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的距離卻有最緊密的聯繫,北極冰蓋的變化影響南極冰蓋的消融

2020-12-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食物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別的環節。例如,當一種動物滅絕之後,以這種動物為食的和被這種動物捕食的在數量上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這種影響還會繼續擴展到食物鏈的上層和下層。那麼,地球上的非生物系統也會產生類似的相互影響嗎?答案是會的,並且這種相互影響是非常緊密的。

一組國際科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北極冰蓋的變化會影響到南極冰蓋的消融,該項研究11月25日已經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在過去的4萬年間,北極冰蓋融化推動了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又影響到了南極冰蓋的變化。研究人員表示,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預測未來氣候所帶來的變化和不穩定性。

研究團隊對4萬年間的氣候進行了回顧。他們發現,在20000到26000年前的冰河時代高峰期,北極地區的冰保持著持續凍結的狀態,這就導致了海平面下降,而南極洲受此影響冰蓋也持續增加。在這之後,氣候開始變暖,北極冰蓋消融,海平面上升,導致南極冰蓋也開始消融。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可能認為南極冰蓋也是受氣候變化而變化的,但是南極冰蓋的變化速度和氣候變化是不匹配的,因此還有來自北極的影響。

雖然從這一歷史時期可以看出北極冰蓋的變化對南極冰蓋的影響,但是其中具體的原理細節還不清楚。研究人員猜測,北極冰蓋消融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不均勻的,在地球自轉、冰蓋引力和變形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兩極地區的海平面上升得更高。

上升的海水可能會蓋過一些本來裸露在外面的冰層。眾所周知,冰的反照率比水更高。反照率指的是物體反射陽光的能力,這就意味著,水所吸收的太陽光能量比冰更多,這就造成了局部溫度的上升,而這又加強了冰的融化。最可怕的是,整個循環是正反饋的,這將不斷加劇冰的融化。

研究人員以此作為模型,在計算機上進行了冰蓋消融的模擬。結果顯示,他們所預測的海平面上升和南極冰蓋消融和歷史上發生的基本一致。目前,南極的冰蓋覆蓋面積近1400萬平方公裡,重約2.6億億噸,如果沒有這種效應,那麼它將比現在大得多,海平面也會比現在低得多。

下一步他們將擴大研究範圍,查看一個具體地點冰蓋的消融會不會影響另一個地點的冰蓋。這可以幫助科學家預測未來冰蓋的穩定性提供一定的見解。想到幾千米厚的冰,它覆蓋了整個大陸,並且在所有這些不同的時間尺度上不斷演變,具有全球性後果,這真是令人驚訝。

最後,我們還是要提醒一下,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暖也加劇了兩極冰蓋的融化。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的話,這些環境變化的後果最終會反作用到人類身上,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相關焦點

