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是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彭越、戚姬、劉友:她要不是就沒人是了

2020-12-19 遙望燕園

呂后把戚姬做成了人彘。

對此,網上有很多人認為,這怨不得呂后,純粹怨戚夫人自己,如果戚夫人不做小三,如果戚夫人不爭寵,如果戚夫人不想做太后,呂后會把戚姬做成人彘嗎?

但凡是持這種腔調的人,無不是把現代婚姻關係套到了古代,把凡人的婚姻關係套到了古代帝王身上,更把喜聞樂見的大奶鬥小三戲碼套到了呂后和戚姬身上。

要知道,在劉邦、呂后、戚姬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根本就不存在小三的概念。

如果把一夫多妻制中後娶的妻妾定義為小三,那呂后也是小三。

因為在呂后之前,劉邦是由一個妻子的,這個妻子便是劉邦長子劉肥的生母,史稱「曹氏」,對於曹氏,歷史記載中只有寥寥的兩個字,「外婦」,別無其他。

劉邦那個時代的「外婦」,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情婦,更不是小三,而是未經父母同意的私娶之妻。用腦子稍微想一想便知道,如果曹氏是情婦,是別人的媳婦,劉邦怎麼能確定曹氏生的劉肥是他劉邦的種?怎麼能把天下第二好的土地封給劉肥?

既然呂后也是現代網友口中的小三,那呂后和戚姬的身份就一樣了,都是小三,都是小三上位,憑什麼呂后就不讓戚姬上位啊?

所以,我們根本就不能拿現代婚姻關係去往古人身上套,我們也不能把現代人的道德往古人身上套。

要說呂后是不是心狠手辣之輩,我們就要看呂后對人做了什麼,要看當時的人是怎麼評價的。

呂后第一次出手,是對韓信,騙韓信進長樂宮,而後將其斬殺於長樂宮鍾室,並夷韓信三族,所謂夷三族,就是三族的人都殺光,夠狠吧。

呂后第二次出手,是對彭越,如果說韓信是因造反而死,死有餘辜。但彭越並沒有造反,彭越已經被劉邦特赦了,在特赦的途中,遇到呂后,呂后騙了彭越,之後將彭越夷三族,彭越的屍身被剁成肉醬,做成肉丸,送給了其他諸侯王品嘗。

呂后第三次出手,是對劉如意,劉如意是劉邦的第三個兒子,被她灌了毒酒,毒死。當時,劉如意還只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

呂后第四次出手,是對戚姬,戚姬是劉如意的生母,被她給做成了人彘。

呂后第五次出手,是對劉恭,劉恭是呂后的親孫子,被呂后活活給幽死,所謂幽死,就是關起來,弄死。當時,劉恭只是幾歲大的孩子。

呂后第六次出手,是對劉友,劉友的劉邦的第五個兒子,被劉邦叫到京城幽禁起來,劉友的臣子去給劉友送吃的,就被逮捕處死,雖然總有人去送食物,但食物總也送不到劉友那裡,劉友就被活活餓死了。

如果韓信、彭越、戚姬、劉如意、劉恭、劉友等人泉下有知,一定會氣憤地說,如果她呂后還不是心狠手辣之輩,這世界上就沒誰是心很毒辣之輩了。

參考資料:《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魏豹彭越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

