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充日報
本報記者 譙靈敏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網絡課堂、在線教學「飛」入了千家萬戶,分散在各地的老師、學生因為一根網線緊密相連,齊上「雲」端。近日,記者走進我市高校學子和老師,傾聽他們「雲」端學習與教學的故事。
1 武大學子南充學習 遺憾錯過櫻花季
說到武漢大學,就會想起那繽紛美麗的櫻花。家住嘉陵區的易燁是武漢大學大一學生,對她而言,新學期最大的遺憾便是錯過了校園櫻花季。
「現在正是櫻花盛放的季節,教學樓外、操場旁、宿舍前後一定花團錦簇,如果這時能在校園上課,那一定很美。」易燁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校園櫻花開放之美都是從網上和別人的口中聽說,從2019年秋入學的那一天,她便對在櫻花爛漫的校園上課充滿期待。2月17日原本是學校正式開學的日子,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學校延期開學,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老師與同學「宅」家教與學。
她告訴記者,從周一到周五,課表被排得滿滿當當,每天早上8點是第一節課開始的時間。「雖然跟老師不在同一個空間裡,但我們也不敢搞小動作。」易燁告訴記者,各科老師會隨機抽問,稍一走神便回答不上來。
上課之餘,易燁每天都會通過各大網站了解全國各地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其中她尤為關注武漢。「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能夠與老師和同學們共賞櫻花。」易燁告訴記者,等到明年櫻花再次盛開,她會申請作為一名志願者,在賞花的同時為全國遊客提供服務。
與武大學子易燁一樣,川北醫學院學生也開始「雲」端上課模式。「各位同學,這節課我們來點評大家製作的就業簡歷。」3月17日下午,川北醫學院預防醫學系2016級1班劉美林正在簡陽家中上網課。「我的簡歷側重於大學校園實踐。」……老師提出問題後,身處不同城市的同學輪流打開麥克風,介紹就業簡歷的製作思路。
自2月24日川北醫學院網上授課正式開通以來,劉美林在家學習已20餘天,每天安排得都很充實。「在本學期的課程中,有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衛生學等,這些課程與生活息息相關。」劉美林告訴記者。
作為一名醫學專業學生,面對疫情,她感觸良多。「疫情面前,我深刻感受到衛生監督與管理的重要性,希望畢業後能從事相關工作。」劉美林告訴記者,她將更努力學習,以厚實的專業基礎鑄就職業之路。2 大學老師家中講課 學生在全國各地聽
疫情期間,學生能夠做到宅而不荒,與屏幕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密切相關。
「同學們,我是潘老師,特殊時期,我們就以這種特殊的方式開始新學期的課程吧。」2月24日,川北醫學院老師潘秋予在南充家中開啟了網上教學之旅。「老師好!」「期待」……語音剛落,身在全國各地的同學們紛紛留言,迎接開學第一課。
從講臺到電腦,從老師到「主播」,為了完成這一轉變,潘秋予做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早在2月14日,學校就要求老師們做好網上教學的準備。」潘秋予回憶,雖然她曾接觸過網上教學,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覺得有困難,如選擇什麼樣的平臺、網課怎麼講、如何確保教課效果等。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她緊跟學校的培訓,向有經驗的老師「取經」,每日鑽研。
「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有許多新發現和新收穫。」潘秋予告訴記者,最大的感受是同學們變得更活躍了,對於很多知識難點,大家都樂於提問。而她,也在不斷琢磨、不斷總結,充分採用課堂討論、設置問題等小妙招,提升教學質量,「希望通過網絡平臺,打造魅力課堂,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潘秋予說。
■相關連結近日,記者走訪了西華師範大學、川北醫學院、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等駐市高校,各學校都在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打出「雲上組合拳」,加強統籌,優化安排,全力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打出「雲上組合拳」 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記者從西華師範大學了解到,春節過後,學校即提前謀劃,著手制定在線教學工作方案和各類應對預案,3月2日正式開課。截至目前,學校749門課程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和網絡社交平臺亮相,20194名學生和969教師在「空中課堂」見面。
同一天,西南石油大學也正式開學,師生跨越地域界限,在「雲」端共赴一場教與學之約。「線上教學倒逼教師思考教學方法改革,對整個課程教學設計進行重新規劃。」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學校安排,1-4周已開課的課程5-8周將繼續按照課程表實施在線教學,5-8周還將有新開課的課程。
「為了不讓一個同學掉隊,我們想了許多辦法。」川北醫學院學生工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月24日,學校開啟「雲課堂」,為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體驗有質量的在線教學,學校積極聯繫電信、移動兩大運營商,為同學免費寬帶升級及發放暖心流量,全力做好「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條件保障。其中,一萬餘名學生獲得流量補助,759名建檔立卡及家庭經濟特別困難電信校園卡用戶學生享受流量費用全額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