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納克神廟在開羅以南700公裡處的尼羅河東岸,是古埃及規模最大的神廟建築群,是底比斯最古老的廟宇。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共有50多位法老參與建造。直到公元前3世紀,這座文明人類史上建造時間最長的神廟終於竣工。
卡爾納克神廟不僅是盧克索最大,也是埃及最大的神殿。神廟佔地逾100萬平方米,多達10座的塔門拱衛著20多座殿堂,無論你在裡面停留多久,總有一種走馬觀花的感覺。 神廟由磚牆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它是獻給太陽神阿蒙(Amon)的。左側的是獻給蒙圖(Montu)神的,而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穆特(Mut)女神,但現在尚未發掘。此外,建築群中還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各式神廟。
在通往卡爾納克神廟塔門的神道兩旁,有兩排獅身公羊頭的雕像。據說,歷史上這條由羊首獅身像護衛的神道,一直通往3公裡外的盧克索神廟。在整個神廟裡可以看到很多壁畫、雕像、柱子都是用泥土和石塊將支離破碎的古蹟重新復位、粘合在一起的。這是因為卡爾納克神廟從開始建造至今已有4000多年,建造完畢至今也有2000多年。由於人為和自然的破壞,神廟曾經是面目全非。
神廟晚上有聲光表演,用五彩的燈光變幻映照著遺址,配有解說詞和音樂,向遊客敘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聲光秀費用為100埃鎊,每晚演出2-4場播放不同語言的聲光秀。由於演出時間會隨著季節變化,場次也會有所增減,請向旅遊服務中心查詢最新票價和演出時間以及每場演出所播放的語言。
獅身羊頭像——第一塔門:神殿現今的入口大道是拉美西斯二世鋪建的,可通達與尼羅河相通的駁船碼頭。第一塔門後的露天庭院內,還保留著原安置在大道上的多座獅身羊頭像。站在塔門前,循著筆直的中軸線及微微升高的路面往內望,可望見最裡面的聖船殿。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第二塔門前立著兩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一為行走狀,一為站立狀。在法老雙腳間的小型雕像的身份,一說是王后納芙蒂塔,一說是法老鍾愛的女兒塔尼安塔。
拉美西斯二世神殿:低矮的塔門前立有兩尊拉美西斯三世雕像,走入前庭可見法老仿冥神俄塞利斯的立像,壁上雕刻著慶典情景。庭院後方為小型多柱廳和聖壇,整體建築宛若尼羅河西岸的拉美西斯三世靈殿的縮小版。泰哈奎亭:這座露天的亭閣原立有10根飾有紙莎草束柱頭的石柱,現僅存1根。亭閣據推測應為阿蒙神和太陽神結合舉行儀式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