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一代名將趴在麥田裡,16歲無名小卒趁機將其斬於刀下

2020-12-14 一個人的家常事啊

史書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往往最後都死在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手裡,如陳勝吳廣起義成功後,被叛徒所殺;三國猛將張飛在睡夢中,卻被自己的部下所殺;闖王李自成逃亡時,在湖北九宮山的元帝廟遭村民誤殺等等。到了清末,也有這樣一位名將,他是僧格林沁,滿族,非常忠於清朝,經歷過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為維護清朝統治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素來才智過人,戰鬥英勇。

鹹豐九年(1859年),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率20艘法艦、2艘戰艦抵達天津大沽口,發動武力進攻。賀布親令火輪拖動攔河鐵魚(攔船的障礙物),又用輪船撞擊守衛炮臺的鐵鏈,然後對炮臺發動轟擊。

守衛炮臺的僧格林沁和士兵們終於忍住了怒火,於是他命令各營開炮還擊,另外還有20餘艘戰船,水軍用洋槍弓弩向敵人進行近距離射擊。這次戰役共擊落英法戰艦3艘,擊傷3艘,英法聯軍傷亡人數達420多人,英軍司令賀布也受了重傷,才狼狽逃逃逃。大沽口保衛戰,由僧格林沁指揮,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對外侵略中的第一次大勝利,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唯一勝利。

清末實權人物——慈禧太后曾評價他說:「僧格林沁已在,大清已在,大清已亡,大清已亡。」可是這樣一個晚清名將,最後卻被一個無名小卒一刀砍死在麥田裡,這又是怎麼一回事?這是一個無名的小卒,名叫張皮,是安徽渦陽張老家北張樓村人,自幼家境貧寒,父母雙亡,為了活命,免遭飢餓,他加入了捻軍(清末的一支農民起義隊伍),做了捻童。

那時候,清廷腐敗無能,對外國勢力軟弱退讓,權勢大盛,可以對國內的百姓非常嚴厲,苛捐雜稅,橫行霸道。由此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1857年,捻軍名義上接受太平天國的領導,以聽命不議為條件,與太平天國聯合作戰,共同抵抗清軍的圍剿。

一八六五年,僧格林沁率軍在山東曹州(今菏澤),高樓寨附近吳家店與捻軍將領張宗禹交戰,結果清軍中了埋伏,七千精銳蒙古騎兵被打死,僧格林沁成了漏網之魚,逃亡了。張宗禹拍了一張僧格林沁的照片,他立刻派人四處搜捕,被搜捕的人中還包括年僅16歲的張皮子,當他搜尋到一片麥田時,他發現麥田裡有一個倒伏的地方,麥穗周圍還有些搖晃。所以他趕緊跑過去一看,看到一個滿身傷痕的清朝官員正趴在麥田裡。就在幾年前,與清軍廝殺多年的張皮子早已對清朝官員深惡痛絕,見此情景,他也毫不猶豫,大喝一聲,衝上手起刀落,將其斬首。

這位大官就是僧格林沁,晚清一代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他在16歲時就死在了一個少年的手中。和尚林沁兵敗被害的消息傳到京城,慈禧非常氣憤,一面下令曾國藩繼續圍剿捻軍,一面又命令地方官員追捕兇手,一定要把張皮子抓起來。

去捉拿暗探,四處尋找張皮子。而且此時張皮子所在的捻軍一部已經被李鴻章擊潰,他不得已隱姓埋名躲在民間,但隨後仍不慎暴露行蹤,被清兵所擒獲。最終被判處死刑,並在執行死刑前,24歲之時,他毫不畏懼,逐字講述了自己在殺僧格林沁時的壯舉。人們都很欽佩他視死如歸的氣節,他死後,為紀念他,當地民眾還編了一首民歌:「張皮子,真強,田裡殺僧王。」

