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沉浸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2021-01-09 人民網
高清:沉浸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3年01月04日10:44
連接入館階梯的牆面上刻有「國家美術館」的字樣  於世文 攝

(馮 霄 / 文 於世文 / 攝)

多年來外出旅遊,我們十分重視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尤其是美術博物館。何謂博物館?《辭海》稱,博物館「是陳列、研究、保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實物以及自然標本的文化教育事業機構」。博物館最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文化成就和一個民族的文化氣質、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博物館最能集中展示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博物館是知識的寶庫與海洋。走進博物館、沉下心來參觀博物館,可以吸吮新的文化涵養,豐富文化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素質,是一件值得倡導的文化舉動。多年來,我們在旅途中參觀了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這裡想與大家分享參觀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見聞、收穫與體會。

迅 速 崛 起 的 年 輕 美 術 館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大道第7街和第4街之間,向東可眺望國會大廈,其南則是一路之隔的宇航博物館,西行不遠就是美國歷史博物館,可謂處於中心地帶。建成於1941年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與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倫敦大英博物館、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巴黎羅浮宮等相比,顯然它是最為年輕的世界大型博物館。其建館歷史雖然較短,卻因私人慷慨捐助與政府的支持、在短短數十年間躍居於世界最重要的美術館行列。

這座美術館的創建與當年任財政部長的銀行家與收藏家安德魯.梅隆密切相關。安德魯早在1927年就說:「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華盛頓應該有一座巨大的國家美術館。我們沒有這樣一座美術館可以說是恥辱——我自己確實為之痛心」。他決心「要建立這樣一座美術館」。他立下如此宏大的志願,並終生為之奮鬥。此後他在英國出任大使期間曾多次參觀大英博物館,並認為這就是創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應該效仿的典範。隨即他邀請了曾設計過傑弗遜紀念館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師約翰.拉塞爾.波普設計建館方案,並於1937年8月26日動工興建;1941年初建成,時任總統羅斯福在當年3月17日的落成典禮上致辭。不幸的是為籌建美術館耗盡精力的安德魯和建築師波普都在工程動工兩個月之後相繼去世,但這座巨大的美術館就是紀念他們的豐碑。今日綜觀這座美術館,它確是波普建築師留下的古典建築風格的傑作。建築的南北方向呈現雄偉的愛奧尼亞式柱廊,入口設在東西兩端;外部採用了壁龕和半壁柱裝飾;建材則是精選的玫瑰紅色田納西大理石。建築內部的設計靈感來自羅馬的萬神廟,規整而又富於變化;不同的展館均由漂亮而又寬敞的廳堂或長廊連接著。館內許多地方設有座椅,觀眾可隨時坐下休息並同時欣賞廳堂或長廊裡展示的雕塑。這座美術館整幢建築穩健、柔美、和諧、靈動,裡裡外外耐人尋味,這就是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西館。由華人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東館建成於1978年,這是一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傑作。

後 來 居 上 的 古 典 藝 術 殿 堂

館藏分布顯示,東西兩館各有分工,西館主要展出了13—19世紀的歐洲繪畫和雕塑、美國繪畫及素描、版畫和裝飾藝術;東館主要展示20世紀藝術並安排特殊系列展覽。

安德魯.梅隆不僅是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創建者,也是首批館藏品的捐獻者。1941年開館的首批133件展品,就是安德魯捐出的價值6500萬美元的藝術珍品;相繼經過三代人的捐贈,30年後館藏增至3萬件。在西館展出的私人贈品中,我們看到除了歐美繪畫、雕塑外,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珠寶、地毯、家具和18世紀的法國裝飾藝術及來自中國的瓷器。僅安德魯及其兒女搜集和捐出的藝術珍品就足以顯示13—19世紀西方美術的最高成就,這些展品可構成一部西方美術發展史,使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成為後來居上的古典藝術殿堂。

