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法和佛?怎樣才是悟道和道?

2020-12-12 回尚
眾生法都是佛法
易經是不可思易的經

其實佛法的最高境界無法形容,就是拈花一笑也不足為道,佛法無法言說,也沒有什麼高低之分,真是妙哉,奇哉!但是為了讓大家了義,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眾生法都是佛法,而佛法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和不出不入間法的總稱,這就是佛法。(不出不入理解為不在世間也不在出世間)

那麼什麼是佛呢?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們的祖先們早已經給我們答案了。比如禪宗的六祖慧能云:自性覺時,眾生即是佛,自性迷時佛就是眾生。自性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是明心見性(見性後的人生無法用言語表達,可以理解為自在,真瀟灑,無欲無求,無憂無喜,無智無礙吧)這就是佛。

那麼什麼是悟道呢?

可以這樣理解,用自己的良知心,通過後天對大自然和你身邊的人、事接觸後而獲得的感受,從而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個理念,叫他為悟道。

因為每個人,每個眾生都有自己的悟道之路,沒有一個眾生地悟道的道路是相同的,所以悟道的感受也永遠不會相同。但是,真正得道的人都一樣的完美圓滿,沒有差別,這就是道!

一個學習佛法的人,如果不以成佛成道的信心去修學,這個人所有的行為就與佛法和悟道毫無關聯,毫無意義!只能在苦海中流轉!

這些年由於網絡和科技的進步,方便了陌生的人與人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佛法,道法,儒學文化等,在網絡上傳播廣泛。而傳播內容的深淺對錯,是五花八門,別具新裁,真是不敢苟同!

這裡面有所謂地得道的大德高僧,法師道家長者,儒學大家,易經專家,傳統文化的講師等等,都無保留地把自己畢生所得所證所悟所研究的一系列精華在網絡上百花爭鳴,各領風騷!有的吸粉無數,有的臭名遠揚!有的表裡不一,有的自欺欺人!但這畢竟都是佛法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徵得啊。如果用出世間法看看,以上的這些大家們沒有一點問題。如果用世間法看,我也有自己的觀點!

道法自然自然是道

請每一位看了我這篇文章的朋友,老師,同學,長輩,晚輩,同道之人,同我一起認認真真地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講佛經,講道的人有什麼目的,是真慈悲嗎?

二.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有老莊思想,儒家學說,易經等等經典,而這些經典留給我們後輩的是什麼呢?

三.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裡是繼承了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還是學習了中國上下5000年的文化呢?

四.知與行,悟與道如果是人的翅膀,那麼很多人為什麼還沒有長好自己的翅膀,就想不顧生死和尊嚴的在天空中翱翔呢?

下面我們先淺談第一個問題。我在網絡上看到了太多關於佛,佛法,佛教,佛學院,悟道,道法,易經,老莊思想哲學等等演說。說心裡話,我真的不明白這些老師們,法師們,專家們都是怎樣想的?為什麼把我們的古聖先賢的文章和思想加以解釋,變成自己的言說呢?這是不是畫蛇添足的做法呢?有這樣的太多的問題,我不一一指出了!

為什麼都拿著祖先的著作而改成自己的著作呢?為什麼不能寫出自己真正的作品呢?我真心地擔憂他們的初心會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

比如,一個德高望重的法師,會寫一本自己的著作,在網絡上流傳!一個德高望重的法師在講經堂把講的內容用電腦記錄下來,錄成光碟在網絡上銷售。我敢問他們,他們所得到的佛法和講說的佛法就是這本著作或光碟嗎?

金剛經有云: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我十分的理解同情這些法師們的慈悲!但有很多眾生沒有主動和你結緣,你為什麼要著書刻錄光碟呢?這又是什麼樣的用意呢?

佛渡的是有緣人,難道你就是眾生的有緣人嗎?還是眾生是你的有緣人呢?

是否可以理解為是你的前世欠了這些眾生的債業嗎?你在還債嗎?

佛在世時留下的,如是我聞不足嗎?佛的經典不夠流傳嗎?老莊的經典不夠流傳嗎?儒學的經典不夠流傳嗎?難道你有比這些更高的境界嗎?你解說的比佛說的還好嗎?三思而行啊!古語有云: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如果因為沒有和你面對面,看了你的佛法著作,看了你的光碟,如果沒有領悟到大師的慈悲,反之學錯了,這個過錯是誰的呢?是結的誰的緣呢?這就不言而喻了,來世會不會在這六道苦海中流轉呢?還哪裡有解脫之感呢?

道非常道

網絡上關於易經有這樣一個人說:一陰一陽為之道。還誇誇其談的說了無數的這樣的例子。又講課又出書。我真想當眾問問他,道就真的這麼簡單嗎?

親愛的讀者們,我們都讀過老子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都說道生萬物,可沒聽說過一陰一陽是道!是不是很顛倒啊?

只能理解為一陰一陽是道的一個方面,而在一陰一陽的另一面,還有不陰不陽等等太多的道道了。如果這麼簡單的就把易經看懂,這一定也不是中國的經典啦!

