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普通國軍戰士,21歲即犧牲,死前高喊7個字,讓日軍含淚致敬

2021-01-07 耳東話史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中國湧現出了大批的革命英雄,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彭總、劉伯承、賀龍、陳毅等等,這也情有可原,要說勞苦功高,那些最後評為開國將領之人自然是當仁不讓,然而歷史上有太多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他們的一舉一動也許沒有那麼引人注目,但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改寫著歷史,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講述一位小人物的傳奇故事,他是一名普通的國軍戰士,他叫閻海文。

(閻海文像)

閻海文,1916年生於遼寧省北鎮縣,15歲時為躲避戰火逃到北平,1934年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兩年後畢業被分配至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見習,僅僅一年時間,他成為了少尉飛行員,開始了自己傳奇的飛行生涯,那一年,他不過21歲,而他的飛行生涯也就停留在了這一年。

那是1937年的8月17日,閻海文主動請戰執行轟炸任務,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真槍實彈的大幹一場,因為就在幾天前,我方迎來了一場大勝,殲滅了敵軍的6架飛機,可別看這個數字並不大,要知道當時的日軍可是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隊,然而卻被我們打了當頭一棒,遭遇日本空軍首敗,而且還是大敗,0比6的比分讓日軍保守羞辱。

(閻海文事跡)

正因為有這次大勝,閻海文才越發想為抗日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卻沒想到自己會一去不復返,其實他已經完美的完成了轟炸任務,然而卻在返程的時候不幸被日軍的高射炮給擊中了,對於一個優秀的飛行員來說,這種情況應該也是處變不驚的,他熟練的跳傘棄機,可接下來的事就超出他的掌控範圍了,降落傘那可是只聽風的話,他被迫降落到了日軍的陣地當中,頓時他的周圍就圍滿了日軍,他卻高喊了7個字,令日軍為之一振:「中國無被俘空軍。」他拿身上僅剩的一把手槍擊斃了5名日軍,接著他留了一顆子彈給自己,他做到了,他不曾被俘虜。

素來冷血無情的日軍見此情形也深深的被他所震撼了,雖然是敵人,他們卻眼中含著淚,紛紛脫帽致敬,並且還為閻海文下葬了,足以看出日軍對他的尊敬。這件事還被大阪《每日新聞》的特派員木村毅傳回了國內,他在報導中也感嘆到:「中國已今非昔比。」

(人們參觀閻海文事跡)

閻海文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國軍飛行員,他的事跡卻能夠打動千千萬萬的日本人,就如木村毅所說,有閻海文這樣的人在,中國不可能還和以前一樣落後挨打,確實,像閻海文這樣的革命先輩其實還有多,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才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讓我們向英雄致敬。

