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92%本地患者接受中醫藥辨證施治,中西醫協同救治成就「上海方案...

2020-12-14 瀟湘晨報

4月17日,上海舉行市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新聞通氣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石克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介紹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相關情況。

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中西醫協同救治是「上海方案」的一大特色。

4月1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懷瓊透露:

截至4月16日,全市共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628例,按境內和境外輸入分類:境內病例339例,313例接受中醫藥治療,佔比92.33%;境外輸入289例,210例接受中醫藥治療。

特別是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中醫藥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本市收治的31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中,有29例臨床救治中全程應用了中醫藥治療。對於重型合併腹脹、高熱患者,使用中藥治療可起到截斷病情作用,有利於減少重型轉為危重型的發生。

張文宏:中西醫並重,共同彌補短板

在很多次發布會上,大家都在問我中醫的問題。

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每天帶領著中西醫團隊共同在新冠肺炎救治第一線——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新冠病毒博弈。

在張文宏看來:「新冠肺炎病情一來是遭遇戰,打的比較匆忙,隨著後面救治,中醫的威力顯示出來。就像武功一樣,有的發威快一點,有的發威慢一點。隨著中西醫合作,看出來中醫也不慢。」

每天上午,上海各大醫院的頂級救治專家會共同組成「查房天團」。中醫參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工作,集中全市中醫力量。全市的近20名中醫骨幹參與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病區救治工作。

張文宏透露,上海對新冠肺炎病人的查房制度完全是中西醫並重,「我是西醫的,西醫先查房,然後中醫獨立查房,查房以後我們會共同進行協商,我們這個團隊非常融洽,中西醫融合的查房制度,在整體病人中間,在上海本地病例中幾乎有93%病人用了中藥,都是中西醫融合治療的結果。」

張文宏笑言,他的中醫都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教的,不過有時候西醫專家和中醫專家也會在用藥上面有分歧,對此張文宏表示,「在查房過程中,毛恩強教授積極主動的用中藥,中醫就會表示不同的意見。中醫有時候總的策略一樣,但是每個人用藥會不一樣,就會有矛盾和衝突,我會一邊倒的支持中醫專家的方案。」

在張文宏看來,西醫看病和中醫看病不一樣,「對於新冠肺炎,中醫都認為是外邪,相當一部分病人會有腹瀉、腸脹氣的症狀,有些病毒在腸道累積。出現這樣的症狀時,就要讓病人通大便,對此西醫有西醫的做法,中醫非常好的解決腸道問題。」

「我從中醫同道那裡學到很多的東西,學到中醫的思維。」張文宏認為,西醫對病毒集聚的研究是比較滯後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在西醫還沒有了解清楚的時候,中醫的理念會有效果。中西醫學科的理論體系不同,研究的著力點不同,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寬容的心態,中西醫並重,共同彌補短板。上海的學術界寬容,兼收並蓄。

對此,毛恩強很贊同:「我對中醫學了點皮毛。中西醫協同方式方法非常好,沒有任何一個人你排斥我,我排斥你。文宏一直和我說,我們是中西醫綜合起來,另外西醫中醫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毛恩強也表示,會從西醫角度研究腸道,在查房的時候,偶時候會碰到中西醫之間的用藥方案衝突,但是在西醫沒有特別好的效果時候,中醫就有很好的效果。

上海強化一線救治團隊中醫力量,堅持辨證施治

張懷瓊介紹,本市注重加強新冠肺炎患者臨床救治全過程的中西醫協同,形成重型病人中西醫聯合救治、普通和輕型病人中醫巡診的全面協同工作機制,中西醫臨床專家共同研究並實施臨床救治措施。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西醫結合救治經驗已被納入《上海新型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

在專家層面,市級中醫專家組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專家組組長吳銀根第一時間率領專家團隊研究制定上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組成員及時入駐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兒科醫院,全程指導中醫臨床救治。同時,強化一線救治團隊中醫力量。

上海堅持辨證施治,在具體遣方用藥上,結合麻杏石甘湯等有效經方和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做到源於經典而不囿於經典,一人一策因人施治;

在治療方法上,根據輕症、重症或危重症等病人不同情況,靈活採用口服、鼻飼、灌腸等不同給藥方法,使每個患者得到最佳的個性化治療。

在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市級中醫專家組高度關注中醫救治情況,在梳理臨床治療有效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對中醫診療方案進行調整優化。

中醫藥對改善發熱、咳嗽、咽痛、食欲不振、乏力、便秘腹脹或腹瀉等症狀具有優勢。據對本市輕型和普通型確診病例的不完全統計,伴有腹部脹氣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近90%症狀有改善,伴有消化道症狀或呼吸道症狀患者經中藥幹預近70%症狀有改善,伴有發熱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近50%體溫恢復正常。另有8例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肝功能指標顯示有好轉跡象。

