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90年的四川江油,一個誕生了詩仙李白的小縣城

2020-11-21 網易新聞

江油,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遊,是道教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江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唐代大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就出生在江油之南約10公裡處的青蓮鎮。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90年的江油。圖為1990年的江油市景,江油市內的一座高層建築。

1990年的江油,江油火車站前的國營飯店,一群年輕人正在打掃廣場。

1990年的江油,江油市內充滿生活氣息的路邊菜市場。

1990年的江油,熱鬧的街景,遠處是高樓大廈,近處是沿街的老房子,彼時的江油正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

1990年的江油魚市口商場附近街景。魚市口商場位於中壩解放上街,是江油的一個老市場了。

19990年的江油鄉村公路上,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姑娘。

1990年的江油,街頭小吃攤上賣的烤鴨,色香味俱全。

1990年的江油,一個百貨商場前停滿了自行車。

1990年的江油街景,一個打扮時尚的年輕姑娘,這種穿著,即使放到現在也是很時髦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12月17日~19日 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在四川江油舉行
    12月2日,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暨文旅推介會在重慶北碚舉行。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以「世界的李白、李白的江油」為主題,定於12月17日至19日在四川綿陽江油青蓮李白詩歌小鎮舉行。據介紹,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是綿陽江油以李白文化為紐帶,開展國際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發布會現場據介紹,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是一場凸顯國際風範、彰顯巴蜀風韻、體現綿州特色、展示江油元素的高品質文旅盛會。活動主要內容有開幕式、學術交流活動和文化交流活動。
  • 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將於12月17日至19日在四川江油舉行
    12月2日,四川江油市政府在重慶北碚發布,以「世界的李白李白的江油」為主題的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將於12月17日至19日在綿陽江油青蓮李白詩歌小鎮舉行。並向重慶市民發出邀請,到江油去體驗李白故裡的風土人情。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油到重慶北碚舉辦李白故裡文化節發布會,也是四川綿陽與重慶北碚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
  • 再見詩仙應未晚!你和李白之間只差一個吟誦,這裡安排上啦~
    讀詩,若少了李白,便少了一分豪氣;吟詩,若少了李白,便減了三分情誼;誦詩,若少了李白,便丟了七分月色。再見詩仙應未晚。此刻,2020年李白詩歌專場吟誦晚會暨綿陽市第四屆中華吟誦(非遺)展演,在綿州大劇院舉行。來自市內外吟誦愛好者300餘人,用吟誦與千年千多李白進行「對話」。所謂吟,就是有旋律地讀書;誦,就是有節奏地讀書,既有旋律又有節奏地讀書就是吟誦。作為中國傳承數千年特有的讀書方法,以悠揚婉轉的音韻、豐富多變的旋律,表現出傳統詩文的美感。
  • 李白為什麼是詩仙,杜甫為什麼是詩聖?誰名氣更大?
    成仙成聖,都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起碼有一項技能達到業內頂尖水平。在專業素質眾望所歸之下,結合其他因素,才有可能為仙為聖。這從來不是官方拍板的事,也還要歷經時間的檢驗。直至約定俗成。詩仙、詩聖也不是說比誰名氣大什麼的,而是個人氣質、藝術風格和與社會價值的綜合評定。
  • @北碚人,這場推介會邀你到李白故裡轉一轉
    >江油,一座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守望著龍門山脈的巍峨,吸取了涪江上遊的靈氣,散發著歷史古樸的詩意。今天上午2020李白故裡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暨文旅推介會在我區舉行。
  • 他無疑是史上最浪漫灑脫的男人,江油和安陸兩地為他還打起了官司
    他就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他為啥叫「李白」,據說有一天他父母在院子借景吟詩,七歲的李白以「李花怒放一樹白」唱和,其父母於是取首尾兩字給他起名「李白」,寄寓他日後成為一個高雅脫俗的人。李白十五歲時,就寫了很多詩賦,並受到了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由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他還學起了劍術,想成為一個遊俠。
