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賞析】湖陰先生名楊德逢,是王安石罷相之後住在金陵時候的好友。當時王安石住在金陵城和紫金山之間,而楊德逢隱居山中。王安石英雄落寞,與超然世外的隱士多所投緣,也是可以想見的。詩寫在湖陰先生楊德逢家的牆壁上,自然有關於楊的山居。那裡花草蔥蘢,善加種植;茅簷簡屋,但苔跡掃盡,收拾得很乾淨,凡此俱見這位隱士的精神。下一聯是寫景的名句,形容楊德逢山居前的環境和景色,不過是一條小河、一片農田和兩座山峰;然而在詩人的筆下,山、水皆成有情,水繞綠田如同環抱,靜止的兩山更是活躍,推門而入,送來青蒼之色!超然人世,並不就意味著枯淡寂寥,在自然的懷抱中,人與萬物的溝通往來更加生動,山、水都活起來,你來我往。這種境界,古人有不少的體會,像詩仙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像詞人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王安石能有如此體驗,想必這不僅是楊德逢的境界,也是他自己幽居半山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