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多年後,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首藏原住民藝術家作品

2021-01-09 澎湃新聞
80歲的女性藝術家傑恩·史密斯(Jaune Quick-to-See Smith)近日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作品被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收購的美國原住民藝術家。其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如今被安置在該館東樓的波普藝術展廳中,掛在路易斯·布爾喬亞和賈斯珀·約翰斯的作品旁邊。

在史密斯看來,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可能是當下多件事件導致的,美國原住民和他們的藝術作品長久以來都被人們所忽視,「這就像我們不存在一樣」。同時,她表示這也的確是一次轉變,「我希望這次收藏意味著博物館將共同努力來收集美國原住民藝術品。」

7月初,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宣布了創歷史之舉——首次購買了美國原住民藝術家的畫作。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購買了 傑恩·史密斯(Jaune Quick-to-See Smith)創作於1992年的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以回應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對美洲殖民地的貢獻。

美國原住民藝術家傑恩·史密斯(Jaune Quick-to-See Smith)

儘管該博物館已經擁有數十名原住民藝術家的紙上作品,但很少,甚至從未展出過。此次,該館稱這件作品為館藏的「第一件美國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

有人會問,為什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要在建館後的那麼長時間內才獲得了當代的美國原住民藝術?「這是個好問題」,現年80歲的史密斯在新墨西哥州科拉萊斯市的家中表示, 「由於流行藝術的興起,美國原住民藝術早就被人視而不見了。這樣有助於減輕政府對未記錄在案的種族滅絕的罪惡感,也能幫助政府偷走整個國家。」

史密斯(Smith)是蒙大拿州的薩利什(Salish)和庫特奈族(Kootenai)族人。她表示,考慮到當下世界所發生的變化,這次收購正處於歷史上的艱辛時期。

「我的畫作正陷入了一場完美的風暴:黑人人權運動、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逝世、新冠、總統大選以及美國最高法院判定俄克拉荷馬州約佔其領土一半的大片土地為印第安保留地。這些因素可能是導致我的畫被購買的原因。」

史密斯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

史密斯將這個歷史性時刻稱之為「一種對本土藝術的突破」。「我的情緒是複雜的,我想知道我是第一位繪畫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的美國原住民藝術家嗎?」她提到了其他著名的原住民藝術家,認為他們的作品也應納入國家美術館的收藏體系中。例如,來自俄克拉荷馬州奇卡沙的藝術家萊昂·波爾克·史密斯(Leon Polk Smith),他也是硬邊抽象派繪畫的開創者之一;弗裡茨·斯科德(Fritz Scholder)是一位Luiseño族印第安人普藝術家;凱·沃克斯蒂克(Kay WalkingStick)是切諾基族(Cherokee)的風景畫家,現年85歲。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史密斯說:「除了能在電影或體育俱樂部的吉祥物(華盛頓紅皮隊或克利夫蘭印第安人隊)上外能看到,我們這些原住民就像不存在一樣。我希望這次收藏意味著博物館將共同努力來收集美國原住民藝術品。」

史密斯於1940年出生於蒙大拿州西部的弗萊德黑德(Flathead)保留地。1960年,她來到華盛頓學習藝術,之後,她自己也和1970年代的藝術同時崛起,將美國的廣告,波普藝術,當地人的身份和歷史融合到了她的版畫及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中。這些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環保意思。

她的作品總是在講一個故事。作品《美國褐變(Browning of America)》涉及文化壓迫和環境損失,而作品《無題(瓦洛娜·沃特霍爾) Untitled (Wallowa Waterhole)》則是紀念普立茲獎的美國原住民小說家斯科特·莫馬迪(N Scott Momaday)的女兒洛爾·莫馬迪(Lore Momaday)的誕辰。

史密斯作品《美國褐變(Browning of America)》

史密斯(Smith)的藝術品也體現了美國原住民在現代文化中的疏遠感,同時也意在挖掘被忽視的歷史。她的畫作《部落地圖(Tribal Map)》將美國原住民部落的名稱,從切諾基族(Cherokee),波塔瓦託米族( Potawatomi)和齊佩瓦族(Chippewa)粘貼到了美國地圖上。「我只列出了那些有美洲原住民名稱的州,這些佔有一半,並排除了所有以歐洲名稱命名的地方。」

史密斯作品《部落地圖(Tribal Map)》

她創作於1992年的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t)》是一幅11英尺高的混合媒介作品, 是為紀念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進入美國一百周年而創作的。目前,這件作品被安置在美術館東樓的波普藝術展廳裡,掛在路易斯·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和賈斯珀·約翰斯(Jasper Johns)的作品旁邊。

