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堤。
■閱讀提示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朝鮮西部的清川江和鴨綠江之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曾建立起一道令美軍望而生畏的「米格走廊」。當時,美遠東空軍轟炸機司令部下令,轟炸機指揮部一切沒有護航的飛機不得進入該區域。
事實上,韓戰爆發時,中國空軍還未滿周歲。然而,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戰士,面對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打出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王海、張積慧、劉玉堤、趙寶桐、孫生祿……朝鮮戰場上曾產生6位立下赫赫戰功的空軍一級戰鬥英雄,其中有兩位就是我們河北人,他們是劉玉堤和孫生祿。其中孫生祿也是6位英雄中唯一一位血灑長空、為國捐軀的空軍戰士。
孫生祿。
初生牛犢,渾身是膽
劉玉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俗稱東北老航校)飛行一期的畢業生。
為了學習飛行,劉玉堤可謂歷盡艱辛。
劉玉堤是河北滄縣人,1923年生,15歲參加八路軍,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劉玉堤看到日軍飛機肆意轟炸,許多戰友被炸傷炸死,他就渴望有一天自己能飛上天把敵機打下來。
1946年3月,東北老航校組建後,劉玉堤懷揣飛行夢想,從延安出發,穿過國民黨層層封鎖,輾轉2000公裡,歷時近一年時間到達東北老航校。一路上他像個叫花子,鞋走壞了,衣服破爛不堪,錢也用完了,還大病了一場。好不容易到航校了,領導卻安排他到機務大隊維護飛機。為了學飛行,他找到各個校領導軟磨硬泡、好說歹說一個月才轉到飛行班。
他學飛行的道路也是磕磕絆絆、狀況不斷。第一次上飛機訓練前,他突然暈倒,被診斷為大葉肺炎,住院一個多月,醫生的結論說他不適合飛行。出院後他不顧危險,瞞著別人繼續訓練。甚至為了練好「細」功夫,劉玉堤在操縱杆上包上裝著圖釘的布,針頭衝外,自己動作一旦不夠精準手就會被扎,就這樣逼迫自己練到動作輕柔細膩。
劉玉堤在東北老航校畢業一年後,比劉玉堤小5歲的孫生祿才開始學飛行。但孫生祿和劉玉堤卻是六航校同期不同班的同學。因為六航校建校以後,為完成「六個月內速成訓練出三個航空兵團」的任務,空軍決定把東北老航校學習過飛行、具備一定技術基礎的學員,分配到新成立的各航校組成速成訓練班,進行蘇製作戰飛機的速成改裝訓練。就這樣,劉玉堤進入六航校速成班學習,與在一期甲班的孫生祿同時開訓,同期畢業。
雖然同期畢業,同期入朝,但1951年10月入朝時,劉玉堤已經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空3師7團的飛行大隊長了,而孫生祿是空3師9團的飛行中隊長。劉玉堤1951年11月23日一戰成名時,孫生祿還默默無聞。
不過年輕的孫生祿成長很快,成了赫赫有名的「王海大隊」僚機組組長,負責掩護王海長機組指揮作戰。
劉玉堤和孫生祿入朝作戰時,分別是軍齡13年和6年的老兵,但作為空軍,他們噴氣式飛機飛行時間不過幾十個、甚至十幾個小時,和動輒幾千個飛行小時的美國飛行員比起來,顯然就是初生牛犢。但他們卻是渾身是膽、勇猛頑強、敢打敢拼的初生牛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面對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打出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血戰長空,驚心動魄
1951年11月23日,是劉玉堤終生難忘的日子,也是中國空軍史上載入史冊的一天。
這一天,美國空軍集結116架飛機侵犯平壤上空,其中有四批轟炸機。警報傳來,中國空3師7團20架米格-15戰機迅速起飛迎敵。當飛至永柔上空時,劉玉堤首先發現了敵機。於是,他帶著僚機風馳電掣般直奔敵機。由於俯衝太快,巨大的壓力使他的耳膜一下子穿孔了。但他顧不上疼痛,緊追不捨。
這時,前面的敵機發現了劉玉堤的飛機,迅速加大油門向海上逃去。由於中國空軍沒有經過海上飛行訓練,海天一色很容易讓沒有訓練過的飛行員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水,飛行太低很可能一頭扎進海裡。因此,僚機王昭銘趕緊提醒劉玉堤:我們出海了,趕緊回去吧!劉玉堤回覆:別說話,我打長機,你打僚機!
