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3日電 題:上海:去年1-11月減稅降費超510億元助力企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桑彤
「公司的成長壯大,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稅務部門幫助我們吃透用好政策,領足盡享減稅紅包,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談起減稅降費,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唐曉峰頗有感慨。
稅費降下來,獲得感提上去。唐曉峰說,自2014年起公司連續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受益於「高新」標籤,又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15%稅率的優惠政策,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逐年攀升,2020年全年收入3500萬元,高新產品收入佔比提升至95%。新研發的無機微納米抗菌劑,去年11月份在國際舞臺脫穎而出,斬獲2020國際CMF設計獎。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上海市由稅務部門徵收的稅收和非稅收入累計新增減稅降費510.7億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電影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減稅降費「組合拳」,助力電影業上演了從「活」到「火」的大戲,再現往日「滿座」盛況。
「2020年上半年我們度過了漫長的『空窗期』。房租、人工成本,加上恢復營業後上座率的限制,企業幾乎每天都在虧損。我們把很大的希望都放在了國慶檔。」上海百麗宮匯寧影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不負所望!影院國慶票房收入超過150萬元,相比上年還略有上漲。稅務部門還主動告知我們對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至8年,讓我們歇歇腳、喘口氣。」
上海影城有限公司2020年不僅收到退還的文化事業建設費5萬多元,還享受到增值稅減免93萬元。得益於稅費優惠政策「大禮包」,影院業績回暖的速度超出預期。
稅務部門用稅費的「減法」,換取企業發展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減稅降費成為推動經濟復甦增長的重要動力。
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助劑、母粒及功能複合材料研發、生產和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一直是該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了公司資金壓力,進一步激發了其研發投入的意願。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馬正文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稅務部門將評估完善稅收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的徵管服務措施,研究探索支持離岸業務稅收政策,分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進一步優化出口退稅服務,更好發揮稅收服務產業鏈、供應鏈作用,助力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