史密斯(Smith)引用了約翰斯(Johns)創作於1958年的著名繪畫《靶子 (Target)》,該作品描繪的是一個塗色的靶心。在這裡,她將飛鏢遊戲的靶子放置在藝術品的頂部,並以羽毛狀的飛鏢來裝飾,以此代表美國原住民的視角。在下方的畫布上,她用來自 Char-Koosta News(她生長的弗拉特黑德(Flathead)保留地的官方出版物)的報刊圖片進行了拼貼。「我將照片按直線排列,以模仿安迪·沃霍爾的《橙色車禍(Orange Car Crash)》,因為我當時正處在悲劇之中。」圖案貫穿著整個畫布表面,上面有文字:「毀滅神話」,邊上是史密斯所在部落的原住民照片。她說:「神話是原住民戰士一直像歐洲人一樣處於戰爭狀態。只有我們沒有馬、劍或槍。」

賈斯珀·約翰斯《靶子》

史密斯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局部)

史密斯作品《我看見紅色:靶子(I See Red: Targe)》(局部)

為了及時反映對原住民文化的商業開發,上周,華盛頓的NFL(橄欖球)球隊同意在贊助商的壓力下放棄其名稱和徽標。史密斯表示,「這個問題一生都存在。美國有超過2000所中學,大學和其他運動隊在使用美國原住民名字。這麼看來,我的畫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還不會被淘汰。」

對此,她回想起自己是一名學生的經歷,並回想起當她還是一名年輕的藝術家時,美國原住民藝術被認為不是「值得收藏的」。「我們那些上大學的人的作品常常被忽略,或被視為不真實的,因此,我們的藝術品也被認為是不規範的。我們的許多博物館擁有大量的文物,但沒有博物館有活著的印第安人所創作的當代藝術。」

現在這個時刻可能預示著博物館的轉變——將收藏更多美洲原住民藝術品。 史密斯說:「我渴望有一天全國的公立學校裡能教授學生原住民的歷史。 蒙大拿州是唯一在公立學校中設有美洲原住民歷史和當前生活課程的州。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史密斯(Smith)將於今年秋天在紐約市加思·格林南畫廊(Garth Greenan Gallery)舉辦個展。她曾參加過125次個人畫展,並且參與了680多個群展中,在描述作為女性藝術家的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部分時,她毫不諱言地表示,答案是「白人」。

於現今的年輕藝術家,她不待見那些夢想靠自尊為驅動力的藝術明星。「當你在報紙上聲名鵲起時,你依舊需要一些時間來揣摩一下。因為正如沃霍爾指出的那樣,那可以持續15分鐘。」