敵機見勢不妙,便開始超低空飛行,他認為中國空軍不敢進行此項操作。但劉玉堤不管那一套,衝著敵機俯衝,嚇得敵機趕緊拉起來。就在這一剎那,劉玉堤在440米處果斷開炮,敵機瞬間中彈墜海。敵僚機嚇得猛拉機頭逃跑,恰巧機身暴露在劉玉堤炮口下,劉玉堤又一次毫不猶豫按下炮鈕,又是一炮命中,敵機瞬間在空中爆炸起火。
在極短的時間內,劉玉堤接連打掉兩架敵機,真是痛快淋漓,早就忘記了耳朵的疼痛。忽然後面又飛來6架敵機,劉玉堤和王昭銘又開始了和敵機的反覆纏鬥。混戰中,劉玉堤和僚機失散了,形成單機的劉玉堤飛回永柔準備返航時,忽然又發現美軍7架F-84轟炸機轟炸完畢準備向海面返航,失去僚機保護的劉玉堤又一次毫不猶豫地追了過去。
此刻,後面一架掉隊的F-84從劉玉堤飛機下面呼嘯而過,差點和劉玉堤撞上。
劉玉堤決定就打這架飛機,緊追不捨。敵機趕緊鑽進山溝,劉玉堤也毫不猶豫跟了進去。美軍飛行員企圖用自己嫻熟的技術擺脫劉玉堤,或者讓劉玉堤飛機在山溝裡超低飛行時撞山,但劉玉堤沉著冷靜,細心觀察,瞅準時機,又是一炮命中。
這時,空中指揮呼叫返航。劉玉堤不再戀戰,駕機返航。但飛到清川江上空時,他看到前面黑壓壓飛著一群返航的敵機。敵眾我寡,但劉玉堤還是決定打。他悄悄跟著敵機編隊後面尋找機會。很快就被飛在最後面的雙機——敵人的長機和僚機發現了,他們分別向南北轉彎而去。劉玉堤趁著敵機轉彎,一拉飛機截了敵僚機的半徑,一炮打掉敵機的機翼,對方瞬間墜毀。
前面的機群一陣混亂之後都衝著劉玉堤飛來,企圖圍攻單機的劉玉堤。劉玉堤果斷加大油門,猛拉起飛機,一個漂亮的躍升,如燕子穿雲般從敵群中穿過,飛到8000米高空擺脫了敵機群。
從起飛到降落,僅僅半個小時,劉玉堤擊落4架敵機,創造了中國人民空軍單次起飛擊落敵噴氣式飛機最高紀錄,成為空戰史上一段佳話。從此,劉玉堤「雲中猛虎」的美名不脛而走。
之後,劉玉堤又擊落敵機2架,擊傷2架,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榮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
1952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已經完成了「全線性戰術反擊」,取得了重大勝利。美軍已經無力在地面發動像樣的攻勢了,於是企圖從空中打開局面。同年12月2日,美國空軍發動新一輪進攻。孫生祿所在的空3師9團迅速起飛12架米格-15比斯殲擊機迎戰。
在與敵人相遇後,敵人四架F-86戰鬥機突然同時撲向王海的長機。王海是此次空戰的指揮員,一旦他的飛機發生危險,後果不堪設想。作為專門護航王海長機組的僚機組長,孫生祿一面呼叫自己的僚機馬連玉:「55號,跟我進攻,保護空中指揮員!」一面不顧敵機的猛烈炮火加大油門插入敵陣,一下子吸引了敵機的注意力,打亂了敵人的計劃。敵機立刻咬住孫生祿的飛機不放。
為了保護長機,孫生祿採取了「打對頭」的戰法——調轉機頭向為首的敵機機頭撞去,這是一種同歸於盡的玩命打法。敵機嚇得紛紛躲避。孫生祿趁著敵機慌亂躲避的一瞬間迅速開火,將敵機擊落。
就在空戰結束後孫生祿駕機返航時,雲層中突然鑽出兩架敵機,猛烈向他開火。他的飛機劇烈抖動起來,寒風瞬間鑽進機艙吹得他幾乎睜不開眼。孫生祿知道自己的飛機中彈了。但他不願意跳傘棄機。他沉著地操縱飛機,搖搖晃晃地迫降在友鄰機場。下飛機了才發現,飛機竟中彈12發,飛機發動機渦輪片、天線杆被打壞,機翼和座艙被打穿,能駕駛著這樣嚴重受損的飛機返回真是奇蹟!
