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這是體育精神最核心的內涵。然而在世界體育史上,有的人或者團體,為了一己私利,公然違背體育精神,這不但是對體育精神的不尊重,甚至已經上升到了道德的層面。
2002年韓日世界盃,五星巴西閃耀全場,成為最後的贏家。然而這一屆世界盃在很多球迷心中,都不是成功的一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東道主韓國隊的齷齪表現,讓全世界球迷都感覺三觀盡毀。
黑哨、惡意犯規,讓人感覺韓國人不是踢球,而是在打人。那屆世界盃,韓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奪冠大熱門義大利飲恨出局,雖然進入了四強,贏得了榮譽,但是卻丟掉了臉面。
2002年的世界盃,韓國人的表現實在難以服眾,不過與他們在漢城奧運會的表現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上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在軍人出身的樸正熙領導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創造了令他們驕傲的「漢江奇蹟」。韓國也因此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韓國人自信心空前高漲,為了提升國際形象和地位,經過多年努力,韓國成功申辦了1988年奧運會。
這本來是讓韓國人提升國際形象的大賽,然而,在拳擊賽場,卻接連發生了讓他們顏面掃地的醜聞。
在中量級拳擊比賽中,韓國人樸思勳上場,他的對手是來自非洲國家蘇丹的拳手。比賽開始後,樸思勳就接連用犯規動作攻擊蘇丹選手,直接導致對方受傷,不能參加比賽。當時,比賽的裁判收了韓國人的好處,於是,他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判罰,由於蘇丹選手不能比賽,而比賽必需要有勝者,所以直接判樸思勳獲勝。
接下來的比賽中,韓國人的這種操作,不時的出現,連美國選手都不例外。頓時,很多國家的參賽隊都對比賽判罰提出了質疑,矛頭直指主辦方韓國。面對這樣的壓力,韓國人卻置若罔聞,並在之後的一場比賽中,上演了可恥的一幕。
那場比賽是奧運會拳擊項目輕量級的較量,對陣雙方是韓國選手樸永一和保加利亞拳王赫裡斯託夫。比賽開始之後,樸永一就用出了一系列骯髒的小動作,當時的裁判是紐西蘭的沃克,他早就注意到了樸永一的野蠻行徑,對他進行了警告。
然而,樸永一根本沒聽進去,繼續用頭撞人等方式攻擊赫裡斯託夫。見到再三警告無效,沃克忍無可忍,扣了樸永一一分。此後,樸永一又因為同樣的方式被扣了分。最終,他以1比4的比分輸掉了比賽。
沃克本著規則的公正判罰,沒有絲毫的問題。然而,不能接受樸永一輸掉比賽的韓國人,當場就憤怒了,直接掄起椅子,砸進了賽場內。然後,樸永一的教練率先發難,衝上前去毆打裁判,接著是輸了比賽的樸永一,也加入了毆打的行列。
當時,現場一片混亂,韓國觀眾大聲叫好,裁判團請求保安護送他們離開現場。結果,保安脫下了衣服,聲稱他們是愛國者,非但不去阻止,反而也開始毆打沃克,不少觀眾也加入了這一可恥的毆打之中。
最終,沃克受了重傷被抬出場,但還是有人不滿意,揚言要幹掉他。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沃克被奧委會保護著離開韓國,回到了紐西蘭。此事過後,雖然始作俑者被開除,韓國奧委會主席也引咎辭職。但是,韓國人違背體育精神的這種行為,成為奧運會史上極不光彩的一幕。所以,他們在十幾年後有那樣的做法,其實並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