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江津區月沱場大埡村的大山裡,學生們朗讀英語的聲音,每天迴蕩在大埡村小校園裡。2015年,陳偉放棄了城裡的教師工作,回到了兒時的母校教孩子們學英語,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山裡孩子的命運。5年間,他積極探索,勇於實踐,為孩子們做好英語啟蒙教育,引領他們飛向更高的天空。
陳偉在江津大埡村小長大,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村小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我小時候也是一名留守兒童,是爺爺奶奶把我帶大的。我知道,對他們來說,教育扶貧比物質扶貧更有效。」隨後,他成了學校的一名全科教師,承擔起了一個班級所有學科的教學。
大埡村小是月沱學校的一個教學點,目前有33名學生,共有三個年級。儘管學生很少,但陳偉特別重視他們的英語啟蒙教育,專門在學校開了英語課,並且當成重點課程來教。
「我是一名理科生,英語成績很普通。但我覺得英語對這些山裡的孩子很重要,將來他們走出大山,才能跟得上城裡的教育進度。他們並不比城裡的孩子差,他們只是缺少了一雙牽著他們走的手。」陳偉說。
他每周給孩子們安排了四節英語課,此外每天的早讀、自習課時間,他也會教孩子們學習英語,「主要是單詞記憶、語句背誦,加強他們的讀和練習,讓他們敢於開口說。」
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孩子,內心很敏感,學習上缺乏自信。在教學中,他從來都不給孩子們的作業打叉,只是在錯題上畫個圈或者打個點代替,讓他們改正後再打鉤。他還常常買一些小禮物,作為孩子們學習進步的獎勵。他定期召開家長會,給家長們講學好英語的重要性,慢慢地得到了支持。
學生張梓瑞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他跟奶奶生活,平時沉默寡言,比較排斥學習。陳偉每天單獨用課餘時間跟他聊天,給他補習功課,用表揚的方式增強他的自信。現在,張梓瑞的英語成績能達到90分左右。「我很喜歡英語,學了英語讓我覺得自己能看到更遠的世界。」張梓瑞說。
「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的進行理想教育,要努力開闊他們的視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頒獎儀式上,陳偉表示,只要用心把愛澆灌下去,農村的孩子也能走出新天地。(記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