  • 八九十年代外國人鏡頭下的四川江油,這樣的江油你可見過?
    這是一組四川省江油市的老照片,拍攝者是法國人Michel Peterlin,拍攝時間為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當時Michel Peterlin在江油電廠做工程師,這些照片是他利用空閒時間在江油拍攝的。圖為昔日的江油發電廠。
  • 詩仙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詩人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
  • 李白故居究竟在哪兒?兩城市為此「對簿公堂」,卻被專家紛紛闢謠
    一首《將進酒》寫盡了李白的瀟灑和豁達。在中國的詩壇上,李白的地位絕對是舉重若輕,其詩詞飄逸奇絕,因而被贊為「詩仙」。然而斯人已乘黃鶴去,許多人來到李白曾經的故裡,只為瞻仰一番詩仙的成長過的地方。只是,關於這「李白故裡」,背後卻有不少趣事。
  • 李白《夜宿山寺》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14首:李白《夜宿山寺》
    這首詩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樓後所作。李白終其一生都嚮往遊仙問道的生活,創作中好以遊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當澎湃的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這位浪漫詩人常常會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像,以氣馭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四、唐朝皇帝承認的詩仙是白居易從上面幾個小故事可以看出,詩仙的稱呼,在唐朝(甚至宋朝),並不是李白的代名詞。在唐朝最有名的詩仙,其實是白居易。
  • 民國之前,李白一直是中國人,為何如今卻流傳李白是外國人?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詩仙,李白一生灑脫不羈,充滿傳奇色彩,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但李白身上也充滿了謎團,其中一個是李白出生地之謎。如今,我們都認為李白生於碎葉城,但史書上一直並未記載李白生於碎葉,相反更多記載李白生於四川,而四川江油也被稱為「李白故裡」,那麼「李白生於碎葉」之說如何而來?
  • 李白人物雕塑鑑賞;領略雕塑底蘊向「詩仙」李白致敬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詩仙李白五次到訪並留下眾多詩歌,這裡究竟有多少值得打卡的景點
    引言:說起中國古詩,「詩仙」李白的名字讓人耳熟能詳。有關李白的詩太多太多了,如果要說李白的詩作有多少是他自己心愛的,但當我們仔細回味時,卻發現李白的代表詩,其中並沒有以風景作為創作題材,如《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這些詩都是我們張口就來背的。可以說李白也是一個「遊俠」,在他二十四歲那年,便離鄉背井,踏上遠遊之旅,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更是「劍拔弩張,辭親遠遊」。
  • 詩仙李白生平經歷——謫仙所遭遇的不順一生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詩人,詩仙李白的大名 如雷貫耳,其作品的流傳度和經典程度自古以來無人能出其右。但李白的一生絕不是那些詩歌能夠概括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精彩絕倫,或許對他自己來說,並不是那麼順遂無阻,甚至還有一些波波折折。
  • 紅星書評|《李白的意義》在於逼近了李白的精神內核
    作為一個李白文化研究者,趙斌對李白文化研究專著成果,有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對李白遊蹤地的地方志,也有廣泛收集和研讀。保持了一個研究者的認真和嚴謹。應該說,《李白的意義》之前,他出版的《李詩猜讀》《和大唐詩人對酒當歌》,就是在為《李白的意義》這一研究重點作準備。周末將至,讀什麼好書?紅星書評為你推薦這本《李白的意義》。
  • 讀詩仙軼事,品千古詩情,解密李白與黃鶴樓的不解情緣
    「詩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而出的天才詩人,他放浪不羈、天賦卓絕,擁有豪放灑脫的豁達氣度和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懷。他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是一位我行我素的狂放閒人,是一位重情重義的真朋摯友,也是一位縱情山水、馳騁江河的愛遊人士。
  • 《綿陽市冶金工業志》中的9站供電單位——江油鋼鐵廠
    從新方志,尤其是電力工業志中看列車電站,是一個比較直接而準確的視角。由於掌握資料的不同、視角的不同,對史料的取捨和把握的不同,與列電人撰寫的史志相比,兩者也就會出現細節表述上的不同。這種不同,也是我們回看列車電站歷史所需要的。
  • 大唐詩仙李白,為什麼這麼有錢?杭州博物館為他辦了一場展覽,免費...
    李白是四川江油人,1962年,江油市籌備建一座李白紀念館,向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廣發「英雄邀請卡」,包括吳冠中、潘天壽、李可染、李苦禪、傅抱石、劉旦宅等等都收到求作品的信。展出的這批書信,就是當時先生們給江油市籌備小組的回信。其中有一封,言辭霸氣又耿直,來自吳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