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處暑詩詞: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2021-01-12 古典文學與詩詞

秋天,是詩人們最愛吟詠的季節之一,處暑來了,帶來了久違的涼爽。

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裡。

《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處暑後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裡,群心迫望霓。

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長江二首·其一》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閒適》

宋·陸遊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處暑》

明代:張穆

一歲頻過處暑天,單衣林麓勝情偏。

田無負郭供公役,鄰有藏書借為編。

山市每欺沽酒近,巖居深德種桃先。

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床恣意眠。

《處暑》

宋代:呂本中

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餘涼。

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

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

尚可留連否,年豐粳稻香。

《處暑後一日作》

宋代:江南雨

曠世喧囂許暫休,華光耀徹古城頭。

拼教一秀名青史,忍看千金冠沐猴。

此夕和諧堪把握,明朝風雨待綢繆。

綺筵散罷塵初靜,漸有新涼遞好秋。

《次韻畢叔文苦旱嘆》

宋·趙蕃

爾何不歸乎故宇,卻向殊方書閔雨。

江東數月不得書,憶弟看雲在何許。

舊傳重湖北之北,米賤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歲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貧家一飯有並日,遠市朝炊或亭午。

朱門但知粱可厭,我輩翻嫌字難煮。

晚且禾秀早向實,舂箕不須逾處暑。

胡為旱勢復如此,坐致詩人形苦語。

如聞巫覡有通靈,肸蠻似逢人問嫗。

前朝一雨苦不難,況今磨神無不舉。

會當勞以三日霖,綠浪黃雲看掀舞。

《七夕處暑》

清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處暑》

清代: 弘曆

究是行秋地,那更處暑時。

葉從人面落,爽自馬頭披。

煙驛長和短,雲山幻復奇。

田疇看漸熟,惟有祝霜遲。

《處暑後戲賦》

近現代: 孫玄常

處暑方過夜新涼,幾番秋雨送秋光。

蒼藤翠蔓迷新月,紫蕊紅葩吐晚香。

門外近郊無貴客,林高密葉響寒螿。

平生南北多艱困,堪喜清宵一夢長。

《處暑》

左河水

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移南徑斜暉裡,割稻陌阡車馬馳。

相關焦點

  • 處暑是什麼意思?明夜迎處暑節氣 北方涼風起 南方正當暑
    22日23時45分迎來「處暑」節氣,24日是今年三伏天的最後一天,25日七夕。「處暑」節氣,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南移動,太陽輻射減弱。按照字面的意思,「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意味著暑熱即將終止,氣溫開始下降,初秋漸次登場。在我國北方,此時節「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難熬的「暑伏」行將消退。
  • 終於迎來處暑在古代關於處暑的詩詞有哪些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終於迎來了處暑,處暑代表暑天即將結束,逐漸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在古代有很多詩人寫過關於處暑的詩詞,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關於處暑的詩詞有哪些?《月》唐·杜甫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 處暑,出暑,讀詩,賞畫!
    張大千 荷花2020年8月22日,農曆七月初四,處暑。處暑,即出暑,預示炎熱之天即將過去;清涼之天馬上到來!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讀處暑之詩,品清涼之畫,感受習習「清涼」之意!謝稚柳 竹外桃花詠廿四氣詩 處暑七月中唐代: 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劉伯農 荷花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宋代: 張嵲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 古風處暑文案,見字如畫,一個字:美!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將至,不少古風文案也值得一賞,見字如畫,怎一個美字了得。直接將處暑落於文案中:處暑見新花,荷塘秋已來。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清荷秋雲起,處暑正微涼。最美人間處暑秋,一簾秋影入簷長。白酒新篘進玉壺,水亭深處暑全無。處暑方過夜新涼,幾番秋雨送秋光。
  • 長安雅士邀您參加處暑詩會,吟詩唱賦,品茗撫琴
    處暑。清人徐昂發《畏壘筆記》:「處暑」名目首見於《國語》範無宇之言,又引《注》云:「處暑,暑止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標誌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 夜讀|處暑:氣爽涼初至,更闌暑漸清
    處暑太陽黃經150 °綠意尚未褪盡,藍天卻越發純淨。暑退人體輕,秋風吹散暑氣,也將燻夏的慵懶一掃而空。暑熱消止,前進的腳步卻不能停歇。新的故事即將演繹,新的旅途即將開啟。最好的時節,生活也充滿著無限可能與美好。
