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坦言: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是學霸

2021-01-07 欣欣寶貝的媽媽

作為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培養出「學霸」般的孩子,這樣不僅孩子的學習和將來不用家長操心,而且孩子也更容易有出息,但是學霸畢竟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學生,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學霸呢?

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提起過這件事,由於李玫瑾教授之前一直從事著犯罪心理的調查,所以對孩子的調查和了解總是能夠追溯到根源,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去解決。

而李玫瑾教授發現,那些學霸,成績好的孩子,其實從小就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這3個地方,因此她斷定,從小擁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是學霸,家長若發現自己家孩子也有,那麼一定要好好培養。

特徵一:專注力強

要知道專注力才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若是沒有足夠的專注力,那麼孩子就算天生再聰明,也很難成為真正的「學霸」,因此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的成績高低和智力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還是看專注力。

專注力強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一般都能夠堅持40分鐘以上,而專注力差的孩子堅持十分鐘都非常費勁,更多的時候都是在邊玩邊學,因此這樣的孩子很難成為學霸。

雖然孩子一節課、兩節課可能看不出來什麼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一旦出現,就會形成無法逾越的鴻溝,因此建議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避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像我在孩子3歲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最初給他報名了幾個專注力訓練班,但是價格昂貴,效果有沒有很明顯,於是我便自行購買了一些訓練工具,在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像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就是其中孩子最喜歡的那個,整套書共7冊,由於是德國知名教育家和插畫家的合作,所以設計上要比我國絕大部分專注力訓練書籍更加專業、有趣、吸引眼球。

書中不僅有利用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提升專注力的遊戲。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等遊戲。一改傳統,一提到提升專注力就是找不同、走迷宮。包含7大類的思維遊戲,300幅精美圖片,400道遊戲題,還贈送200張貼紙。這貼紙可是迎合了孩子的內心,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非常適合家長在家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使用。

特徵二:邏輯思維能力強

據調查發現,那些成為學霸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擁有著超強的邏輯思維,他們不僅能夠通過邏輯思維合理的判斷事物的對錯,更能有效地抓住題目中給出的有用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答案。

這樣的孩子不僅聰明,而且還非常有自己的主見,這種能力在學習上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就算在工作中也能給孩子提供很大的幫助,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讓孩子小時候就擁有這個學霸都有的特徵。

當時我給欣欣進行思維訓練的時候購買了很多很多書籍,但是效果最好,孩子最喜歡的還是這套《兒童思維訓練》。

這是一套融科普知識和遊戲活動於一體的全新遊戲書,其內容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還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思考和判斷能力,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與拓展。

內容豐富有趣,所鍛鍊的能力也非常全面,非常適合在孩子4-8歲孩子使用,當時我家孩子使用的時候每天都要晚上半個小時左右,和手機電腦相比,孩子更願意我陪她一起玩這套書中的遊戲,因此我也講這套遊戲書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升孩子能力的同時,幫助孩子們從手機遊戲中,回歸現實,提高思考能力,為孩子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強烈推薦)

特徵三: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自主學習、錯題整改、自己制定學習計劃等等,當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不僅能夠大幅提高學習的效率,成績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像2020年最火的高考狀元唐楚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其父母就表示:學習習慣和興趣是最重要的,也正是這個學習習慣和興趣愛好,導致唐楚玥最終在高考上火的了725分的好成績。

並且唐楚玥的爸爸表示,早在唐楚玥上幼兒園之前,他們就注重孩子習慣的培養,讓其從小就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良好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因此家長一定要儘早培養,避免孩子從小就被被人拉開差距,要知道在幼兒早期進行教育的投資,回報是最大的,孩子越大,回報越小。

就像史丹福大學教授所說的那樣:注重孩子早期的教育和陪伴,是父母一生中最划算的投資!

培養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培養優秀的孩子,因此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儘早的培養孩子,從而讓孩子真正意義上的贏在起跑線上。

我是欣欣寶貝的媽媽,從事兒童教育行業七年,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專業的育兒知識以及早教方法,當然還有一些育兒時發生的趣事,希望能夠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發育好,將來能成為學霸
    孩子平時有這三種表現,說明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人頭地 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曾經表示,「大腦是智慧的源頭,世界上取得成就的名人,既有強大的左腦思維,又有超級發達的右腦」。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表現優異,他們做事情比較專注,不會三心二意,因此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和做事規劃,這種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做事不拖拉,會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力水平高低,從小看手便知道,不必等長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都對小孩的期待。中國的家長都不想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還在娘胎裡的時候,就開始上早教。想讓自己的小孩有一個智力超群的智商,於是就開始尋找各種良方。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長大聰明不聰明,從小看手就能略知一二,孩子的智力全體現在手上了。」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大腦裡面有很多的神經,手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孩子擁有非常靈活的手,那也就意味著他們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
  • 李玫瑾教授: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應及時管教,不然長大很難糾正
    近來很火的育兒專家,任教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檔節目中談到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大誤區:「孩子在小的時候,吃得苦越多,他的承受能力就越好,尤其對於男孩來說,一定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不孝子,都是寵出來的」。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有出息,孝順父母,因此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現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認為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長大後自私自利不孝敬父母,特別是這兩年總是爆出這樣的新聞,每當看到時小編都感覺很是寒心。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了嗎
    並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往往是情商高的表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情商高的表現:1、孩子喜歡送東西孩子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讓很多家長不解,並且孩子送出東西後還挺高興。孩子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表現得比較大方,好像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數學成績好的孩子,身上多半有這3個特徵,學渣可學不來
    大家應該都知道數學可以說是中學時期一個特別重要的科目,經常有一些學生為數學感到特別的頭疼,而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大半都有這三個特點:第一特別的刻苦大家應該都知道數學成績好,跟自己平時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而且數學應該大家都知道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做習題才能一步一步提升的,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關於教育孩子這方面,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往往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觀點常常能夠戳中家長們的教育誤區,值得大家傾聽。李玫瑾:「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育兒界中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用人生四十載和上千例青少年罪案深入研究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學。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智商會很高,有科學依據
    從寶寶出生後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父母們一生甩不掉的操心。從寶寶的輔食添加一直到生長發育,每一個環節都會佔據父母很大的精力。特別是孩子的大腦和智商發育,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養出高智商寶寶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而在這之前,父母首先要學會判斷孩子的智商發育情況。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商高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長大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有聰明才智,能夠成為一個機智聰慧的人。所以,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尋找「益智」的各種方法,都嘗試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