相關焦點

  • 16歲少年手刃滿清最後的悍將僧格林沁,八年後落網慘遭凌遲處死!
    提及大清名將僧格林沁,熟悉清史的朋友幾乎無人不知,他的一生可謂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蔡東藩先生贊其:「南有曾帥,北有僧王,乃大清柱石之臣」。孰不知如此一員悍將最終竟死在一個十六歲少年的刀下,這是怎樣一段遭遇?兇手是誰?最終又是如何落網?且讓我一一道來。
  • 捻軍首領張洛行是如何被僧格林沁殺害的?後來僧格林沁怎樣了?
    張樂行是安徽渦陽人,出身於清末豪紳地主家庭,也就說他不是窮苦農民,他之所以後來成了捻軍首領,我認為和其家族勢力及其家族生意有關係。張樂行開槽坊,糧行,賭局,又結黨販運私鹽。販運私鹽在歷朝歷代都是違法的買賣。
  • 16歲少年見有人藏在田地裡,上去就是一刀,結果殺了一個大人物
    當時清軍的統帥僧格林沁已經打敗了太平軍,所以這個時候是清軍氣焰最囂張的時候。他們想借著這個好機會將捻軍一網打盡,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維護清政府的統治。但是張宗禹絕對不是坐以待斃的人。面對來勢洶洶的僧格林沁,他設下了天羅地網,只要他敢來,就一定叫他有去無回。兩軍在曹州交戰,當時張宗禹方假裝自己實力不濟,還沒怎麼開大就開始撤退。
  • 魂斷「八裡橋」:誤判聯軍主攻部隊,戰前已告誡僧格林沁「別衝」
    戰前僧格林沁可以說是信心滿滿,但為何卻最終輸得這麼慘一直眾說紛紜,以下這幾大主要原因,解釋僧格林沁為何戰敗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雙方武器確實有差距,槍炮太落後! 清軍僧格林沁部參戰總兵力達三萬人,其中騎兵有一萬人。
  • 僧格林沁說除了怕閻王誰都不怕結果還真死在閻王手裡
    鹹豐則指示怡親王,如果巴夏禮不就範,就將他扣押。具體執行任務的就是僧格林沁,他在1860年9月18日,率領清軍包圍英法談判使團,將巴夏禮等39人悉數抓捕,投進刑部大牢。當然這樣做的後果是英法聯軍入侵,火燒圓明園,39名人質中只有18人生還,其他人都讓他們去見了上帝。
  • 此人是太平天國名將,被俘後凌遲處死,其整副牙齒被珍藏在皇宮大內
    雖然沿途上的清兵都不堪抵抗,但是臨近北京的時候,清政府的名將僧格林沁帶兵出戰,四面包圍出擊,向林鳳祥所在的連鎮發起進攻,不足萬人的部隊饑寒交迫,紅裏白刀的抵抗了整整280天,
  • 只狼破戒僧原型
    破戒僧的設定參考了日本神話中的八百比丘尼,八百比丘尼就是誤食了人魚肉而獲得了不死的能力,結合到遊戲中破戒僧很可能是破了肉戒吃了仙宮的魚肉從而被附蟲,變成了不死的附蟲者。破戒僧考據八百比丘尼,八百指其活了八百年,而比丘尼則是她的職業,即尼姑。
  • 一代戰神僧格林沁,他的武藝到底有多高?1個羊肉販子親眼見過
    同治此時年已九歲,他還不知道這封奏摺上究竟說了些什麼,但從母親慈禧太后驚愕和惶恐的表情中,他隱約感覺到,這封奏摺似乎帶來了一個壞消息,使大清王朝的前途大為不妙。一直沉著鎮定的慈禧太后,為何如此失態?本來,這是一封來自山東前線的奏章,清朝大將僧格林沁在山東與捻軍作戰,在曹州高樓寨陷入重圍,力戰而死。
  • 《麥田裡的守望者》——無法逃避的成人世界
    一代又一代叛逆的少年,曾經將《麥田裡的守望者》奉為青春聖經一讀再讀,而霍爾頓之所以走紅主要得益於他以天真對抗經驗,以真誠對抗虛偽的姿態,以及他反叛者與守望者的身份。但霍爾頓真是一個成功的反叛者和守望者嗎?人真得能逃避成人世界嗎?
  • 張郃終成曹魏一代名將:除了武力值不弱,熬到其他名將都死了