相關焦點

  • 漢朝心狠手辣皇后呂雉:誣陷韓信謀反,用一句話殺死彭越九族
    公元前241年,一代狠人呂雉出生了,他就是後來漢高祖劉邦的大老婆,她幫自己兒子保住了太子之位,有幫老公劉邦殺了韓信、彭越等幫助劉邦打天下的一幫「猛人」的性命。呂雉堪稱「西漢第一狠人」。其實,呂雉能夠嫁給劉備,還要感謝他老爸的「慧眼識真龍」及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制度。
  • 劉邦髮妻呂后:從乖乖女到女魔頭的轉變,誰敢負我就讓他斷子絕孫
    呂公可能是懂得一點相面、星座方面的知識,他認定劉邦日後定是大富大貴之人,所以堅決要把女兒嫁給劉邦。這個決定遭到他老婆強烈反對,因為以前有縣長來求婚都沒同意。呂公只是淡淡的回他老婆一句:頭髮長見識短!唯獨這次不同,戚姬不但受劉邦的寵愛,還給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劉如意,劉邦對這個兒子的喜愛,已勝過呂后的兒子劉盈。而且戚姬時常對劉邦吹枕邊風,讓劉邦改立她的兒子為太子。劉邦的確是一個痞性不改的人,一頓糖衣炮彈就把他轟迷昏了,忘記呂后曾經與他患難與共,曾經幫他除掉韓信、彭越,劉邦都不記得了,眼裡只有戚姬和劉如意。
  • 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不是因為劉邦心中有愧,而是呂后真的不能殺
    畢竟當初呂后殺韓信彭越的時候,劉邦是見識過她的謀略與殘忍的。 但為什麼劉邦卻始終沒有對呂后下手呢,許多人都認為劉邦不殺呂后應該是心中多少有點愧疚之情,當年劉邦還是一窮二白的時候
  • 人之初、性本善:你只知道呂雉心狠手辣,可誰又懂她內心的獨白
    文/四季文史人類歷史上心狠手辣的女人有很多,有的是私心膨脹主動危害身邊人,而有的則是因為危及自身不得不「見招拆招」。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呂雉、武則天,包括慈禧,他們都是封建社會廟堂中出了名的「狠女人」。劇照:呂雉、劉邦呂雉是大漢天子劉邦的結髮之妻。她的狠毒起因是「易儲事件」,確切地說也是為了自保。
  • 呂后心狠手辣,劉邦為何不將她處死?原來他打的是這個如意算盤
    其實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或者是有關朝代文化的電視劇的時候我們就會疑問,為什麼劉邦沒有把呂后給殺掉呢,這麼一個心狠手辣的女子,劉邦這麼聰明不可能沒有察覺到。實際上的劉邦可是精著呢,我們看到的不過就是呂后的表象,如果漢朝沒有呂后,那個天下是不是劉邦的這都說不定。在劉邦去世以後,呂后先拿劉邦先前寵幸過的妃子開刀。當然倍受寵愛的戚夫人肯定難逃魔掌。
  • 呂后心狠手辣,把劉邦最愛的女人做成了人彘,劉邦為什麼不殺了她
    而要說到最狠毒的皇后,大家不由自主都會想到呂后,她不僅專政十幾年,還把自己的情敵,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如此心狠手辣又明目張胆的做法,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呂后身為一國之母如此狠毒,難道劉邦對她沒辦法嗎?而且呂后權力日漸強大,劉邦不害怕因此亂政嗎?
  • 劉邦許諾韓信「三不殺」,呂后殺韓信不是抗旨,知夫莫若妻
    呂后收到消息,便於蕭何商量對策,於是便有了謊稱劉邦已經平定陳豨,準備班師回朝的說法傳出,讓韓信誤以為陳豨兵敗。呂后準備設宮宴,邀請群臣慶賀,派蕭何去請韓信入宮赴宴,韓信不想去,之前稱病不出徵,現在一樣稱病沒好,不好出門。但是韓信相信蕭何的說法,只是去慶賀。
  • 呂后去世之後,為何族人被殺的一個不剩
    呂后死後,家族為何被滅?欲知曉原因,先得看滅她們家族的人是誰。總結一下,對呂后家人下手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元老重臣,比如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陳平、周勃、灌嬰、夏侯嬰等人;另一類是劉姓諸侯王,比如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琅琊王劉澤等兄弟叔侄。
