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看動漫,一直忽略到了一個種類——短片動畫。最近看了一個中傳的畢設作品,才幡然醒悟,短片動畫才是國漫精髓。
短片動畫短小精悍,相較於長篇動畫和TV連續動畫來說比較省時省力,而且更容易抓住主題核心,做創意製作。
所以,短片動畫一度成為藝術性和哲理性完美融合的動畫創作方式,在國際舞臺活躍。國產短片動畫雖不及美國、法國等國家的數量多,主題宏大,但也完美呈現了國風。
漫漫特意搜集了下幾部較為在國內和國際亮眼的作品,探討國產動畫短片的藝術性和哲理性的完美融合,再現國漫崛起的勢頭。
除了幾部在國際獲獎的作品之外,其他的動畫短片均是《雨巷》、《昭君出塞》、《亭中客》、《貴妃醉酒》等類型的作品。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借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故事來表達唯美意境,營造詩歌散文的那種欲說還休的朦朧美。
所以,如果你看不懂,可不怪作品。當然,也不乏有很多借朦朧來掩飾的虛無作品,有美感沒內涵,意境到了探討不夠。
這其實也是國產動畫短片的一個缺點:題材局限,表達形式比較單一。就連獲獎的幾部作品裡,也就只有《如果我是英雄》是校園題材的現實主義作品,貼近現實生活。
1.如果我是英雄:校園欺凌+英雄的含義
這個故事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女孩子因為臉上的疤痕被嘲笑,被孤立。男孩子從小都想做英雄,想像書中的超人一樣威武。
在女孩子被欺負之後,他慢慢地接近她,和她成為了朋友。但是現實很殘酷,孩子的世界很現實。暴力欺凌並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再一次的欺凌後,男孩被威脅,拒絕了女孩的接觸,斷絕了朋友關係。
那個以為只要有錢,給同學們買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就能成為英雄的男孩終究敗給了現實,敗給了懦弱,也給了女孩最致命的打擊。給了希望,又把她丟進絕望裡,女孩子拿起手槍對準了男孩子……
施暴的人沒有被槍指著,反而把槍對準了曾經給了她希望的男孩子。雖然導演沒有給出結局,但不管是啥,已然成了悲劇。
漫漫記得曾經聽過的一句話:欺凌的本質,其實是氣氛。男孩子由最初的觀看者已經成為了參與者,那個想成為英雄的男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劊子手。
男孩的英雄披風消失了,心中的英雄丟了。
很現實的一個題材,在藝術上雖然沒有過多的亮點,但故事的內核已然足夠撐起這部佳作。該動畫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初選和第45屆動畫安妮獎。
2.白鳥谷:美術風格亮眼,直面內心陰暗
說實話,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怎麼看懂,到了第二遍的時候才發現出現的每一個元素都有它的象徵意義,境由心生,枯木逢春。
該動畫是狼煙動畫和不思凡導演的合作作品,所以該動畫承接了不思凡導演一貫的畫風,精緻唯美,水彩畫的明亮,讓人眼前一亮,大呼驚嘆,整體的敘事也很完整。
少年尋找白鳥,發現它們其實是樹葉變幻的。途中遇到了一個老者,還有一位少年。他們在不同的尋找白鳥的階段出現,到最後的時候,白鳥變成了黑色的烏鴉,少年變成了老者,點明主題,借白黑的對比,來表現孩童與老人的不同心境。
最後少年戰勝了老者,老者變成孩童消失,少年也在原地漸漸幻化成一個樹樁,一隻只小白鳥生長出來。枯木逢春,也意味著少年重獲新生,戰勝了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好的美術風格,加上深刻的內涵,藝術層面和哲理層面做到了統一。最終,該動畫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初選,獲得法國昂西國際動畫節「兒童評委短片獎」。
3.美麗的森林:動態花鳥畫,述說鳥類保護
3年1萬多幅花鳥畫,全部變成了動態的畫,而且串聯成了一副森林奇境。這些畫很多都是選自宋徽宗等大家的花鳥圖,本身就具備很強的藝術性和賞析性,是文化瑰寶。
此次的動態製作,實際上是一種傳承,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些精美的花鳥圖,其次動態化製作在完成了原作的精美藝術性之外還做了創新,讓瑰寶有了另外的一種層現。
如果只有這些,那這部作品還是不夠的。等到最後的時候,森林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獵人用槍瞄準鳥兒的鏡頭,然後砰的一聲,鳥掉了,畫面也被燒灼出一個洞,創意十足。
美好被破壞了,物質之槍打碎了文明之美。既能看出傳承的重要性,又能看到作者對於鳥類保護而延伸出的更深層次的文化保護。
該動畫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初選。可能大家很難想像,這其實是一部畢設作品。
還有《春困》,借學生時代的課上打盹這一常態描述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將少男少女的那種單純和美好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還融合了戲曲、國畫、詩詞的元素,在畫風、節奏上都有著古典的韻味,看到了古典文化的美,既有美感又有觀感。
第13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最具潛力動畫短片《月老》也是一部畢設作品。借小老鼠和月老的有趣互動,將四大傳統愛情故事因為小老鼠的搞亂而進行有趣改動。許仙和青蛇,嫦娥與豬八戒等等,讓觀眾啼笑皆非的同時,又無比羨慕著他們的真摯感情。
還有中國唱詩班的《相思》、《一生至愛》,畢設作品《山中故事》,都是很不錯的動畫短片,將中國的美與國人的情懷展現出來,獲得了不少的口碑和掌聲。
從以上作品的成就來看,比起近幾年的國產動畫電影和TV動畫的成績,動畫短片的反饋相較而言比較好,但是也都是淺嘗則止,止步於最終的評選。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比起外國的動畫短片,國產的不論是創意還是主題都少了些深度,還需要不斷提升。
動畫短片這種形式,本身就比較傾向於主題內核和表現方式上的創新,類似於電影當中的文藝片的範疇,注重的是人性、情懷,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主打的就是獲獎,取得行業的認可,也不是它的商業價值。
現在國創動畫越來越會製作美的作品,但卻忽略了小而美的真正含義。
讓觀眾看到只想做壁紙,再無其他的作品,也不過是流水之作,懶人作品。
不過漫漫依然對國創動畫短片充滿期待,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作品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短片動畫的歷史長河中,國產作品也將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