第二天上午,敵機再次來襲。剛從友鄰機場返回部隊的孫生祿不顧疲憊,堅決要求出戰,這時距離他迫降只過了十幾個小時。自己的54號戰機不能飛了,他就換成8號戰機起飛。
我軍的12架戰機在清川江上空與79架美軍F-86戰機展開了一場混戰。戰鬥中,又出現了4架敵機圍攻王海長機的緊急情況。孫生祿和馬連玉再次衝了上去,並迅速開炮打掉一架敵機。這時候,後面的敵機群上來了,其中4架敵機同時向孫生祿、馬連玉飛機開火。為了保護自己的飛機編隊,孫生祿沒有避開,而是衝上去擋住敵機去路,這讓他頓時陷入了10架飛機的包圍之中。混戰中,他的飛機受傷。此時,他完全有機會駕機撤出戰鬥,擺脫危險。但他卻選擇用生命保護戰友,保護大隊編隊的安全。
由於飛機多處受傷,操縱起來非常困難。他用盡全身的力氣駕駛飛機與敵機纏鬥,為編隊消滅敵人爭取時間。堅持之下,孫生祿的飛機起火,他用最大力氣拉起熊熊燃燒的飛機向敵機猛撞過去……
孫生祿血灑長空,壯烈犧牲。但他為編隊爭取了時間,讓編隊取得了擊落6架敵機的戰績。這位「空中突擊手」在朝鮮戰場上創造了擊落敵機6架、擊傷2架的輝煌戰績,在中國空戰史上留下了讓後人尊敬的傳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戰鷹精神,感召後人
孫生祿犧牲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為孫生祿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的稱號。通過報紙和廣播讓全國人民記住了英雄的名字和事跡,孫生祿立刻成為國人學習的榜樣。
1953年3月,孫生祿的老家保定,各界人士800多人隆重集會,為英雄舉行悼念活動,並掀起了學習孫生祿精神的熱潮。保定女子中學成立了「孫生祿班」,學生們經常去看望孫生祿的母親,每年到孫生祿的墓前掃墓祭奠。後來出版社還出版了《志願軍空軍英雄孫生祿》連環畫,以紀念這位年輕的英雄,許多報刊也經常刊發紀念孫生祿的文章。
如今,孫生祿的塑像靜靜地矗立在遼寧丹東鴨綠江河口斷橋橋頭,默默地注視著他用生命保衛的那片天空。
逝去的英雄留給人們無盡的思念和緬懷,而活下來的英雄劉玉堤繼續著自己的戰鬥,繼續著自己鍾愛的飛行事業。
1951年12月8日的一場空戰中,劉玉堤的飛機被擊中失去控制,劉玉堤被迫跳傘,腰椎被摔裂。為了早日恢復飛行,他拒絕做手術,每天忍著劇痛爬山、洗冷水浴、做1000多次收腹挺腰的動作,硬是把背部肌肉練成了硬塊,用強有力的肌肉夾住腰椎產生輔助支撐力,終於讓他以最短的時間重回藍天了。但從此劉玉堤也落下了腰疼的毛病,有時候躺在床上翻身都十分困難。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劉玉堤歷任空3師副師長、師長,空7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雖然走上領導崗位,但他一直最愛的是天空,魂牽夢繞的是飛行。在任副師長後,他仍然駕機升空作戰。他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劉飛保——飛起來保衛祖國。雖然兒子因為身體原因沒能飛起來,但成了一名飛機機械師,從事維護飛機的工作,5次榮立三等功,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劉玉堤的外孫陳瀏滿足了外公「飛起來保衛祖國」的願望,成為一名出色的殲-20戰鬥機飛行員。
2015年2月16日,重病住院、不能講話的劉玉堤,用最後的力氣為前來看望他的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寫下了「大大發展轟炸機」的遺願。這是抗戰中無制空權的教訓,是朝鮮戰場上有限制空權的遺憾,也是老英雄刻骨銘心、至死不忘的惦念。
如今,孫生祿犧牲已68年,劉玉堤去世也已經5年多了。
英雄雖去,雄風猶存,他們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來者。(閻麗、安文忠)