世界油畫大師達.芬奇一生只留下十幾幅油畫,其中的人物肖像油畫《吉妮芙拉.德.本茜》(Ginevra De.benci)就以「鎮館之寶」的地位被收藏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這幅肖像畫與藏在巴黎羅浮宮的《蒙娜麗莎》和藏在波蘭克拉科夫博物館的《塞西莉亞.加利拉尼》並稱為達.芬奇最著名的三大婦女肖像畫,分別揭示了婦女的淡淡憂傷、苦笑的消遣和傷感的渴望三種不同的情緒。這裡展出的創作於1481年的《吉妮芙拉.德.本茜》肖像畫,展示了達.芬奇精妙絕倫的繪畫技巧,在人物嘴唇刻畫、髮捲設計、松樹背景及色彩處理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其繪畫的最高水平,是一幅裡程碑式的傑作。而這幅畫就是安德魯.梅隆的女兒艾爾薩.梅隆.布魯斯花了500萬美元從列支敦斯登親王那裡買來,是她1967年送給國家美術館的最珍貴的禮物。在義大利繪畫部分,我們看到的畫家拉斐爾的名畫《阿爾巴公爵的聖母》、畫家波提切利的名畫《博士來訪》、畫家提香的名畫《照鏡的維納斯》等都是收藏大家安德魯捐出的。這裡展出的義大利畫家的名畫還有拉斐爾的《大聖母像》、《小聖母像》及畫家利皮的《聖母子》。在荷蘭繪畫部分,我們欣賞了著名印象派畫家凡.高的《自畫像》、著名風俗畫畫家維米爾1655年的名畫《寫字的少女》、著名畫家倫勃朗1648年的風景畫《風車》等。看了這麼多畫一點也不覺得累,在藝術殿堂徜徉,始終趣味盎然。接著我們又找到了法國古典主義畫家安格兒的名畫《莫瓦特雪夫人》、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油畫《坐在柳樹下的女人》、佛蘭德斯15世紀畫家韋登的名畫《 婦人肖像》等名作,特別在這幅《婦人肖像》前佇立良久,十分欣賞畫家以大三角形白紗巾為背景精巧地勾畫了人物的輪廓線,將那位「婦人」具有立體感的面部凸現在觀眾面前,還有她搭在一起的手部形態都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看到西班牙畫家格列柯的油畫《拉奧孔》和畢卡索大師的名畫「江湖賣藝人的家族」等更令人不舍離去。

素描、雕塑、裝飾藝術品和中國的著名瓷器均在一樓展出。美術館內全部展品均按年代先後序列布展,若時間充裕、沉浸在這樣的藝術殿堂、能按順序逐一「結識」畫家、品賞佳作,確實是一種藝術享受,等同在閱讀一部生動的西方美術史。時間所限,東館展出的現代派畫作已無緣欣賞。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除了藝術珍品的收藏與常規展示外,還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重要展覽和藝術節,據介紹,自建館以來,在這裡舉辦的重大展覽與活動就有:1941年5月15日的「美國兩百年水彩畫展覽」、1944年春季「美國首屆音樂節」、1948年「柏林博物館繪畫展」、1974年中美建交兩年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發現展」、1996年的荷蘭藝術大師「維米爾作品展」等等,這些展覽頗為誘人,每次都有長長的隊伍,公眾爭相參觀。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還肩負著教育公眾的責任,館內設有教育部,這個部門在妥善安排照顧遊客參觀的同時,還要籌辦一年一度的高水準的「A.W.梅隆美術講座」及對公眾與學生的藝術普及活動。在休息廳與一位華盛頓的中學生攀談,他說自己是美術館的常客,除參觀、臨摹美術作品外,每逢周末還到東館聆聽免費音樂會,美術館給予他許多藝術靈感,他酷愛繪畫,夢想成為一位未來的藝術大師。有夢想就有未來,我們祝願他夢想成真!時間是短暫的,藝術是永久的。走出美術館,思緒沸騰,我們羨慕這樣的藝術殿堂,羨慕這些熱愛藝術、擁有理想的後生,渴望我們的國家早日擁有一座同樣一流的世界美術館、誕生一批世界一流的美術大家,也盼望在文化強國政策的推動下,能把我國民眾的生活和文化素養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責編:楊牧、趙豔萍)