「中醫治療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中醫專家是如何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透露,上海專家組查房,是融洽的團體。有些是中醫更加擅長的領域就及時討論,再進行中醫查房。

中醫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有很多閃光點。中西醫協同,就像少林和太極,都是中華武術,西醫治療效果迅猛,中醫調理源遠流長的方法,甚至重症病人也可以發揮作用。中醫治療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在張煒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一位危重症病人的腎功能不好每兩天就要透析,用中醫的腎氣丸,慢慢地就有了小便,有了最終腎臟的改善。在病人非常嚴重的時候,保障的腎功能。

第二個病人現在還在公共衛生中心,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有75%肺纖維化,氣胸,ECOM用了很長時間,中醫用化纖維化的方子,最終呼吸功能在恢復,逐漸對呼吸機的依賴也在減退。在危重症的階段,西醫先救治回來,中醫再逐步恢復器官功能。

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石克華先介紹兩個中西醫成功救治的病人。

有兩位患者病情非常嚴重,辨證施治,與西醫治療一路相伴而行。這兩名患者都獲得很好的療效,出院了。

有一位老先生用ECOM,有五六天大便不通,情況危急。中醫專家就給他用了中藥治療。中醫團隊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處方。患者狀態越來越好,順利ECOM脫機,慢慢地恢復,順利出院。

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發揮更好的作用。輕症早期給予中藥幹預,阻止病情的發展。在重症方面出現高熱不退的情況,胸悶氣喘,有的還會出現胃腸道症狀,都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給予宣肺平喘,減輕胸悶氣喘的症狀,降低了死亡的風險和病情的惡化。

還有些患者消化道症狀,中醫給予清肺化溼,使得病人肝功能、胃腸功能都能達到正常狀態。

臨床實踐證明中西醫取得了更好療效。

兒童、留學生多用中藥

對於兒童新冠肺炎的治療,中醫也參與了很多。張懷瓊介紹,中醫藥對兒童患者救治具有獨特優勢,輕型、普通型兒童患者運用中藥調理,臨床顯示有較好效果。本市共收治兒童確診病例49名,有25例患兒在救治中使用了中藥,其中2例患兒使用純中醫治療。

張煒也經常到兒童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兒科醫院參與治療。張煒表示,小朋友輕症比較多,用一些中醫中藥,西醫用一些對症的方法,兒童呼吸道中醫幹預比較多一些。

