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51
《封神演義》前期,有兩首著名的題詩。
第一首。商紂王在女媧宮朝拜女媧,覬覦女媧畫像的美貌,竟然在女媧宮粉壁上題詩,這首詩引起了女媧的勃然大怒,繼而間接引起了封神大戰(雖然說封神大戰是劫數,但是商紂王所題的詩,便是這場浩劫的導火索),且看商紂王所何詩?商紂王在詩中寫道:「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商紂王此詩,狂妄至極,無法無天,也難怪會激怒女媧,繼而派出軒轅墳千年狐狸精去迷惑紂王。
另一首,則是冀州蘇滬,在午門上的題詩,詩中道:「冀州蘇滬,永不朝商」,蘇滬的這首詩,照樣惹怒了紂王,紂王即刻派兵遣將,圍攻冀州,最後是蘇滬之女蘇妲己出場,蘇滬才免得一難。
正所謂在劫難逃,劫數不可避免,封神大戰如約展開。而鳳鳴西岐,劫數到底還是站在西岐周天子一邊,殷商大軍節節敗退,就在鄧九公和鄧嬋玉父女投降西岐之後,商紂王又得派兵了。這回派誰出場呢?
飛廉,為商之佞臣。他竟然向商紂王舉薦,派出蘇滬前去應戰。
商紂王問道:「卿保何人?」
飛廉奏曰:「要克西岐,非冀州侯蘇滬不可。一為陛下國戚,二為諸侯之長,凡事無有不用力者」
紂王聞言大悅:「卿言甚善。」
於是乎,蘇滬便點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前去討伐西岐。那麼當事人蘇滬是怎麼想的呢?還是那句話「冀州蘇滬,永不朝商」,蘇滬聽完聖旨,是心中大悅,他是想叛逃,投靠西岐去了。
為何蘇滬想投靠西岐?理由有三:
1、蘇滬之女蘇妲己,進入朝歌城後,違背父母之訓,無惡不作,造炮烙、創蠆盆,興建摘星樓,這使得天下之人,皆恨蘇妲己,從而也恨蘇滬教子無方。
2、當時天下三分已經有二分歸了西周,蘇滬認為是大勢所趨,良禽折木而居,若蘇滬也助紂為孽,那麼將會成為後來人之笑柄。
3、蘇滬的性格使然。
雖然蘇滬有意投降西周,但是卻也不好對手下明言,只能見機行事。蘇滬手下中,有一員大將名叫鄧倫的,他卻一心忠心於殷商。
在了決戰的關鍵時刻,無論蘇滬怎麼規勸,鄧倫還是那句話:「君侯既有歸周之心,我決然不順從於反賊。待我早間死後,君侯早上歸周。我午後死,君侯午後歸周。我忠心不改,此頸可斷,心不可汙。」
就在鄧倫一籌莫展,眼看大軍將敗之際,申公豹遊說了一位截教門人,前來協助,他便是瘟神的鼻祖,呂嶽。呂嶽收了鄧倫為徒弟,外加另外四位弟子(周信、李奇、朱天麟、楊文輝),施展毒丹散播大量瘟疫毒害周軍,只有哪吒和楊戩倖免。
呂嶽出手,周軍兵敗如山倒,蘇滬便沒有理由再提要投降西周了。