對王牌》節目的錄製,還成為了這個團隊絕對的靈魂人物,在第五季收官的時候,王牌節目組評價沈騰,用到的四個字就是:綜藝之神!神,這個字通常形容一個行業裡的翹楚,比如歌神張學友,賭神周潤發,雨神蕭敬騰等等,而綜藝節目之神,足以看得出王牌節目組對沈騰的喜愛,這也是騰哥在拿到「百億影帝」稱號之後,另一個很有分量的榮譽!
  • 1號專訪 | 素人綜藝王牌製作人張紅巖的「底牌」是什麼?
    而她之所以手握「素人綜藝」的這張王牌,則與她民生新聞出身的經歷緊密相關——而這份對人間真實的信任正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做好素人綜藝的基準;因為這份經歷,她才擁有一套具有新聞人品格的電視綜藝邏輯,不能狗血、懸浮,必須夯實、嚴謹、不浮躁,心中有強烈的道德秩序、社會情懷,節目中則有鮮明的價值輸出、觀念引導。而這份新聞品格的綜藝邏輯則是決定一個素人節目能做到怎樣的高度。
  • 《跑男》《極限挑戰》落選最佳綜藝名單,看到入選綜藝:實至名歸
    說到熱播的綜藝節目排名,想必大家的心目中都會有一個名單吧。如今熱播的綜藝節目一個接一個,大家看都看不過來了。那麼大家最喜歡的綜藝節目是什麼呢?是《嚮往的生活》還是《快樂大本營》或者是《奔跑吧兄弟》?但是熱播綜藝不一定是最佳的綜藝節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進入最佳綜藝節目名單中的幾檔綜藝吧。
  • 綜藝《王牌對王牌 第五季》第九期(《慶餘年》劇組重聚)
    《王牌對王牌 第五季》這一次,真的是我願意為情懷買票的一次,之前的每一次王牌,看完前面王牌家族地遊戲內容就不看了,唯獨這一次我是徹徹底底地看完了。綜藝節目的舞臺裝飾也做了改變,最重要的是,這是第一次主持人沈濤的服裝也跟著變哈哈哈哈。這次的情懷也很好,拍完慶餘年時間不久,劇組都還熟悉不陌生,利用大家對《慶餘年》的喜歡把情懷弄得不像以前一樣尷尬。
  • 如何像《王牌對王牌》一樣把綜藝節目做得精緻長久
    綜藝節目,尤其是娛樂性的,其根本是有節操的,擺脫低俗的娛樂,一種給別人帶來快樂的節目,盈利是必須的,但是第一還是要想著做內容,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眾沒有原則以及「送來主義」。何為「送來主義」?中國很多綜藝項目都是從國外引進,但是可笑的是不但沒有創新,而且人家的精髓卻沒有吸收到,使得這個項目暫時因為新奇或者常駐嘉賓的原因而火熱,一旦人們看的厭了,或者那幾個常駐嘉賓沒了就泯滅眾生。
  • 優酷《王牌對王牌5》開播!攜手今麥郎一桶半共同演繹綜藝新範式
    前兩天,萬眾期待的《王牌對王牌5》終於開播了!在這個大部分人都閉不出戶的特殊時期,這部口碑和話題熱度並具的綜藝節目無疑為我們百無聊賴的時光增添了不少色彩。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007在「哈哈哈」之餘,還嗅到了2020年品牌主綜藝營銷的新門道!
  • 王牌對王牌綜藝節目內容感覺沒笑點了?是套路重複?還是明星養老
    關注我每天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快樂。我們大家在休閒娛樂的時候,平時喜歡看綜藝節目。有這樣一檔節目《王牌對王牌》,我在這裡發表一下我自己的觀點,之前我關注的綜藝節目有很多,比如奔跑吧兄弟或者是極限挑戰。今天我在打開騰訊視頻播放綜藝節目的時候,然後看到最新一期的《慶餘年》劇組重聚。我看完之後感覺沒有意思,這個節目好像失去了它剛開始新鮮的活力。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因為相信大家之前看過的《王牌對王牌》其中的兩隊對戰。互相比拼,各個明星參與其中,看起來非常的搞笑。
  • 為何《王牌對王牌》可以超越《快樂大本營》,成為國內王牌綜藝?
    《快樂大本營》作為國內王牌綜藝節目,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著超高的收視率和口碑,沒有任何綜藝可以與之匹敵。但是最近數據顯示《王牌對王牌》的收視率直逼《快樂大本營》,甚至多次趕超成為國內收視率第一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