本版圖片均由閻麗提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相關
把愛國熱情變成飛機大炮
抗美援朝開始後,經過五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把「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附近,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重大勝利。但作戰中,由於志願軍裝備落後,特別是沒有制空權和足夠的防空火力,以致美國飛機能夠肆意狂轟濫炸,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後勤補給也遭受重大損失。
為了支援志願軍空軍作戰,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屬軍屬的號召》,號召全國人民開展增加生產、增加收入運動,用新增加的收入購買飛機大炮,捐獻給志願軍。河北迅速掀起為志願軍捐獻飛機大炮運動的熱潮。
運動從1951年6月初開始,經歷了號召動員、制定計劃和踴躍捐獻三個階段。當然,這三個階段有時候交叉進行。
6月4日,省委、省政府發出號召,倡議社會動員一切力量踴躍捐獻;河北抗美援朝分會也向全社會發出號召,並要求「在推動生產、增加產量、節約消費、增加收入的目標下完成捐獻」;河北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人民團體也向全省各界人民發出了號召。
之後,各地通過宣講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艱苦作戰英勇事跡、取得的勝利和壯烈犧牲情況激發群眾愛國熱情。6月中旬,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第五分團在河北各地舉行多場報告會,介紹志願軍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忘我犧牲的英雄氣概和感人事跡,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愛國和捐獻熱情。許多地方還通過各種文藝形式進行宣傳動員,開展與志願軍比愛國、比艱苦、比功勞的「三比」活動,讓全省群眾明白了「比起志願軍的愛國、艱苦作戰差太遠了,國家有困難,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增加生產,多多捐獻飛機大炮,支援志願軍!」
通過宣傳動員,全省絕大多數農村、街道、工廠等普遍制定了本單位和個人的增產、增收、節約和捐獻計劃,並以此作為開展愛國增產捐獻運動和訂立愛國公約的中心內容。很快,全省機關、廠礦、企業、街道、生產隊、家庭普遍訂立愛國公約,為捐獻奠定了基礎。
捐獻首先從省直機關捐獻「保定號飛機」開始,在省領導帶動下,機關、事業單位掀起捐獻熱潮,之後各市捐獻熱情不斷高漲,甚至出現攀比等現象。
為保證捐獻運動健康發展,省委發出指示,要求各地在制定增產捐獻計劃的同時,要高度珍惜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防止因捐獻影響群眾生產、生活,要將捐獻重點放在城鎮,在農民中掌握2斤米左右原則。之後,各地對捐獻計劃進行了檢查和修訂,糾正了一些錯誤做法。
1951年7月12日,河北抗美援朝分會向全省人民發出《關於為爭取捐獻80架戰鬥機而奮鬥的號召》,將全省半年的捐獻目標定位為80架戰鬥機。
截至1951年11月30日,經統計,全省人民共捐款1800多億元,可購買戰鬥機120架,超過原定計劃的50%,超額完成了捐獻任務,同時,增加了生產,改善了人民生活。
河北人民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線,書寫了河北人民愛國新篇章。(文/閻麗)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