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區:下足繡花功夫 攻克貧困堡壘

2020-12-05 金臺資訊

金秋九月,走進新疆和田地區任一鄉村,路網四通八達,庭院乾淨漂亮,五彩的花兒扮靚村莊,成熟的瓜果芳香四溢……處處都是醉人的豐收圖景。

近年來,和田地區用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產業促就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發生率比2013年下降了33個百分點,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98.41萬人減少到如今的7.69萬人,累計退出貧困村988個。

精準施策

脫貧路上人人跑起來

和田地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屬於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334個地級市中排名末端,屬於地域和經濟的「雙重孤島」,農村貧困面大、量廣、程度深。

和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田必須加速奔跑,攻克一個個貧困堡壘。

「我過去只知道種地,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政府派幹部不止一次來我家,問我會幹啥、能幹啥、想幹啥,我承包了村裡的黑雞育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于田縣先拜巴扎鎮斯克達西曼村村民布麥熱姆汗·麥圖迪說。

在和田,每個幫扶幹部心中都有一筆明白帳:哪家有多少勞動力、哪家有養殖優勢、哪家需要兜底保障……他們說,只有精準掌握每戶的實際情況,幫扶才能精準、才能「對症下藥」。

近年來,和田全面消除責任、政策、工作落實中的盲點和死角,建立完整的四級貧困人口信息資料庫,先後制定出臺精準扶貧工作體系、「兩不愁三保障」清零行動。2020年,地縣掛牌作戰到村,實行一村一方案、一戶一對策、一人一崗位,確保脫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一項項有針對性的舉措瞄準貧困群眾「病根」,確保了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舉措在和田精準滴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產業促就業

貧困戶「錢袋子」鼓起來

「這100隻兔子還有半個月就能出欄了!」每天清晨,墨玉縣英也爾鄉庫木亞依拉克村村民麥熱姆·阿卜熱曼都會到後院獺兔養殖房裡打理兔舍,「2017年我還是貧困戶,去年養了獺兔,丈夫又有了管理田地的工作,當年我們就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按照「抓產業、促脫貧、保穩定、謀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田以前所未有的超常規舉措,將龍頭企業延伸進村入戶布局產業,實現了縣鄉村三級產業全覆蓋、戶戶收益全覆蓋。

村村有產業,家家有收入。圍繞「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規模企業、村有衛星工廠、戶有小作坊」四級產業架構,和田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共引進發製品、紡織服裝等各類企業900餘家,建設扶貧車間893個,村民出了家門進廠門,帶動就業25.7萬人。

和田熱量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有著發展特色農業的巨大優勢。近年來,和田大力發展特色林果、蔬菜,庭院和設施農業「4個40萬畝 10萬畝」規模,實現了貧困村主導產業、貧困戶增收項目全覆蓋,推動形成「十萬百萬千萬億」級農業主導產業集群,帶動貧困人口近50萬人穩定增收。

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促脫貧。目前,全地區具備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家庭均實現了每戶1個主導產業、1人穩定就業,形成了產業、就業互為支撐的「雙保險」。

技能培訓

群眾致富底氣足起來

「今天新鮮蔬菜賣得最快!」9月14日中午,和田縣喀什塔什鄉喀讓古塔格村村民圖蓀巴妮·喀迪爾一邊忙著揀菜洗菜,一邊照看著麻辣燙湯鍋,忙得不亦樂乎。

2019年,在中煤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徐繼利的鼓勵下,一年也出不了幾次大山的家庭婦女圖蓀巴妮來到和田縣學習烹飪技術,學成回村後,她做起了麻辣燙生意,第一個月就賺了4000多元。

為提高貧困群眾自身素質,增強脫貧致富本領,和田地區堅持「扶貧 扶志 扶智」相結合,深入推進全民培訓 企業實訓「雙培訓」,開設汽修、電焊等37個培訓專業,全方位培訓貧困群眾,確保貧困家庭每戶至少有一名勞動者學習掌握一門就業技能。利用企業崗位優勢,引導當地企業吸納實訓員工,為群眾就業、成長為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

越來越多貧困勞動力靠技能吃飯,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脫貧更有信心。

「過去收入低,經過汽車維修專業的進修,我現在是廠裡的『金牌維修師』,買了樓房和汽車,生活很幸福!」9月15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墨玉縣扎瓦鄉託普恰村村民阿布都海巴爾·阿布都克熱木信心滿滿地說,一技傍身讓他有了致富的底氣。

