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市場仿佛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個品牌只要勤勤懇懇地推出優秀的產品,就總會有關注度的。現在各行各業更像是被網際網路所帶壞了,一個行業的大佬不發表幾句驚人言論,就感覺隨時要被淘汰了。
近日汽車行業就有一位大佬發言了,他就是豐田汽車CEO豐田章男,其宣稱電動車就是個脫離現實的產物,根本就不環保,此番言論一出,如同給汽車行業投入了一顆驚雷…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媒體,自然不能為了流量而斷章取義搏眼球,所以我們首先來完整地了解一下豐田章男到底說了什麼,由於有語言上的差異,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他認為電動汽車的概念被過度炒作了,原因是沒有考慮到發電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汽車徹底轉型的成本。電動汽車對環境的幫助並不大,相反,生產的電動汽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將越嚴重。據他介紹,如果所有汽車都使用電力驅動,那麼在夏天的時候,日本將發生電力短缺的情況。而且假如日本政府過於草率的禁止燃油車銷售,將導致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出現問題,不僅無法得到普通民眾的認同和理解,甚至還將有數百萬人面臨失業。
其實簡單點說就是,豐田章男覺得目前日本政府公布的2030年停售汽油車政策並不合理,當然這裡面有豐田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的抵抗,但更多是因為全面轉向電動車看似環保的背後與日本的實際能力不相符。
首先全面轉型生產電動車這一過程就不是十年能夠輕鬆完成的事情,要知道目前豐田的大部分生產線都是為其TNGA架構而設計的,這背後已經耗費了豐田數百億元的成本,而且TNGA架構是2012年才正式提出,到如今才實際使用了幾年的時間,很多車型都還沒有用上TNGA架構,要是現在開始停止使用,估計成本都收不回來。
而且從目前的布局看來,豐田未來押寶的是氫能源汽車而不是純電汽車。雖然此前豐田已經發布了e-TNGA架構,但假如再次全面轉向電動車的生產,那麼現有的生產線就得全面改造,各種工藝也要重新研發,這個過程的金錢成本以及碳排放都難以估算。
其次,日本國內新車銷量大約為519.5萬輛,其中40%都是混合動力車型,而剩下的60%為純汽油車型,假如2030年全部新車均採用純電動涉及,那麼按照日本的發電能力看來,未來將會出現電力短缺局面。
而且最有趣的是,日本目前主要依靠煤和天然氣發電,屬於清潔能源的核電站也因為日本大地震後出於安全被停止使用了,試想一下,看著發電站的大煙筒源源不斷地排放著廢氣,然後用著煤球發的電驅動純電汽車,營造出很環保的錯覺,想想都覺得很魔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豐田市值已經被特斯拉反超。根據11月數據,特斯拉市值達到了4150億美元,而豐田市值只有特斯拉的一半,為2200億美元。從某種程度來看,這個製造「脫離實際」電動車的特斯拉,已經將一直踏踏實實造車的豐田超越了。
可能有網友看完這份有理有據的言論之後表示十分贊同,甚至開始疑問:為何中國要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
在小編看來,其實豐田章男這番言論只是相對日本本土而言較為客觀,而中國發展新能源是必須且正確的道路,不要誤會,小編不是在吹捧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更多是因為這幾點原因。
1.中國和日本的基建差異
正如前面所說,限制純電汽車的最直觀因素就是發電站,而日本作為一個小小的島國,首先資源十分短缺,特殊的地形也限制風力、水力等清潔能源發動機的建設,加上此前日本大地震過後,國民對於核電站的恐慌而停用,所以只能依靠火力發電。
但中國並不一樣,作為一個陸地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的大國,各種資源都十分豐富,雖然發電的主力依然是火力,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當下的中國正積極地發展各種清潔能源,如今風能、水能、太陽能、核能佔全國電網功率的40.7%,正是有著不斷上漲的清潔能源佔比作為底氣,中國才能有恃無恐地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
2.環保方面大有成效
純電汽車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行車過程0排放,由於純電車型沒有內燃機,所以行駛過程不會像燃油車一樣排放出廢氣,而廢氣中包含了大量的甲醇、PM2.5等有毒物質,給我們的城市帶來極大的汙染。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013年前後的北京霧霾是多麼誇張吧,正是從此之後,政府實行了一系列降低機動車排放的政策,例如公共運輸工具全面轉向純電車型,鼓勵民眾購買新能源車、按尾號限行等,而這一波政策實施的效果也很明顯,北京的空氣霧霾大大減少,天空更藍了,事實證明汽車的排放汙染不可忽視。相信沒有誰會拒絕更清新的生活環境吧。
3.有助於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
汽車作為一個複雜的工業產品,要想玩好它真的不容易,特別是發動機、變速箱這兩項燃油車必備的零部件,而其中的大部分技術專利基本被外國品牌所把持,雖然政府一直在積極提倡中國製造2035,但也知道通過光靠燃油車就想超越外國的汽車巨頭們難度極高。
但新能源汽車作為新鮮產物,其中的電機、電控等零部件還存在大量的空白,如果現在抓住機會進行深入研發,在未來的10年內超越外國汽車的水平並不成問題,這就是常說的「彎道超車」!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攀升證明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了新能源汽車,並且是比較認可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新能源汽車不用加油,能夠降低用車成本,其次是購車可以免除購置稅,在部分限牌城市還能免搖號,最後是整體的駕駛體驗更好,這些都是很多人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政府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說是盡心盡力,除了前面所說面向普通民眾的政策照顧之外,在鼓勵廠商生產新能源汽車方面也是不留餘力,給予了大額的生產補貼和政府批量採購照顧等。
本來是很合理的規劃,但就是有一些害群之馬在渾水摸魚,這些品牌在製造劣質的新能源車型騙取國家補貼之餘,還一併把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形象拉低,導致很多人如今想到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反應都是續航差、可靠性低等不好形象。
不過如今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上的比亞迪、廣汽埃安、幾何、歐拉、五菱等品牌證明了,只要廠商是針對用戶痛點而潛心開發的優良產品,並且產品定價合理,消費者還是會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而這也有利於中國新能源汽車不斷提升和發展!
雖然豐田章男這一番言論是指出了日本不切實際的新能源汽車政策,但事實上這番言論還適用於很多制定政策脫離現實的國家,例如英國這樣的半固化國家,這麼做的後果將會是本國民眾和汽車廠商均對此產生牴觸情緒。
不過對於中國這個充滿朝氣活力的國家來說,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歷史難得的機遇,雖然當下部分激進的手段有待商榷,但如果成功抓住且合理規劃,無論在環保還是在工業層面來說,其重要性都不亞於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工業革命,所以對於新能源汽車,我們不該極端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應該用理性的心態去看待,這樣才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