    當時,徐晃武力值略遜於「虎疵」的許褚,曾與許褚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徐晃戰敗,等於顏良直接打掉了所有曹營將領的銳氣,曹營諸將慄然,包括許褚在內的將領沒人敢上前挑戰顏良,曹操只得無奈地撤兵。文丑,磐河之戰,在不到十合內,就擊敗公孫瓚,與剛出道的少年將軍趙雲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敗。
  • 周末閱讀——《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寫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塞林格,1919年1月在紐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出生,少年時期有在軍事學院學習的經歷,參加過二戰,1946年退伍。1951年出版這本《麥田裡的守望者》,大獲成功。
  • 《三國演義》十大用刀名將,第一和第二名無可爭議
    今天要說的就是三國時期的用刀名將,按武力高低選出十名做個排名。關羽論起三國用刀名將,無論是武力還是名氣,關羽位居第一無可爭議。青龍偃月刀名氣太大,足可以列入三國十大兵器譜前三名,他是關羽的兵器,三英戰呂布和秒殺顏良使得它名揚天下。論起死在青龍偃月刀之下的名將,三國還真沒有哪個兵器能和他相比,關羽掌中青龍偃月刀斬過華雄,顏良,文丑,管亥等人。
  • 絕世悍將,受剮刑慘狀驚嚇死一圍觀者,其本人目視刀鋒,不吭一聲
    林鳳祥卻在連鎮遭到了僧格林部四面截殺,無法突圍。林鳳祥突圍不成,乾脆靜下心來,樹木城,浚濠溝,與僧格林沁連日鏖戰、反覆搏殺。這樣一支孤軍,竟然與僧格林沁較量了長達九個月時間!李開芳驚見僧格林沁旗號,知林鳳祥軍已覆沒,再無鬥志,乘夜開東門,縱馬向東南急馳,擬經濟寧入江蘇豐縣,渡黃河南歸。但才奔到茌平縣馮官屯,僧格林沁部騎兵已如風追至,包抄合圍。在馮官屯,李開芳與僧格林沁鬥智鬥力,周旋到4月24日,力盡被擒。
  • 斬馬刀究竟是什麼樣的刀?它的威力有多大?
    斬馬刀 刀,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馳名中國冷兵器史。此款斬馬刀也是如此,刀型獨特的弧度設計也一直很受刀友喜歡,霸氣十足
  • 斬殺僧格林沁,捉弄曾國藩!一代文將:賴文光,堅守天國最後尊嚴
    1856年9月,在清軍四面圍剿的情況下,太平天國內部卻爆發了「天京事變」,遭此大劫後,太平軍眾多名將或死或走,軍事指揮人才大多凋零。那時賴文光並沒有什麼作戰經歷,除了「國舅」這個身份值得炫耀外,根本沒有什麼人會記起他。而最終卻是命運捉弄人,「天京事變」爆發後,天國頓時陷入「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
  • 百將英雄榜 千秋頌揚尊武聖,義薄雲天關雲長
    百將英雄榜,一百單八將。 一首定場詩,說說關雲長: 顏良文丑刀下亡,過關斬將事平常。千秋頌揚尊武聖,義薄雲天關雲長。
  • 太平天國十大名將,各個能徵善戰,甚至有人才能不遜色李鴻章
    相繼大敗請將馮景尼,抓曾立昌,敗吳文榮,迫其自殺,克漢口、常德、嶽州,接連三破武昌城。後來堅守武昌,打死湘軍創始人之一的羅澤南。天京事變後,因為遭受到洪秀全、楊秀清的弟弟楊輔清和陳玉成的排擠、打壓,孤軍無援下投降了清朝,成為太平天國第一個投降的高級將領。曾天養,太平天國元老之一,號稱飛將軍。攻克南京後,西徵大破曾經殺死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的清軍名將江忠源,逼其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