莊子也有這樣的一句話:道在螻蟻裡,道在草木裡,道在磚瓦裡,道在屎尿裡!道法自然嗎!

總之我們不應該去學習研究別人的心理,而應該時時刻刻地反思自己的心和行為!找到自己的良知!做一個有助於人的人,而不是做一個人助於我的人!

今天就寫到這裡,下回繼續說……

如果有感興趣的讀者,請關注我的思考!

最後以佛的一個偈子結語: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似相非相既見如來

相關焦點

  • 怎樣修行才對?尤其現代人要怎樣修行?
    要把佛法、道法直接落實於當下,要把佛道之學應用於生活日常,要把學佛修道真正實踐於做人、做事;再次,要將佛法、道法真正踐行於生活。無論做什麼事,要用佛、道的思維來判斷、分析、踐行。即使是生活中的小小事也要滲透和應用佛法、道法。才能使之深入骨髓、深入阿賴耶識,也才能真正起用。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網圖「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是一切法,佛祖為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的八萬四千塵勞所立,所以在佛祖心中,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只要體性空寂,那麼法法都是實相在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包含著我們大眾所熟知的苦集滅道等四諦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緣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乃至三藏十二部經典中所說的一切佛法。
  • 佛是什麼?——打火機!求空就是求有!莫執著於定法!
    就像一個人身上有一萬塊錢,他絕不會在街上到處去向人去講的,這是個普通的道理,更何況一個得道悟道的人,決不會自覺有道了。《金剛經》上教人不能夠執著佛的法,執著了佛法就不是真正學佛的人。禪宗有四句話:「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在《維摩經》上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處處是淨土,處處是極樂世界,只要心淨就是淨土了。
  • 為什麼魔王波旬要阻礙佛陀悟道,還要讓佛陀早入涅槃呢?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述那些不一樣的佛法故事。佛陀在沒有悟道成佛之前,所經歷的修行是十分艱苦的。主觀上的無法覺悟讓佛陀心急如焚,因為他曾答應過淨飯王,如果自己不能悟道就返回迦毗羅衛國去繼承王位。客觀上的諸多誘惑也在同樣在阻礙著佛陀,魔王波旬的擾佛行動就是其中之一。
  • 從迷途惡人到悟道成佛,無根生讓莫明居士、梁挺找到了自己的道
    無法照見五蘊皆空的莫明居士在這一話的劇情中,迷途的莫明居士提到了兩個詞:無明,照見五蘊皆空,這兩個都是佛教中的詞語,無明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念無明,另一種是無想無明,無明的原意很深奧,用通俗的說法來解釋,無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佛陀究竟是如何悟道的?
    相傳,佛陀悟道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釋迦牟尼出家修道,先是跟隨阿羅藍仙人和鬱陀迦仙人學習禪定,但未獲得真正的解脫。 後到尼連禪河附近的樹林中修苦行,六年間,日食一麻一麥,直至形枯心竭,瀕臨死亡,也始終未能成道。
  • 慈悲就是佛法,佛是目前法,我是佛,人人是佛,眾生是佛
    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就是【禪】,在生活中覺悟了就是【佛】,一定要覺悟生活中所處的一切境,一切時都是因妄想而存在的,並不是真實有的,有妄想就有生滅,沒有妄想就是不生不滅。有生滅是外道的法,不生不滅是長久正道的法,是佛法。前念生起妄想,當下就能放下就是覺悟,覺悟了心就清淨了,連妄想都沒有了,這樣就是徹見心地了。所以慈悲就是佛法。
  • 佛說眾生平等,為什麼還要再三拒絕女子受戒?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後,並沒有馬上成立僧團,在釋尊成道後至鹿野苑說法,度僑陳如等五比丘聞法證聖,從此人間才有真正的佛家三寶及僧伽集團的出現。但這些僧伽都是佛教的男性,當時還沒有佛教出家的女性。佛教什麼時候接受女子受戒呢?
  • 佛法修學的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薩.佛
    但這些並不是佛陀所追求的解脫生死之法,所以在當時的全印度沒有一個證得佛法果位的人,儘管佛法最低的果位阿羅漢果的人都沒有,佛陀在當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為師的人。當佛陀在菩提樹下發下最堅固的金剛誓言,不覺悟絕不下此座。夜睹明星,把十二年所學全部放下而豁然開朗,"奇哉,奇哉!
  • 悟道是什麼意思?悟道者一語點出:追求真理
