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20-12-12 小謝學科課堂

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賞析】湖陰先生名楊德逢,是王安石罷相之後住在金陵時候的好友。當時王安石住在金陵城和紫金山之間,而楊德逢隱居山中。王安石英雄落寞,與超然世外的隱士多所投緣,也是可以想見的。詩寫在湖陰先生楊德逢家的牆壁上,自然有關於楊的山居。那裡花草蔥蘢,善加種植;茅簷簡屋,但苔跡掃盡,收拾得很乾淨,凡此俱見這位隱士的精神。下一聯是寫景的名句,形容楊德逢山居前的環境和景色,不過是一條小河、一片農田和兩座山峰;然而在詩人的筆下,山、水皆成有情,水繞綠田如同環抱,靜止的兩山更是活躍,推門而入,送來青蒼之色!超然人世,並不就意味著枯淡寂寥,在自然的懷抱中,人與萬物的溝通往來更加生動,山、水都活起來,你來我往。這種境界,古人有不少的體會,像詩仙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像詞人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王安石能有如此體驗,想必這不僅是楊德逢的境界,也是他自己幽居半山園的境界。

相關焦點

  •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恬然自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美篇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其一》「茅簷長掃淨無苔」,一起去領略影響中國古代讀書人兩千餘年的「耕讀」情懷。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他的詩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他的改革事件被寫入中學歷史教科書。
  • 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美在後兩句,大自然的贈與奇妙無比
    王安石晚年隱居在金陵時,有一位鄰居兼好友,他的名字叫做楊德逢,王安石把這首詩題寫在楊德逢家的屋壁上。此時的王安石已是暮年,早已隱居田園,詩中再沒有他年輕時的政治抱負與豪氣,而是充滿了田園氣息,他在享受農村生活的樂趣。
  • 《書湖陰先生壁》裡的整理術,實則是關乎孩子生命成長的大事情
    值此勞動節小長假之際,今天我們就從《書湖陰先生壁》這首古詩來談談家務勞動對孩子生命成長極其重要的作用。這首古詩被列為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之列,想必並不僅僅只是抒寫情趣高雅的隱居生活,更是在向同學們倡導樸實勤勉的勞動實踐之風。
  • 湖陰先生是誰?王安石為他寫詩10多首,想邀他來家不惜撒嬌賣萌
    提到「湖陰先生」,首先讓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的詩作《書湖陰先生壁》了。這是一首「題壁詩」。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詩作中,題壁詩也可佔據一席之地。題壁詩,顧名思義,這首詩不是由詩人寫在紙上,而是寫在了牆壁上。
  • 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新解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小學課本錯了?
    除了這次重新解讀辛棄疾名句,雷海為還曾找過小學課本的茬,重新解讀了王安石的千古名作《書湖陰先生壁》,讓不少網友都在懷疑:難道課本也有錯?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書湖陰先生壁》北宋.王安石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第一篇:《書湖陰先生壁》作者:「宋」王安石全文: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園子裡花木成行,是先生親自栽培。一條環繞的清水保護著田畈中碧綠的莊稼,兩座迎面的青山好像推門而入,送來了秀麗景色。精彩賞析:據說,王安石對自己這首詩是很得意、很看重的,曾特地抄下來送給大詩人黃庭堅看。確實,我們可以從詩中讀出寫法上的三個「變」來。
  • 王安石的詩有哪些 王安石著名的古詩有哪些
    說起唐宋八大家,大家一定都知道王安石吧,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世的時候作了許多意義非凡的古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改革家。
  • 王安石早年最經典一首詩,每一句都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北宋時期的文壇可謂是群星璀璨,這一時期誕生了無數的名家,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要數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秦觀、柳永、範仲淹、李清照等人,在這些人中很顯然王安石的文學成就是被低估了,現在只要提到王安石,可能大家都會想到變法,反而是忽略了他在文學上所做出的貢獻,其實他的成就完全可以比肩蘇軾
  • 不同視角下,截然不同的王安石
    偶然間,我在上海圖書館,翻看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時,書中多次提及到王安石,引起我的極大興趣。直覺告訴我,他是個相當有趣的人,於是帶著這一好奇心,又翻開了另一位大師,梁啓超的《王荊公》(也稱王安石傳),看完我就徹底懵了。這兩位大師,對王安石的點評,幾乎不挨著,說完全對立也不為過。
  •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各自登山寫下名詩,你喜歡哪一首
    蘇軾後又因「烏臺詩案」有了牢獄之災,如果不是王安石修書一封,將蘇軾保住,恐怕蘇軾就此一命嗚呼了。而當王安石被罷官歸隱鄉林的時候,蘇軾更是千裡迢迢的趕雲探望,可見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情。作為政治家,兩個人的意見不合,但是作為文學家,兩個人的君子情卻是值得稱頌。
  • 一對相愛相殺的文壇巨匠:王安石與蘇軾
    歷史上,王安石和蘇東坡就是一對相愛相殺的人。他們敬佩彼此的才華,但是不贊同對方的政治見解。經過政壇上的起起落落後,二人殊途同歸,握手言歡。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