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成都地跌三號線正在緊張的施工,而就在工程進行到軍區總醫院站臺的時候,一個意外的發現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怎麼了?
有施工人員上報說,挖著挖著底下突然塌陷了。遇到這種情況,施工方也有一定的經驗,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當地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聞訊後也第一時間趕了過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謝濤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往黑黢黢的地下一看,不得了,來的路上專家心裡就已經想到是什麼了。
果然不出所料,這地下有古墓,而且年代相當久遠,手電筒的光線透過墓壁孔,大墓盡在眼前。好了,發現並確定古墓的消息一時間傳遍了大街小巷,在大家的關注下,考古專家開始對這個已經暴露的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可是工作剛一展開,一個壞消息傳了上來,怎麼回事?
專家在勘探和清理時發現了盜洞。有這麼明顯的盜洞出現,大家心裡一下子涼了半截,這麼有價值的古墓,被可恨的盜墓賊捷足先登了。
不過從墓中的淤土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早期被盜的古墓,也就說,古代盜墓賊設備落後,極有可能留下「殘羹剩飯」。甚至是古代盜墓賊看不上眼,放到現在是價值不菲的東西。所以接下來的清理和勘探工作,專家們還抱著一絲希望。
緊張的清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當清理到槨室層面的時候,大家的心情則有希望不大,一下子變成了徹底失望。究竟發生什麼了?剛開展發掘工作,專家的心情就一波三折?
槨板也被盜洞打穿了,蓋板也斷掉了,再往裡,專家打開槨板和棺材發現裡面竟然還有礦泉水瓶。
什麼?現代人的礦泉水瓶子。盜洞裡都發現了礦泉水瓶子。這就意味古墓不僅遭受了古代的盜墓賊,也遭受了我們今天的盜墓賊。
連現代的盜墓賊也來過。那你想一想,現當代的盜墓賊都來過,墓裡還能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然而,就在大家都失望的時候,驚喜卻又降臨了。怎麼呢?
在槨室的泥土當中,考古隊員們竟然發現了不少的漆木器,還有一些木俑,而且這些木俑看起來依然是色澤鮮豔。這些東西在成都這個地方可不多見,這是為什麼。因為成都處在衝積平原上,這種地方的土質決定了木器一類的物件在土裡面很難長時間的保存。那麼這個古墓裡,為什麼會有保存良好的木俑存在呢?
考古人員仔細觀察發現,這跟墓坑裡的填土有關,他們發現這些填土竟然都是青膏泥。青泥膏,青泥膏是個什麼概念?
專家介紹說青膏泥是一種封閉墓葬的泥料。青泥膏的黏性比較重,不透水,堅固異常。古代貴族經常用這種泥來保護棺槨,而這些漆木器和木俑正是有了青膏泥的保護,所以才意外保存至今。
不過很可惜,考古專家在古墓也就發現了這些東西。再看整個槨室,早已空空如也。這個結局說實話,專家們雖然早已有準備,但他們還是心有不甘啊。想想也是,花了這麼大力氣,古墓的發掘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於是有隊員決定,要不再仔細看看吧。你猜怎麼著?果然,意外就又來了。
當清理工作將近尾聲時,有人突然發現棺槨的底板有幾塊板被盜墓賊給撬了起來,這是為什麼?難道棺槨的下面還有秘密嗎?滿心疑惑的考古隊員從底板破損的位置,又試著往下挖了一段,這一挖,還真有新發現。
距離棺槨下面30釐米有一個夾層,一開始考古專家以為是個腰坑,以前的考古發掘也出現過腰坑,而眼下這個私密地方並不是什麼腰坑,而是墓主人特意設計的夾層。人都埋在地下了,怎麼還給棺材弄一個夾層呢?
難道說死者生前早就想到自己的墓葬可能被盜嗎?而他本人有什麼死都不肯放手的東西嗎?要留在棺材裡面,永遠跟自己作伴。
當時考古隊員小心翼翼的對這個夾層進行了清理,結果發現,裡面雖然沒有金銀珠寶和做工精良的藝術品,但是層層疊疊的擺滿了許多木條和一些不名一文的小銅錢。銅鏽斑斑的錢幣能看出墓主人的年代嗎?
結果發現這些銅錢竟然還不是一個時代的,墓主人所處的時代一時成了謎,但不要緊,很快就有眉目了。專家對這些銅錢研究後發現;它們分別是來自秦朝的半兩錢和西漢的五銖錢。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個墓先埋了秦人,再安葬了西漢人?
不是的,這種墓葬的發掘和兩個時代錢幣共同出現在一個墓裡的考古,專家是有經驗的。通過查閱史料得知;半兩錢和五銖錢兩種錢幣同葬在一個墓裡,就已經證明了墓主人的具體生活年代。
歷史記載,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時,西漢初年還在沿用秦朝時期的半兩錢,直到呂后專權時,漢朝才開始鑄造自己的五銖錢,大約漢文帝和漢景帝年間,社會上一時間出現了兩個朝代共用一種金幣的奇怪現象。
那麼這些木條呢?從外觀來看黑黢黢的,也不是塗有生漆的漆器或木器,墓主人將它們深藏在棺材之下的夾層裡。到底是什麼東西,起什麼作用呢?
當時,一位考古人員拿起一根來,仔細看了一下,當抹去淤泥之後,他驚得目瞪口呆,因為這些木條之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
上面有文字,在考古發掘當中,古文字是他們最想找到的東西。
具體寫了多少?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關注作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