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機掃」結合 海州環衛日均清掃落葉8噸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連網】伴隨我市迎來大風降溫天氣,一時間落葉紛飛。雖然落葉很美,卻給環衛工人保潔增加了些許困難。為減少落葉對道路環境的影響,我市環衛部門啟動落葉清掃預案,採用「人工+機掃」結合的模式,對落葉相對密集的非機動車道進行近距離吸塵式重點清掃、巡迴收集,提高清掃效率,確保市民、車輛出行順暢。據悉,海州主城區每天清理落葉約8噸。

昨日,筆者在海州區南極路看到,剛剛清掃乾淨的街道,不一會兒就被落葉鋪滿了。海州區環衛處新南環衛站站長徐亞秋介紹,由於落葉質量輕、數量多,現有的道路機械化洗掃車輛在清掃大面積落葉時因會產生堵塞管路的問題,所以前期主要還是對落葉相對集中、機械清掃不便的路段進行人工重點清掃,後期再由轉運車輛統一拉到垃圾轉運站處理,有效避免二次汙染。

徐亞秋說,為了清理落葉,環衛工人要從早上6點一直幹到晚上10點。「今天,我們抽調了20多名環衛工人來增援清掃南極路這一路段,作業車輛增加到了4輛。通過一上午的忙碌,南極路主路、輔路已基本清理完畢,人行道落葉明顯減少。面對驟然增加的工作量,大家不但提前上崗作業,而且中午也不間斷,十分辛苦。」

據海州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主城區全年落葉約500噸,近期屬於落葉高峰期,每日落葉約8噸。針對集中落葉問題,海州城管加強落葉清理頻次,加大落葉清運力度。一方面,海州區環衛部門採取「人工清掃+及時清運」的方式聯合作業,做好重點路段的巡迴保潔工作,對落葉相對集中的朝陽路、海連路、幸福路等路段進行重點清掃、巡迴收集,確保樹葉隨落隨清。另一方面,合理增加安排清運車輛頻次,對落葉多的路段加大清理督查力度,強化清掃保潔質量,對落葉少的路段安排車輛巡迴收集,確保落葉清運及時,減少落葉在路面的暴露時間。(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徐璐娜 聶義剛 董瑞)

