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和埃及的考古專家的說法,他們在對一座布滿灰塵的古埃及神廟進行修復後,發現了一些以前不為人知的天體信息。這些考古專家的修復工作,還揭示了古埃及人為這座具有2000年歷史的神廟曾塗上的原始絢麗色彩。
古埃及神廟發現不為人知的天體信息,或與他們信仰的太陽神有關?這個天體稱為「 Apedu n Ra」或「 The Geese of Ra」。工人從古埃及神廟中清除灰塵和汙垢,他們有時還用酒精和蒸餾水的混合物進行清除,曾經蒙塵的原始彩繪雕刻和象形文字依然非常生動和充滿活力。德國蒂賓根大學的研究古埃及學歷史的教授、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蒂安·萊茨教授表示:「看起來就像昨天剛剛雕刻上去的,但是我們並沒有重新粉刷任何東西,我們只是在去除灰塵或汙垢。」
在修復過程中,研究人員清理發現了描繪天體的古代雕刻場景,包括北鬥七星和獵戶座。萊茨教授透露,他們還發現了關於先前不為人知的天體信息的碑文,包括一個叫做「 Apedu n Ra」或「 The Geese of Ra」的天體,據悉,Ra是古埃及的太陽神。萊茨教授強調,然而,如果沒有圖像來配合這些描述,就無法知道它們描述了夜空中的哪些恆星天體。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埃及學百科全書》的記載,有關古埃及神廟的第一個現代描述被稱為埃斯納神廟,其歷史可追溯至1589年,當時一位威尼斯商人訪問了埃及,並對神廟進行了描述。埃斯納(Esna)鎮位於盧克索古城以南約40英裡(60公裡),曾經有更多的寺廟,但在埃及工業化期間有兩座被採石破壞,而最大的一座埃斯納神廟,在19世紀上半葉曾被用來儲存棉花。
古埃及神廟發現不為人知的天體信息:看起來就像才剛剛雕刻上去的。這座神廟當初之所以會變成倉庫,可能是因為它位於市中心的位置。人們開始直接靠著它的一些牆壁建造房屋和棚屋,從19世紀和20世紀的明信片上可以看到,這座神廟被廢墟包圍著。幾十年的疏於管理使得神廟變得骯髒不堪,到處都是灰塵和鳥糞等汙垢。
今天,這座古埃及神廟只剩下前廳了,這個巨大的砂巖結構由24根柱子支撐,還有18根用彩繪植物雕刻裝飾的獨立柱子,它大約120英尺長、65英尺寬、50英尺高(37米×20米×15米)。但與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公元41-54年)統治時期建造的真正的神廟相比,它就相形見絀了。神廟的這部分發生了什麼是一個迷,威尼斯商人在16世紀描述這座神廟時,它已經消失了。萊茲教授透露,這座神廟的建築和裝飾,包括天花板上的與天文學有關的圖案設計,可能大概花費了200年的時間。
在最近的修復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新的銘文,包括那些不為人知的天體。萊茨教授指出,當古埃及人裝飾神廟時,他們首先會用黑色墨水畫一個圖案,然後讓工匠雕刻浮雕,然後由畫家對浮雕進行繪製。
在天文天花板上,許多銘文是用墨水畫的,但沒有雕刻或繪畫。萊茨教授說道:「它們以前隱藏在灰塵下沒有被發現,現在正一塊一塊地重現人間。」該項目始於2018年,是圖賓根大學古代近東研究所和埃及旅遊和文物部的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