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秋
「日光寶盒」伴隨20本古籍出土,專家:這幾本書已失傳兩千多年了
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這幾千年的時間中,因為朝代的不停更換,在亂世中通常會湧現許多著名的武將,每個時期武將的作用不必多說,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而三國時期,各路英豪爭奪天下,其中出現的名將之多恐怕雙手數都數不過來。
在眾多武將中,曹操手下的夏侯惇和夏侯淵便是比較著名的二位,這兩位的存在,為曹操四處作戰,可以說為曹操勢力建立政權的建立立下了不可忽視的功勞。其實,夏侯家族的這兩位名將的先祖早在西漢時期就是開國功臣,他們的祖先夏侯嬰從小就與劉邦認識,在起義後更是隨著劉邦徵戰天下。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考古學家終於發現了這位古代著名將領夏侯嬰後人的墓地,這座墓地規模宏大,其中出土的文物更是珍貴異常,在眾多出土器物之中除了一件「日光寶盒」外還有整整二十本早已失傳千年的書籍。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當時劉邦建立了大漢,並認為秦朝之所以會滅亡的這麼快,主要的原因就是權力太過集中,而反觀周朝,因為分封各路諸王整整存在了八百多年。所以劉邦結合周朝時期的制度與秦朝的制度分封了許多王侯,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夏侯嬰自然也被分封,
被世人稱為汝陰侯,夏侯嬰在死後也被葬在了汝陰,他的後代夏侯灶繼承了相關的爵位,依舊稱為汝陰侯。
直了近代,在安徽的一所學校在建設新地址時,挖掘的過程感到有一絲不對勁,後經過專家的考察,人們發現,這地址下面有一座古墓,並且墓地還是一個雙堆古墓,而裡面埋葬的正是汝陰侯,查閱相關資料和研究了墓裡相關器物後,專家判斷墓主人正是我們上文提到的夏侯灶夫婦。
令人惋惜的是,這座墓並不完整,人們在發現的時候,墓已經受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而墓葬也被打開過了,但不只是應該成為幸運還是不幸,這盜墓之人水平似乎十分之低。
因為原本二十米高的山包下面就是墓地,雖然破壞嚴重有盜洞,但盜墓者好像只挖掘了陪葬的一個墓室就離開了。其中主墓室並沒有受到威脅。而裡面的文物自然也保留完整。
經過一番發掘,這座王侯墓總共出土了三百餘件文物,其中有兩件文物顯得很是神秘,甚至經過考古學家的討論研究也沒能得出結論,不知這兩件文物究竟該是何名稱。不過後來根據其他出土物品,專家通過史書參考,推測出這兩件都應該為天文用具,因為作用是用來測量太陽的,專家們戲稱其為日光寶盒。
後來,這兩件文物經過細緻的研究,被命名為太乙九宮佔盤和二十八宿圓盤。其中第二件二十八星宿盤結構緊密繁瑣,在上盤上整整有三百六十五個小孔,這根一年的天數相同,只是因為相隔了上千年,怎麼使用已無從可知,只能知道其作用使用方法成了謎。
除了兩件神秘的文物外,這座古墓還有許多珍貴器物,這其中就包括了二十本失傳已久的書籍,當然那時候沒有紙質書,都是竹簡。專家通過對竹簡的修復發現這20本都是自漢朝起就已經失傳的書籍,已經失傳2000多年了。
雖然後世有相應的其他版本,但跟著出土之物,內容已經有了很大差異,其價值已被眾多學者認可,他們的珍貴程度就不必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