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農耕、度假、養生於一體的網紅地「我的田園」項目
日前,三元村村黨群服務中心內,一場圍繞借鑑福洪杏推廣模式,提升三元油桃品牌知名度的討論正火熱進行中。農技專家、村幹部、油桃種植戶圍坐在一起,各抒己見。
自2019年12月青白江區完成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將原人和鄉劃歸福洪鎮管轄後,三元村這樣「接地氣」的討論變得頻繁起來。討論內容涉及油桃品種更替、建立精品示範園、修建產業道路環線等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如今,福洪和人和兩個鄉鎮走上融合發展之路,而擴容後全新的福洪鎮,其產業升級之路也越走越寬。
借鑑福洪杏模式 三元油桃走出發展新路子
在精心為自家5畝油桃剪完枝後,三元村村委會委員羅啟貴匆匆趕往村部,和村上幹部一起為成立油桃農技服務隊的構想出謀劃策。
要「抱團作戰」,產業才能做大的想法來自撤鄉並鎮後到福洪鎮的一次取經學習。「近年來,我們通過創新『公司+協會+農業』託管經營模式實現『福洪杏』有機認證5000畝,目前精品福洪杏能賣到88元一盒,且銷路不錯。」一顆小杏子居然有如此高的「含金量」,種了10多年油桃的羅啟貴被深深震撼了。
不僅如此,中國南方最大優質型杏基地和客家杏花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杏花(果)類生態旅遊節等以福洪杏為核心的文體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產業不斷衍生,近年來福洪鎮實現果品及旅遊收入1.2億元,帶動居民人均增收7000元……
「簡直大開眼界,同樣獲得國家地理標誌,同為青白江特色農業名片,和福洪杏相比,三元油桃在優化品種、技術管理、渠道銷售、品牌提升、產業鏈打造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說起參觀後的感想,羅啟貴感慨不已。
2020年,一場圍繞三元油桃提檔升級的破冰探索之旅正式開啟。
2020年10月,三元村村級供銷合作社成立。除提供農資供應、農機租賃等傳統服務,新增的農技服務成為亮點。「我們計劃依託供銷合作社,挖掘種植能人、土專家等成立技術服務隊,實行技術人才入庫,打造油桃精品示範園,引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運營,以點帶面,通過『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實現統一種植、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推動全村油桃產業提檔升級。」 三元村黨組織負責人肖洪梅對三元油桃的未來發展有了清晰的規劃。
伴隨著思路的轉變,該村有的放矢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大亮點。「2020年,三元村已實施2200米油桃產業道路硬化,包括摩崖石刻連接道路、人工湖環線、三組到油桃基地,以產業『大園區+小景點』的發展模式,實現景點串聯,形成旅遊環線。」肖洪梅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借鑑福洪杏發展模式,依託千畝油桃延伸產業鏈發展鄉村旅遊,規劃創建3A級景區、農業產業公園及『清荷園』民宿聚集區,樹立三元村特有的油桃文化鄉村旅遊文化品牌形象。」
未來,一幅桃鄉美景的圖畫正徐徐展開。
優化空間布局 農商文旅體產業再添新動能
梳理原人和鄉的產業「家底」,圍繞產業「鄉村振興」和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戰略部署策劃包裝新項目……撤鄉並鎮一年來,福洪鎮綜合便民中心主任黃妍坦言工作更忙了,擔子更重了。
「撤鄉並鎮前,原人和鄉屬於深丘低山地區,也是青白江區唯一的一個純農業山區鄉鎮,推進土地整理難度大,招商引資要素保障薄弱,產業發展主要以種養業為主。原福洪鎮農商文旅產業發展良好,已引進了『我的田園』、田園東方等總投資48億元的高端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項目13個,區域內可供開發的土地基本實現飽和,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指著牆上掛著的福洪鎮招商項目分布圖,黃妍告訴記者。
地緣相近的兩個鄉鎮,一個缺資源,一個缺動能,如何打破發展桎梏,實現高質量發展?「撤鄉並鎮就是因地制宜的最佳途徑,最大程度整合了兩地的資源,新福洪鎮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招引項目也有了更多的底氣。」黃妍坦言。
具有敏銳市場嗅覺的企業看到福洪鎮未來的發展潛力,已迅速行動,提前布局。
福洪鎮上,集農耕、度假、養生於一體的網紅地「我的田園」項目又添了國際範兒。據悉,四川與智利農業科技示範園正式落地「我的田園」。未來,將引進智利優良的果樹品種和良好的栽培管理技術和諮詢,促進雙方農產品貿易和投資。
「杏花山上」項目現場,依託林盤文化打造的4棟精品民宿已成為青白江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不遠處項目二期正進行場平施工。「杏花開時的旺季,一房難求,必須要提前預訂。現在淡季周末也經常滿房。」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二期我們將打造11棟不同主題的精品民宿。」
