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2020-12-15 梅山易學

佛祖在《金剛經》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中有一句話叫做「一切法都是佛法」,有許多的人都只能有一個大概的理解,而難以體會到隱藏在其中的大智慧,從而白白讓自己錯過了悟入甚深佛法的機會,難以登堂入室而得見般若花開。

網圖

「一切法都是佛法」,什麼是一切法,佛祖為眾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也,八萬四千法門,是因應眾生的八萬四千塵勞所立,所以在佛祖心中,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只要體性空寂,那麼法法都是實相。

在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包含著我們大眾所熟知的苦集滅道等四諦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緣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乃至三藏十二部經典中所說的一切佛法。

網圖

更有甚者,只要能徹底悟入佛祖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涅槃境界,那麼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等六根六塵六識都可以成為成道之階梯,成佛之慈航。

這個一切法,頗有點像過去武俠小說中那些以劍入道的高手一樣,只要到了一定的境界與修為,那麼萬物皆劍,手中有沒有鋒利無比的寶劍根本就不重要,任何一件事物到了手中都能夠成為克敵制勝的武器,落葉飛花,皆可制敵。

網圖

只不過劍客的萬物皆劍是為了勝敵,而佛法的修行是為了克己,內外有別而已。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修行佛法,最主要的是要克服自己心中的虛妄雜念,而讓自己的本來清淨之心顯露出來,從而達到自見本性、自識本心的目的,見性成佛。

佛祖為什麼要為我們眾生說八萬四千之多的佛法,是因為因為累劫所積的業障障蔽了我們的真心,使我們容易對外物產生攀緣、妄想、執著等一系列的束縛與逼迫,從而難以獲得解脫,難離苦海。

網圖

所以佛祖才以慈悲為懷之心,廣為眾生宣示八萬四千佛法,對症下藥,根治眾生的八萬四千之煩惱,從而使我們能夠從一切事物中所解脫,從此降伏各種妄想執著,不再為境所牽而生起攀緣分別之心。

比如說,眾生於這個世間,難免會對所謂的善惡、好醜、貴賤、淨穢等一切事物都產生喜愛憎厭之情,而使虛妄之心在言語欺爭之時,於起心動念之間隨境起伏,一念未斷,一念繼之而起,念念不離妄心,難得清靜本心的顯現,於是罪業又成而解脫無望。

網圖

可是,如果明了一切法皆是佛法之時,我們便可以借假修真,於此煩惱生起之時,以智慧觀照,「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從此智慧常現而不離自性,使念念生起之妄想執著,於一念之間轉化為成道之菩提。

從前念之煩惱,轉化成後念悟道之佛,心不住著,一切法都是佛法,「無心於伏物,而物不伏」,煩惱從此不再是煩惱,煩惱亦可以成為成就佛道的佛法,法無定法,萬法皆法,法法皆如,從此之後我們就可以不會再被任何事物所束縛障礙住著,無所住而生其心,白雲飄蕩,自在逍遙。

網圖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從眾生迷失到佛之覺悟,需要以一切可能的手段方法去對治眾生的煩惱塵勞,才能拔眾生於苦海。

但是在開悟之後,又切不可執著於曾經的一切佛法,因為「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佛法猶如渡河之舟,過河即當捨棄而不可執為己有,生執著之心者,不離四相,不能通達無我法,亦難見道。

網圖

「一切法都是佛法」,是告訴眾生,佛祖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佛法又不是佛法,門門都可以通達最終的涅槃終點而獲得解脫。