為防止返貧,和田地區上下「一盤棋」,打出「組合拳」,不斷健全完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不致貧。

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牧民,逐漸成長為有了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曾經髒亂差的貧困村變成了美麗的新農村。如今,和田各族群眾思想轉變了,視野開闊了,法律意識養成了,勞動技能提高了,正在美好新生活的道路上奮力奔跑。(楊舒涵)

相關焦點

  • 通遼市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總攻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作為自治區脫貧攻堅主戰場的通遼市下足繡花功夫,攻破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壁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一鼓作氣、盡銳出戰,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奮力衝刺脫貧攻堅「最後一百米」。
  • 普陀這裡下足「繡花」功夫→
    普陀這裡下足「繡花」功夫→ 2020-12-15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新河縣白穴口村第一書記高利勇文章《下足「繡花...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脫貧攻堅貴在精準施策,必須下足「繡花」功夫。比如,一戶經濟困難,孩子因先天性聾啞沒有上學,對此我們聯繫縣特教學校,免除了相關費用;再比如,針對一些貧困戶年紀較大、就業較難的問題,村兩委幹部集思廣益,在村裡選取了兩家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作為「扶貧微工廠」,推薦8人到工廠打零工,同時協助用工單位向人社局申請就業扶貧補貼,讓貧困群眾既能掙工資,又能領補貼,實現了穩定增收。 駐村幫扶,想方設法增強群眾的獲得感才是硬道理。
  • 武都楓相鄉: 全力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為了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今年以來,楓相鄉聚焦特色產業,圍繞「短平快」優勢產業,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為抓手,在尹家河村按照「黨支部引領+合作社運作+農戶主體參與」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大黃產業。截至目前,全村共種植一年生大黃230畝,對全村93戶群眾實施全覆蓋式帶動幫扶,全力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 扛牢主體責任,下足繡花功夫|河南孟津: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
    「產業項目連成串、種植大棚形成片、特色村莊成景點、村容戶貌大改觀、公益崗位助增收、健康扶貧保平安……」這是孟津縣向「貧困」發起的「總攻」目標,也是全縣上下共同向著小康生活奮勇前進的真實寫照。白鶴鎮葦園村婦女巧手「織」出致富路近年來,該縣將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政治任務、政治責任、政治紀律,扛牢主體責任,堅持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補齊扶貧短板,高質量答好時代「考卷」,累計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9億元,實施各類扶貧項目509個,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0226.7萬元,使7725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 【中國的脫貧智慧】下足「繡花」功夫 繡出幸福生活
    下足「繡花」功夫 繡出幸福生活——記內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北堡鄉四道坪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永剛楊永剛是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駐清水河縣北堡鄉四道坪村駐村第一書記,三年前,他自願報名,掛職擔任清水河縣北堡鄉黨委副書記和四道坪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 慶陽市西峰區精準發力攻克最後貧困堡壘
    西峰 精準發力攻克最後貧困堡壘隴東報記者 盤小美 通訊員 趙方瑜每日甘肅網12月21日訊據隴東報報導 幫扶幹部、駐村幹部和鎮村幹部進村入戶開展「六查三講一鞏固」行動,查缺補漏,提高脫貧質量成色;後官寨、彭原等鄉鎮相繼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農民實用技術等培訓,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什社鄉新興、顯勝鄉蒲河等村的瓜農忙著搭建大棚,為明年的春種做好準備……時值冬日,天寒地凍,但西峰鄉村卻處處呈現出一派幹事創業的火熱場景,這是西峰幹群凝心聚力決戰貧困的縮影。
  • 下足「三種功夫」 奏響技能人才發展強音
    技能不僅是擺脫貧困的「金鑰匙」,更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敲門磚」。廣大黨員幹部要再接再厲,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下足「三種功夫」,營造技能人才良好發展氛圍,健全技能人才有效激勵機制,完善技能人才長效培育體系,奮力奏響技能人才發展強音。下足「細功夫」,營造技能人才良好發展氛圍。
  • 如何以繡花功夫搞監督?
    在著力發現領導幹部廉潔和作風問題上下功夫。按照「六個從嚴」的要求,緊盯「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特別是一把手,堅持嚴在日常,注重防微杜漸,實現監督關口前移,抓實近距離常態化監督,進一步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不斷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在精準研判、科學處置領導幹部問題線索上下功夫。
  • 「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
    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使命千鈞重,「繡花」功夫深  雅安市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於懸崖之上,腳下是老昌溝峽谷。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古奇崛險」的特色旅遊。本月,遊客接待中心封頂,古村落打造項目通過驗收,遊客遊覽體驗進一步得到提升。