相關焦點

  • 日軍活捉5歲小戰士,問他想怎麼死?小戰士說5個字,讓侵略者膽寒
    抗日戰爭從來就不輕鬆,它把一個個幸福的家庭弄得鮮血淋漓,眾多的普通農民在壓迫下反抗,他們變成一位位將士,從此在保衛祖國的道路上浴血奮戰。今天要說的是小金子,一個五歲的小孩,因為殘酷的戰爭沒來得及體驗人生,與父母不幸被捕,犧牲前說的五個字,卻讓侵略者膽寒。
  • 此人犧牲後,日軍致敬:中國的絕代勇將,其夫人絕食七日隨他而去
    抗日戰爭爆發後,面對侵華日軍猛烈的進攻,中國軍隊只能迎難而上,而雙方戰力差距實在太大,在敵人的猛烈炮火裡,許多中國軍人連敵人的面都沒見到,就犧牲在了衝鋒的路上,儘管戰局呈現一面倒的不利局勢,但中國人從未放棄過抵抗,不怕死的中華兒女,前僕後繼,用血肉築起了中華新的長城。
  • 被日軍厚葬的抗日少年,被抓時說了6個字,在場的日軍都為之動容
    戰場上有一位川軍少年,和其他人一樣,在戰場上光榮犧牲了,當時他的遺言雖然簡短,卻深深的感動了世界,甚至在場的日軍士兵也不禁為之淚流滿面,為之感動,同時也自問這場戰爭是否正義。日軍雖然在人數上不佔優勢,但由於地理環境的優勢,加上裝備精良,與國軍展開了猛烈的進攻。而宜昌西北方向的饅頭山,因地形複雜,又是日軍的主要陣地,從而被迫成了兩軍交戰的主戰場,國軍121師將士與日軍展開了長達11天的拉鋸戰,直到日軍傷亡慘重才撤退。
  • 抗日女英雄被日軍殘忍活剝,犧牲前的8個字,讓人為之敬佩!
    抗日女英雄被日軍殘忍活剝,犧牲前的8個字,讓人為之敬佩! 抗日戰爭時期,無論男女老少都加入到了這場戰爭中。身為中國人,他們希望把侵略中國土地的日本鬼子趕出中國,早日過上一個幸福和平的生活。
  • 他像山一樣倒下,日軍致敬「絕代勇將」為他下葬,蔣總統下令奪屍
    張自忠將軍犧牲在日軍第231聯隊的槍下。戰鬥到16日,他將自己的衛隊調去前方增援,身邊最後只剩下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和8位戰士。但是這致命的一槍依然沒有使其倒下,槍聲讓藤岡清醒過來,他端起刺刀用盡全身力氣往那名屹立不倒的軍官猛然刺去,這名軍官才訇然倒下,他倒下時就像一座山。 一名日軍少佐檢查張自忠的屍體,發現了一支鋼筆上刻著「張自忠」三個字。日軍將張自忠的屍體抬下戰場,洗淨後用布裹好,以棺木埋葬。墳頭立一木牌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日軍視張自忠為可敬可佩的對手,稱讚他為:絕代勇將。
  • 他是國軍炮兵連長,和八路軍李二喜齊名,一炮炸掉日軍的指揮系統
    他是國軍炮兵連長,和八路軍李二喜齊名,一炮炸掉日軍指揮系統八年抗戰時,部隊打勝仗後,指揮將領往往都是一戰成名,比如平型關大捷。不過,也有戰士因為戰鬥而成名的,最有名的要屬李二喜了,他可是「一炮成名」,因為他用迫擊炮炸死了被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
  • 日軍殺我傷員 侮辱女醫生護士,國軍旅長大喊4個字,結局令人痛心
    日軍殺我傷員,侮辱女醫生護士,國軍旅長大喊4個字,結局令人痛心。文 ▏歷史匠眾所周知,自經歷一系列的日軍的入侵和侮辱後,國人奮起反擊時那可是各個如狼似虎,滿懷鬥志,眼裡那可是容不下半粒沙子。經過艱苦的鬥爭後,終於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 他是國軍小兵,陣亡前拼盡全力射殺日軍槍神,可惜連名字都沒留下
    狙擊手可能是戰爭中最可怕的存在之一,能在千裡之外取走別人的性命,但有一個日軍的狙擊手死得非常憋屈,死在了一個連槍都不敢開的中國士兵手裡,這個日軍狙擊手名叫飯野賢十,擔任日軍101師團第103聯隊聯隊長。
  • 抗戰時期,國軍陣亡的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都是誰?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我國的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爭爆發之後,我國各階層放下爭執,全面投入到了抗戰中。8年的抗戰中,我國人民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國軍就有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犧牲,他們都是誰?
  • 為了抗戰勝利,1700名剛畢業的空軍戰士英勇犧牲,平均年齡23歲
    其中就有1700名剛剛畢業的空軍戰士,他們是中國第一代飛行員,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全部英勇犧牲,平均年齡僅有23歲。據統計,在多年的抗戰中,他們一共擊落了1200多架日軍的飛機,但與此同時犧牲的人數多達1700人。對於每一位搏擊長空的戰士來說,除非自己戰死否則絕不輕易下戰場。
  • 廬山保衛戰:兩個保安團正面對抗4000日軍,打了9個月為何撤退?
    一般的像地方保安團的話,裝備和我黨八路軍戰士的裝備差不多。但就是這樣的部隊,卻也幹出過讓人刮目相看的事。這件大事就是我國近代史上的廬山保衛戰。1938年7月,日軍召集了四千兵力兵發廬山。日軍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廬山打下來,當作自己的一塊領土。
