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就是佛法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是導人向善的語言文字,若能徹見心地而離開語言文字,這樣可以說是性上顯功,這是佛法的根本。若於相上顯功執著於語言文字,當下便落於常見,這樣就不能徹見心地,反而離開了佛法。有偈雲[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裡用功夫,若是紙上談佛法,筆尖點幹洞庭湖]。《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就是【禪】,在生活中覺悟了就是【佛】,一定要覺悟生活中所處的一切境,一切時都是因妄想而存在的,並不是真實有的,有妄想就有生滅,沒有妄想就是不生不滅。有生滅是外道的法,不生不滅是長久正道的法,是佛法。前念生起妄想,當下就能放下就是覺悟,覺悟了心就清淨了,連妄想都沒有了,這樣就是徹見心地了。所以慈悲就是佛法。
佛是目前法
佛是目前法,不是過去的法,也不是現在的法,更不是未來的法,目前的法是在當下用功,當下就能知道什麼是本分,什麼是自己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去做了就是本分,不應該做的事情自己做了就是離開了本分,能做到只做本分之內的事情,這樣的人就是不懂佛法,也具備成佛的條件了,可以稱為佛,所以本分就是佛法。例如「在吃飯的時候就只是吃飯而不去想晚上要吃什麼,明天要吃什麼,以後要吃什麼,離開了這些想就是目前,目前是在【因上說法,果上成就】,是站在自己的本分上說話。
我是佛,人人是佛,眾生是佛
在生活中實踐佛法【作佛所作,就是如來】。在踐行佛法的過程中是在目前下功夫,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作為佛弟子想要承擔如來的家業也要在生活中「三思而後行」一思「我是佛」,二思「人人是佛」,三思「眾生是佛」。我是佛所以在生活中只作符合佛法的事情,不能再生活中作不符合佛法的事情。人人是佛是希望在生活中與人親近,把身邊的人都當作佛一樣的恭敬對待,不會與人起紛爭是非,慢慢調伏自己的心性。眾生是佛,每一條生命都是非常珍貴的,花草樹木也一樣,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不去殺生而護生,我跟一切卵生、胎生、溼生、化生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佛。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淨土,我是佛,人人是佛,眾生是佛,無有一處不是淨土。故佛是目前法,目前就是淨土,就是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