  • 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是不敢動,還是動不了?其實是因為不能動
    曹氏當然不可能上山,因為她有個非常有名氣的兒子。父親是皇帝,兒子想不出什麼辦法可以發財。曹氏生的兒子叫劉肥,劉邦「趕走」齊王韓信,將劉肥頭上戴的桂冠戴上。西漢初年,齊國是最富庶的諸侯國,共擁城池七十三座,因此推測曹氏應在其子之年安享晚年。
  • 呂后殺了韓信,為何會放過張良呢?
    呂后是劉邦的原配,在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她就被封為了皇后。儘管說呂后殺了很多人,但是,她並不是「殺人狂魔」。 呂后殺得每一個人,都是該死的都是損害到了她的利益的。 就好比她殺韓信,韓信為何該死呀?
  • 為什麼呂后暴虐專制,司馬遷卻對其推崇有佳,列入帝王本紀?
    韓信一入宮,就被呂后命令武士捆住,立刻斬了。另一個異姓王彭越也是,彭越被人告謀反,劉邦本來已經赦免他,只廢為庶人,遷徙至蜀地。彭越故土難離,走到鄭地,正巧碰到呂后,就向呂后哭訴,請呂后向劉邦說情,只求放他回故裡為民,不要流放蜀地。呂后滿口答應,帶著彭越一同回京,一見劉邦便說:「不能放虎歸山,一定要殺了彭越。」並命人誣告彭越,不僅殺了彭越,還夷滅彭越宗族。
  • 劉邦一死,呂后心生毒計除功臣,酈商讓審食其帶了一句話……
    酈商並沒有直接對呂后說什麼,而是讓呂后的情人審食其給吹了吹枕邊風,全靠酈商的這句話,讓大漢初年沒有陷入內訌的局面。漢高祖十二年,劉邦駕崩與長樂宮,此時最為高興的應該是呂后,最為擔憂的也是呂后。呂后一直都有政治野心,在劉邦在世期間時不時的要插手朝政,現在劉邦死了,她對權力的欲望越來越大。呂后雖然有權力野心,卻無法登堂入廟,大漢正統皇位的繼承人是她的兒子劉盈,也就後來的漢惠帝。呂后不但有政治野心,更是個心狠手辣的女人。
  • 呂后之死被記錄的很玄乎,尷尬之餘難讓人信服,她最可能因何而死
    公元前180年(呂后八年),這一年也是呂后執政的最後一年。可能是呂后身體不太好的原因,她經常做惡夢。為了祈禱,到了三月份天氣轉暖的時候,她打算到灞上去祈願。就是這一次外出祈願導致了呂后病情的惡化。本來祈願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身體變好的。但是,沒想到發生了意外,事與願違了。
  • 細品呂雉如何一步步走向權力之巔,破例列入司馬遷的帝王本紀之中
    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史記·呂太后本紀》看到丈夫對自己越發冷淡,卻把所有寵愛都給了戚夫人,呂雉徹底絕望了,此時的呂雉,已不再是呂雉,她即將成為狠辣兇殘的呂后!這就是呂后的其他後宮女人的不同,她敏銳的覺察到要提高自己的價值,保住後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劉邦眼裡的價值已所剩無幾。但她選擇了隱忍,並開始鞏固自己的地位!這一點在後來呂雉在劉邦去世後,砍斷戚夫人手足,將其做成「人 彘 」,可見恨意之深,難以想像,一個女人能把情敵做成 人 彘 ,究竟有多狠,而又何嘗不是極其能隱忍!
  • 為什麼和呂后關係不一般的審食其,卻遭到淮南王劉長錘殺?
    結果劉邦之妻呂雉、劉邦之父劉太公都被項羽俘虜,審食其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跟隨呂后的。作為一個女俘虜,呂雉在項羽的監獄中受盡了苦頭,審食其在這種情況下陪著劉太公和呂雉度過了他們平生最難熬的日子。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時候本來需要依靠的丈夫卻丟棄自己而去,而審食其卻留下來陪她一塊兒受難,患難與共和相互幫襯下,審食其和呂雉的感情也變得更加特殊。
  • 韓信有「三不殺」的承諾,是怎麼被呂后殺的呢?
    這種說法更多的是一種人民群眾對韓信之死的深切痛惜,並未見諸於史書,更多的想描繪的是一種韓信的悲慘遭遇和呂后的狠毒婦人形象,不過這個形象呂后背得起。最毒婦人心的呂后呂雉這個人啊,其狠毒完全的詮釋了「最毒不過婦人心」這句話,西漢諸侯王中,死得最冤的兩個,韓信和彭越都是拜他所賜,一個直接上手殺的,另一個是說服劉邦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