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2020-12-19 居家學一學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孝順父母,因此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現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認為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長大後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特別是這兩年總是爆出這樣的新聞,每當看到時小編都感覺很是寒心。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孩子什麼樣,從他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坦言:長大後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三個特點藏不住。

1.小孩自私自利

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對自己的東西佔有欲比較強,家長們覺得一切等長大就好了,這樣想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不想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好,但如果他常常把「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碰」「我的玩具你不能玩」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家長們可就要注意了,這些就是孩子自私自利的表現。

如果這些情況家長不以為然,沒有從小加以改正,孩子就永遠不知道分享是什麼,當著家裡的「小霸王」,等到上學、進入社會,就很容易跟他人發生衝突,什麼事都按著自己的性子做,即便是面對自己的父母,也很有可能只保全自己的利益。

2.喜歡「威脅」家長

其實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一些孩子在父母不願意給自己買玩具時,就會選擇用「啼哭」的方式來「逼迫」家長,不論怎麼哄都不行,他們不達到自己的目的決不罷休,最後家長往往會很無奈的允許他們「無理」的請求。

小孩子如果經常發生這樣的行為,家長們可得注意了,不要總是被他們的「威脅」打倒,孩子們這樣做的本質目的是坐享其成,如果讓他養成這個習慣,後果很是不堪設想,長大後容易成為沒有責任心又懶惰的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注意了。

3.不尊敬長輩,常常頂撞家長

尊老愛幼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很多人卻把這一基本禮儀忘記了,因此我們常常會在新聞上看到年輕人打罵老年人的事情,想一想實在是令人寒心。

現在很多孩子總是隨著自己的心情做事情,當他們心情不好,或者是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衝著自己的家人發脾氣,甚至於家長說一句,他們會頂撞十句,有孩子還學會了滿嘴髒話,講話很是難聽,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一定要好好教育,不然將來養成習慣,孩子遲早變成白眼狼。

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白眼狼」呢?

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孩子的不孝順,很大程度跟父母也是脫不開關係的,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孩子很難懂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這方面,讓他們知道孝順是一種良好的美德,等他們具備了這個意識,再付出行動,自然而然就不會成為「白眼狼」。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

孩子成為白眼狼的原因還有家長們對他們過度的溺愛,什麼事都操辦好不讓孩子操心,久而久之孩子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所以家長們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學會有東西與人分享、要誠實守信、看到別人需要幫助及時伸出手,做一個好孩子。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可以從一些繪本開始,像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很適合3-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是孩子的關鍵時期,養成好習慣很重要。

這套書一共10冊,中英文雙語,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

一套共有十個主題: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每個故事都用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形象講述,生動有趣,很受小朋友的喜愛。

孩子在早期認識世界時,如果進行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未來的成長之路也是受益無窮,10冊只要69.9元,一本不過7元錢,一頓早餐錢,對於孩子來說的意義卻不只這麼多。

為了孩子優秀的未來,動一動手指即可: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李玫瑾:「窮」讓孩子在班級扎眼,3個特點藏不住,父母要反思
    其中有3個特徵很明顯,值得家長反思。孩子在學校顯得窮的3個特徵第一,自卑孩子自卑,會不願意和同齡人一起玩,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孩子知道自己沒有錢,也知道家庭沒有背景,逐漸成為了班級的小透明,甚至是邊緣人。一個融入不了集體的孩子,常常會受到排擠。這就是校園霸凌的來源。第二,小氣這種客觀條件,藏不住的。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是學霸
    作為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培養出「學霸」般的孩子,這樣不僅孩子的學習和將來不用家長操心,而且孩子也更容易有出息,但是學霸畢竟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學生,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學霸呢?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提起過這件事,由於李玫瑾教授之前一直從事著犯罪心理的調查,所以對孩子的調查和了解總是能夠追溯到根源,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去解決。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孩子長大後「是窮是富」,身上3個細節藏也藏不住:一眼就能看出
    誰都想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有錢人,成為人上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常常聽到老一輩的人在說:這個孩子長大後有出息,能賺大錢;這個孩子一看就是個勞碌命。那麼,他們是從什麼方面來下這樣的定論的呢?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李玫瑾:「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育兒界中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用人生四十載和上千例青少年罪案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所以,李玫瑾教授也根據育兒方法這方面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三不慣是什麼?
  • 李玫瑾提醒:「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她曾經表示過:教育孩子,棍棒教育不可取,但有時卻是能發揮不錯的教育成果。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講一個度,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打孩子,這對他們的影響真的很大,甚至會影響一生。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育兒領域的紅人,在幼兒行為習慣這方面有著深刻的了解,李玫瑾教授發現,從小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或者生活環境不幸福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而越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表現優異,他們做事情比較專注,不會三心二意,因此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和做事規劃,這種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做事不拖拉,會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力水平高低,從小看手便知道,不必等長大
    想讓自己的小孩有一個智力超群的智商,於是就開始尋找各種良方。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長大聰明不聰明,從小看手就能略知一二,孩子的智力全體現在手上了。」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大腦裡面有很多的神經,手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孩子擁有非常靈活的手,那也就意味著他們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
  • 孩子從小就有暴力傾向,父母該如何教育?教育專家李玫瑾為你支招
    孩子從小就有暴力傾向,父母該如何教育?教育專家李玫瑾為你支招有的孩子從小就習慣用暴力去解決問題,不僅對待周邊的人是這樣,而且對待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總是習慣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家裡有這樣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去教育呢?
  • 「窮人家的孩子」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李玫瑾坦言:特徵藏不住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現如今,全民生活質量提高,不再像以前一樣大家都窮,貧富之間的差距就像一面鏡子,照耀著每一個人,大家都在努力的奮鬥著,為了更好的生活奔波著。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往往我們看一個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是窮還是富,不是通過他身上的名牌,而是他的特徵藏不住。」
  • 想要自家娃長大能成才,不要過於寵愛,李玫瑾:三個方面不能慣
    你對孩子愛得越滿,付出得越多,孩子有些時候會適得其反,越叛逆,即使長大之後,結果也不是那麼如意。 案例 遠房親戚家有一個5歲多的小孩,叫多多,因為這一輩孩子比較少,作為家裡的獨苗,多多從小就得到了百般寵愛,可以說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不要慣,李玫瑾:該打就得打,長大再改就遲了
    為人父母者,都需要面對和孩子交流中的不少難題。幼年期子女心智不成熟,如何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同時保護孩子的童心?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孩子在六歲之內有兩個臺階, 第一個臺階叫情感撫養,第二個臺階叫性格培養。情感撫養是0到3歲,性格培養是3到6歲。這兩個臺階都是人一生墊底的。
  • 孩子有幾種表現,長大可能是白眼狼,現在不糾正老了可要吃盡苦頭
    凡事要有尺度,孩子有幾個表現其實是「白眼狼」的徵兆,父母需及時糾正。其實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已經映射了長大後的品性,一個懂事的孩子在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不尊重自己的爺爺,也不會不聽老人勸阻,不停給家人添麻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通常不懂得孝敬父母長輩,是典型「沒良心」白眼狼,即使家人給予他再多的關心與愛護,都難以捂熱他們的內心。
  • 李玫瑾談育兒:這三種孩子看似聰明,實則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過:其實有3種類型的孩子,在家長眼裡看似非常聰明,但這些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會沒出息,希望家長們能夠引起重視。 李教授所指的三類孩子, 都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