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海舉行市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新聞通氣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石克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介紹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相關情況。
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中西醫協同救治是「上海方案」的一大特色。
4月1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懷瓊透露:
截至4月16日,全市共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628例,按境內和境外輸入分類:境內病例339例,313例接受中醫藥治療,佔比92.33%;境外輸入289例,210例接受中醫藥治療。
特別是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中醫藥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本市收治的31例重型、危重型患者中,有29例臨床救治中全程應用了中醫藥治療。對於重型合併腹脹、高熱患者,使用中藥治療可起到截斷病情作用,有利於減少重型轉為危重型的發生。
張文宏:中西醫並重,共同彌補短板
在很多次發布會上,大家都在問我中醫的問題。
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每天帶領著中西醫團隊共同在新冠肺炎救治第一線——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新冠病毒博弈。
在張文宏看來:「新冠肺炎病情一來是遭遇戰,打的比較匆忙,隨著後面救治,中醫的威力顯示出來。就像武功一樣,有的發威快一點,有的發威慢一點。隨著中西醫合作,看出來中醫也不慢。」
每天上午,上海各大醫院的頂級救治專家會共同組成「查房天團」。中醫參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工作,集中全市中醫力量。全市的近20名中醫骨幹參與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病區救治工作。
張文宏透露,上海對新冠肺炎病人的查房制度完全是中西醫並重,「我是西醫的,西醫先查房,然後中醫獨立查房,查房以後我們會共同進行協商,我們這個團隊非常融洽,中西醫融合的查房制度,在整體病人中間,在上海本地病例中幾乎有93%病人用了中藥,都是中西醫融合治療的結果。」
張文宏笑言,他的中醫都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教的,不過有時候西醫專家和中醫專家也會在用藥上面有分歧,對此張文宏表示,「在查房過程中,毛恩強教授積極主動的用中藥,中醫就會表示不同的意見。中醫有時候總的策略一樣,但是每個人用藥會不一樣,就會有矛盾和衝突,我會一邊倒的支持中醫專家的方案。」
在張文宏看來,西醫看病和中醫看病不一樣,「對於新冠肺炎,中醫都認為是外邪,相當一部分病人會有腹瀉、腸脹氣的症狀,有些病毒在腸道累積。出現這樣的症狀時,就要讓病人通大便,對此西醫有西醫的做法,中醫非常好的解決腸道問題。」
「我從中醫同道那裡學到很多的東西,學到中醫的思維。」張文宏認為,西醫對病毒集聚的研究是比較滯後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在西醫還沒有了解清楚的時候,中醫的理念會有效果。中西醫學科的理論體系不同,研究的著力點不同,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寬容的心態,中西醫並重,共同彌補短板。上海的學術界寬容,兼收並蓄。
對此,毛恩強很贊同:「我對中醫學了點皮毛。中西醫協同方式方法非常好,沒有任何一個人你排斥我,我排斥你。文宏一直和我說,我們是中西醫綜合起來,另外西醫中醫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毛恩強也表示,會從西醫角度研究腸道,在查房的時候,偶時候會碰到中西醫之間的用藥方案衝突,但是在西醫沒有特別好的效果時候,中醫就有很好的效果。
上海強化一線救治團隊中醫力量,堅持辨證施治
張懷瓊介紹,本市注重加強新冠肺炎患者臨床救治全過程的中西醫協同,形成重型病人中西醫聯合救治、普通和輕型病人中醫巡診的全面協同工作機制,中西醫臨床專家共同研究並實施臨床救治措施。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西醫結合救治經驗已被納入《上海新型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
在專家層面,市級中醫專家組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專家組組長吳銀根第一時間率領專家團隊研究制定上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組成員及時入駐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兒科醫院,全程指導中醫臨床救治。同時,強化一線救治團隊中醫力量。