    用現代的話來說,悟道就是 追求真理,悟 是 追求,所謂 道 就是真理。用 追求真理 代替 悟道 的好處之一:求同存異,避免門派之爭如果你堅持要用 悟道這個詞語,不喜歡用 追求真理,那麼:張三會說他是 悟佛王二會說他是 悟梵李一會說他是 悟儒站在旁邊的吃瓜群眾之一會說他是 悟己於是門派之見就來了,誰都堅持自己的理解才是對的,才是最好的,各方爭論起來以後容易出現口水四濺,板磚亂飛的現象
  • 佛法:一句名言背後的境界,被日本宮本武藏和中國禪宗推崇備至
    如果能夠證入「佛擋殺佛」這句話背後的境地,實際上就已經是達到了佛祖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境了,而這,可能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那麼為什麼禪宗的前輩大德們為什麼要用佛來佛斬這句話來形容自己宗門所修的佛法境界呢?難道是對自己所信仰的佛祖還有什麼不滿,以至於有什麼仇什麼怨以至於要用如此殺氣騰騰的字眼呢?
  • 佛法實相是不能以思維認識和分析方法來理解的智慧
    因為佛從真如實相之道而來,以種種方便善巧應機說法,佛有通曉一切諸法的廣大知見,有到達涅槃彼岸的修行方法。無論真如實相還是方便權智,無論智慧知見還是修行實踐,佛無不圓融一體,完滿具足。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邊,無障無礙,如來有住寂然而不動的正定妙境,有涅槃解脫的自在定力,有深入實相本體無際無涯的智慧,如來成就了一切佛法,一切前所未有的佛法。「舍利弗!
  • 佛不見佛,法本無法——七佛悟道偈
    後來,雜役僧慧能在忍大師門外的廊柱上寫下自己的悟道心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大師大為驚嘆,夜裡私下為他傳法,並將達摩祖師從西土帶來的佛祖木棉袈裟傳授與他,由是確定慧能禪宗六祖的地位。
  • 佛法楞嚴|定慧師兄和你一起學習:《楞嚴經》之佛推妄識無體
    阿難尊者認為無論是行善、造惡,都是這個心,它應該是我的心才對啊!這一段文是阿難尊者因憂慮無心,而生起恐怖。「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是說這個能推的心,如果像世尊您所開示發明的,不是我的心,這樣的話,我就沒有心,就和無情的土木一樣了啊?離開了這覺知,再也沒有心了。
  • 「道」與「佛」的境界,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90歲的老子騎著黃牛途徑函谷關,被其信徒守關將軍尹喜挽留,逼其寫點什麼,否則就不放行。老子無奈,一氣呵成五千字《道德經》,然後西出函谷關傳「道」去了。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享受榮華富貴,還娶妻生子,但面對人生疾苦終不得解脫,於29歲離家修行,終於開悟,成為佛陀。後來廣收門徒,教授真經,這就是佛教了。道教的形成則要晚於老子成書《道德經》,並不是老子的本意。
  • 《佛說》:道盡了孫悟空這一生的狂傲和絲絲的無奈
    昨天在家閒下來的時候突然就很想聽歌,朋友就給我推薦了一首《佛說》,其實我是不喜歡聽這種喊麥類的歌曲,但是我看見它的歌詞,突然感覺有點心酸,它的歌詞道盡了孫悟空的這一生的狂傲。孫悟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若不渡我成佛,那我渡你入魔;佛祖拈花一笑,萬千佛法微妙,因果不虛善惡有報眾生拜念佛號;南無阿彌佗佛,浮生若夢蹉跎,彼岸花開花彼岸,奈何橋總渡奈何;一念地獄天堂
  • 心理學秘籍:佛法中無分別心、無我是怎樣的境界?做到有何用處?
    學佛修行也知軀體終會毀滅,不必過分專注外身,可心裡卻放不下愛恨分別,如見美女,莫名產生愛意,反之,有所歧視與偏見,甚至充滿鄙意,因此在虛相中自我沉迷,又如何入見證本質悟道呢?菩薩成道,向來注重修行,其中大半是修心的過程,念頭純不純,幹不乾淨,對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佛與菩薩都是過來「人」,深知修行不易,面對事態萬千變化,因執於分別,心境起伏不定,任由情緒搖擺,不能自已是苦。
  • 佛法:六道輪迴真的存在嗎?而鬼道,又是怎樣的情形?
    西方著名物理學家F.卡普拉菱,和日本著名科學家松下真一,他們都發現佛經中佛所論述的思想觀點與現代一些科學實驗所證實的結果相一致。為此,松下真一寫了一本《法華經與核子物理學》,其論述令人驚嘆。在《佛說法滅盡經》中,佛宣說道(白話文解讀):「佛法將要毀滅時,女人精進修行,恆作功德。男子怠慢佛法,不修佛法教語。男子視沙門如糞土,沒有信心。佛法將要斷絕隱沒時,諸天界哭泣流淚。水災旱情不調和而來,五穀不熟。瘟疫病情流行,死去很多人。」一千多年前,昔日蓮師弟子曾向鄔金教主蓮花生大士請益說:「請上師慈悲開示,末法惡世的時代,是什麼時候來臨呢?」
  • 日漫中的中國:道和佛,妖怪和武術
    雖然本文提到了大量漫畫作品,但實質上是二(胡)次(說)創(八)作(道),請大家擦亮火眼金睛,千萬別當真。2. 但我自己是非常認真的。認真的完成本專欄的最高目標。許多的小兵器:開宗明義·試問哪個少年沒幻想過日本版的復仇者聯盟呢?​
  • 不可不讀的佛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說十善業道經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遂廣明十善功德,及攝一切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