  • 北極冰蓋坍塌融化之後,南極又面臨新危機,人類警鐘已敲響!
    自然環境惡化眾所周知,地球環境一直都在改變,不管人類是否出現,自然環境是時刻發生變化的。不過,自從人類出現之後,自然環境已經朝著某些壞的方向發展。相信最明顯的,就是全球變暖的問題了,隨著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我們確實看到了地球上出現了許多因氣溫上升所帶來的問題。全球高溫預警全球變暖使得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溫情況。比如在年初之時,南極地區的溫度便首次突破了20 ℃,這是自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的氣溫的最高紀錄。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北極和南極都是白雪覆蓋的地區,它們一起構成了地球的寒帶。極地冰的主要存在類型是冰蓋。所謂冰蓋是指面積大於5萬平方千米的巨大冰川體,是陸地冰川的特殊類型。 冰蓋是陸地冰的主體,當前僅存的冰蓋為南極冰蓋和格陵蘭(位於北極地區)冰蓋。
  • 南極和北極都是冰川一片,但兩極是有明顯區別的,到底哪裡不同?
    首先,南北極海陸分布不同,導致北極以海洋為主,而南極擁有較厚的冰蓋。如果從地圖上看,其實南極冰蓋與北極海洋的面積差不多,最神奇的是,北極最深的海域與南極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也幾乎相等。甚至有說法認為,或許曾經有一顆小行星從北極穿過,將這裡變成一片海洋的同時,也將地球另一端的南極頂出一塊大小相等的大陸。
  • 南極冰蓋還在融化?新冠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科技部的這份文件給你...
    南極冰蓋有何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生產有何影響?全球城市還在擴張嗎?這些公眾都很關心的問題,在科技部11月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均有答案。本年度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南極冰蓋融化顯著監測南極冰蓋為何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地球氣候系統中最大的冷源,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達臨界點 科學家:將不可逆轉!
    冰川消融現在似乎成了一種趨勢,隨著全球氣溫變暖的影響日益加深,地球上所有的大小冰川都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南極冰川、北極冰川、紐西蘭等等。據悉,格陵蘭的angerdlugssuaq冰川移動速度就創下了全世界移動最迅速地冰川之一,它在十年時間裡一直保持著每年14公裡的速度向海洋移動,科學家表:現在格陵蘭的所有冰川都已經經歷或者正在經歷這樣的移動,這意味著科學家們以前對冰川融化的速度的預測被大大地提升了。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本報記者 劉 垠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一同發布的還有「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專題。
  • 南極、北極、第三極山地冰芯記錄的氣候環境變化
    南極和北極冰芯記錄的過去氣候環境變化自1966 年和 1968 年冰芯科學家分別在格陵蘭冰蓋世紀營地(Camp Century)和南極冰蓋伯德站(Bryd)首次鑽取透底冰芯以來,已在南極冰蓋上鑽取了沃斯託克(Vostok)、冰穹 C(EPICA Dome C)、西南極分冰嶺(WAIS Divide
  • 科技部發布監測報告:本世紀以來南極近五分之一冰蓋表面融化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
  • 兩年融化了大約兩個法國面積的冰川,為什麼南極企鵝生活更滋潤了
    南極冰蓋和海冰 如果問全球的冰都集中在哪裡,大部分人都知道在兩極。但南極、北極區別大了。很難想像,北極的總冰量只是南極一個零頭。據統計,南極洲冰蓋的冰量佔到全球總冰量的90%,另外9%在北極的格陵蘭島,餘下1%才是其他。
  • 美國NASA表示格陵蘭和南極的冰蓋融化速度比90年代快了六倍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執行11個衛星任務,這些任務正在監測格陵蘭和南極冰蓋。這些任務表明,目前冰蓋的融化速度是1990年代的六倍。NASA還指出,如果融化趨勢持續下去,這些地區有望在2100年之前達到海平面上升的最壞情況。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黃河」滾滾,奔向極地北極和南極雖然都是極區,卻有明顯的不同:北極是陸地包圍海洋,南極則是海洋包圍陸地,兩極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大不一樣。▲ 北極圈內,彩色的房屋與白雪形成鮮明對比。每年飛越白令海峽的航班數以千計,海峽及其兩岸頻繁發生的火山活動,其火山灰和氣溶膠對飛行安全有著重要影響;北極冰量的變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航向標,它記錄了氣候變化又影響著氣候變化,一旦冰融的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將改變海水的含鹽量和洋流的運動規律,進而影響氣候變化。
  • 走進地球之冠——北極
    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北極地區的總面積為2100萬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公裡。北極與南極一樣有極晝和極夜現象,越接近北極點越明顯。
  •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蓋動態變化特徵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1月2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該所博士研究生胡春林在導師朱茂炎研究員的指導下,對貴州和湖南地區四條剖面中的鐵絲坳/東山峰組進行了沉積巖相和相組合分析,並對下伏地層的變形構造進行了研究,發現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蓋動態變化特徵。
  • 格陵蘭島冰蓋融化超預期:到2100年或令海平面漲18釐米
    格陵蘭島冰蓋可能融化得比氣候專家此前的預測還要快。比利時列日大學和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用上最新的氣候模型後,格陵蘭島冰蓋在2100年的融化程度將比此前的預期增加60%,導致海平面上升18釐米。
  • 北極和南極到底哪裡更冷?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橢圓體,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其北極半徑比大地平均水準高10米,南極半徑比大地平均水準低30米,這就使得南極地區某一緯度的全年平均太陽高度小於北極,而太陽高度越小,單位面積上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少,常年氣溫越低。 2、日地距離的變化。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坐落著類似金字塔山脈狀的結構,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在南極大陸共發現了4萬8000多塊隕石,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化石,其中多數為熱帶植物的化石,也包括部分恐龍化石,這說明南極原先可能位於熱帶地區,以前曾出現過恐龍,顯然,南極大陸擁有諸多未解之謎,事實上,可以說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人類在南極和北極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北極則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少有人知道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冰蓋的動態變化特徵
    這一假說得到了地質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等諸多研究的證實,但關於「雪球地球」中冰蓋的動態特徵長期以來仍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部分學者認為全球冰封會導致水循環的極大減弱,從而冰蓋應該是僵硬不動的。然而,大量的沉積記錄,比如垂向的沉積相變、波痕構造、冰下排水構造等,表明冰蓋是活躍而多變的,有人據此推斷當時可能存在開放水域,並非嚴格的「雪球地球」狀態。那麼,該時期的冰蓋是否具有動態屬性,而「雪球地球」的氣候模型下冰蓋是否可以活動多變呢?
  • 南極的冰川為什麼比北極少,為什麼南極大陸冰川佔有率會到90%?
    整個南極大陸被平均海拔2350米的巨大冰蓋覆蓋。如今,世界上90%的冰川位於南極大陸,北極僅佔9%,而北極佔9%,基本上位於面積較大的格陵蘭島。除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川外,其他地區的所有冰川加起來不到全球冰川總數的1%。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和行星軌道是一樣的。目前認為南北極冰川形成和融化的原因是相同的。為什麼現在90%的冰川位於南極?
  • 格陵蘭島5860億噸冰蓋融化!這意味著什麼?足以淹沒……
    據美聯社報導,近日,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在過去的2019年,丹麥所轄的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值。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受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2019年,格陵蘭島有5860億噸的冰蓋融化,這一體量的水位足以沒過美國面積第三大的州——加利福尼亞州1.25米,為有相關記錄以來最大值,此前的紀錄為2012年的511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