  • 國軍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堅持九個月,還擊斃鬼子少將
    但有一次,國民黨軍的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沒有投降,還堅持了九個月,擊斃一名鬼子少將。此戰就是廬山保衛戰,從1938年7月日軍進攻廬山開始至1939年4月廬山守軍撤出廬山,歷時近9個月,創造了抗戰時期孤軍被圍後抗戰的奇蹟。這兩個團分別是國民黨軍江西保安團第三團和第十一團。
  • 浙贛會戰,杜立特空襲背後的中國巨大犧牲
    而日本中國派遣軍卻我行我素,企圖乘機擴大作戰規模,調集第13軍計5個師團與3個混成旅團、第11軍2個師團與4個支隊;另在6月下旬又從華北方面軍增派3個大隊,共約7個師團82個大隊,15萬餘人,超出大本營原方案的2倍以上的兵力;由第13軍司令官澤田茂中將指揮,企圖殲滅國軍第3戰區主力、奪取浙江航空基地,並打通浙贛路
  • 盛世佛教亂世道:這位道士下山怒殺5名日軍,抗日犧牲時年僅28歲
    在抗戰時期,我國出現了很多抗日英雄,其中很多人都深受過日軍的殘害,為了保衛國家和保護自己的親人,即便他們身無長物,依然竭力抵抗日軍,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這些英雄的英勇事跡,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在這些抗日英雄中,其中一個是道士,他曾獨自殺死5個日本兵,後來加入抗戰隊伍中,在抗戰中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日軍:拼了命的國軍太可怕
    1938年4月22日,日軍磯谷和板垣兩個甲等師團及偽軍一部共5萬多人向國軍60軍據守的禹王山陣地發起了猛攻。禹王山地處徐州北部,海拔僅有126米,但在廣袤的魯南平原上,卻成了敵我雙方必爭的「高地」。
  • 崑崙關大捷,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杜聿明為何給他立碑
    那是1933年,8萬關東軍侵略長城各關口,國軍第25師防守的北古口遭到日軍猛烈進攻,守軍堅持抵抗8天之後,於3月12日,在25師副師長杜聿明的命令下,部隊往南天門一線撤退。部隊在撤退時遭到日軍飛機和大炮的轟炸,日軍步兵從北山追來,這時7位戰士被留下擔任阻擊任務,由於撤退匆忙,竟然忘記了給7位戰士下達撤退命令,就這樣7位戰士在帽山上死守。
  • 致敬9·3丨銘記不能忘卻的犧牲,奮起捍衛偉大的勝利
    1933年,在喜峰口戰役中,讓日軍為之膽寒的第29軍大刀隊。1941年9月,在易縣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5名八路軍戰士同數千日軍巧妙周旋一整天,將敵人引上絕路,跳崖犧牲。圖為狼牙山五壯士。
  • 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國軍出動了16個軍,結果如何
    常德會戰又稱湘北戰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華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常德地區進行的會戰。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抗日戰爭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在整個抗日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具有一定地位,被譽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影視劇裡的國軍和真實的國軍 差了10086個楚雲飛
    看一下二戰時期美軍女兵的照片你就明白了:這不是個例,這些年影視劇裡國軍女兵普遍美軍化。而國軍普通士兵近年來的形象是普遍「德軍化」。說實話,德械德軍的確很帥,希特勒為了吸引德國人參軍,在軍服設計之初就說了要往高顏值設計,讓大家為了穿帥氣的軍服也要參軍。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參加「浙贛作戰」的日軍以第十三軍、第十一軍為主力,以及從華北方面軍抽調的日軍所組成,雖然「浙贛作戰」實現了戰役目標,佔領了衢州機場,但日軍也傷亡1.7萬餘人,第15師團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斃命。一聲巨響之後,酒井直次的坐騎被炸死,他本人的左腿被炸爛,當場就昏迷不醒,並於14時13分斃命。屠殺中國軍民的劊子手,因"戰功"卓著被供奉于靖國神社:1935年,酒井直次以步兵大佐的身份進駐哈爾濱,瘋狂鎮壓東北的抗日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