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吹響吧!上低音號》:你的青春,無悔嗎?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推薦一部動漫《吹響吧!上低音號》。其實,《吹響吧上低音號》系列在京吹學家(誤)解讀下,已經超出了青春校園社團動畫,更像是一個政治鬥爭動畫(滑稽)。北宇治吹奏部是一個小社會。不同部門,不同年紀,男生女生,老師學生之間都存在微妙的政治鬥爭博弈與勢力交織平衡。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總和。不同時期,不同身份下,優子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在二年級時,優子是三香勢力的小弟;在南中「四人幫」中,優子是維繫四人關係紐帶;在三年級時,優子是當上吹奏部部長的領頭人。
首先,這部劇場也能給人很好的思考,怎麼才能在循環往復的日常生活裡抓住獨特的東西?這一點在本作裡反映的並不好,文本上始終沒能在tv的基礎上做出創新,幾乎所有可能的戲劇衝突在tv都可以找到原型且由於緊湊的篇幅也沒有形式突破,全篇看起來只是tv的在線和復刻,頗有黔驢技窮的感覺,不用大費周章地做成劇場版。
不過主角團處於的高二也正是一個東不成西不就的過渡時期,沒有高一時候的新奇,也沒有高三時期的緊張與抉擇,配合上日常與劇場敘事節奏衝突,頗有一種不協調之感。相信第三季在主角們到了三年級後有了新的命題後會在文本上有所突破。
對我而言,「京吹」的這部劇場版,儘管在敘述節奏與情節編排上存在過急過快的問題,導致一些新角色的形象塑造地不立體不飽滿。不過瑕不掩瑜,劇場版繼承了兩季TV動畫對於不同類型、性格的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往來的細膩與貼近現實生活的優點,加之結尾近十分鐘長的表演,完美的完成了劇情從二年級向三年級的跨越。總的來說,這是部非常棒的影片,十分滿分的話我給八分。
其次,電影中的音樂一如既往的高水平。這一點我個人最關心,看京吹就是因為是吹奏樂團出身才會感興趣的,這次的自由曲目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小型打擊樂器,學到些新知識,新生歡迎曲目也很動聽。個人更加推薦聽聽OST,OST中的波萊羅和「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應該會讓古典音樂愛好者滿足,除此以外OST還有很多曲子的完整版,包括只出現過名字的指定曲目March Sky Blue Dream(相當於一年生時期的普羅旺斯之風)。
最後,看完這部動漫,我也算是從另一種角度來再次領會到,那一年一度甲子園又是何以成為一種精神圖騰的。我真的希望假如有學生朋友看到這裡的話,真的請您好好想一想,你的源動力夠不夠。真的無所謂您有多麼的離經叛道和所謂的特立獨行,你到底是在努力還是在用看上去比較不羈的方式在逃避努力?高中這樣純粹的努力環境不會有了,你將來真的不一定有機會再找到這樣一個目標明確、監督到位、資源到位的時間段了。
我想,青春無悔這4個字其實人人都可以說的,過去了總是無悔的,因為悔了也白悔,我只想問一句:你可有哭自己的資格?這就是動漫給我的最大觸動。我想把接下來的每一天都好好認真努力,就算沒有什麼好結果,但我好歹能為自己哭一下。兩個女孩子的關係,像麗奈和久美子一樣,難道不正常麼?摯友有這種情感,是一點都不過分的。你願意把這張關係稱之為百合,那沒錯。但作為一個百合黨,你也能知道友情和愛情的分界線對不對?第一季久美子和麗奈成為摯友之前,麗奈就已經明確表示過對老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