相關焦點

  •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旅遊景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旅遊景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許多旅行者強烈建議參觀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該中心是為美國心愛的卡米洛特總統而建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國家美術館坐落在由隧道連接的兩座獨立建築中,是世界上最頂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林肯紀念堂,雖然林肯紀念堂只是該區眾多紀念碑之一,但是比安東尼更為人生的Honest Abe也是旅行者的最愛。
  • 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歸還畢卡索畫作,看博物館與猶太后裔之爭
    近日,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宣布他們會將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一幅《女子頭像》彩粉畫歸還給一位受納粹迫害的猶太裔德國銀行家的後裔,以解決這場圍繞作品歸屬的爭議。目前,這幅畫無法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網站上找到。
  • 被忽略多年後,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首藏原住民藝術家作品
    80歲的女性藝術家傑恩·史密斯(Jaune Quick-to-See Smith)近日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作品被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收購的美國原住民藝術家。其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如今被安置在該館東樓的波普藝術展廳中,掛在路易斯·布爾喬亞和賈斯珀·約翰斯的作品旁邊。
  • 美國國家美術館,簡直就是藝術生的天堂
    長大以後逛美術館不再是走馬觀花,開始學習欣賞各種風格,於是更加喜歡逛美術館,每去一個城市,必定拜訪一個當地或大或小的美術館。穿過地下隧道走廊,來到我真正神往的國家美術館東館。東館是現當代藝術館,與之搭配的是現代風的建築,由貝律銘(I. M. Pei)設計建造。
  • 大虹橋首個「無邊界美術館」誕生 金臣·亦飛鳴美術館以創新「沉浸...
    從紐約的百老匯劇場,到英國一票難求的沉浸式戲劇sleepno more《不眠之夜》,從倫敦的沉浸式音樂劇《媽媽咪呀!派對》,到布魯塞爾的莫奈沉浸式藝術展,倫敦、巴黎、紐約、比利時,一座座全球城市在藝術的潺湲中走向卓越,矢志卓越的上海,也在藝術的氤氳中譜寫這部流動的「史詩」。
  • 又一藝術大佬被曝性騷擾:查克·克洛斯在國家美術館重要大展被取消!
    圖片:Jared Siskin/patrickmcmullan.com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美術館因為兩名知名藝術家的性騷擾指控而取消了兩個即將舉辦的展覽。相關各方都承認,現在並不是展示這些裝置作品的合適時機,」國家美術館的媒體負責人Anabeth Guthrie對《華盛頓郵報》說道。博物館方面目前還沒宣布任何替代性的展覽或方案。去年11月,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收到了羅馬的系列作品「來吧禮拜日」(Come Sunday)系列中的87作品的贈予,該系列展示了來自布魯克林各個社區的宗教服務。
  • ...大型沉浸式戲劇走進數字美術館上演《愛麗絲無界奇遇記》
    全球第二座數字藝術美術館「EPSON teamLab無界美術館」將於25日和26日,迎來大型沉浸式戲劇《愛麗絲冒險奇遇記》之聖誕特別版——《愛麗絲無界奇遇記》。英國百年經典文學作品在全球頂級數字藝術空間中,為觀眾帶來全新創意和浸入體驗,勾勒美妙的聖誕記憶。
  • 美國國家美術館舉辦丁託列託誕辰500周年作品展
    新華社華盛頓3月19日電(記者徐劍梅 金悅磊)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畫家丁託列託誕辰500周年作品展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的美國國家美術館舉辦媒體預展,展覽將於3月24日至7月7日面向公眾開放。  據館方和策展人介紹,這是北美地區首次舉辦丁託列託作品全面回顧展。
  • 鄭州美術館新館虛擬展廳上線 720度沉浸式觀展
    記者昨天從鄭州美術館了解到,為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鄭州美術館在傳播知識、解讀文化、弘揚精神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即日起,該館特別推出新館開館系列展中「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與「情境與選擇:段正渠作品暨文獻展1983-2020」的線上虛擬展廳,將精彩展覽盡數還原。
  • 紐約華盛頓標誌性建築,最全參觀指南!
    華盛頓作為美國國家首都建立於1791年。一旦你來到這裡,你便會體會到這個大都市表現出的力量感和歷史感。華盛頓大多數人喜歡都從美國國家廣場開始參觀,這個兩英裡長的綠色帶通常被稱為「國家大草坪」,但是很顯然這個廣場上沒有購物區。
  • 回到美術館的孩子們:兒童節有藝術觀展,也有沉浸體驗