上海堅持辨證施治,在具體遣方用藥上,結合麻杏石甘湯等有效經方和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做到源於經典而不囿於經典,一人一策因人施治;
在治療方法上,根據輕症、重症或危重症等病人不同情況,靈活採用口服、鼻飼、灌腸等不同給藥方法,使每個患者得到最佳的個性化治療。
在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市級中醫專家組高度關注中醫救治情況,在梳理臨床治療有效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對中醫診療方案進行調整優化。
中醫藥對改善發熱、咳嗽、咽痛、食欲不振、乏力、便秘腹脹或腹瀉等症狀具有優勢。據對本市輕型和普通型確診病例的不完全統計,伴有腹部脹氣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近90%症狀有改善,伴有消化道症狀或呼吸道症狀患者經中藥幹預近70%症狀有改善,伴有發熱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近50%體溫恢復正常。另有8例患者經中藥幹預後肝功能指標顯示有好轉跡象。
「中醫治療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中醫專家是如何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的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煒透露,上海專家組查房,是融洽的團體。有些是中醫更加擅長的領域就及時討論,再進行中醫查房。
中醫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中有很多閃光點。中西醫協同,就像少林和太極,都是中華武術,西醫治療效果迅猛,中醫調理源遠流長的方法,甚至重症病人也可以發揮作用。中醫治療重症不慢,也很有用武之地。
在張煒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一位危重症病人的腎功能不好每兩天就要透析,用中醫的腎氣丸,慢慢地就有了小便,有了最終腎臟的改善。在病人非常嚴重的時候,保障的腎功能。
第二個病人現在還在公共衛生中心,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有75%肺纖維化,氣胸,ECOM用了很長時間,中醫用化纖維化的方子,最終呼吸功能在恢復,逐漸對呼吸機的依賴也在減退。在危重症的階段,西醫先救治回來,中醫再逐步恢復器官功能。
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石克華先介紹兩個中西醫成功救治的病人。
有兩位患者病情非常嚴重,辨證施治,與西醫治療一路相伴而行。這兩名患者都獲得很好的療效,出院了。
有一位老先生用ECOM,有五六天大便不通,情況危急。中醫專家就給他用了中藥治療。中醫團隊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處方。患者狀態越來越好,順利ECOM脫機,慢慢地恢復,順利出院。
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發揮更好的作用。輕症早期給予中藥幹預,阻止病情的發展。在重症方面出現高熱不退的情況,胸悶氣喘,有的還會出現胃腸道症狀,都是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給予宣肺平喘,減輕胸悶氣喘的症狀,降低了死亡的風險和病情的惡化。
還有些患者消化道症狀,中醫給予清肺化溼,使得病人肝功能、胃腸功能都能達到正常狀態。
臨床實踐證明中西醫取得了更好療效。
兒童、留學生多用中藥
對於兒童新冠肺炎的治療,中醫也參與了很多。張懷瓊介紹,中醫藥對兒童患者救治具有獨特優勢,輕型、普通型兒童患者運用中藥調理,臨床顯示有較好效果。本市共收治兒童確診病例49名,有25例患兒在救治中使用了中藥,其中2例患兒使用純中醫治療。
張煒也經常到兒童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兒科醫院參與治療。張煒表示,小朋友輕症比較多,用一些中醫中藥,西醫用一些對症的方法,兒童呼吸道中醫幹預比較多一些。
兒童變化比較快,中醫稍微驅邪一下,就能扶正,自己的生機恢復,比較容易不往重症方面走。這也是兒童得益於中醫中藥的原因。
中醫對於境外輸入性的病人有什麼效果?張煒認為,留學生幾乎都用中藥,幾個同學吃了中藥很快就能出院了,留學生們對中醫很接受。
還有一類是華裔的,高熱積極吃中藥,最後沒有變成重症。剔除外籍的,中醫治療佔80%左右。每位病人充分溝通,徵求用中醫的意見。
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中西醫還將繼續合作。
張懷瓊表示,中西醫一起救治總的目標是為了病人好。新冠肺炎疾病還在發展中,對疾病還在認識中,對新冠肺炎的康復領域上進行中西醫協同研究,對整個全過程都會有後續合作。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