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2020-12-21 小風兒童心理學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

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什麼是情商?

情商又稱EQ,主要是指情緒商數,其中包含了人們自己的情緒、性格、習慣等等。

在某個場所中,當你你出現負面情緒時,能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並與人和諧共處,這就是高情商的表現。高情商不僅體現在情緒上,最重要的是心理和思想上,而這都需要後天慢慢培養的。

「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

低情商表現一:

性格暴躁,亂發脾氣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孩子,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跟父母賭氣。

堆積木堆半天沒堆好,把積木都推倒、往地上一扔、開始發火;

逛超市時要買玩具大人沒買, 坐在地上哭鬧,怎麼勸都不聽;

和大人走在路上,有點什麼意見不合就賭氣往別的地方走,拉都拉不住······

許多人覺得小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一旦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還沒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喜歡發脾氣,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他們長大後也容易隨便對身邊人發脾氣,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很容易消耗周圍人對他的好感。

性格急躁,遇事缺乏耐心、沉不住氣,也做不成什麼大事。

低情商表現二:

以自我為中心,蠻橫霸道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被家長慣壞了,全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就像是家中的小霸王一樣。

長時間下去,孩子就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做什麼時候都裡只有自己,從來不在乎別人感受。

比如:

當孩子看到別人玩玩具,他就把玩具搶過來,自己拿著玩;

當排隊吃飯的時候,他總是插隊到第一個,還亂發脾氣;

在家吃飯時,必須自己吃獨食,別人都不準碰;

這樣的孩子,他們心裏面只有自己,永遠不懂得在乎別人,所以,常常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低情商表現三:

孩子禁不起批評、輸不起、抗挫能力差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反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平時哪怕你批評他一句,孩子就立馬陷入傷心的情緒,還有時候將自己關在小房間裡面,家長怎麼哄也哄不好。

還有的大人跟孩子玩遊戲時,贏了就很高興,但輸了就會哭鬧發脾氣。

孩子遇到困難就知道退縮,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嚴重缺乏抗挫折的品質。

以上種種原因都是因為孩子無法控制內心的情感,過分的去在乎別人的評價。

這是被忽視的一種低情商表現。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1、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有的父母平時很少讓孩子出門,總擔心他們摔著、碰著、不開心等等,導致孩子接觸的人很少,性格變得很敏感,比如看到陌生人就哭、退縮。

所以,我們需要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社會,適應外面的生活環境,針對於性格內向的話,你要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接觸,慢慢他們的情商就會提高了。

2、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有的生活性格都源自於父母。

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在生活中,你就是個斤斤計較、經常抱怨的人,那麼孩子也是如此,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3、繪本故事介入

家長想培養孩子高情商,還有一個很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利用繪本!

閱讀對人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這種高科技時代,讀書可以讓你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於工作,平時很少時間去培養孩子,因此,建議家長們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候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內心不僅能充滿安全感,還能培養高情商。

下面我為大家整理出國內頂級繪本大咖推薦的優秀繪本,值得家長收藏購買。

1、《歪歪兔情商管理》

《歪歪兔情商繪本》很適合3-6歲的孩子觀看,在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好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好性格等,同時還能提高情商發展,書籍共分為8冊,內容貼近生活,很適合跟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書籍共有8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故事道理: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性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陪孩子健康成長。

2、《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是著名的育兒教授手繪設計繪本,書籍分為6冊,可以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內容講述了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培養以及詳細的案例解讀,內容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家長們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環顧四周,不難發現:情商高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而情商低的人,開口說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了嗎
    並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往往是情商高的表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情商高的表現:1、孩子喜歡送東西孩子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讓很多家長不解,並且孩子送出東西後還挺高興。孩子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表現得比較大方,好像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一個情商高的人在這個社會中更容易立足,更容易討得別人的喜歡與理解,也會獲得更好的人脈,有了良好的人脈,在通往成功的這條道路上也顯得尤為容易。李玫瑾,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
  • 李玫瑾:「窮」讓孩子在班級扎眼,3個特點藏不住,父母要反思
    但在學校這個小社會,孩子窮得太明顯,會成為"眾矢之的"。李玫瑾:"窮"讓孩子在班級扎眼窮,在中國社會裡,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國家大力發展扶貧計劃,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富裕起來。對這個孩子來說,人生唯一的亮光,就是學習,考出好成績,從此草雞變鳳凰。但家庭沒有背景,處處顯出貧窮。接著,她開始被霸凌,經受了一個孩子,不該接受的殘酷。這就是為什麼,李玫瑾教授會說,"窮"讓孩子在班級顯得很扎眼,這會給孩子帶來困擾。
  • 李玫瑾:那些長大後情商低的人,大多數小時候會有這三個表現!
    可見,一個人的情商有多重要。高情商的人或許不是很有才幹,但是卻能讓那些才幹之人願意聽候自己的差遣,因此更容易成就事業。而低情商的人,則恰恰相反。李玫瑾教授曾說,要想知道孩子長大之後情商如何,其實看他平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一般而言,情商不高的人,大多有這三個表現。
  • 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孝順父母,因此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現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認為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長大後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特別是這兩年總是爆出這樣的新聞,每當看到時小編都感覺很是寒心。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問題的根源肯定是出在家庭教育上面,可翻開各種教育論著,有推崇懲戒式的,也有反對打罵,要溫柔相處的。一路看下來,好像都很有道理,弄得父母一臉懵,最後還是按老套路來,問題依舊不斷。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現象,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智商不會低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許多寶爸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教授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許多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會經常去聽李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孩子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家長為了聽李教授的講座專門買票去她講座的城市聽講。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研究多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每次我在看李玫瑾教授講授時,我都會認真地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