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體溫越低,血壓越高,我們要利用中醫『氣、血』的方法來調節身體的狀態……」這是3月5日黃河科技學院體育與健康科教中心李敬坤老師正在直播間為同學們直播《中醫養生康復學》課程。
這,也只是自2月24日學校網上教學正式開課後,每天幾百個課堂上最常見的一幕。
臨近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每一位中華兒女真切體會到什麼是休戚與共、同舟共濟。在共同抗擊疫情的鬥爭中,黃河科技學院的教師們共面對、齊奮進,他們的智慧與關愛、責任與擔當在網絡課堂中熠熠生輝。
未雨綢繆 做好網上授課培訓
隨著春季學期開學日期的逐漸到來,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根據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系列文件精神,黃河科技學院未雨綢繆,科學部署,迅速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主要依託「翻轉校園」數位化平臺開展教學。學校翻轉校園平臺有兩大特色優勢,一是教師通過翻轉校園平臺引入各類國家優秀課程資源進行網上教學,學生只需登錄翻轉校園這一個平臺即可;二是教學督導和教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或移動終端隨時進入某一課堂,進行課程資料查閱、聽課、評教等教學督導。
確定全方位開展網上授課後,黃河科技學院多次組織電話會議,指導制定線上教學的工作方案。教務科研處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春季教學計劃,明確開課要求,組織了針對不同教學人員的培訓。首先聯合翻轉校園公司對任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督導員進行了5場培訓,涉及到在線教學技術、資源上傳在線教學、監管技巧的視頻培訓,涉及教師1141人(1448人次)。為了做好網上授課準備,教師們通過翻轉校園上傳各類教學資源,供同學們開展自主學習。
初戰告捷 首日網課取得開門紅
「上課期間全部人員在線值守,保持隨叫隨到,及時反饋、處理突發情況以及網上教學出現的各類問題。」 「教學督導人員進入直播間查看課,教務、督導聯動,數據共享」。正式開課之前,學校又建立了網上教學情況反饋微信群,由各學部(院)教學辦主任和教務科研處教學運行人員、翻轉校園項組人員加入,發現問題隨時處理。同時,為了保障網上授課效果,各單位組織有授權的教學督導人員進入直播間通過登錄教師直播課堂,查看翻轉校園學生討論區、測驗成績、教學資源下載率、作業完成情況等數據,對教師課堂進行綜合評價,評價信息即時共享,供任課教師改進提高。
2月24日,黃河科技學院正式開始全面開展網上教學。開課一周來,共開了1317門課,984個老師上課,3393個課堂,總教學學時8667個, 25969名學生上課;發起測試2289次,發起討論2581次;學生出勤率達97.5%,學生對學校的網絡教學總體滿意度達97%。
藝體學部教師潘麗娜說,大家日常在學校對翻轉課堂APP都比較熟悉,因此疫情期間進行在線課程教學時學生籤到、課堂測驗和發起討論就比較輕鬆,沒有出現想像中的手忙腳亂,所以教學效果真的很明顯。工學部學生楊林說,疫情期間雖然是網上學習,但是我們在學校就對這一流程很熟悉,看得出來老師們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沒有感覺到不適應。網上授課初戰告捷。
妙招多多 「雲上課」學生依然是主角
不能隨時觀察到每個學生的上課狀況,是每個老師面臨的普遍問題。而我校的教師認真備課,做好充足準備,巧妙地化解了這一問題。醫學院吳建麗老師在《有機化學》課程實施了「課前任務+學生預習+效果檢驗+課堂精講+分組討論+課後拓展」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模式探索,並充分利用翻轉校園平臺,結合騰訊課堂等直播工具進行「三組合模式教學」。在翻轉校園發布預習任務、教學視頻和教學課件,分配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老師課前匯總問題,確定課堂講解的重難點,簡單題目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在騰訊課堂中利用PPT、討論區和舉手連麥及畫中畫視頻結合展示圖片等方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課堂最後老師發布分組討論題目,學生通過微信群討論後由各組發言人發布小組答案,老師利用騰訊課堂分屏顯示各組答案並進行講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後利用翻轉校園平臺發布難度更高的題目和參考資料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訓練。教學全程實現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兩性一度」目標。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效果突出。
跨國教學 育人初心同頻共振
凌晨三點,大多數都在睡夢之中。而我校的BALONKINA ANNA 老師,凌晨三點,卻是她的上課時間。
BALONKINA ANNA ,是白俄羅斯籍專業芭蕾舞教師,2016年到我校工作至今,擔任藝體學部舞蹈科教中心芭蕾舞課程,能夠使用中、英、俄三種語言教學,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曾任白俄羅斯國家舞蹈團芭蕾舞、民族舞主演、白俄羅斯阿納託裡民族舞蹈團助理導演。在全國疫情形勢下,外教暫時無法返校。Anna老師身在白俄羅斯,心在黃科院。為了不耽誤正常教學,Anna老師克服5小時時差,通過翻轉校園發布教學資料,公布直播課堂地址連結,安撫好年幼的女兒,於當地時間每天早上3點開始直播上課。Anna老師上課時非常認真負責,備課充分,授課時講解詳細,示範準確到位。對學生要求嚴格、有愛,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
課短情長 特殊時期最生動的育人課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著一批有擔當的仁人志士;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和我們風月同天,血脈相連的,武漢的同學雖暫時不能返校,暫時有些困難,但我們一定能共克時艱,攜手共渡,取得全面勝利。」藝體學部梁富新老師在課上深情地對學生們說道。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卻也是一堂最生動的育人課。課堂上,梁富新老師引用了網上的一句話「中國最大的幸運,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並結合自己在武漢求學的親身經歷,講述了關於武漢的故事。班級同學們紛紛在留言區給武漢的同學加油鼓勵。武漢籍學生也深受鼓舞,紛紛表示,當下要遵守學校的各項指令,認真學習,待到春暖花開,我們再約於美麗的校園!梁老師深挖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元素,為學生上了一次生動的德育課。
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春偉,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開學第一課中,和同學們分享為抗擊疫情下沉社區執勤的事例,通過照片告訴同學們,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廣大共產黨員和先進人物胸懷大局,不計得失,盡職盡責,奮勇爭先,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實際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案例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和廣泛討論。
因為這場疫情,每一個人也都有難得的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曾經錯過的陪伴得以彌補。體育與健康科教中心袁林老師在《康復治療技術》課程直播授課中,用學生幫母親諮詢腳底疼的案例引出本節課內容,表揚學生的孝敬之心,鼓勵大家關心家人的健康,孝敬長輩。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