「特別是當我們處在政治和種族平等的改善,動物權利,婦女和兒童權利以及瀕臨滅絕的星球時,我們需要保持談話、教導、繪畫、寫作和保持參與的精神。我們永遠不會退休。」

(本文編譯自英國《衛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美術館,簡直就是藝術生的天堂
    美國國家美術館從西館進入,集中收藏了古典藝術作品。小時候學畫畫最喜歡抽象派的畢卡索,雖也看不懂畫的什麼,也許是因為同一天生日的冥冥註定。華盛頓這裡館藏了他的許多平日練習畫作,點點風格醒目顯著。怎麼能少了後印象主義的梵谷(van Gogh),他的《星月夜》和《吶喊》是我多年想臨摹卻多年未能下筆的絕世經典。這裡展出的Green Wheat Fields, Auvers和Girl in White均再次呈現了他粗獷的筆觸和看到的幻象。
  •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旅遊景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旅遊景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許多旅行者強烈建議參觀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該中心是為美國心愛的卡米洛特總統而建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國家美術館坐落在由隧道連接的兩座獨立建築中,是世界上最頂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林肯紀念堂,雖然林肯紀念堂只是該區眾多紀念碑之一,但是比安東尼更為人生的Honest Abe也是旅行者的最愛。
  • 高清:沉浸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多年來,我們在旅途中參觀了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這裡想與大家分享參觀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見聞、收穫與體會。 迅 速 崛 起 的 年 輕 美 術 館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大道第7街和第4街之間,向東可眺望國會大廈,其南則是一路之隔的宇航博物館,西行不遠就是美國歷史博物館,可謂處於中心地帶。
  • 美國國家美術館舉辦丁託列託誕辰500周年作品展
    新華社華盛頓3月19日電(記者徐劍梅 金悅磊)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畫家丁託列託誕辰500周年作品展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的美國國家美術館舉辦媒體預展,展覽將於3月24日至7月7日面向公眾開放。  據館方和策展人介紹,這是北美地區首次舉辦丁託列託作品全面回顧展。
  • 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歸還畢卡索畫作,看博物館與猶太后裔之爭
    近日,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宣布他們會將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一幅《女子頭像》彩粉畫歸還給一位受納粹迫害的猶太裔德國銀行家的後裔,以解決這場圍繞作品歸屬的爭議。目前,這幅畫無法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網站上找到。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美國國家美術館追尋其「理想之美」
    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已於2月16日開幕,展覽展出拉斐爾以及同時代人的版畫和素描作品26幅(4幅為拉斐爾作品),並從中反映出拉斐爾以及朋友圈繪畫風格的複雜性,以及「拉斐爾風格」何以成為西方藝術中卓越美學的標準。作為歐洲以外收藏拉斐爾最多的藝術機構,美國國家美術館還將5件館藏作品在美術館西樓20號展廳常設展出。
  • 美術館會變成怎樣?
    原標題:美術館會變成怎樣?  高鵬 ■ 日本首家戶外美術館箱根雕塑森林美術館   ◆ 高鵬   從事美術館工作多年,我總反覆地問自己:「美術館是什麼?」這個空間專門支持那些剛剛起步的年輕藝術家,他們的創作正在起步期,成熟的作品可能不超過3件,這個櫥窗也剛好可以展示兩三件作品。美術館的「藝術櫥窗」一年支持12個藝術家,一個月展示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整個櫥窗採用全透明面設計,公眾不需要購買美術館的門票就可以觀看到藝術家的作品。   美國紐約州的一處郊外,默默地陳設著各國藝術家的雕塑。
  • 又一藝術大佬被曝性騷擾:查克·克洛斯在國家美術館重要大展被取消!
    圖片:Jared Siskin/patrickmcmullan.com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美術館因為兩名知名藝術家的性騷擾指控而取消了兩個即將舉辦的展覽。「鑑於近來人們對他們私人生活的關注,我們與這兩位藝術家討論了他們展覽的延期。相關各方都承認,現在並不是展示這些裝置作品的合適時機,」國家美術館的媒體負責人Anabeth Guthrie對《華盛頓郵報》說道。博物館方面目前還沒宣布任何替代性的展覽或方案。
  • 美國藝術家當代畫展濟南舉行 全球首幅人畫交互藝術作品面世
    美國藝術家當代畫展舉行 世界首創「人畫交互」藝術亮相濟南齊魯網1月10日訊(記者 田進)由國際著名策展人,美國加州大學史論系資深教授沈揆一擔任策展人,原美國總統藝術顧問羅傑.滿德博士擔任榮譽策展人的「無所容形」美國藝術家當代繪畫作品展今天在山東美術館開幕,這是2017年「中美文化藝術」的首開重頭戲前奏,是「引進來,走出去」戰略中,山東省引進的、規模較大的國際繪畫展。
  • 《留真》中國畫名家像攝影展亮相龍美術館,看蔡斯民鏡頭下的藝術家...
    李可染李可染、謝稚柳、趙少昂、陳文希……這些中國畫藝術大家的作品觀眾們都看到了很多,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的狀態?近日,《留真——蔡斯民二十世紀中國畫名家像攝影展》在龍美術館(重慶館)開展,著名攝影藝術家蔡斯民用鏡頭記錄下了14位中國畫大家晚年的身影。這也是龍美術館(重慶館)開館以來首個專題性的人物攝影展。陸儼少出生於1932年的蔡斯民是新加坡著名攝影藝術家、藝術策展人。
