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孝順父母,因此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現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認為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長大後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特別是這兩年總是爆出這樣的新聞,每當看到時小編都感覺很是寒心。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孩子什麼樣,從他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坦言:長大後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三個特點藏不住。
1.小孩自私自利
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對自己的東西佔有欲比較強,家長們覺得一切等長大就好了,這樣想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不想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好,但如果他常常把「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碰」「我的玩具你不能玩」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家長們可就要注意了,這些就是孩子自私自利的表現。
如果這些情況家長不以為然,沒有從小加以改正,孩子就永遠不知道分享是什麼,當著家裡的「小霸王」,等到上學、進入社會,就很容易跟他人發生衝突,什麼事都按著自己的性子做,即便是面對自己的父母,也很有可能只保全自己的利益。
2.喜歡「威脅」家長
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一些孩子在父母不願意給自己買玩具時,就會選擇用「啼哭」的方式來「逼迫」家長,不論怎麼哄都不行,他們不達到自己的目的決不罷休,最後家長往往會很無奈的允許他們「無理」的請求。
小孩子如果經常發生這樣的行為,家長們可得注意了,不要總是被他們的「威脅」打倒,孩子們這樣做的本質目的是坐享其成,如果讓他養成這個習慣,後果很是不堪設想,長大後容易成為沒有責任心又懶惰的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注意了。
3.不尊敬長輩,常常頂撞家長
尊老愛幼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很多人卻把這一基本禮儀忘記了,因此我們常常會在新聞上看到年輕人打罵老年人的事情,想一想實在是令人寒心。
現在很多孩子總是隨著自己的心情做事情,當他們心情不好,或者是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衝著自己的家人發脾氣,甚至於家長說一句,他們會頂撞十句,有孩子還學會了滿嘴髒話,講話很是難聽,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一定要好好教育,不然將來養成習慣,孩子遲早變成白眼狼。
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白眼狼」呢?
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孩子的不孝順,很大程度跟父母也是脫不開關係的,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孩子很難懂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這方面,讓他們知道孝順是一種良好的美德,等他們具備了這個意識,再付出行動,自然而然就不會成為「白眼狼」。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
孩子成為白眼狼的原因還有家長們對他們過度的溺愛,什麼事都操辦好不讓孩子操心,久而久之孩子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所以家長們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學會有東西與人分享、要誠實守信、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及時伸出手,做一個好孩子。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可以從一些繪本開始,像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很適合3-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是孩子的關鍵時期,養成好習慣很重要。
這套書一共10冊,中英文雙語,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
一套共有十個主題: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每個故事都用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形象講述,生動有趣,很受小朋友的喜愛。
孩子在早期認識世界時,如果進行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未來的成長之路也是受益無窮,10冊只要69.9元,一本不過7元錢,一頓早餐錢,對於孩子來說的意義卻不只這麼多。
為了孩子優秀的未來,動一動手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