    疫情散去,一度消失在博物館、美術館的孩子們,也將被重新請回繽紛的展廳。獲悉,兒童節期間,上海明珠美術館、西岸美術館、龍美術館、遼寧省博物館、蘇州美術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均推出多種活動和展覽,邀請孩子度過特殊年份中有意義的節日。 明珠美術館:連續三天對少兒免費開放 疫情期間,明珠美術館的做法十分暖心。
  • 萬物皆可沉浸時代下,中國沉浸產業如何破局創新?
    範哲是全球沉浸式體驗設計專業媒體資訊和研究機構NeXT SCENE 創始人和CEO。沉浸式體驗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創意科技專家,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與國家文化大數據產業聯盟「文化體驗體系建設標準」標準編制專家組成員。
  • 倫敦國家美術館遭「洗劫」?「贓畫」被盡數展出,場地比羅浮宮大400倍
    當然了,博物館內部的藏品全都是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或者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地「竊取」而來。 簡單來說,你可以把OWW視為虛擬美術館版的動森。 「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竊取』整個藝術收藏品」,Yaroshevski表示,整個團隊向用戶提供了國家美術館的「建築元素」,添加倫敦博物館的目錄後,他們還將新增10,000多種藝術品。
  • ...地標|哥倫比亞特區|國家廣場|華盛頓紀念碑|喬治·華盛頓|美國...
    當地時間6月4日晚,華盛頓電閃雷鳴,暴雨驟起。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國家廣場中心的標誌建築——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短短4秒的視頻,隨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開……華盛頓紀念碑,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築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築之一 。僅在兩天之前,美國威斯康辛州也出現了類似的一幕。在雷雨暴風天氣中,當地的一處地標——世界上最大的一面自由懸掛式美國國旗被撕成兩半。
  • 以高清、VR、互動為核心金山雲構建全面沉浸式視頻服務
    在昨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金山雲高級副總裁、合伙人梁守星表示,在5G網絡下,基於超高清、低時延互動的沉浸式視頻業務場景會不斷產生和演化,未來幾年將成為視頻行業的主力軍。金山雲視頻雲在「向上AI化、向下邊緣化」的發展方向下,提出「智享沉浸視界」的發展目標。基於高清、VR、互動,金山雲在Iaas、PaaS層服務全面布局,助力客戶構建沉浸式體驗能力。在IaaS層,整合了邊緣計算平臺、計算存儲平臺、內容分發加速平臺,以及數據處理中心。
  • ...Creative Group打造沉浸式體驗 在國家地理展生動演繹珍-古道爾...
    沉浸式3D 10K影院體驗,再現了珍妮第一次遇到黑猩猩時的觀點。該片將逼真的電腦動畫與貢貝溪國家公園的3D虛擬實境影像無縫結合。 Falcon's Vision™增強現實雙目視覺體驗,與虛擬黑猩猩進行個性化互動。
  • 國家廣電總局: 加快發展高清/超高清和5G高新視頻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7日發布《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指出利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加快重塑廣電媒體新生態,加速重構現代傳播新格局。加快發展高清/超高清視頻和5G高新視頻,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畫質化發展,逐步關停標清頻道。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美國國家美術館追尋其「理想之美」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逝世500周年,全球多家美術館將陸續推出以拉斐爾為主題的特展,以紀念這一位以「秀美」著稱的藝術家。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已於2月16日開幕,展覽展出拉斐爾以及同時代人的版畫和素描作品26幅(4幅為拉斐爾作品),並從中反映出拉斐爾以及朋友圈繪畫風格的複雜性,以及「拉斐爾風格」何以成為西方藝術中卓越美學的標準。作為歐洲以外收藏拉斐爾最多的藝術機構,美國國家美術館還將5件館藏作品在美術館西樓20號展廳常設展出。
  • 挪威國家美術館不只有名畫,還有雕塑、傳世名畫「吶喊」
    挪威國家美術館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奧爾斯夾特大街13號,收藏了各種古代與現代挪威及國外藝術作品,是挪威的美術館。挪威國家美術館初建於1837年,當時並不對外開放。1882年,該館搬遷到奧斯陸一家由銀行建造的雕刻收藏館中。之後,這家銀行又將原先收藏的雕刻品捐贈給了奧斯陸市政府。
  • 英國國家美術館(倫敦)的莫奈與建築
    - Claude Monet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1840-1926)以其出色的風景畫,海岸線和睡蓮而聞名,但本月在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辦了新的「莫奈與建築」展覽。這個節目突出了他對建築的興趣,不僅僅是在構圖方面,還有他如何用它作為背景和工具來捕捉光線變化的影響,我很幸運能夠在本周捕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