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昨天在寶媽群裡,看到一位寶媽的分享,原文如下:
我家孩子兩歲前,總是愛半夜發燒,那個時候總是和丈夫半夜爬起來去醫院。甚至有段時間,害怕孩子發燒不能及時發現,我晚上都不敢睡覺。記得有一次,大冬天的,孩子半夜又發燒,我和丈夫顧不上穿外套就抱著孩子往醫院趕。
到了醫院,值班醫生看到又是我們兩口子,而且還衣著單薄,凍得直發抖,就說:「你們家孩子總是低燒,沒必要每次都來醫院,在家做物理退燒就行了,我看你們倆的感冒比孩子發燒還要嚴重。」醫生隨後和我分享了兩個退燒小竅門。
其實對於小孩子,半夜發燒是新手爸媽最擔心害怕的,一是擔心發燒會不會把孩子燒壞,二也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護理。
這裡分享一下上面寶媽的退燒小竅門:
(1)先用退熱貼或者是溼毛巾;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體溫一般比成人的要略高一些,正常的腋下溫度是36-37.3℃。
而且小孩子發燒並不是嚴重的,也是分等級的:37.5-38攝氏度是低燒;38.1-39℃是中燒;39.1-41℃是高燒,41℃就是超高燒了。
當孩子半夜發燒,體溫屬於低燒或者中燒,且溫度不再升高時,家長不用折騰去醫院,可以先嘗試做物理降溫,先用家裡備用的小兒退熱貼或者是溼毛巾,敷在孩子額頭上,這樣做,能讓孩子體感更舒服。
當然,這個方法並不能完全把孩子的體溫降下去,我們可以先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如果沒有上升,可以多餵孩子喝一些水,繼續觀察。
如果處理過後,體溫還持續上升,並且都超過38.5℃,那麼家長就要給孩子餵退燒藥,並及時孩子去醫院。
(2)用溫水擦拭身體;
如果上面的方法試過之後,孩子的身上還是很熱,就可以嘗試用溫毛巾給孩子擦拭身體,主要是擦拭脖子、腋下、胸口等,還有手心和腳心。
擦拭的過程中,可以勤換溫水,這個方法新手爸媽可以嘗試一下。
當然,上面兩個方法,都是以孩子低燒或者是中燒為前提。新手爸媽要牢記,孩子發燒時,不要隨便使用退燒藥,體溫超過38.5的情況下再用。因為濫用退熱藥給孩子退燒,會對孩子的肝功能、血紅細胞等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如何避免一場「半夜發燒」?
通常情況下,孩子是不會突然半夜發燒的,一般發燒前,都會有前兆。
前兆一:下午體溫開始升高;
一般我們認為體溫超過37.5才是發燒的可能,但在寶寶本身就感冒的情況下,測量溫度為37.2也要注意,夜晚發燒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
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多測來寶寶的體溫,及時把握孩子的情況,及時做好物理降溫。
前兆二:傍晚精神狀態變差;
傍晚的時候,孩子突然沒了精神,感覺很疲憊,或者白天玩得比較瘋狂,這個時候一定要準備清淡的晚餐,不要吃得過多。
前兆三:出汗兩突然減少;
這一點在夏天會比較明顯,如果突然發現孩子出汗量比平時少很多,甚至沒有出汗,那麼孩子可能是因為受寒,毛孔暫時封閉了。
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泡泡腳,讓孩子發發汗,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擦乾,避免吹風了,導致孩子晚上發燒。
其實,對於小孩子發燒,對養育過孩子的爸媽來說並不稀奇,但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卻是「難題」。所以,平時新手爸媽一定要多積累一些護理小常識,多學多記在照顧孩子上才能更得心應手,孩子才能少遭罪。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