  • 歐洲重要美術館之一 館藏美術作品超10萬件 國內藝術家作品卻很少
    我們都知道歐洲的美術館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座相當有規模的國家級的美術館,但是能夠在歐洲眾多的美術館中脫引而出的就不多了,以收藏歐洲繪畫珍品而聞名於世的布達佩斯國立美術館就是其中一個。匈牙利國立美術博物館,最初的時候並不是美術館,而是1802年成立的匈牙利國家博物館,因為是博物館的緣故,所以最初的時候這裡陳列和展示的藏品僅限於國家的歷史文物和史料文獻之類的。後來隨著博物館不斷地擴大了收藏的範圍,館藏的文物和藝術品更是包羅萬象,藏品的數量不斷的攀升,而且其中不乏世界精品。
  • 韓玉臣油畫作品《守望》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畫家韓玉臣頒發韓玉臣的油畫作品《守望》曾入選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並被《美術》雜誌選為2015年第8期特刊的封面。雖命多舛,然不忘初心,默默耕耘,數十次深入藏區採風寫生,入帳篷,住藏家,爬雪山,涉冰河,拍了近萬張照片,畫了一百多幅油畫,寫了百首詩詞。他的作品真實生動表現了高原子民純樸堅毅的精神面貌,併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展覽」,「中國油畫百年回望展」和「鼎新華南、豐域西南、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畫展」。
  • 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
    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3日——2021年3月13日展覽地點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美術館1-2層展廳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北美術學院作品精選
  • 2020全球藝術大展關鍵詞:女性藝術家、拉斐爾、馬蒂斯、日本
    )開展,在女性被排除於傳統教育之外的時代,阿特米西婭自身以及作品中的反抗精神無疑使她成為了古典時期女藝術家的典範。 早在2018年,英國國家美術館便以360萬英鎊(46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特米西婭創作於1615至1617年間的一幅罕見的自畫像《亞歷山大聖加大肋納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as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本次展覽更是可以看到阿特米西婭標誌性作品——《朱迪斯斬殺赫洛弗尼斯》的兩個版本。
  • 用笑臉「毀童年」的藝術家|知物美術館
    知物美術館按如今街頭潮流藝術倍受年輕人追捧,有創意且畫面衝擊力強的作品正是時代所趨,「舊元素新組合」的展現方式才是創意表達的最高境界。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位來自美國的街頭藝術家——Ron English。早期開始創作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在廣告牌上惡搞。
  • 日本美術館舉辦90後國際藝術家江上越個展
    Japanese Museum held EGAMI Etsu born 94 solo exhibition  日本美術館舉辦90後國際藝術家江上越個展著名收藏作品由草間彌生早期作品,河原溫,白髮一雄,菅木志雄,等1970年代以來的當代藝術到伊東深水,喜多川歌麿等重要浮世繪。以往舉辦過近代重要藝術家的展覽「保羅克利展」「盧奧展」「畢卡索,馬蒂斯20世紀畫家展」「夏加爾展」。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杉本博司個展」「宮島達男個展」「草間彌生收藏展」「瑞士當代藝術展」等等的回顧展以及群展。
  • 傳奇藝術家安迪沃霍爾作品回顧展在倫敦泰特美術館舉行
    英國倫敦泰特美術館將於7月27日起開館,屆時將重新開放美國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回顧展,展出至今年11月15日,這也是該館29年來首次舉辦的沃霍爾大型回顧展。沃霍爾是20世紀當代藝術界的風雲人物,波普藝術風格的開創者。
  • 奧地利國家美術館 收藏近萬件世界美術作品 遊客卻只為一幅畫而來
    這些著名的音樂家,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了解這個國家的一個窗口。建於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作為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在我們國內也是聲名遠揚,其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似乎,音樂已經成為了我們認識奧地利最直接的一種方式,這也讓我們很容易忽略它其他的藝術方面的成就。
  • 藝象萬千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著名藝術家聯展
    本次展覽由臺灣長流當代美術館館長張雨晴教授策劃、藝象萬千執行長張德波執行,邀請胡念祖、袁金塔、遊守中、簡志雄、孟昭光、陳茂松6位知名藝術家作品參展。位於天王寺公園中,其用地是住友家的本邸所在地,以建設美術館為目的,與庭園(慶澤園)一起捐贈給大阪市。由地上3層、地下2層組成,本館陳列室正在舉辦特別展和收藏展。收藏展上隨時陳列著因購買或捐贈而聚集起來的日本、中國的繪畫、雕刻、工藝等8500件以上的館藏品和寺院等委託的作品。這些作品中也包含了很多被指定為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的作品。  展覽現場
  • 「可以住的美術館」概念落地松陽
    玖層美術館將正式入駐橫坑村。松陽縣領導江山、彭敏、葉偉蘭參加儀式。  玖層美術館是最早在北京宋莊藝術村開辦的美術館之一,集合數位在藝術、傳媒、文創、心理學方面的同道跨界合作,遊走世界各地,搜尋和發現高品質的藝術品,凝成集美術館、文創、民宿為一體的創意體。  「藝術的介入,讓橫坑村從此擁有不一樣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