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坐落有西安美術館、太平洋影城、西安音樂廳和別克陝西大劇院,形成了一個文化矩陣,成為了國際藝術展示平臺和現代藝術交流中心。以眾多高水準、重量級的大型展覽展示了自己的藝術實力,並於2020年1月1日當天開放全新展館—中國年文化館,此館是以展示年文化為主體的科學文化場館,在這裡不僅可以讓您感受這一脈相傳,生生不息的盛世中國年,同時還能夠讓您了解到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歷史沿革及發展變遷,講述屬於大唐不夜城的「歷史記憶」。
塑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一個城市文化水平、經濟水平,是城市名片中的一部分,西安大唐不夜城群英譜雕塑裡都有哪些大國巨匠呢?這些塑像都是根據歷史保留下來的畫像塑造而成,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些。
群英譜雕塑
唐太宗李世民有兩個得力的宰相,一個是"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一個是"尚書右僕射"杜如晦。那時,唐朝開國未久,許多規章典法,都是他們兩人商量制訂的。人們把他們兩人並稱為"房、杜"。 唐太宗同房玄齡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齡總是能夠提出精闢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不能作決定。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請來。而杜如晦一來,將問題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齡的意見和辦法。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出計謀,一個善於作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現在國家、企業也都需要擁有左膀右臂的中堅力量。
(褚遂良)與初唐四大書家之一的褚遂良。《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他所寫的《雁塔聖教序》,最具有代表性
(虞世南)正在摹畫構思的是虞世南,是「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編寫的《北堂書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百科全書之一。
(孫過庭)正在提筆揮毫的是擅長行書和草書孫過庭,唐高宗曾說孫過庭的字足以假亂真,逼真程度可達王羲之、王獻之。
(張旭):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史稱「草聖」。因為他經常喝醉後,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有時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懷素):這裡提筆的僧人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懷素,他的草書和張旭齊名。有「顛張醉素」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等詩人都有交往。非常喜歡喝酒,每當喝到興起的時候,不分牆壁、衣物、器皿,全部當做白紙,任意揮寫,所以人們都叫他「醉僧」。其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論書帖》等。
(劉禹錫)正在拂拭鬍鬚的是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他擅長的是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例如七言絕句《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體現了今昔滄桑的巨變。
(王昌齡)舉目遠眺的是王昌齡,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後人譽為「七絕聖手」。非常又代表性的就是《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表達了詩人的家國情懷。
(吳道子)這裡高舉畫筆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他背後的畫,就是他的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這是一幅唐代吳道子創作紙白描人物手卷,該作現藏於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圖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純以線條表現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場景)
(張萱)這個凝神思考的是畫家張萱,他擅長畫人物,仕女,著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就是宋徽宗臨摹他的作品。在他背後的是《搗練圖》,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畫中"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真品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楊惠之)這裡拿著工具的是開元時期雕塑家楊慧之,他曾經和吳道子同師學畫。後來專門研究雕塑,把山水畫與人物畫結合運用於雕塑中,非常擅長羅漢塑,著有《塑決》一書,但已失傳,被人們尊稱為「雕聖」。
謝謝觀賞!感興趣的親,點個讚,關注下一期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