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夜城塑像介紹第二部分
(閻立本、閻立德)兩個人是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其兄長閻立德亦長書畫、工藝及建築工程。父子三人並以工藝、繪畫馳名隋唐之際。這是閻立本的代表作《步輦圖》。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公元640年,吐蕃王松贊幹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是以鑑真東渡、玄奘西行等為代表的文化交流活動,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兼容並蓄,開放包容。
(空海和尚)是日本佛教高僧,在青龍寺學習密教,後回日本傳播佛教,對日本文化產生重要影響。
(鑑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在日本被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回國後在大雁塔下翻譯經書,撰寫《大唐西域記》。改革家梁啓超稱他為「千古一人」,魯迅先生稱讚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趙樸初先生稱為「法門領袖」。
唐代是我國古代高度發展階段,在科學領域也有重大的突破和影響,這組雕塑展現的就是唐代的科學家們。
(僧一行)這裡仰望天空的是唐代的文學家僧一行,主持了人類首次對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實測,還成為了發現恆星運動的第一個中國人。他在天文學上的成就,不僅國內聞名,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永遠紀念他的功績,小行星1972,就用它的名字命名「一行小行星」。
(孫思邈)為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他的《千金方》被譽為「東方醫學聖典」。同時傳說他還是個百歲老人,有猜測稱最小的101歲,最高的甚至還有168歲的說法。
(陸羽)這裡撫摸鬍鬚的是唐代的著名的茶學家,陸羽,他精於茶道,創作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王孝通)中國唐代算曆博士,他的專著是《緝古算經》。王孝通在代數、幾何方面有所創新。用幾何方法列出三次方程,這是中國現存古算經中有關三次方程最早的記載。
(李淳風)星座大師兼數學監理,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巳佔》,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