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嘴笨多半是情商低,兒童心理學教授:九條原則教孩子待人接物

2020-12-14 萌主媽咪育兒經

網上有一位小姑娘拍攝「金句」視頻走紅,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情商王」,最火的一條視頻是這樣的:

爸爸想要哄媽媽開心,於是利用女兒「你覺得媽媽漂不漂亮」?女兒頭也不回地說「漂亮啊」,三個字沒能讓媽媽開心,於是爸爸繼續追問「具體怎麼個漂亮」?女兒抬了抬頭仿佛看透了爸爸的心思,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太漂亮了,就像雪白的天鵝、火紅的鮮花、翠綠的大白菜……」本來挺高興的爸爸聽到「大白菜」突然明白了,女兒這是誇了媽媽順便埋汰爸爸是癩蛤蟆、牛糞、老母豬呀,不過媽媽被機靈的女兒逗笑了。

看過視頻的網友紛紛誇讚女兒情商高,養個這樣的女兒簡直就是幸運,也有網友追問:這孩子的情商是怎麼培養的?

相信很多寶媽也同樣的疑問,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又懂事還言語幽默,給家人帶來笑點,而自己的孩子既嘴笨又性格沉悶?其實孩子嘴笨也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商高低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陳鶴琴被稱為現代兒童學教育之父,他曾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情商是展現父母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陳鶴琴教授一生養育了7個兒女,他將自己的7個孩子當作研究的「小白鼠」,最終總結出了九條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情商法則:

01法則一:教孩子要從「小」開始

6歲以前的幼兒時期又叫「可塑期」,看似柔弱的孩子2歲就學會了走路、5歲就掌握了一門語言,孩子這個時候的學習能力是一生中的頂峰,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語言能力最有成效。

02法則二:教會孩子「見鬼說鬼話」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察言觀色」,情商高的最重要表現就是說話不討人嫌。要從小教會孩子交流溝通時看別人的深色表情,窺探出對方的內心活動從而展開更順利的溝通。

03法則三:引導孩子主動表達「同情」

情商高的另一表現形式就是「感同身受」,父母要教會孩子對待病人、吵架傷心、失戀等要表達出適宜的同情和難過,這樣才能更容易被別人接受。

04法則四:糾正孩子的「作偽」行為

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爭寵時老二經常假裝被打痛哭,這種就是「作偽」行為。父母應該糾正孩子的撒謊僥倖心理,培養孩子誠實沉穩的性格,如果將來在大事上「作偽」後果很嚴重。

05法則五:扼殺孩子「傲慢」的態度

「傲慢」是現代孩子的通病,無論是對待父母長輩還是老師朋友,都沒有尊卑之分。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尊敬他人,不能對別人呼來喝去。

06法則六:培養孩子「收藏」的習慣

生活水平提高高了,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珍惜,就像之前的一個新聞,3個孩子刮花了小區裡40多輛車。父母要培養孩子「收藏」的好習慣,既能學會整理又明確尊重他人物品的道理。

07法則七:告誡孩子「打人」是錯誤

孩子小的時候打罵父母,將來父母老了也不會孝順。當孩子對你拳打腳踢時不要置之不理,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對的,甚至可以打回去,不想再不打以後孩子進了社會也會被別人打。