兒童變化比較快,中醫稍微驅邪一下,就能扶正,自己的生機恢復,比較容易不往重症方面走。這也是兒童得益於中醫中藥的原因。

中醫對於境外輸入性的病人有什麼效果?張煒認為,留學生幾乎都用中藥,幾個同學吃了中藥很快就能出院了,留學生們對中醫很接受。

還有一類是華裔的,高熱積極吃中藥,最後沒有變成重症。剔除外籍的,中醫治療佔80%左右。每位病人充分溝通,徵求用中醫的意見。

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中西醫還將繼續合作。

張懷瓊表示,中西醫一起救治總的目標是為了病人好。新冠肺炎疾病還在發展中,對疾病還在認識中,對新冠肺炎的康復領域上進行中西醫協同研究,對整個全過程都會有後續合作。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醫藥辨證施治 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的福音
    提起橋本氏甲狀腺炎,或許很多人覺得比較陌生,其實臨床上,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並不少見。「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檢查會發現血清中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顯著升高。」威海市中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孫健表示,部分橋本氏甲狀腺炎可發展成甲減,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建議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及時接受幹預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正在查房的孫健大夫。威海晚報記者 時英豔 攝60歲的陳阿姨,最近一年出現明顯的乏力、貧血症狀,一直以貧血原因待查,輾轉多地診治。
  • 15省市區抗疫一線調查:中醫藥抗擊疫情應當「全程參與,越早越好」
    保定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中醫組組長牛建海說,自保定市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他便參與到救治中。通過半個多月的臨床治療經歷,醫生和患者都體會到中醫藥在調節人體平衡、提高抗病能力、改善症狀、縮短病程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某是廣西首例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後即接受了對症、抗病毒及中藥治療。
  • 中醫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比達9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的合格答卷寫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
  • 發揮好中醫藥在抗疫中的獨特優勢
    強化中西醫結合、中醫深度介入診療過程,成為醫療救治的鮮明特點,中醫藥在全國各地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價值被極大地肯定。3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指出,中國診療方案是中醫和西醫共同並肩戰「疫」,共同智慧的結晶。在治療方案中,中醫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是堅持中西醫並重的中國衛生健康工作方針,也是中醫藥的療效決定的。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
    對於本次新冠肺炎,我們依然採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各地中醫藥專家充分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取得了十分滿意的效果,尤其在提高患者治癒率,降低重型患者死亡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和瘟疫做鬥爭中,中醫先輩及業內同仁弘揚和傳承了中醫藥文化的豐富經驗,無數臨床實例告訴我們:中醫藥在疫情的防治上大有作為。
  • 專家分享重症患者救治關鍵點
    參與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率為81.3%,治療有效率為92.3%。北京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醫師、中西醫結合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李秀惠介紹,對於重症監護室的危重型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同時,進行辨病、辨證型與辨症狀相結合,給予中藥湯劑鼻飼、灌腸、靜脈輸注、穴位貼敷,以回陽救逆、通腑存陰治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 中醫對不孕不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證施治」
    他表示,不少女性的不孕不育其實屬於功能性不孕症,如果能夠放下心理負擔,理性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和合適的醫生,患者孕育成功、抱上可愛寶寶的機率將大大增加。中醫「辨證施治」 解決不孕不育難題不孕不育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殖器疾病,雖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家庭不和及個人心理創傷,是影響男女雙方身心健康的醫學和社會問題。
  • 火神山醫院如何高質高效救治患者?帶您一探究竟
    疫情暴發後,他主動請纓赴漢,扛起了救治危重患者的重任。除夕夜裡,在空軍醫療隊出徵誓師大會上,張西京堅定地表態:「我黨齡28年,入伍32年,又是科室領導,我不上誰上?組織選擇了我,我定不辱使命!」在火神山醫院,張西京和同事們運用有創呼吸機成功救治了首位危重症患者陳大爺。現年65歲的陳大爺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便被轉入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
  • 廈門出臺H7N9中醫藥防治方案 僅適用於高危人群
    東南網1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李琪彬)昨日,針對目前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廈門市正式公布了《廈門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這份由廈門市中醫藥學會組織、廈門市中醫院牽頭制定的方案結合了廈門地域特點,更具針對性。但專家也強調,市民使用預防中藥應在執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適當調整用量,不要自行判斷、選擇。
  • 隨州中醫院隔離區:中醫藥「精髓」救治促早愈!
    隨州中醫院隔離區:中醫藥「精髓」救治促早愈!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應用、總結中醫藥及中醫技術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關鍵作用。製作含有多種中藥成份的「福袋」送到每一位入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枕邊,芳香氣味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能夠興奮神經系統,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斷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抗體的生成,對多種細胞病毒有抑制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與此同時,醫院省級知名中醫專家團隊定期查房,個性化辨證施治。
  • 甘肅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解讀
    例,治癒率為60.00%,治癒出院患者均全程使用中醫藥(藏藥)治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注重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醫療救治中的協同作用和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1月24日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省級中醫藥防治專家組,制定了《甘肅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門人作用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門人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2020-02-28 14:11 來源:
  • 山西舉行鎖定「雙零」目標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全省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團結奮戰,特別是各級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和醫務工作者、省級專家組鎖定「雙零」目標,科學施治,攻城拔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特別是危重症救治取得顯著成效。借鑑抗擊「非典」及歷次疫情的成功經驗,將「早期氧療」應用於輕症患者,酌情將「肺臟脫水療法」應用於危重症患者,均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四、注重中西協同,發揮山西特色優勢。山西作為新冠肺炎中醫藥專項應急救治三個試點省份之一,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肯定並發來感謝信。同步成立省、市中醫專家組,發揮名老中醫作用,建立中醫藥應對機制。
  • 專家:中西醫聯手救治危重症大有可為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此次武漢抗擊疫情中,中醫藥積極參與了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發揮了良好作用。根據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救治經驗,採取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之後,病人發熱、乏力、咳喘緩解率在90%以上,可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轉化。針對危重症,綜合治療也能夠有效改善肺功能,糾正休克,有效改善患者的感染狀態,為插管患者拔管提供了有利條件。(記者申鋮、張泉)(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 危難時刻浙江中醫藥大顯身手
    面對疫情,被譽為「中華民族瑰寶」的中醫藥,能扮演怎樣的治病救人角色?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那麼,在浙江,中醫藥又是怎樣的一幅抗疫圖景?
  • 北大一院王貴強:已啟動重症患者康復期肺纖維化中醫藥治療研究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記者:黃蓓  「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的肺纖維化治療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已經設計了相關研究並通過了醫院應急倫理審查,研究中醫藥在肺纖維化治療中的療效。」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接受中國中醫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肺纖維化與肝纖維在發生機制上存在部分相同靶點,基於安絡化纖丸等中藥在肝纖維化治療中顯示出的療效,中醫藥對康復期患者肺纖維化的治療有可能發揮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期治療一直是公眾關注的話題。經有效的綜合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灶通常會逐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