  • 今日處暑: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IT之家8月22日消息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隨著九月即將到來,大家是否開始感受到絲絲涼風了呢?所謂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裡,一起來體會一下字裡行間的絲絲秋意吧!題郊居唐-陸龜蒙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暑退秋夜賞月宋-姜特立冠巾暑退才如律,詩酒交清不作疏。今夕孤光清到骨,鏤冰裁玉滿林廬。
  • 夏將止秋未滿 「老南京」處暑會燉上個「蘿蔔老鴨煲」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22日23時45分迎來「處暑」節氣。「處」有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但是俗話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天氣並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作為一個氣溫類節氣,處暑標示著氣溫變化的節點,有重要意義,食俗、習俗都有可觀處。「秋老虎」勢勁足「25日出伏,22日處暑,都是氣溫明顯下降的開始。
  • 明天就是處暑節氣了,還是那句話「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
    明天就是處暑節氣了,還是那句話「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 2020-08-21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含義
    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也屬於這樣的優秀詩詞,只不過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這首詩還叫《草》,而且課本上的詩詞原文也只有四句,但是真實情況卻遠遠比這要精彩得多。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詞,然後再為大家一一介紹這首詩詞當中暗藏的玄機。
  •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秋涼日話處暑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節令到了處暑,氣溫進入了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節令的這種變化,自然也在農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諺語,如「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立秋處暑天氣涼」、「處暑熱不來」等,就是對「處暑」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
  • 8月23日處暑,處暑的「處」是啥意思,處暑到了意味著什麼?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公曆8月22日-24日之間,當太陽到達了黃經150°時就迎來了處暑節氣。而今年的處暑節氣是在8月23日,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五。馬上就要處暑了,處暑的「處」是啥意思,處暑到了意味著什麼呢?處暑的「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記載:「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詩詞欣賞:「一代女皇」武則天詩詞15首
    她一生留下詩詞五十多首,本文選取了其中15首,邀請大家一起欣賞。 5、曳鼎歌 武則天〔唐代〕 羲農首出,軒昊膺期。 唐虞繼踵,湯禹乘時。 天下光宅,海內雍熙。 上玄降鑑,方建隆基。 6、唐大饗拜洛樂章。
  •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今日處暑,一切美好都在路上
    今天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的意思就是「出暑」,即暑熱至此而止,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進入了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秋風有信,秋雨有音。一葉知秋,一夜秋深。有首歌唱到: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古典君分享一組處暑詩詞,願你秋日安康,一切美好都在路上!——皛玊題記
  • 處暑過後,有哪些蔬菜還能播種?種菜的朋友要抓緊了
    今天是8月22日,是24節氣中的處暑,處暑是三伏天的最後一天,意味著秋天的正式到來。關於處暑,有「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無三日,新涼值萬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的說法,意思是處暑過後熱的時間逐漸變短,天氣逐漸變涼。
  •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詩,究竟哪裡有缺陷,古人為何會爭論不休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首詩是不能「腰斬」的,「腰斬」它的後果是歪曲了詩的本意。一、《賦得古原草送別》的「缺陷」《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詩作新譯:野草與古原相互依存,歲歲年年,枯萎了又榮盛。野火燒之不盡,待到來年春風起,又在原上復生。
  • 處暑時節 早睡早起遠離秋乏
    俗語稱,「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此時,雖已入秋,但暑去仍需一段時間。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仍較高,加上時有秋雨,溼氣較重,溼熱並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另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變幻,稍不注意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陳年舊疾多有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