是法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只有眾生悟入之先後,只要不生執著,能讓自己的清淨之心生起,到得此時,萬法放下,自然諸妄俱息而見得般若花開,生佛平等而坐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淺易之法出般若15
    各位同修,在今天末法時代,能夠深入研究三世諸佛的妙理,非常難逢難得,本人非常高興,也非常樂意和大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起學習《金剛經》。今天我們學習法出般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這段經文淺易來講是說:為什麼這樣(無為的法布施所獲得的福德超過財布施所獲得的福德)呢?須菩提,一切佛,他們之所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都是通過修習《金剛經》而成的。
  • 《金剛經》:「佛法」只是個假名,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法叫「佛法」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中,世尊告訴須菩提:「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世尊為什麼這麼說呢?般若無形相、無佛相、無佛名,惟是佛從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內亦無諸法的名相,但從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
  • 讀《金剛經》,如是觀一切有為法
    據《華嚴經》所載,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站在法由心生的角度,佛學的觀點認為,人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緣起性空」的,因緣和合生起則有叫做「生」,起作用的時候叫做「住」,無時不刻不在變異叫做「異」,到最後因緣離散而消亡則無叫做「滅」,宇宙中「一切有為法」都離不開這四種現象,是個由「生」到「滅」不斷變化的過程,這些有生有滅的現象叫做「有為法
  • 一畫之法是一至法,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這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石濤「一畫」說有根本的差異,後者並不是量上的廣延。三是伏羲一畫說。清人布顏圖說:「因悟畫道之變化,與易理吻合無二,古者伏羲氏之作易也,始於一畫,包諸萬有,而遂出個天地之文,畫道起於一筆,而千筆萬筆,大到天地山川,細則昆蟲草木,萬籟無遺,亦始於一畫矣。」
  • 《金剛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話說在《金剛經》的最後,有一首著名的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廣為人知,千百年來,不知被多少人學習過,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首偈呢?為了說明這首偈所指,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金剛經》。
  • 佛法講什麼:緣起法,三法印
    【緣起法】佛陀用「緣起」來解釋世間萬象,其基本要點是認為世間萬事萬物均由因緣而生,亦由因緣而滅;萬事萬物都處於一定的因果聯繫中,並隨著因果關係的改變而改變。典型地以「法身舍利偈」表述為:「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 一門深入與一切法無違殊勝及道次第
    阿底峽尊者就說:「看來我確實需要到藏地來,因為藏地的修行人還不知道如何將所有的佛法圓滿於一座的修法。」後來,阿底峽尊者在藏地廣傳佛法,並且根據釋迦牟尼佛的補處至尊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造了道次第的修行論著《菩提道炬論》。
  • 莫執著於定法!
    《金剛經》上教人不能夠執著佛的法,執著了佛法就不是真正學佛的人。禪宗有四句話:「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在《維摩經》上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處處是淨土,處處是極樂世界,只要心淨就是淨土了。《楞嚴經》上有四句話:「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寧有方所」。
  • 南懷瑾:修一切善法,才能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有五六種的翻譯,反覆研究,還是鳩摩羅什翻譯得最高妙。後來玄奘法師重新翻譯過,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義卻模糊了。鳩摩羅什的翻譯,許多地方都是禪宗講話,如珠之走盤,不著邊際,不落一點。所以後世的禪宗採用《金剛經》,可以悟道,就是這個道理。
  • 學佛要「如法」,要智慧的修行,得而無得,無得而得
    道,只要一個,悟,亦無兩個,眾生悟道,與佛無異,如何能悟道呢?先要清楚何為道?道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非一切法,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道是無相的,若想得道,一定要達到無相的境界,方能與道相合,若著有相,任汝無量劫修行,以有相覓無相的道,如何能求到呢?所以一定要舍離有相,修無相行。
  • 阿難學佛因緣:羨慕佛祖法相莊嚴,佛法能夠使相貌變得美麗嗎?
    佛法能夠使相貌變得美麗嗎?根據《楞嚴經》,我們可以得知,阿難學佛的因緣是因為羨慕佛祖法相莊嚴,其實相由心生確實是如此。我現將各種改變相貌的法門整理帖出,並附上經文出處,與各位師兄分享。懇請各位師兄依法修行之餘,不要加重對色身的執著。《金剛經》有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什麼是有為法?有為法是變化的,無常的,生滅的,虛幻的,不真實的,不是永恆的。凡夫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為法!種種的善業,修行,功夫,都是有為法,只能得人天果報,享人天福!享完就沒了。不能脫離六道輪迴,不是能成佛的真實功德。
  • 究竟無證: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 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華嚴經》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這是說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藏心體,此心體為法界實相心,一切諸佛皆需證得此心,才能修至佛地果位;然眾生執著妄想的緣故,不能證得此心。
  • 佛法的終極規律——三法印01
    萬事萬物的終極規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徹底理解了這三個規律,你將得大自在! 大家好!我是無相公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所相非相,則見如來」。
  • 法華經:法華文字不住相,隨取一句都是指向一心三藏(24)
    如果他真的明白了佛所講的一切法都是隨宜所說的一佛乘,就會專注在成佛這件事上,思維佛的「指月」,而不是把力氣浪費在這種是非分別上,白白糾結苦惱。【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昔于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
  • 聽菩薩說|萬法是怎樣產生的
    壬二、觀察我之所依蘊:當知蘊非隨意生,非時節及自性生,非體自在非無因,乃由無明業愛生。五蘊也可以稱為一切法,有些外道認為這些法是隨心所欲而生的。還有些外道認為,五蘊(一切法)從常有的時節中產生,猶如春天可以產生萬物。開春了,很多花草能生長。時節指時間段。他們認為時節(時間段)是常有的,萬法是從常有的時節中產生的。這種說法是不合理、不正確的。常有是不變的,其實這樣的時間段不存在。一切法,包括時間都是在剎那中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法。
  • 佛教所講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與人類的覺醒有什麼關係?
    可以說,每一個聖人出世住世,都必須符合不同時期的因緣,隨順當時的時間空間,來決定弘法的長短。就像將來彌勒佛出世時,人平均壽命八萬歲,那時的彌勒佛自然可以住世弘法很久;不像我們如今人均百歲的世界,釋迦如來也只能短暫住世而入滅,只區區幾十年的弘法時間,其時間之短何其可憐,皆是出自眾生福德因緣淺薄的緣故。何為正法,像法,末法?
  • 末法時代,學佛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世界紛紛擾擾,戰爭、瘟疫、災難,讓人們充滿恐懼和悲傷,一切都在無常之中。而佛法的修持,在這個末法時代尤其重要。《華嚴經》說:「世界若無佛,及眾賢聖人,彼諸群生類,無有一切樂。」在學習修持大乘了義佛法以後,就會發現我們的痛苦在逐漸減少,內心的執著在逐步清除,換之而來的是內心漸漸清淨、喜悅,智慧在生起。「佛」為無上正等正覺者,告訴眾生一切皆幻,反覆開示宇宙之真相、真理,並予以解脫之道。這一真相即如來藏,萬法心觀、即念即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告訴眾生,十法界天地萬法無非一真之人一念之所變現而已。這就是佛法之真實內涵。
  • 末法時代之說,非道教之說。若「道」末法,豈不是成為了笑談
    先說末法這詞來源於佛教,有謂佛陀入滅後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或謂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後,方為末法時期,此時期歷經一萬年後,佛法則滅盡;或謂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簡潔一點末法時代就是佛教比較衰弱的時代,佛教雖自己說了此話,然他們有涅槃之說,兩者一合,也就是涅槃重生,渡劫末法,而後再造佛法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