08法則八:讓孩子協助父母「做家務」

「幫助」是最容易拉近人和人距離的方式,爸爸媽媽從小教育孩子幫助自己做家務,將來學習工作中適時的幫忙能給孩子帶來「好人緣」。

09法則九:鍛鍊薰陶孩子「表達能力」

善良、謙虛、樂於助人都不是情商高的表現,最主要的是要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思維正確還能說會道才能在人群中更受歡迎,成為「情商高手」。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了嗎
    並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往往是情商高的表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情商高的表現:1、孩子喜歡送東西孩子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讓很多家長不解,並且孩子送出東西後還挺高興。孩子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表現得比較大方,好像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我就是演員》許君聰不聽人勸,情商低,家長如何提升孩子的情商
    大千世界裡每個人的情商高低是不同的,高情商的人說話會讓人如沐春風,會心一笑;而低情商就是不懂得看眼色行事,說話也會讓人聽來不舒服。最近播出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姜潮情商還挺高,說了句:「本來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我演技不好,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導師們並沒有說許君聰不好,就我來看,也覺得他演技是可以的。畢竟他表演過很多小品,舞臺經驗也是很豐富的。章子怡點評的時候說,這段表演很尷尬。他一直在反駁,如果再耐心一點,我們這個作品的亮點就會出來。
  • 兒童情商培訓班實質是智商稅?人民民報:孩子的情商不能培訓速成
    近些年來,「兒童情商培訓」的話題不斷被家長們提起,一些針對兒童的情商培訓班十分火爆,家長們不惜花費重金為孩子報名,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情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真的有用嗎?兒童情商培訓班有用嗎?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其實呢,這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正中情商低的下懷。情商對於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表現在人與人的交際方面,處理家庭棘手的問題上面,為人處事的行為途中。一個情商高的人在這個社會中更容易立足,更容易討得別人的喜歡與理解,也會獲得更好的人脈,有了良好的人脈,在通往成功的這條道路上也顯得尤為容易。李玫瑾,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
  • 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腦子反應慢嘴笨情商低
    所以一定要知道,嘴笨的人怎樣學會說話? 這樣才能改善自己的情況,讓自己在人前表現,才能更加大膽。這樣慢慢也能脫單,因為不少男生都是因為自己明明很好心,不過在說話的時候沒有表現好,所以女生才沒有看透這個男生,導致現在都沒有脫單。作為男生,即使心眼兒再好,也要在人多的時候學會說話,要走出去接觸更多優秀的人,這樣用自己的能力去吸引女孩子,慢慢才會有不少女生對你投去一種羨慕的眼光,也會對你傾心相待。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現象,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智商不會低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許多寶爸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教授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許多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會經常去聽李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孩子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家長為了聽李教授的講座專門買票去她講座的城市聽講。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
  • 孩子若常說這3句「口頭禪」,預示著未來情商低,越早戒掉越好
    每個聰明的人與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密不可分的,智商體現在各科的成績上,而情商主要體現在說話的藝術上。智商決定每個人的下限,情商則關乎每個人的上限。並且一個人的成功,有80%取決於他的情商,僅20%取決於智商。 受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會形成一些特殊的行為習慣。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少家長都好奇,為什麼我們給孩子講道理,總是感覺在對牛彈琴,沒有作用?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並不是不聽我們講道理,他們也不是故意想要惹我們生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不成熟。
  •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智商高不一定能成功,專注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智商高不一定能成功,專注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倫·蘭格,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專注力》,書匯總寫到:專注力是能與歲月對抗的力量,能夠讓人獲得新知、找到差異,從而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 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心理學研究表明:說謊早的孩子情商更高
    心理學上有一種匹諾曹現象,最早由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實驗心理系發現。 研究人員利用熱成像技術,記錄試驗者面部溫度發現,人體在某一特定區域的溫度,會隨著情緒變化而改變。尤其,人在說謊時,鼻子的溫度會上升。
  • 孩子說話特難聽?不是天生情商低,很可能是父母不會「好好說話」
    同時,決定孩子未來發展高度的因素中,好好說話的情商表現或許要比高人一等的智商更加重要。最近熱度最高的綜藝當屬《令人心動的offer》了,在節目中來自名校法學院的8名法學生提前體驗了律所職場的實習生活,而在這參加的8名法學生中最終只有2名可以留下轉正。
  • 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嘴笨不會說話不會聊天
    如果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屬於那種情商很低的人,自然就會讓你缺少很多的朋友,而且就連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也不會輕易的喜歡你,因為你不知該怎樣去表白,不知該怎樣與他相處,那麼?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怎樣才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侃侃而談的人,變成一個能讓身邊朋友都喜歡自己的人,就請你認真的看下面的介紹吧,說不定對你會有一些啟發,其實情商低的人他不是不喜歡說話,只不過是他說的話會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他說的話都是不經過大腦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脫口而出的話,很大一部分都會很傷害別人,所以說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那個喜歡人的欣賞,而且也為了讓自己周邊的朋友都覺著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我們一定要學著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