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緣環境就相當於一個無形的金剛網,籠罩著我們修道人不被外界障緣所「侵蝕」,不同層面的道緣環境對修道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有著不同層面的要求,人是環境的產物,各種各樣的環境因緣塑造了各種各樣層面的人,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就取決於他透過自身的智慧和德能所修出來的道緣環境。
道緣環境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就是一個「終其一生、可以安住」的道場氛圍,同時也是一個法脈體系的眾緣和合,好的道緣環境的構成總的來說,必須具足的四個條件是「法、侶、財、地」 。
「法」代表師道,代表過來人,是我們道緣環境的主「靈魂」,法脈體系就形成「特定」的群體範圍,正式因為我們的「志同道合」才有緣聚到一起,形成統一的思想,一致的行持,自身的煩惱習氣,在這個道緣體系的大環境下,才能得以降服和轉化,最終形成共同的磁場氛圍。這個氛圍就相當於一個共振的能量場或一個金剛網,共同抵禦外界的「幹擾」如同大家抱團取暖一樣,一個人的力量氛圍是很難抵禦自身習氣的「內擾外患」,居家自修之所以非常困難是因為我們的飲食起居、六親人事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得不「遷就」於外緣,總有事情牽掛你的心,我們修行的環境層面在現實生活中「五花八門」且難以自控,自己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所以智者止於環境,而安止於某個道緣環境一定要具足「法侶財地」四個條件,無論是「自成」道緣環境體系還是入「師教」道緣環境體系,都需要「法侶財地」的支撐,
道緣環境層面的高低取決於形成這一道緣環境的核心因素---師道,而於如是道緣環境中自身自身成就與否除了取決於自身的善根、福德和因緣,更取決於「名師」的高度,以及善巧方便的「教授」能力,從這一層面上講,與諸佛相應既是與「師道」相應,諸佛之「秘語秘意」唯有明心見性之過來人方能領受,再透過言傳身教的表演形式傳達給「心法」弟子,「師道」就是凡夫與聖者的橋梁紐帶,「尊師重道」尤為重要。
能了生脫死的道緣環境非常來之不易,對弟子們及環境的要求非常之「苛刻」,維護道緣環境是每一位心法弟子的共同責任,名師之所以一步一步的從紅塵境緣中去圓滿自己的道緣體系,就是因為各個道緣環境的層面都有其相應的磁場氛圍,每一個不圓滿的磁場氛圍,都充滿了誘惑、充滿了安逸、充滿了祥和甚至充滿了友善……唯有更高層面的「明眼人」方能看破種種「假相」而力求了生脫死之無上道,所以道緣環境的體系建設是不斷的逆流而上的,如果你僅僅是「安住」於這個道緣環境而形成「生活的常態」,自然而然就會變成了道緣環境的「負能量」,於不知不覺中「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