相關焦點

  • 冷風起 落葉急 濱州環衛「機掃+人工」加大清掃力度保道路整潔
    濱州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實行「機掃+人工」作業模式,研發保潔新設備,建立「落葉臨時存放點」,提高落葉收集效率,全力打好落葉清掃攻堅戰。「橘紅舞動」不僅帶給城市的潔淨之美,更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近日,天還沒亮,在路燈下,環衛工人身著橘紅工作服,舞動掃帚,為帶給城市獨有的風景之美。
  • 一年落葉季 環衛清掃忙
    環衛工人清運落葉落葉雖美,環衛卻忙。當前,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市區道路兩側樹木落葉增多,我市城衛系統針對這一季節性問題,組織環衛工人每天清晨6點上崗,對路面落葉進行及時有效清理,充分發揮人工作業「快速保潔」優勢,為廣大市民營造潔淨舒適的出行環境。同時,加強對環衛工人的安全教育,在非機動車道清掃落葉時注意往來車輛, 確保作業安全。
  • 瀏陽環衛保潔試用新設備落葉清掃機
    「大吹風」露臉街頭清落葉     瀏陽日報訊(記者李丹)「就好像一個『大吹風』,功率還不小,能把地上的落葉朝著一個方向吹。」昨日上午,瀏陽大道龔家橋段,看到一名清掃落葉的環衛工人所使用的新機器,不少市民覺得挺新鮮。
  • 落葉時節 環衛工人清掃忙
    伴隨季節轉換,樹葉大面積脫落,區城管委及時調整環衛掃保作業重心,切實抓好落葉清理工作。針對中山路、獅子林大街等主幹道路,通過「人、機」聯動方式,發揮機掃車、吸塵車機械化優勢,提高作業效率;同時加大對次支道路掃保力度,延長掃保時間,基本達到隨落隨掃隨清。
  • 落葉壓縮機上線!濰坊濰城區單日落葉清理量突破150噸
    在落葉清掃現場,環衛工人李之軍正忙著指揮大型機械作業,他告訴記者,「今年,這幾臺『大傢伙』的投入使用確實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現在城市主路上基本看不到落葉堆積的現象了。」4臺壓縮車上線 單單在濰城區日均落葉清理量就突破了150噸順著李之軍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了一輛藍白相間的落葉壓縮車。與普通車輛不同的是,它後鬥處增加了一個「升降臺」。它在清掃落葉方面有何「高超本領」?
  • 寒潮來襲落葉滿城 一線環衛工人加班加點清掃
    寒潮到來,大風颳下了大量的落葉
  • 深秋落葉美嗎?環衛工冒雨清掃 鄭州有市民呼籲:能否留住一抹秋韻?
    走訪:葉落靜美的街道,落葉依然被清掃?  11月18日上午7時50分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先來到鄭州市的銀通路,此時天空正下著濛濛細雨。  人流稀少的銀通路和英才街交叉口東南角人行道上,環衛工正揮舞掃把打掃落葉,掃成一堆堆後,等待小車拉走。  「沒辦法,必須掃。這是要求。」
  • 馬路上的落葉清掃之後都去了哪裡?你知道嗎?
    天寒落葉多如果要問你,環衛工人一年當中最忙的是什麼時候?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其實現在這個時節正是環衛工人們忙碌的時節,因為城市道路和角落都有著大量的落葉,而環衛工人們也是日夜不停地奔波在許昌市區大大小小的道路上。
  • 濱州鄒平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全員上陣掃落葉 美化城市環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0日訊持續兩天的降雨使濱州鄒平市城區各類樹葉大量掉落,為確保路面環境不受影響,鄒平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走上街頭,配合環衛工人及時清掃路面上的落葉。11月19日一早,鄒平市綜合行政執法局150多名幹部職工就集合完畢,分組趕到黛溪三路、鶴伴一路、鶴伴二路等重要路段,對輔路、人行道落葉進行清掃及打包。經過一天時間,主要路段的落葉被清掃完畢。全員上陣集中行動,既鍛鍊了城市管理隊伍的行動力和凝聚力,又為廣大環衛、園林工人減輕了工作壓力,維護了良好城市環境。
  • 男子駕直升機幫環衛阿姨掃落葉……
    來源:東北網數百米的鄉間小道上,密密麻麻地鋪散著許多落葉,雖然拿著把一人高的大掃帚,但女環衛工人清掃起來依舊費力。就在此時,一架直升機從遠空俯衝而來,飛行員將機身懸停在離地面約7米的高度,利用螺旋槳旋轉產生的風力,幫助這名女環衛工一起清掃。
  • 市環衛局新引進的兩臺機掃車輛
    12月12日7時,在桃花嶺大道,潔達公司22片片長郭思情正在組織環衛工人大清掃,她則拿著鼓風機將人行道上的落葉吹到主幹道上,整條桃花嶺大道兩側堆滿了梧桐樹葉。環衛工人保潔時,馬路上一輛新型的機掃車輛正在運行,兩個幹掃刷不斷旋轉,將落葉掃入車下,然後悉數吸走。
  • 科學調配 人機結合 龍泉城管清掃落葉靚市容
    提高機械保潔率 清掃工作全覆蓋 充分利用灑水車、洗掃車等機械設備覆蓋面廣、保潔效率高的優勢,實行「先衝後掃
  • 駕直升機掃落葉 以前也曾駕機「掃」過落葉
    2020-12-10 10:17:06 來源:安徽商報 數百米的鄉間小道上,散落著密密麻麻的落葉,一名女環衛工拿著大掃帚賣力清掃,但進度緩慢。此時,一架直升機從遠空俯衝而來,螺旋槳發出旋轉風力,讓一地的落葉在短短十幾秒內聚到一起。女環衛工感謝這樣的「空中作業」,向半空的駕駛員拱手致謝。
  • 株洲市民自製落葉收集器 半平米落葉十秒清掃完
    紅網株洲10月27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朱建波)「哧哧哧哧……」昨日上午,在荷塘區順達花園裡,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65歲的孫先生推著一個「怪」推車駛過,所到之處落葉全被自動吸進去。「環衛工人每天那麼辛苦,這個機器如果能幫他們減負,我願意免費提供給他們用。」孫先生說這是自己發明的利用風力自動收集落葉的機器,10月23日正式完成。「很感謝市民關心環衛工作,本周我們將去實地查看機器。」
  • 鎮江市區設置七條「落葉緩掃」景觀道路
    為保證秋韻整體效果,「落葉緩掃」景觀道路活動開展時間為每年秋天落葉季節,「實際操作中可綜合考量當年氣候條件、落葉景觀等情況做出適當調整」。「撿拾+應急」確保「留住落葉,不留爭議」落葉「即落即掃」是「不解風情」,而「落葉緩掃、不掃」則考驗城市管理水平。
  • 駕駛員開直升機幫環衛阿姨掃落葉
    數百米的鄉間小道上,密密麻麻地鋪散著許多落葉,雖然拿著把一人高的大掃帚,但女環衛工人清掃起來依舊費力。就在此時,一架直升機從遠空俯衝而來,飛行員將機身懸停在離地面約7米的高度,利用螺旋槳旋轉產生的風力,幫助這名女環衛工一起清掃。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原本散落在數百米路面上的落葉,在不到20秒的時間內,便被迅速吹作一團。
  • 安徽一男子開直升機幫助環衛工掃落葉,大媽地面雙手合十感謝
    安徽一男子開直升機幫助環衛工掃落葉,大媽地面雙手合十感謝12月6日,一段直升機幫助清潔工掃落葉的視頻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在這段網絡視頻中,男子開著直升飛機,看到農地裡有一名身穿橙色衣服的環衛工在打掃地面上的落葉,於是直升機駕駛員利用直升飛機螺旋槳的風力把落葉掃到一邊,面對駕駛員的幫忙,環衛大媽很是開心,在道路旁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 開著直升機幫環衛阿姨掃落葉,駕駛員回應並非炒作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餘淵)數百米的鄉間小道上,密密麻麻地鋪散著許多落葉,雖然拿著把一人高的大掃帚,但女環衛工人清掃起來依舊費力。就在此時,一架直升飛機從遠空俯衝而來,飛行員將機身懸停在離地面約7米的高度,利用螺旋槳旋轉產生的風力,幫助這名女環衛工一起清掃。
  • 環衛小型清掃車的價格與優勢性
    小型清掃車憑藉高效的效率與效果成為環衛市政等多場所必備的清潔設備,配合著環衛工人、保潔人員清掃回收垃圾,創造整潔乾淨的公共環境。小型清掃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其實城市公共環境其實與家庭環境是一樣的,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住所都清不乾淨,如果去治理天下呢?
  • 開著直升機幫環衛阿姨掃落葉,駕駛員最新回應
    本文轉自【每日新報】;數百米的鄉間小道上,密密麻麻地鋪散著許多落葉,雖然拿著把一人高的大掃帚,但女環衛工人清掃起來依舊費力就在此時,一架直升機從遠空俯衝而來,飛行員將機身懸停在離地面約7米的高度,利用螺旋槳旋轉產生的風力,幫助這名女環衛工一起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