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2月初,湖北省武漢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相繼建設完工並投入使用。
一段時間以來,這兩家抗疫醫院強勁的實戰能力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和讚許。
其中,火神山醫院積極探索新型診療方法,對患者病情實施早預測和精準幹預,防範患者病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化。
敢與「死神」較量的醫療團隊
據悉,火神山醫院的醫療力量來自全軍不同的醫療單位。其中,聯勤保障部隊所屬醫院抽組950人,先期抵達的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450人納入統一編組。此外,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共抽組15名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現場指導火神山醫院疫情防控工作。
3月5日14時許,火神山醫院又有88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火神山醫院已累計治癒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009人。這組數據是醫護人員連夜奮戰的結果。量體溫、觀察患者身體狀況、輸液……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流程,對於醫療戰「疫」而言至關重要。
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工作場景。人民圖片
「在重症室行醫,必須有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勇氣與擔當。」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ICU主任、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如是說。疫情暴發後,他主動請纓赴漢,扛起了救治危重患者的重任。除夕夜裡,在空軍醫療隊出徵誓師大會上,張西京堅定地表態:「我黨齡28年,入伍32年,又是科室領導,我不上誰上?組織選擇了我,我定不辱使命!」
在火神山醫院,張西京和同事們運用有創呼吸機成功救治了首位危重症患者陳大爺。現年65歲的陳大爺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便被轉入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3天時間,張西京和同事們通過有創呼吸機對陳大爺加大呼氣末正壓、使用抗感染藥物並加強營養支持等醫療措施,使其氧濃度從100%下降到40%,最後成功「脫機拔管」,轉到普通病房。「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變化快,相關救治措施也必須精確到分秒。」張西京說。
5G網絡遠程會診,提高治療質量
5G網絡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當屬武漢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早在1月24日20時,中國電信便開通火神山第一個5G基站——張家渡5G基站。緊接著,三大運營商爭分奪秒,加快建設和保障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通信網絡順暢高效。
據了解,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臺採用華為捐贈的一體化高清視頻會議終端TE20視頻會議設備和管理平臺,支持1080P高清畫質,為遠程醫療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值得一提的是,該遠程會診平臺採用千兆有線光纜,配備了5G網絡備份。後期根據實際需求,5G網絡將全面支持火神山遠程會診。
那麼,火神山醫院在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助力之下,對患者就診方面帶來了哪些幫助?
「5G技術非常方便。從建院之初,我們就利用5G技術把解放軍總醫院的遠程分診平臺和火神山醫院的遠程分診平臺連接起來。」武漢火神山醫院院長張思兵說,每個病區都有移動式的遠程會診車,這樣遠在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教授就可以看到每一位病人的情況,以及病人所使用的監護儀、呼吸機上的參數情況,以確保這些病人都能夠有最好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系統化診治,中西醫結合
記者了解到,近1個月以來,火神山醫院相繼成立了醫院專家組、中西醫醫學組、心理專家小組、臨床科研攻關組,為綜合施治、科學施治提供了強大支撐。不僅如此,火神山醫院堅持重症救治關口前移,嚴格遵循「早識別、早評估、早會診、早轉運」原則。從收治第一批患者起,科室主任首先組織醫生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然後對重症患者進行會診,提出救治方案;對病情複雜的患者,邀請醫院專家組會診討論,形成會診意見、優化救治方案;對會診確定的危重症患者,第一時間轉入重症醫學科進行救治。
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醫護人員正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人民圖片
同時,火神山醫院及時貫徹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要求,制定了醫院中醫藥治療規範,建立健全中西醫協同機制。中醫專家組以會診的形式深入全院各病區,採用輕症、普通型患者協定處方,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人一方」的方式進行針對性治療,讓患者服用中藥湯劑,服藥患者症狀及檢驗檢查結果明顯改善。為了鞏固中醫治療效果,火神山醫院又為每名治癒出院進入隔離期的患者贈送了6天的中藥顆粒衝劑。
醫治之餘,醫院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也不容忽視。對此,火神山醫院部分醫護人員針對新冠肺炎患者實際情況展開特色護理,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並引導輕症患者通過鍛鍊加快身體康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