杏花樹下,一杯清茶,一卷詩書,詩意生活令人嚮往,也不斷提升著福洪鎮的影響力知名度。撤鄉並鎮後,這樣的新消費場景有望多點開花。據了解,未來在福洪鎮東部片區,依託萬畝杏林和生態資源稟賦,雲溪漫谷、中清雲谷智慧生態康養基地等重大項目正加快建設。打造以郊野遊憩、山地運動、康養度假、高端醫美為特色的國際化城市會客廳的嶄新形象正呼之欲出。西部片區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為引領,以「特色鎮+產業園區+林盤」的模式,重點推進天府田園綜合體項目籤約落地,加快臺灣農業科技文化創意園、茗果匯、華玥果蔬等項目建設,強化與成都國際鐵路港商貿服務產業鏈嫁接,持續做強亞歐農產品特色小鎮產業支撐。
解決了資源制約發展的瓶頸,全新的福洪鎮,成為企業青睞的創業落戶之地。「我們將『1+1+2』三級招商服務聯絡、黨政班子『一對一』項目包管、『7天承諾辦結』等優秀機制推廣到了人和片區,創新『老帶新』服務模式,推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2020年實現新增企業1399戶,完成包裝策劃項目10個,成都心扉悅、臺灣秘境和成都東風商用車4S店3個項目順利籤約,協議累計投資額達16億元。」黃妍表示。
訪談
福洪鎮鎮長謝珂:
撤鄉並鎮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問:「撤鄉並鎮」一年來為福洪鎮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哪些契機?
答:「撤鄉並鎮」後,福洪鎮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為契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機遇,我們進一步完善全域減人減房方案,加快完成民主字庫(二期)、壁山地災避讓集中安置房等4個項目建設,啟動杏花(三期)、壁山人工湖還建房等5個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為項目招引和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要素保障。同時我們積極推廣產業帶動型、休閒旅遊型、環境治理型、村企聯創型等系列示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人和片區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呈現以點帶面,集中連片發展態勢。推廣先進經驗,以集體建設用地合作、租賃、流轉等多種模式開發利用為突破點,盤活閒置的資源,採取「集體經濟組織+」的方式,招募具有專業管理能力的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業企業承辦經營,創新「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通過品種改良、技術服務等手段,統一種植標準,提檔升級三元油桃地標產品品質和產量,夯實三元油桃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基礎。
問:「撤鄉並鎮」一年來,福洪鎮產業發展有了怎樣的成效?
答:一年來,我們藉助「撤鄉並鎮」帶來的新動能,構建「一帶五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促建,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依託「福洪杏」「三元油桃」兩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打造「可進入、可參與、景觀化、景區化」的特色產業園區,投入140萬元打造了佔地70餘畝的「福洪杏產業科技示範園」和「三元油桃產業科技示範園」。茗果匯、好果農、自然王國、一期「杏花山上」民宿組團等特色農旅項目順利建成並開始運營,四川與智利農業科技示範園落地我的田園、「四川我的田園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獲批全綠色食品(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文旅經濟蓬勃發展,依託客家杏花村國家AAA級景區、我的田園、「杏花山上」精品民宿、66號房車營地、華玥果蔬、四川省山地自行車訓練基地等項目,吸引市民休閒旅遊,年均接待遊客170餘萬人次。
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支撐,整合現有土地資源,為鄉村振興和項目招引促建提供要素保障,順利籤約臺灣秘境、成都東風商用車4S店、成都心扉悅3個項目,協議累計投資額達16億元。
記者手記
村民的幸福感更多了
一個是青白江區唯一的純農業山區鄉鎮,以山地運動和油桃聞名;一個是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鎮,依託福洪杏,走出了農商文體旅融合發展之路。地緣接近的兩個農業鄉鎮在時代大潮下迎來新發展。
撤鄉並鎮正是循區域發展大勢,統籌城鄉發展走出的創新之路。福洪杏牽手三元油桃,共同擦亮青白江特色農產品牌,人和攜手福洪整合資源,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的動力源……事實證明,撤鄉並鎮一年來,優化空間布局、打通產業發展瓶頸、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全新福洪鎮開拓出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村民收穫了更多的幸福感,體會到了更多的詩意生活。
本報記者 王丹
圖片由福洪鎮提供
原標題:杏花牽手油桃 拓出產業發展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