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多臺蘋果手機,被印度工人點著了!
12月12日,臺資企業緯創資通(Wistron)在印度一家專門生產蘋果公司電子產品的工廠,遭到當地員工的打砸。此事驚動了包括當地政府、蘋果和投資者在內的多方。
據悉在暴力事件中,有2萬多部iPhone被毀,還有近80億元的機器設備受損,但該說法未得任何方面的證實。
自甘地「手紡車運動」以來,印度國內市場長期存在封閉、保守、善變、排外的傾向,對外資、外企並不友好。
臺企搬離中國向印度遷移,始作俑者之一便是蘋果。在11月份,印度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部長普拉薩德指出,蘋果11家代工廠已經有9家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至印度。
對於印度建廠這件事,臺灣省首富郭臺銘想必心有戚戚。
在國外建廠的過程中,富士康屢屢失算。
2015年,郭臺銘親自前往印度,和印度籤署了50億美元的投資備忘錄,計劃到2020年在印度建設10至12個工廠及配套設施。但是,2020年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宏大的計劃仍沒有如期實施,也很難收尾。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今年年初,印度主要經濟中心之一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工業部長直指,「由於富士康與蘋果公司的內部糾紛,這項合作將不會繼續進行。」
不只是計劃難以實施,已經建立的工廠也發展不順。此前,富士康在印度班加羅爾和清奈建設了兩家工廠,經營多年,仍然只有萬人規模,與國內動輒數十萬的工廠規模相比,差距顯而易見。正因如此,富士康甚至一度想關停印度工廠。
最典型的失敗案例,當屬富士康美國項目。
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液晶面板工廠。想重振美國製造業的川普大肆吹捧,盛讚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稱富士康掌舵者郭臺銘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還親自出場為這個項目「站臺」。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為了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真正落地,州和地方政府花費了至少4億美元,居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數十棟房屋被推倒。與此同時,時任威斯康星州州長斯科特·沃克籤署一項法案,將向富士康提供30億美元,補貼其建廠。
但過去三年,液晶面板工廠規模只有原計劃的二十分之一,一些大樓空蕩無人,淪為「空殼」。到2019年底,富士康只僱傭了281名符合合同的員工,離1.3萬名員工的承諾相當遙遠。
媒體調查發現,富士康「根本沒有打算生產液晶面板」,而因為招聘人數沒有達到申請補貼的最低標準,威斯康星州拒絕了富士康的稅收補貼申請,加上州長更迭、缺乏供應鏈配套等原因,這個項目漸漸「爛尾」。
高開低走,有始無終,這並不是第一次。2013年,郭臺銘也曾宣布在賓夕法尼亞州中部哈裡斯堡投資3000萬美元,建造一座能夠提供500個就業崗位的工廠。這麼多年過去,仍然沒有落實。
近日,富士康又選擇越南作為新的建廠目的地。
《越南經濟時報》援引日媒消息稱,富士康計劃投資約2.7億美元,在越南擴大生產。媒體稱,富士康不久後將在越南成立新工廠,可能用於生產顯示器等計算機相關部件。
對此,富士康總裁劉揚偉直言,富士康當前的目標是將中國之外的生產份額提高到30%以上。
不難看出,富士康正加速削減大陸的工廠規模。
美國、印度連連失利,如今,富士康為什麼還在越南加碼?
這首先是因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一直深度依賴蘋果公司,僅僅是蘋果推遲產品發布,富士康今年第三季度收入便大降7%。
在這種情況下,富士康把生產線遷到越南,正是為了遵照蘋果公司產品產地多樣化、分散各種風險的供應要求。
其次,即使已經多次失利,仍然「換個地方再戰」,與郭臺銘的個性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必刪
一位富士康前高管對媒體透露,郭臺銘現在「年紀大了」,「聽慣了別人的奉承,變成『昏君』了」。換句話說,作為掌舵者,郭臺銘似乎沒有復盤失敗案例,也「聽不進真話」,於是跟著蘋果公司「指哪打哪」。
媒體分析稱,「雖然憑藉人口紅利,越南獲得了富士康的青睞,但受效率和成本問題之困,越南的高端製造業發展之路仍充滿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說,富士康加大在越南投資,郭臺銘能不能如願,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海外建廠遭遇重重磨難之後,郭臺銘應該覺得還是中國建廠「真香」吧。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蘋果印度工廠被2000人打砸 外媒:損失792億
根據外媒報導,12月12日晚間,蘋果印度工廠發生大規模暴動,近2000人對位於印度班加羅爾附近開設的緯創(Wistron)納爾薩普爾工廠進行打砸。
據悉,該廠由臺企緯創開設,主要負責生產平價款的iPhoneSE,以及一些其它IoT智慧裝置和一些醫療裝置。
外媒稱,此次打砸事件一共導致2萬多部iPhone被毀,還有近80億元的機器設備受損,總計損失高達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92億。緯創連夜澄清
根據外媒的說法,這2000人都是緯創當地員工,他們在值完夜班後便對工廠進行大肆打砸,甚至妄圖以火燒車,毀壞生產設備。
而之所以會發生暴動,是因為這家工廠一再降低、拖欠工資。
據悉,當地機電工廠畢業的本來月收入約1870人民幣,結果在這家工廠被降到了1420人民幣,隨後又再次被降到1070人民幣,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更是只有500盧比,約合人民幣44元。
或許有人對印度普通工人的工資會感到疑惑。其實在此前,印度日薪工人每天最低收入就有500盧比。但是由於疫情,再加上人口多,文盲多,童工多,低種姓多,這才導致了包吃包住之後的500盧比月薪。
更重要的是,不僅工資一降再降,就連工資也被拖欠,於是才有了此次暴動。
不過需要知道的是,就在12月12日晚間,緯創公司就連夜站出來澄清,稱:「是外面的人搗亂,並非員工」。
根據緯創的說法,這是一起犯罪事件,因為當地治安長期不佳,所以才讓新廠房成為目標。並且是外面的人跑到公司內部搗亂,並非員工罷工。
值得注意的是,澄清聲明中並沒有提到外媒所說的降低工資以及拖欠工資一事。寫在最後
當然,不管這2000人究竟是員工還是外面闖進去的,蘋果印度工廠被打砸事件已經發生了,這意味著蘋果轉移生產線已經受挫。那麼蘋果公司的印度代工廠布局還能繼續下去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不論是什麼樣的工廠,若想效益好,那麼管理人員其次,工人的素質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印度,能夠去到工廠當普工的,大多數以低種姓窮人為主。這些人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他們的基本素質很難保證,這也是當地治安環境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印度工人在某方面又遺留了一些英國制度,比如在工人權益上面,通過罷工和暴動來滿足他們的自身訴求,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
最後,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是一大矛盾。比如此前富士康印度工廠就曾出現這麼一個情況,雖然都是普工,但是一位高種姓普工就向主管提出加薪要求,給出的理由是高種姓必須比低種姓拿更高的工資,即便他們的工作量完全一樣。
如果主管不同意,那麼就號召罷工,找工會維權。
所以,綜上所述,筆者個人認為,雖然印度市場很大,也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但是卻絕對算不上是一個開工廠的好地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華商韜略
編輯:劉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