  • 三年投入86.3億元 深度貧困地區「用好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消息,我省涉藏工作地區電網三年投入資金86.3億元,實施項目960項,深度貧困地區實現由「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省電力公司開展脫貧攻堅「補針點睛」專項行動,全力攻克「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堡壘。今年,投入資金7.56億元實施項目245項,推動涉藏工作地區的深度貧困地區電網提檔升級,截至6月21日,全部項目提前10天全面完成。全省農牧區供電可靠率達99.8%,電壓合格率達99.5%,戶均配電容量達2.48千伏安,關鍵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 「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一):「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
    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  使命千鈞重,「繡花」功夫深  雅安市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於懸崖之上,腳下是老昌溝峽谷。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古奇崛險」的特色旅遊。本月,遊客接待中心封頂,古村落打造項目通過驗收,遊客遊覽體驗進一步得到提升。  「總書記的話,堅定了我們發展旅遊的信心!」
  • 「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一)
    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使命千鈞重,「繡花」功夫深雅安市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於懸崖之上,腳下是老昌溝峽谷。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古奇崛險」的特色旅遊。本月,遊客接待中心封頂,古村落打造項目通過驗收,遊客遊覽體驗進一步得到提升。
  • 南陽市唐河縣東王集鄉:集中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7月14日晚,東王集鄉黨委書記王曉召集班子成員、鄉直單位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通過逐人匯報、共同研討、深入分析剩餘貧困人口致貧原因,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切實做到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會議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認真查找「兩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項,精準到村到戶到人,逐項逐戶對帳銷號。
  • 強特色 興和田——新疆農信社助力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紀實
    位於崑崙山與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之間的和田地區,曾是我國三地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這裡,共有200萬農村人口,2016年時,1476個行政村中有1239個是貧困村,建檔立卡戶近24萬戶,是新疆脫貧攻堅中的「燙手山芋」。
  • 下足「繡花」功 繪出「精緻」城
    原標題:下足「繡花」功 繪出「精緻」城 創建文明城市我們在行動 城市管理是一項複雜、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服務。「十三五」期間,蘭州市城關區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和發展理念,整合資源,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方面下功夫,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城市,城市空間立面和共享單車亂停亂放、佔道經營等各類問題得到有效整治,人居環境和市容秩序得到大幅改善。 共享單車從亂停亂放到整齊便民 2018年,蘭州市城關區引進投放共享單車,倡導環保共享的出行方式。
  • 曬亮點|下足「繡花」功夫 巴渝巾幗繪就脫貧路上美麗畫卷
    近年來,重慶市婦聯實施巾幗脫貧技能大培訓、巴渝巾幗培訓進鄉村、手工編織「巧手脫貧」技能培訓等項目,組織發動全市婦聯組織上下聯動,開展巴渝巾幗培訓進鄉村、巾幗脫貧技能大培訓,「送教上門」2000餘場次,實現深度貧困鄉鎮全覆蓋。開辦貧困地區巾幗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女農民、基層婦聯領頭雁等培訓121場次,培育脫貧帶頭人1.3萬人。
  • 靖西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靖西向「貧困堡壘」發起總攻 www.gxbszx.gov.cn  2020-11-17 09:14  閱讀:1477次  作者:趙福播  編輯:楊煜智  來源:右江日報
  • 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完全有信心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
    11日,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在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全有信心克服疫情影響,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省內幫扶的貧困村貧困戶6月底可全部出列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完成精準脫貧攻堅戰任務。
  • 下一番「繡花功」謀一局「精準棋」:精準扶貧靶心不偏
    靶心不偏 精準扶貧盡顯「繡花功夫」 脫貧攻堅扶持誰?怎樣扶?如何退?精準扶貧以一番「繡花功夫」在實踐中解惑釋疑。 從「精準識別」到「精準幫扶」再到「精準退出」,串聯起了精準扶貧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盯住靶心繃緊弦,堅守扶貧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