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說,想成功智商可以不高,但是情商一定得高。或許很多人聽完後覺得不以為然,但是縱觀古今中外的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細想之下,真的是這樣。比如漢高祖劉邦,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是卻能使這些人才雲集,甘願為他打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劉邦的高情商和知人善任的能力。
可見,一個人的情商有多重要。高情商的人或許不是很有才幹,但是卻能讓那些才幹之人願意聽候自己的差遣,因此更容易成就事業。而低情商的人,則恰恰相反。
李玫瑾教授曾說,要想知道孩子長大之後情商如何,其實看他平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一般而言,情商不高的人,大多有這三個表現。
1、沒有擔當
一個沒有擔當的人,無論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很難得到領導的認可,自然很難取得成功。
孩子有沒有擔當,可能在平時很難看出來。但是,一旦遇見事情,就比較容易看出孩子沒有擔當了。比如在學校要組織活動的時候,孩子表現得不是很主動,一旦出現問題常常推卸責任。等等這些情況,只要父母留心就不難發現。其實,孩子出現這些沒有擔當的表現,絕大多數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有些家長自己在遇見事情的時候,就可能採取推諉、逃避的態度,甚至常常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不是,從不會自我檢討。
而要想讓孩子變得有擔當,有責任感,那麼家長首先自己就得做到。不管是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應該如此。
2、不願意和父母交流
交流、溝通是孩子將來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逃避不了的,好的溝通方式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很可能會出現消極的作用。要想知道孩子的是否存在溝通障礙,與孩子的日常交流就可以看出端倪。
有些孩子回到家後,和父母的交流往往是這樣的:
「回來啦?」
「嗯。」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
「還行!」
……
從這樣對話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孩子根本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因為從頭到尾的對話,孩子都只是應付自己。但是,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很可能跟你平時的溝通方式有關。 有些家長,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往往採用居高臨下的姿態,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又怎麼會有興趣跟你聊自己在學校遇見的事情呢?
要想真正讓孩子對自己無話不說,那麼就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的角度出發,有耐心地聽孩子的一些瑣事,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慢慢地,孩子就把你當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自然溝通技巧也會隨之提高。
3. 脾氣暴躁
脾氣暴躁是情商低的重要表現之一,那些一點就爆的人是很難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職場中也很容易吃虧。比起沒有擔當和不懂得溝通,這一點更容易被察覺。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一定是有原因的,要麼是收到家長的影響,要麼是因為孩子遭遇了事情。因此,要想讓孩子擺脫暴躁的脾氣,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尋找原因。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脾氣暴躁,是因為家長自身經常對孩子發火,或者是父母之間動不動就吵架。如果存在這個問題,一定要及時改正,並且也應該讓孩子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另外,還需要注意,很可能是孩子在學校收到同學的欺凌,這也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因為他在受到委屈之後,可能會通過發脾氣來宣洩出來。
當然,高情商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是高情商的人會更容易成功,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