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那些長大後情商低的人,大多數小時候會有這三個表現!

2020-12-05 育兒喋喋說

馬雲曾說,想成功智商可以不高,但是情商一定得高。或許很多人聽完後覺得不以為然,但是縱觀古今中外的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細想之下,真的是這樣。比如漢高祖劉邦,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是卻能使這些人才雲集,甘願為他打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劉邦的高情商和知人善任的能力。

可見,一個人的情商有多重要。高情商的人或許不是很有才幹,但是卻能讓那些才幹之人願意聽候自己的差遣,因此更容易成就事業。而低情商的人,則恰恰相反。

李玫瑾教授曾說,要想知道孩子長大之後情商如何,其實看他平時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一般而言,情商不高的人,大多有這三個表現。

1、沒有擔當

一個沒有擔當的人,無論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很難得到領導的認可,自然很難取得成功。

孩子有沒有擔當,可能在平時很難看出來。但是,一旦遇見事情,就比較容易看出孩子沒有擔當了。比如在學校要組織活動的時候,孩子表現得不是很主動,一旦出現問題常常推卸責任。等等這些情況,只要父母留心就不難發現。其實,孩子出現這些沒有擔當的表現,絕大多數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有些家長自己在遇見事情的時候,就可能採取推諉、逃避的態度,甚至常常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不是,從不會自我檢討。

而要想讓孩子變得有擔當,有責任感,那麼家長首先自己就得做到。不管是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應該如此。

2、不願意和父母交流

交流、溝通是孩子將來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逃避不了的,好的溝通方式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很可能會出現消極的作用。要想知道孩子的是否存在溝通障礙,與孩子的日常交流就可以看出端倪。

有些孩子回到家後,和父母的交流往往是這樣的:

「回來啦?」

「嗯。」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

「還行!」

……

從這樣對話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孩子根本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因為從頭到尾的對話,孩子都只是應付自己。但是,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很可能跟你平時的溝通方式有關。 有些家長,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往往採用居高臨下的姿態,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又怎麼會有興趣跟你聊自己在學校遇見的事情呢?

要想真正讓孩子對自己無話不說,那麼就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的角度出發,有耐心地聽孩子的一些瑣事,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慢慢地,孩子就把你當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自然溝通技巧也會隨之提高。

3. 脾氣暴躁

脾氣暴躁是情商低的重要表現之一,那些一點就爆的人是很難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職場中也很容易吃虧。比起沒有擔當和不懂得溝通,這一點更容易被察覺。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一定是有原因的,要麼是收到家長的影響,要麼是因為孩子遭遇了事情。因此,要想讓孩子擺脫暴躁的脾氣,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尋找原因。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脾氣暴躁,是因為家長自身經常對孩子發火,或者是父母之間動不動就吵架。如果存在這個問題,一定要及時改正,並且也應該讓孩子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另外,還需要注意,很可能是孩子在學校收到同學的欺凌,這也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脾氣暴躁,因為他在受到委屈之後,可能會通過發脾氣來宣洩出來。

當然,高情商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是高情商的人會更容易成功,這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環顧四周,不難發現:情商高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而情商低的人,開口說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對外人溫和,對家人兇 孩子「窩裡橫」不是在於孩子,而是因為後天父母溺愛養成的。 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後,壞情緒無法發洩別人身上,只能發洩到家裡,這種喜歡把情緒發洩到自己熟悉的人身上的現象,說明了孩子情商很低。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作為成年人,我們在面對各種壓力時,各種繁瑣的事情時會表現的力不從心,不知所措。其實呢,這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正中情商低的下懷。情商對於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表現在人與人的交際方面,處理家庭棘手的問題上面,為人處事的行為途中。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了嗎
    並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往往是情商高的表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情商高的表現:1、孩子喜歡送東西孩子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讓很多家長不解,並且孩子送出東西後還挺高興。孩子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表現得比較大方,好像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現象,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智商不會低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許多寶爸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教授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許多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會經常去聽李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孩子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家長為了聽李教授的講座專門買票去她講座的城市聽講。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不僅聰明伶俐,還能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討人喜愛。而平時最受大家歡迎的孩子,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有禮貌、懂規矩。李玫瑾是我國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以及效仿。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時這樣說道:「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及時管教,不然會有大影響」。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智商會很高,有科學依據
    研究表明:孩子智商的高低,和睡眠質量有密切的關係面對「怎麼判斷孩子智商發育」這個問題,李玫瑾老師在一次講座中曾經給出了答案,她坦言說,孩子的高智商總是會通過一些日常的小事表現出來,父母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
  • 情商低的人,往往會有這幾種表現,格局越小,活得越累
    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此同事離被辭退就不遠了; 三、此同事太過於自我,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儘管朋友對此勸解,任就沒有任何改變,說明喜歡我行我素,如果繼續深交下去,未來可能會誤事。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 丹尼爾.戈爾曼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其他因素,其中情商佔很大一部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是學霸
    作為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培養出「學霸」般的孩子,這樣不僅孩子的學習和將來不用家長操心,而且孩子也更容易有出息,但是學霸畢竟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學生,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學霸呢?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提起過這件事,由於李玫瑾教授之前一直從事著犯罪心理的調查,所以對孩子的調查和了解總是能夠追溯到根源,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去解決。
  • 經常說這六句口頭禪的孩子,將來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我們都知道,智商是不等同於情商的。所以大家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一定要記住同時提升情商。據科學研究,情商高的孩子在長大後社會上工作,比情商低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都少很多。情商低的孩子有些時候說話沒做事情都相對弱,在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有影響。如果說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說一下這些話,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避免影響以後的生活。孩子愛說這些話,都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要及時引導。第一句:我不管我就要。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吃飯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
    東北有個詞是「吃冤家」,說的就是這種人。 能發生這種情況的,大抵都是孩子家庭教養和情商教養不夠的原因。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有著「情商之父」稱號的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80%的情商+20%的智商。 畢竟很多時候能看出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可以有很明顯的表現。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有句俗語,叫「養兒方知父母恩」,當自己有孩子後,才明白父母當年的不易,因為養孩子真的太難了。這個難,以前主要集中在吃飽穿暖的物質層面,不讓孩子餓著冷著,就算是成功。但到了80、90後這一代父母,已經升級到身心的全面教育上來了。
  • 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地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聰明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