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改變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我國要推動智慧教育走向世界前列

2020-12-15 武漢發布

12月11日,「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全國各地教育界、科技界、產業界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等500餘人共聚一堂,針對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智慧教育等話題,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峰會現場。通訊員劉龍騰供圖

開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吳建平院士以在線視頻方式,作了一場極具網際網路特色的主題報告。在名為《IPv6下一代網際網路助力智慧教育》的主題報告中,他表示,網際網路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教育行業,為世界人民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學習、相互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撐。網際網路是網絡空間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其相互交織的體系結構,是核心關鍵技術,為人類的全方位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支持。因此,他提出,未來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必須從網際網路體系結構上解決發展和安全問題。我國要抓住歷史機遇,推動智慧教育,走向世界前列。

峰會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朱俊、騰訊教育副總裁趙爾迪分別就融合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創新、技術推動智慧教育升級等內容,作了主題報告。當日下午,多位行業內頂尖學者及產業界人物,分別參加了「教育信息科學與技術」和「騰訊科學學習」分會場活動,圍繞人工智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智能教育的資源理解、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若干關鍵問題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交流,為人工智慧時代下的教育革新提供新的思路。

該峰會由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華中師範大學、騰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倡導舉辦,並計劃在未來持續舉行。峰會上,三方還共同舉行了未來教育城籤約儀式。據了解,近年來,江夏區已經吸引騰訊、百度、阿里巴巴、華為等多家領先的網際網路企業落戶,拓展、發展AR、AI、大數據、雲開發等技術領域。(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汪崢 通訊員劉龍騰)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夏俊俊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汽車人再次上榜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有智慧]  在過去的那些年裡,傳統的汽車行業要出院士,真的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其原因追根到底,還是在於我國過去的工業、科技、創新等水平都不發達。在汽車行業裡,我國最明顯的短板就是入門晚、自主研發能力薄弱、技術發展緩慢,就更別提科研成果了。
  •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專題-科學網
    ——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從事電機、電力驅動、電動汽車和智慧能源系統的研究。)、以現代經營制度為依託的現代農業之路,這是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陳左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國產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的研製工作。)
  • 第687次香山科學會議舉行 聚焦「健康中國」與智慧健康醫療體系建設
    董家鴻院士、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小雲院士共同擔任執行主席。來自相關部委、高校、研究所、企事業單位的48名專家受邀出席會議。
  • 打破AI與醫學「次元壁」 2020百度國際大數據獲獎團隊揭曉
    10月18日,首屆新基建暨5G+智慧教育高峰論壇在西安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舒華、陝西省教育廳教育信息化處處長李享陽等出席。會上,2020 IKCEST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暨第六屆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以下簡稱國際大數據競賽)揭曉賽績。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5G改變人類社會 6G則將改變世界
    杭州網訊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5G及6G總體專家組專家張平做了《5G創新應用為產業發展使能》主題演講。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舉行,共話智能時代教育未來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4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業資深管理者、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科技行業人士出席會議,在線直播實時觀看人次超過640萬。
  • 瞭望|傳承「延安根軍工魂」培育大國棟梁——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
    數據統計顯示,80年來,學校共為國家培養了30餘萬名畢業生,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投身我國重要領域,孕育了一大批又紅又專的領軍人才,包括60位兩院院士和120多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和將軍,如「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院士、「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天基雷達總設計師吳一戎院士。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農業數字經濟未來發展前景如何?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這麼看
    據了解,「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大賽評委及科學顧問團隊匯聚了全球數字農業領域的頂級專家,評委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領銜。趙春江當天一亮相就引起現場關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人工智慧機器人應建立「免疫系統」
    12月4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2020首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安全學術會議上了解到,本次大會邀請了眾多人工智慧、網絡安全等領域專家、從業者,圍繞國家政策、人工智慧與安全、大安全時代等主題展開討論。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了題為《用主動免疫可信計算築牢人工智慧安全防線》的院士特邀報告。他闡釋了當下計算機病毒查殺方面存在的漏洞,並提出一套全新的「免疫式」防護系統。沈昌祥表示,網絡空間目前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
  • 匯聚院士智慧 共商醫學高質量發展——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建院130...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致辭論壇以「百年齊魯、砥礪前行,勇攀醫學新高峰」為主題,設置「科技創新篇:把握前沿 引領醫界發展未來方向」、「精準醫療篇:重拳出擊 尖端醫療決勝健康時代」等議程,分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探討智慧教育發展
    準確把握未來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要重點要抓好四個環節: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深入一線研究實踐,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面向新時代新要求,當前的教育評價難以幫助解決現階段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也難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新需求。
  • 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暢談未來城市生活新範式
    大會期間,一場場高端論壇碰撞的是集體智慧,探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集中發布的15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窺見網際網路發展新動能;「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則照亮科技融入生活的方向。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受邀出席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
  • 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共話「廢棄礦井變寶」
    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安徽理工大學、中國煤炭學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肥工業大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第311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採協同創新組織
  • 2020網易未來大會:王江舟院士將出席大會 預見未來
    2017年,王江舟當選為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2018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是英國工程學界最高科研機構,它由王室頒布皇家特許狀而成立,院士中包含了各個領域最傑出的工程科技專家。
  • 多名汽車人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
    引言 | 過去那些年真的是很難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是指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即便是教育改革後,當今能成為教授依然是了不得的事,如果能當院士那就是上天了。日前,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名單公布,汽車行業有多達三人入圍。
  • 「針聖故裡」推動中醫針灸走向世界
    400多年後的今天,作為針聖后人,衢州人秉承先賢遺志,深入挖掘國家非遺楊繼洲針灸文化資源,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世界針聯主席劉保延,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張縉等專家學者的幫助和支持下,全力譜寫「針聖故裡」和「針灸聖地」兩個篇章。  而現在,「針聖故裡」篇章已經寫就,「針灸聖地」篇章也正「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